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斗胆请教,官家可知大石为什么能迅速席卷西域,统御诸部?”
赵桓迟愣一下,说实话他对耶律大石的了解不算少,知道这人雄才,算是个少有的豪杰。不只是两个人的几次打交道,历史上大石能建立西辽,延续契丹国祚几十年,又岂是等闲!
而且大石西进,身边只有两百人,一路迁徙,一路壮大,打出来几千里的疆土整个五千年,能比这位还强的人,也不会超过三位数。
对大石的钦佩那是不用怀疑的。
可要说大石如何统御地方,治理西域,赵桓还真不知道,甚至可以说完全没有研究。
“赵相公,你去过西域,了解情况,你就给朕上一课吧!朕侧耳倾听。”
赵鼎抱拳,“官家,要让臣说,其实大石根本就没有治理西域。”
“没有?”赵桓愣住了,这话的确离谱,那大石西进,到底干了什么啊?
赵鼎不慌不忙,向赵桓揭示了大石统御西域的奥妙耶律大石在可敦城立足之后,为了扩张生存空间,赢得战略迂回,才决定向西域进军。
当他的兵马开到西域之后,耶律大石什么都没改变,马照跑,舞照跳。种田放牧,半点不耽误。
耶律大石对待治下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每户每年缴纳一个“狄纳尔”,大约是五分之一两黄金,
相比起其他统治者,耶律大石的税率堪称公道。
至于那些部落,王国,耶律大石一律承认他们的地位,丝毫不改变。
大石只是派遣一个负责税收的官吏沙黑纳,然后给首领头人发一块银牌,就算是他耶律大石的臣子了。
除了收钱,别的几乎不管这算是朝廷吗?对于中原这种,恨不得抓住每一亩田,每一个人的朝廷来说,耶律大石的统治,甚至还不如街道混混控制得严密,简直可笑!
只不过不只是耶律大石,甚至是日后的蒙古人,面对辽阔到变态的疆土,采取的措施都是类似的。
就是只收钱,不做事。
赵桓听着听着,也就明白过来了。
辽国灭了,此刻在辽国广袤的疆土上,除了还残存的一些庙宇佛塔之外,也不剩什么东西了。
字,语言,甚至是自称契丹的人口,都在迅速瓦解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国身上。
更是会发生在未来的蒙古人身上。
几乎吞并了这个欧亚大陆,那么庞大的蒙古帝国,到底是怎么治理的?
其实这么问,就犯了错,他们根本不会去治理复杂的地方关系,不同的风俗,乱糟糟的民情,对这些马背上的征服者来说,实在是太复杂了,他们根本处理不来,也不要想着有效治理。
他们统治地方的策略只有武力!
靠着强大武力,要求地方部族首领纳税,不服就攻打。
他们带来不了先进的明,也提供不了先进的思想结果就是维持一段时间统治,当唯一的依靠,武力值也不够的时候,地方接连起义,就把帝国给覆灭了。
仅此而已!
赵桓眉头渐渐皱紧,神色也有些严峻。
“赵卿,你这时候提到大石,提到西域,莫非是说,朕让老兵开拓草原,是一步臭棋了?”
“不,不是!”
赵鼎连忙摆手,“官家,这当然是一步好棋,只是臣想请教官家,要如何治理草原,是像大石那样吗?”
这还用问吗?赵桓黑着脸道:“要是那样的话,朕还费力气干嘛?以现在大宋的兵力,维持几十年太平,还是能做到的?咱们什么都不用干,接着奏乐,接着舞朕都不用迁都燕京了。”
赵鼎停顿了许久,这才缓缓道:“官家,你可知道为何历代都不能真正驾驭草原吗?”
赵桓沉声道:“一边种田,一边放牧明不同,自然难以调和。”
“不!”
出乎预料,赵相公竟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官家,就像那几个老兵一样,我汉家儿郎千千万万,就算九成都是种田的,剩下那一成,也十倍百倍草原的牧民。如何就控制不了草原了?”
赵桓吸口气,“赵相公,你这话说得可有水平了,那问题出在哪?”
赵鼎淡然一笑,“官家,臣想请教,我大宋的税收是怎么样的?”
“这个自然是夏秋两税”赵桓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朕懂了,中原的法令没法用在草原之上,对吧?”
赵鼎点头,“没错,不只是税制不同,还有朝廷征收粮食为主,可是在草原,主要的产出是牲畜难道让百姓交纳牲口吗?每家二十斤肉,两个羊腿?还没送过来,就多半发霉变臭了。而且咱们的官吏习惯坐在衙门里办事。可草原怎么办?千里,万里,日夜迁徙,我们又如何治理?”
“臣要说风俗不同,可以克服,不适应情况,可以慢慢适应真正要命的是,历代王朝,从来就没想过如何适应!哪怕官家推崇的强汉盛唐,他们也只是册封头人,要求纳贡罢了。说到底,和耶律大石又有什么区别。既然如此做了,那就不要怪几十年后,一片大乱,脱离中原掌控。”
一直以来,不是掌控不了草原,而是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要怎么掌控草原赵相公的论断,简直堪称爆论。
偏偏赵官家又是个喜欢爆论的,“朕明白了,你赵相公是让朕安排一套官吏,认真统治草原?”
赵鼎喂喂摇头,“官家,事情还没有这么容易。别的不说,咱们也设置过陇右都护府,可结果如何?”
还能如何?
让旧党给毁了吧!
“赵卿,你是说担心有人把朕设置的官吏给废了?”
赵鼎点头道:“官家英明神武,臣自然是五体投地。只是几十年后的事情,谁也不好说啊!”
赵桓感叹道:“没错,朕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要是皇帝说话就管用,只怕没有灭亡的朝代了。”
“官家,其实也不用伤感,自从三代之后,中原的地盘还是越来越大的官家只要有决心,把草原养熟了,自然也就不用怕了。”
赵桓眼前一亮,金兵占据了两河之地,可没人敢说放弃两河啊?
只要能让草原和两河一样,跟中原联系密切,且有相当人才,能够进入朝堂,形成牢固的利益集团就是了。哪怕分开了,最终也会统一的。
奈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正在赵桓陷入沉思的时候,赵鼎突然道:“官家,何不让皇子试试呢?”
第447章 联姻
提到了皇子,眼下还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长子赵谌,剩下的那个还穿开裆裤呢……赵桓倒是不忌惮儿子夺权,事实上要是连孩子都猜忌,那要不自信到什么程度!别看赵桓还没正式册封太子,但是即便赵谌穿龙袍,他也只会说吾儿有帝王之相。
只不过赵桓并不觉得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能有什么用,所以赵桓才倾向于放养。
而赵鼎骤然提出,要让皇子上阵,这就有学问了。
“怎么?莫非赵相公要押宝不成?”
赵鼎稍微一愣,随即愤怒道:“臣年近半百,此生只是官家之臣……臣以为官家说话当庄重,万万不可轻佻!”
赵桓碰了一鼻子灰,不过他也清楚,老赵所指不是今天,而是长久以来的积怨,赵桓索性虚心认错,接了下来。
“赵卿,还是说说你打算怎么办吧?”
赵鼎也急忙把话收回来,偶尔尝试一下,真的跟皇帝摆脸色,那就是找死了。
“官家,金人骤然兴起,前后不过二十年,如今已经烟消云散,所剩无几,固不足论。契丹自立国以来,前后有了二百年,比起中原王朝,也短不了太多,她们的一些方法,似乎值得效仿。”
其实在大宋君臣的心里,早就不把耶律大石视作辽国的延续了,真正的末代天子就是寺庙里面出家的耶律延禧。
不过即便如此计算,契丹立国还在大宋之前,时候也的确不算短。
“赵卿,你说的可是南面官,背面官?”
“还有四时捺钵!”
赵鼎很认真道:“臣思前想后,草原之上,固然不能设立六部九卿,统御地方,但是设立行台却是可以的,由太子挂名,总领政务,下设两位参政,分领文武事务,然后任命各部首领为土官,从各部抽调精悍士卒,结合御营精锐,组成一支数万人的兵马。掌控草原,弹压地面,保证安全。”
赵桓眼前一亮,这个想法的确让人耳目一新。
“赵卿,这么安排,有点类似让储君充当胡王的意思,朕倒不是担心眼下,而是害怕不能长久,储君又如何驾驭行台文武,你有具体的办法没有?”
“有!”
赵鼎道:“臣以为首先在储君……经历靖康之耻,我皇宋从上到下,尚武之风日盛。官家又设立武学,不如规定太子必须文武兼修,同时在一定年龄之后,总领行台,亲自指挥,历练成才。如此才能顺利继位,执掌江山!”
不得不说,赵桓再造乾坤的主张,给了手下臣子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赵鼎又是起自州郡的宰相,他太清楚地方历练的重要性。
既然宰相如此,太子就不需要吗?
只不过以前没有施展的空间罢了,毕竟一山不容二虎,放在国内,怎么都会有麻烦。
说实话,皇家父子,差不多是最难处理的关系了。
可长城修好,内外隔开,把太子扔到草原大漠去历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让储君知兵,文武双全,磨砺出足够的本事……毕竟在靖康之耻以后,任何在乎朝廷命运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一个强悍的皇帝太重要了。
像赵桓这种,完全是异类。
想要继续保持下去,就必须要有一块辽阔的天地,给太子野蛮生长,从而磨砺出来一个合格的强者。
当然了,这还只是事情的第一层。
皇帝的寿命不一,在位时长也不一样,皇子的情况更是说不清……现在赵桓春秋鼎盛,赵谌年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