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开局就登基-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明日新月异,已经步入快速发展道路。

    大明巨大变化,都是皇帝不辞辛苦率领群臣努力奋斗的结果。

    群臣都为能够拥有如此圣君而自豪,可在私下他们又很替皇帝担忧。

    皇帝都已经步入中年,刚刚选了几个妃子至今没有怀上龙种,三个皇子失踪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看着圣君无后,他们都担心一旦皇帝有什么意外,大明将没有接班人。

    大明好不容易步入盛世,很有可能再次重蹈覆辙,陷入乱战和衰落。

    现在太子朱慈烺失踪快两年突然横空出现,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在一阵寒暄后,大部队开始启程向京师而去。

    大部队刚前进五里左右,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尘土飞扬,又有一支人马到来。

    前面是锦衣卫副指挥使白虎开路,在他们身后是一对女兵,大约十几人。

    在女兵身后还有几个太监,其中一个年级较大满头白发。

    在老太监身旁,一匹白马上端坐一个前面英才。

    孙传庭走在队伍前面,当他看清来人后,立即挥手让对于停止前进。

    “停止前进,公主殿下来了!”

    是的,三位公主都来了,前面女兵队伍中正是坤兴公主,建文公主,紫薇公主。

    后面那个老太监正是大明第一忠心太监王承恩。

    历史上在崇祯皇帝死前,他是唯一陪在崇祯皇帝身边的太监。

    在崇祯皇帝上吊时,他也是一起陪着崇祯上吊的太监。

    虽然王承恩能力比不上魏忠贤,甚至还不如曹化淳。

    但是他对大明对崇祯皇帝的忠心,没有任何一个太监可以相提并论。

    而跟在王承恩身旁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刚陪公主从山西回来不久的大明神童夏完淳。

    看到公主下马,孙传庭等官员也急忙下马的下马,下轿的下轿。

    不管他们现在官职有多高,在坤兴公主面前,他们还是要以礼相待。

    众文武微微躬身:

    “参见公主殿下!”

    坤兴公主嫣然一笑摆摆手:

    “诸位大人免礼。”

    坤兴公主说话时,目光已经在队伍众寻找她父皇。

    父皇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么久,三位公主都甚是想念。

    听到大明远征军凯旋的消息,她们立即出城迎接。

    不等孙传庭说话,朱慈烺就快步走出人群,几乎是一路小跑来到坤兴公主面前。

    “皇妹,别来无恙!”

    “皇妹?”

    好熟悉的声音,坤兴抬头打量眼前的少年将军。

    虽然那张熟悉的脸庞,现在黝黑不少,又是将军穿扮。

    但从小就在一起长大的坤兴公主,还是第一时间认出皇兄太子朱慈烺。

    她有些不可思议的瞪大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目光一刻都没有从朱慈烺脸色移开。

    幸福来的太突然,坤兴一时呆立当场,她浑身发抖嘴巴不停低喃,眼泪已经从眼中狂奔而出。

    朱慈烺知道妹妹太激动,脑子一时反应不过来。

    伸手拿出一块纯白手帕,朱慈烺轻轻帮朱薇娖擦去俏脸上的泪水。

    “皇妹,大哥回来了!”

    “大哥……”

    坤兴公主终于反应过来,她不顾自己公主身份和文武大臣目光,一头扎进朱慈烺怀抱不停抽泣起来。

    “皇兄……你去了哪里,一年多人影不见信息全无,知道父皇多么担心你吗?知道皇妹有多么思念你吗……呜呜……”

    朱慈烺轻轻拍拍坤兴脑袋,他眼前也蒙上一层水雾。

    “皇兄这不是回来了吗?皇妹不要伤心,大哥以后再也不会轻易离开你们……”

    京师差点沦陷,母后妹妹已经不在人世,坤兴身边除了父皇没有一个真正亲人。

    现在突然看到日思夜想的大哥,她怎么能不激动,好半天才停止抽泣抬起俏脸:

    “皇兄,我父皇呢?他为何没有回来?”

    “皇妹放心,父皇现在很好,估计再过十天半个月,父皇肯定会凯旋归来。”

    “嗯,皇兄,来认识一下另外两个妹妹,她们是父皇义女建文和紫薇。”

    坤兴公主用大哥手拍擦干泪水,这才想起建文公主和紫薇公主,急忙给朱慈烺介绍。

    建文和紫薇此时也已经明白怎么回事,原来是大哥朱慈烺回来了,急忙上前一个万福:

    “参见皇兄!”

    朱慈烺看看两个如花似玉的妹妹,急忙摆手:

    “皇妹免礼,大哥不在的日子,多谢两位皇妹陪伴薇娖。”

    老王到来后,居然发现太子在场,不禁仰天长叹:

    “你这个死老天,终于睁回眼睛,多谢了!

    陛下,太子殿下回来了,卑职真的替您高兴……”

    本想上前给朱慈烺见礼,看到朱慈烺和公主刚相见,他暂时没有过去。

    直到三位公主都一一和太子相见后,老王才快步来到朱慈烺身前扑通跪倒:

    “王承恩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受苦了……”

    “王伴伴不比多礼,快平身!”

    老王以前乃是崇祯皇帝的宠臣,又是司礼监掌印太监。

    虽然都是皇帝家臣,但他见朱慈烺根本不需要行大礼,只需躬身拱手即可。

    可是看见朱慈烺后,老王真的很开心也很欣慰,他情不禁给朱慈烺麾下磕头。

    朱慈烺急忙上前扶起老王,他知道眼前这个老太监曾经权势滔天,但他从来不利用权力压人,是一个好太监。

    “夏完淳参见太子殿下!”

    在老王之后,夏完淳来到朱慈烺面前躬身施礼。

    朱慈烺虽然不在京师,但对夏完淳的大名早就知晓,大明神童。

    他急忙扶住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大明少年基石:

    “夏大人,免礼平身”

 第623章 大明日报

    “谢殿下。”

    朱由检对夏完淳印象不错,他感觉果然闻名不如见面。

    “夏大人年轻唯有,本宫早就听说过大明神童事迹,以后本宫还要向大人多多请教。”

    听到太子殿下如此谦逊,夏完淳急忙拱手说道:

    “殿下过奖了,承蒙圣上厚爱,夏完淳只是按照他老人家意思执行罢了。”

    别看夏完淳年纪不大,他可是大明国库的摇钱树。

    在夏完淳以前,谁敢到江南打击走私又征收商税?

    那帮利益集团权势滔天,皇帝都能被他们弄落水。

    最后还忽悠的朝廷加重农业税赋,反而放弃巨大利润的商税征收。

    不是皇帝不知道,真的斗不过他们。

    在明朝后期,皇帝想要做的大事情,几乎需要内阁点头才能通过,不然他们能喷死你。

    以前皇帝派去江南征税的太监,有被他们活活打死的记录。

    但是夏完淳青年气盛,对他们完全不惧,手段极为强横。

    不管你是士绅还是朝廷重臣,只要你敢玩走私敢抗拒交税,夏完淳都会让你家破人亡。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得到皇帝鼎力支持。

    督察御史如果敢喷打击走私征收商税,重则抄家灭族,轻者被流动苦寒之地。

    甚至为了制止督察御史乱喷有功之臣,朱由检直接取缔了都察院。

    谁敢不服,那好,你就等着被送上断头台,朱由检不怕你喷他。

    只要能保住大明江山,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历史自有后人评论。

    土地改革这个政策,能让皇帝牢牢抓住百姓这个最大群体。

    有了全国百姓的支持,什么人都翻不起浪花,军队军人几乎都是百姓家儿子。

    想想后世我们伟大领袖,他们就是依靠人民,最终在那么残酷的条件中建立起伟大国家。

    当然皇帝如此强势,也需要铁粉的支持,不然很难按照已自己想法实施。

    朱由检不但有金手指,现在也有铁粉,华夏向来不缺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

    在外有戚继光,夏完淳,李定国,郑成功,黄得功,张煌言,阎应元,黄蜚,李大开等等都是他的铁粉。

    朝堂之上有孙传庭,孙承宗,倪元璐,范景文,孟兆祥等大臣支持。

    这就让他制定的所有改革措施,都能顺利坚定实施。

    其中夏完淳就是对朱由检改革最坚定执行者,并且还是除了军事之外最重要的衙门。

    朱慈烺虽然远在陕西,但他一直都在关注朝廷的变化,对夏完淳这个少年有就有所耳闻。

    不知不觉间,朱慈烺和夏完淳多聊了几句。

    看到两个人有点英雄惜英雄的味道,坤兴公主轻移金莲来到二人身边:

    “皇兄,夏大人你们一见如故呀,回去再聊呗!”

    朱慈烺微微一笑:

    “好了,马上启程!”

    说话间,朱慈烺看看三个如花似玉的妹妹,又看看年轻有为的夏完淳。

    “郎才女貌呀!”

    他不禁心里一动,瞬间有了一种想法。

    队伍缓缓开动,继续向京师进发。

    虽然只有几里路程,因为人多还有坐轿文官,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来到京师城下。

    京师城下已经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百姓们都自发来迎接圣驾。

    大明日报记者也来到人群之中,他们要把自己亲眼目睹百姓热情迎接凯旋英雄的感触记录下来。

    前两年大明还是内忧外患,江山风雨飘摇。

    现在不但可以让自己国内百姓国好日子,并且为了海外同胞不受欺凌毅然出兵灭国。

    这个历史事件在华夏历史上也极其罕见。

    作为大明官方媒体,大明日报肯定不会错过这次宣扬大明国威的好时机。

    看着眼前迎风飘扬的大明龙旗,看着百姓们激动的眼神。

    大明日报美女记者乔红,站在欢迎的人群中不禁热泪盈眶。

    有几个十三四岁的男孩,站在人群前面不停鼓掌,嘴里还在唱着大明国歌:

    “剑拔弩张又何妨,”

    “华夏何曾怕豺狼。”

    “众志诚诚担国难,”

    “横刀立马斩列强。”

    “万里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