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人在粪池中挑出蛆虫,夹杂着烂棉花、破皮革和纸张食用。
到了这年8月,开封城中的人口已因为饥饿和疾病死去大半。
很快,就有人公开售卖一种奇怪的肉。
虽然号称马肉,实则掺杂了半斤尸体。
但却售价奇高,每斤能卖白银数两。
虽然大家都对这种颜色和口感非常奇怪的肉质有所怀疑,但迫于形势也也不愿意深究下去。
一个月后,城中除周王或个别高级官吏,括守城官兵在内的大部分人都已断炊。
此时,整个城市已经彻底沦为人间地狱。
任何人在白天都不敢独自外出,免得被藏在暗处的强盗杀死吃掉。
夜里风声鹤鸣,惨叫声在城中各处此起彼伏。
饥民和强盗经常合伙杀人割肉,官府对此则是有心无力。
分不到口粮的官兵也不再听从长官号令,成群结队的抢人为粮。
城中居民也联合起来守卫街坊,经常和官兵公然火拼。
冲突中的死者和俘虏,自然会成为双方当天的口粮。
然而,李自成最终也没能染指开封。
丧心病狂的开封推官黄澎,联合河北巡按御吏严云京决开汴堤,以便借黄河之水除封城。
虽然闯军很快因水患而撤走,但决堤造成的势能却超乎了事先预料。
由于中州大地阴雨绵绵,黄河水势很快从上游一路暴涨。
汹涌的黄汤不光淹死上万名移营不及时的李军,还一举倒灌城中,让很多军民成为鱼鳖之食。
周王和官吏,也只能乘船船只离去。
至此,大明朝的北方第二大城市沦为水中废墟。
李自成也不必担心本方在河南遭遇其他抵抗,为后来的东征北京解除了安全隐患。
开封之战后,八朝古都开封变成一片废墟。
京师保卫战后,朝廷军队从流寇手中收回开封,从那时开始重建八朝古都。
从那天开始,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和大人一起建设开封。
本来白干白净的少年,成天和大人混在一起干活,渐渐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熊孩子。
不过人家可不像一般乡下小孩,不但懂事也很能吃苦。
因为是个孩子,大人都非常照顾他,后来发现他肚子里居然有些墨水,就让他记账,太重的活不让他干了。
没有人知道他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后来大家才知道的名字叫王世元。
工地工头叫杨成志,他很喜欢这个孩子,晚上放工就跟着孩子来到他家里。
经过和王世元的谈话,杨志成得知他家里只有一个叔叔。
可是在开封被朝廷收复后,叔叔却莫名其妙失踪了。
现在孩子家只有他一个人,两间房子都是叔叔当初买的。
杨志成本来就是一个好心人,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杨倩,并没有儿子。
于是就想收留王世元:
“孩子,你年纪还小,一个人在家无人照顾,不如搬去我家住吧?”
王世元知道杨志成为人很好,他一个孩子独自在家确实有些孤岛,于是点头答应:
“好吧,谢谢叔叔收留。”
就这样,王世元搬去杨志成家住。
杨志成妻子杨氏也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在听说王世元的事情后,非常同情他,对待王世元和亲生儿子一般。
女儿杨倩今年十三岁,长相甜美俊俏,心肠也很好,她也把王世元当弟弟看待。
就这样王世元就在杨家住下,白天和杨志成一起去工地,晚上回来还教杨倩读书写字。
两个人很久快成了无话不谈姐弟。
随着时间推移,眨眼两年过去,开封正变得运来越好。
因为王世元有文化,杨志成出去买材料什么的,经常会带着他一起去。
王世元也看到大明日新月异的变化,心情也越来越好。
他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在开封带下去,必须要回到父亲身边。
可是想到离开杨家,王世元心里又很不舍,特别是杨倩。
两年时间,美丽温柔的杨倩已经在王世元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同时杨倩芳心早就被王世元打动,她感觉自己深深爱上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
此时王世元已经十四岁,杨倩十五岁。
在那个年代,女孩十五岁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
杨倩不但懂事,人也出落的越来越美丽,有很多人上门提亲。
可是杨倩死活不答应,她总是说一辈子不嫁人,就这样守在父母身边。
杨志成夫妇也看出女儿心事,王世元虽然是个孤儿,可是非常懂事。
在管理和经营上也很有天赋,把工地管理的有理有条,虽然年纪小,可是大家都很认可他的能力。
如果女儿能和王世元在一起当然好,正好做个上门女婿。
今天晚上,杨志成让妻子做了一桌好菜,又准备一壶好酒,准备向王世元说出他们的想法。
在杨志成夫妇看来,这事几乎是十拿九稳,一个孤儿不可能会拒绝他们家和美丽的女儿。
可是杨志成话还未出口,王世元竟然率领给他们一记蒙棍。
“谢谢叔叔阿姨和倩姐这两年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虽然很不舍,可王世元有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离开了,请叔叔阿姨谅解……”
第797章 不速之客
第797章 不速之客
本来想要让王世元做上门女婿的杨志成夫妇,闻听此言犹如五雷轰顶。
夫妇二人当时就呆立当场半天没有反应。
坐在一旁的杨倩也是大吃一惊,当时眼泪就流了下来。
虽然杨倩也深爱王世元,不过她的想法和父母还不太一样。
别看王世元是一个穷困的孤儿,可是这么小的孩子却饱读诗书,她感觉王世元以前身份应该不简单。
好男儿志在四方,像王世元这样的人,本就不应该长久待在工地里。
于是她擦把眼泪,强忍即将离别的悲伤说道:
“父亲母亲,弟弟志向远大,我们这并不适合他,时间长了会耽误他的,如果他真的想离开就随他去吧!”
杨氏吃惊的看着女儿:
“倩儿,世元必去不知何时能再相见,你难道舍得他离去?”
杨倩俏脸一红:
“娘,我们不能耽误他,只要世元以后有前途就够了……”
王世元感激的看看这个美丽善解人意的好姐姐。
他心里也是非常不舍,他知道自己这已去未必能再见到杨倩。
“姐姐放心,无论到什么时候,世元绝对不会忘记你和叔叔阿姨。”
杨志成夫妇相互对视一眼,夫人慈祥的看着王世元说道:
“世元呀!阿姨想把倩儿托付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
王世元虽然心里很喜欢漂亮小姐姐,可是没有想到夫人会这么直接。
于是王世元的目光就看向旁边的杨倩,杨倩俏脸通红,羞答答起身跑回自己的闺房。
说实话,王世元很想答应杨志成夫妇,可是他知道自己做不了主。
可是又不能直接拒绝杨倩和杨志成夫妇,于是暗下决心,回去后一定争取把杨倩带回京师。
“叔叔阿姨,终身大事世元一人无法做主,世元还有一个亲人在京师,等世元回去后告知详情,一定风风光光把倩儿姐姐接回去。”
杨志成夫妇大吃一惊:
“什么?你京师还有亲人?我们怎么从未听你谈起过?”
“对不起叔叔阿姨,家中还有亲人,当时分散了,世元一直没有去找他,所以也从未提起。”
夫妇夫人都点点头,异口同声说道:
“哦哦,那样最好,希望你们早些团聚,到时千万不要把我们忘记了,先不要急着回去作战,在住几天吧!”
不等王世元答应,突然院外大门被人敲响。
“嘭嘭……”
现在已经是晚上了,还有什么人来杨家呢?
杨志成起身去打开小院大门,当时就一愣,只见十几个人抬着几个箱子站在门前。
杨志成开口说道:
“你们什么人?走错地方了吧?”
只见为首之人是一个中年女人,从穿着上看像一个媒婆。
看到杨志成开门,媒婆模样女人立即上前一个万福:
“嘻嘻,我们没有走错门,恭喜杨老板,有贵人看上你家闺女了,抬进去吧!”
不等杨志成说话,十几个人已经把几个箱子抬进杨家。
杨氏看着这些人,当时也懵逼了,她不知为何回来这么多人。
只到这些人把东西放进房间,杨志成才反应过来。
“媒婆?难道他们是来给女儿杨倩做媒的?可是倩儿已经许配给王世元了……”
“恭喜杨老板,我们家亭长李军大人的公子李旦看上了你家杨倩,本人奉命前来说媒。”
古代亭长一般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官。
其实亭长亭长最早诞生,是在战国年间时。
当时战国的各国,常在边境地区设亭,委派亭长来担任防御职责。
秦朝建立后,亭长的职权也更细化,秦朝的民间基层,在“县”以下有“乡”“里”和“亭”。
这其中“乡”和“里”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管理农村的赋税户口。
“亭”则不同,两个“亭”之间相隔十里,就要设立“亭长”,管理当地的治安。
事实上,当时“乡”这一级行政机构,也有负责治安的“游徼”一职。
但“亭长”的工作范围不同,而且除了管理治安外,“亭长”也要管理当地的邮传系统,接待往来的人员。
与“乡”“里”这些乡村行政机构不同,“亭长”当时遍布城乡。
开封城里二十四个街道,以及十二个城门,都各自设有亭长。
除了管理治安外,还要审核往来的商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