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文一个飞扑摸到他专属法宝猛虎…160特种战斗突击步枪,7。62毫米的子弹就如暴雨一样淹没了敌人。
总计为林文提供了97点善缘,和大约价值1个亿的财物。这家伙是个隐藏得极深的大毒枭加人贩子,他们全家都是干这种事情的。
林文在府邸的地牢里搜出了20多吨高浓度新式毒品,以及100多名不到10岁儿童。
他们的父母都是难民,都已惨遭毒手。
林文让特工们把他们送到长山郡的康复中心,然后一把火烧了宅子。
这次事件过后,林文放火烧屋、灭人满门的狠人形象在中州广为传播。
总督闭门不出,无人可制。
大小官僚们忽然发现,他们在真正的暴力面前如此脆弱,当维护他们的秩序和体制不管用时,他们和一只小虫子也没什么区别。
自此之后,官僚们再也不敢逾矩,安安分分老老实实地做事。
于是,忽然之间,中州变得一派祥和,政令通畅,纪律清明,事务高效,前线供给及时而迅速,甚至连许多紧缺物资,都纷纷从自家仓库里掏了出来。
王伯安莫名地发现仗好打多了,枪炮食物药物一切充足,也没有缺斤少两腐坏变质的事情了,甚至由于治安好转,能把更多的兵力调派到前线来了。
林文则收获了更多的难民。
消息大范围传开之后,四面八方的难民云集而来,最多的一天,青城难民营扩了一倍。
而自第三阶段以来,长山郡接收难民的速度也猛增。
这得益于杨少虎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
一直以来,难民只能通过一条公路前往长山郡,不仅路途较长,还经常造成交通堵塞。
而在寒谷关西面,还有一条小路,能越过太虚山脉,直接到达长山郡,甚至出口正好距离山体建筑群不远。
这条小路曾是民党的逃生路线,但现在,杨少虎打算把它改造成难民的救援路线。
他联合陈星台,把这条小路上所有的树木和荆棘全砍了,扩宽了路径,把只允许一两个人走的小路,变成了能十几人并行的大路。
通往长山郡的道路从一条变成了两条,极大地提升了难民接收的效率,最高峰时,长山郡一天接收了50多万人。
而在难民管委会的努力下,百万多组织起来的难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出了各种碎石清理办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清理出了三分之二的山体建筑群。
还有三分之一,则在紧张地进行攻坚战。
二十栋大楼,在杨少虎日夜不同睡的设计安排下,总计住下了近三百万难民。
这人口密度已经到达难以想象的地步了,供水供电部门用尽全力保障水电,还是经常出现问题,食物等各类物资运送,也成了大问题。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山体建筑群,在面对群山的那一方,被山脉包裹,进出很不方便,工地施展不开。
杨少虎正与赵明公协商,准备调派一部分劳工来凿开大山,解决这个问题。
总体而言,这二十栋大楼,二十个小型的生态社会,近三百万难民,基本生活还是得到了保障,食物、供水、医疗,基本充足。
而经历这么大规模的难民安置,长山郡的基层官员、难民管委会的干部都得到了锻炼,充分掌握了发动平民、组织平民的方法。
总之,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进行。
目前,长山郡的难民总数已经超过了600万。
在中部,百万顶帐篷从大坑的东部延绵到西部,一眼望不到尽头。
在南部,单栋可用面积达15万平米的大楼,正承载着无数难民的期望。
在青城,还有100余万难民正等待着长山郡的接收。
在中州,四面八方还有不计其数涌过来的难民,向着这黑暗中唯一的灯塔而来。
一周已过,善缘结算。
安居乐业+4551
繁荣富强+234
公正法治+80
平等自由+75
幸福+40
民主+0
文明+25
总计:5005
元神+45。13%
获得善缘的那一瞬间,一股巨大的热流从脐下三寸直冲入脑。
林文从来没有这么爽过,虽然不是没见过更大的数字,但这是白送的善缘,而且是每周都有的。
善缘自行呼啸而来,直接砸在脸上。
简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如果天天都是这种好事,那他感觉物理世界也能熬下去了。
而且,善缘还不是最爆炸的。
最爆炸的是他的元神。
这一周,他所有的强化都给了【半缘修道】,又拼了老命的招收难民。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的元神来了一个超级大爆发。
这一周的元神增长量,超过他过去所有的努力。
根据他的理论,每百万人最多能带来15%的元神上限,六百万人,应该有90%的元神增长。
也就是说,他后续一段时间,还将获得许多元神上限。
我X爆了!
哈哈哈!
林文一眼望去:
【善缘:61819】【恶缘:833】【元神:189。24%】
除了恶缘非常扎眼之外,其它的一切都非常好。
这时,他的第五神通也亮了起来。
随着大量善缘的涌入,【道若有情】上方的数字也变成了1312010000。
一颗水滴落下,数字变成了312010000。
林文看了一眼那个水滴,又是“凤鸣之声”!
卧槽!
这是真叼爆了!
第262章 时代变了
林文的超限成长计划终于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威力。
当元神超过180%之后,他就可以使用很多高端的法术。
他的功能更多了。
——
目前,由于长山郡极大规模地接收难民,其各项物资,尤其是食物、帐篷和医疗用品,极度短缺。
由于评议会从中作梗,帝国限制了长山郡的大规模采购,现在所有的物资,几乎都是靠库存顶着。
帐篷问题已经由山体大楼暂时解决了。
按照杨少虎的规划,整个山体建筑群,总计能承担450万难民,远超设计之初的120万难民。
因此,林文放弃了再建一座山体建筑群的计划,转而去解决食物问题。
陈星台的上溪镇,在这段时间一直扮演了粮食供应的总要角色。
前后供应了百万吨优质蔬菜,极大地缓解了长山郡粮食供应的难题,而且改善了单调食谱,丰富了菜品种类。
他们的大白菜,清灵水嫩,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一碗粥,几颗白菜,几颗油菜,一点萝卜丁,再加一点点肉沫,不论是对难民,还是对林文来说,都是无上美味了。
但是,上溪镇的菜田还有几天就要收割完了,长山郡库存的粮食,不够一个月。
粮食问题迫在眉睫。
如果粮食出现缺口,以长山郡现在800多万人的规模,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自那天与林文的夜谈之后,陈星台就开始大规模召集各地的民党,并大范围支援各州的民间组织,包括河州的大刀会,云州的三点会,岭州的三合会,明州的天地党,天州的老哥会,许州的青洪帮,以及石州的共进会、新华会、农运会等等。
说是民间组织,其实都是对抗州政府的组织,抗租拒税的,驱逐豪绅地主的,对抗官吏的,历来都是各地总督非常头疼的民间组织。
民党主要向他们提供情报和资金,以及局势不妙时逃跑的后路——长山郡。
于是,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民党就接收了十万多各地的民党成员和民间组织份子,以及随行而来的二十多万农民。
上溪镇从六万人的规模,一跃膨胀到四十一万人。
好在赵明公早就派遣十多万劳工,利用他们伐下的树木,在太虚山脉脚下就地建立了一万多间简陋的木屋,才把他们安置下来。
民党也从三千多人,一下子膨胀到了六万多人。
虽然膨胀得很快,但仍然不及民党全盛时期的五分之一,陈星台一面加急召集各地成员,一面开始大规模的垦荒。
上溪镇周围只有十万公顷土地,只能承载六万多农民,陈星台甚至不得不分了一部分人去山上伐木和狩猎。
现在一下子增加到四十一万人,十万公顷耕地,就根本不够分了。
总不能多出来三十多万人,全去伐木和狩猎吧?
这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农民,如果可能,陈星台还是希望他们能耕地。
必须要更多的土地,才能承载他们。
所以,他一直在积极向外垦荒。
但是,出了十万公顷之外,都是非常贫瘠的土地,土质板结,干硬,不肥沃,垦荒工作进行得非常艰难。
为此,民党的干部们都是愁容满脸,他们都是农民出身,对农民有天生的好感,对土地,种植,收获,有天然的情结。
粮食丰收,让他们欢呼雀跃,垦荒遇见困难,让他们愁苦沮丧。
但民党的领导者陈星台和云卿水始终保持的昂扬的态度,云卿水甚至引用了一句名言:“政治活动并不是帝都中央大街上的人行道。”来说明笔直的道路是不存在的,鼓励大家不畏艰险,破除困难。
云卿水迅速提高的思想和政治水平让陈星台很高兴,在他们的努力下,民党积极购买了大量化肥,大量先进的农具,甚至一些还没有在帝国中普及的农业机械,来加快垦荒活动。
陈星台敢这样做的原因是:在上溪镇的西面,有一片极大的荒地,一直从接近新镇的地方,延伸到太虚山脉脚下,至少有五十万公顷的面积,而且距离水源非常近,只要水利设施做好,这会是一片非常好的耕地。
如果真的有了五十万公顷的水浇地,上溪镇就完全能发展成一个农业中心。林文给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