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工程兵-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沈兵还几次与王贲讨论过这问题:

    “上次与匈奴作战,神武军虽是大获全胜,却也暴露出我军的不足!”沈兵说:“尤其是神武军,其虽是防御有余但进攻不足。”

    王贲深有同感:

    “将军所言甚是。”

    “神武军更应是主力而非辅助。”

    “然上回与匈奴一战,神武军不只是辅助,几乎只是盾牌,用来挡在大梁军前的盾牌。”

    王贲这说的是。

    上次杀敌的几乎都是那一千步卒的强弩,神武军只是占着藤甲及机动之利挡在匈奴骑兵面前使其难以靠近步卒方阵,说到底就是起着盾牌的作用。

    扶苏则奇道:

    “然我军以一千士卒再加两千精骑便击退匈奴万余大军。”

    “往后如何不能继续以此法作战?”

    沈兵和王贲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王贲解释道:

    “公子有所不知。”

    “上回我等出战其实是占了防守的便宜。”

    “倘若我军要到百里之外作战步卒要行两天而骑军只需一天,到时又该如何应敌?”

    扶苏“哦”了一声这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古时的步兵与骑兵协同十分困难。

    这不像现代,步兵可以搭乘汽车、步兵战车甚至苏联还直接让士兵趴在坦克后头与坦克协同。

    古时的骑兵与行动缓慢的步兵在速度上几乎不可能协调步兵赶不上骑兵,而如果骑兵放慢速度等步兵的话,那骑兵就毫无意义。

    所以像上回那样步兵与骑兵协同将步兵强弩与骑兵机动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不是说没有,但绝不是常态。

    尤其对付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秦军步兵就更是无法追上他们。

    总而言之:就是硬碰硬秦军占优,灵活机动作战秦军的步骑将不得不分开作战,于是两军优点无法互补,无论哪一军与匈奴对阵几乎只能等死。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app, app  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比如神武军单独与匈奴作战。

    神武军虽有藤甲防御之利,但骑射远不如匈奴,匈奴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又准又快的命中神武军,神武军却拿射程外的匈奴毫无办法。

    时间一长,神武军便会陷入所谓的骑军陷阱,也就是“打又打不着,走又走不掉”会陷入这陷阱的绝不只有步兵,骑射不够精湛的骑军面对匈奴骑军也同样如此。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则神武军根本无法与匈奴骑军作战,哪怕是沈兵给再多的补贴增强士气也无济于事。

    扶苏想了想,就说道:

    “如此,我等便只有抓紧练习骑射。”

    王贲回答:

    “神武军已日夜不停练习骑射。”

    “然匈奴自小专练骑射,我等却只练数年甚至数月。”

    “无论我等如何练习终归是技逊一筹。”

    其实王贲这还是往轻里说了。

    神武军在骑射方面比起匈奴来又何止是“技逊一筹”。

    如果要用什么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匈奴是专业骑兵而神武军是业余的。

    神武军中也并非没有佼佼者,比如剺,另外还有王贲。王柏、雷桧也能算一个他们的骑射本领不会比匈奴差。

    但也只是这些有特殊经历和天赋的人才堪堪比得上普通匈奴骑手而已,从整体素质来对比神武军就差太多了。

    以王贲在战场上的观察就是:

    “匈奴能借骑乘之力开弓,射程至少比我军远三十步且十分精准!”

    “另辅以利于砍劈的弯刀,可远射亦可近攻,战力不可小觑!”

    这也是沈兵在城头观察到的。

    匈奴骑兵几乎是与马匹融为一体,马匹就像是他们长出的四条腿,他们总是踩在合适的点开弓搭箭,然后在顺着马匹的前进方向甚至马匹跃至最高点时放箭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另外匈奴长期骑射在马背上能拉开更重的弓:

    神武军使用的弓普遍是两百秦斤折现代101斤。

    这弓力已不算弱,步兵使用的最小弓力是一百二十秦斤折现代约60斤,只不过这是给体弱者使用。

    骑军大多是步兵中精选出的老兵,在他们还是步兵时就有开弓训练所以能开更强的弓,且还是在下盘不稳的马背上开两百秦斤的弓。

    若再用强一些的弓,骑兵就必须用尽全力开弓于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和精力保持身体平衡更别说控制马匹。

    但匈奴使用的却是两百五十以上秦斤的强弓

    再配合上其射箭的身法,射程就比神武军远了三十步以上。

    三十步对骑兵来说或许不多,但在战斗中却会是个大麻烦。

    因为这么一来匈奴就可以保持在神武军射程之外与神武军对射,然后来个“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于是神武军就永远无法伤到匈奴。

    这让沈兵一度想把马鞍和马镫发明出来。

    因为这两东西要是一出来,就可以成级数的弥补神武军骑术不精的问题。

    但考虑良久,沈兵最终还是忍住了。

    他无法预知同样装备了马鞍或马镫的匈奴会怎样。

    匈奴若是装备了马鞍或马镫,那或许就不再是能被卫青、霍去病打败的匈奴,而应该是横扫亚欧的蒙古骑兵了。

    沈兵无论如何都不敢冒这个险,除非他能先把匈奴给打趴下。

    或者至少也要将其打到元气大伤。

 第三百二十七章 命令

    就在沈兵为骑兵的事愁眉不展时,胖子屯走了进来。

    他见沈兵几人在商量事情就没敢发声,倒是沈兵问道:

    “可有要事?”

    胖子屯赶忙上前应道:

    “将军,城西屯田的百姓纷纷要求迁到东面纺织”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不准!”

    胖子屯应了声,正想退出却又迟疑了下,然后转身问道:

    “将军,属下有一事不明。不知”

    沈兵“嗯”了一声点点头。

    骑军发展方面碰到个死胡同且不急于一时,沈兵就暂且将它放在一旁。

    胖子屯说道:

    “属下计算过。”

    “若纺织作坊一月利润便超过雁门郡全年税收,我等何不将西面田地尽数改为纺织作坊?”

    插播一个app: 完美复刻追书神器旧版本可换源的

    “城东纺织用地吃紧,而西面却有大片田地用于种苎麻、五菜。”

    “就算明年用于屯田产粮也远比不上织布所入。”

    “百姓便是因此不愿屯田种地。”

    沈兵倒是没想到会出现这问题。

    不过想想也是,工人的工钱若是大了,二十钱一天且还相当稳定在纺织作坊里工作是寒暑不禁,也就是一年四季都有工钱。

    这么一算,当工人能赚的钱就是农民种田的几倍,农民当然不愿意再种地而希望进纺织作坊务工。

    这也是近现代工业化时面临的问题:农民都进城务工,乡下大片土地无人耕种。

    沈兵只反问了一句:

    “我等若不屯田,以何裹腹?”

    胖子屯回答:

    “属下以为我等可以以布换粮,便如当下云中郡所为。”

    “同是一名劳力,纺织所产要比种田高出两倍有余!”

    沈兵又问了句:

    “若有朝一日,匈奴切断云中郡粮道甚至将云中郡团团围困呢?”

    胖子屯立时就没了声音。

    沈兵解释道:

    “民以食为天,粮食乃云中郡的生存之本,无论何时都不能放弃屯田。”

    “告诉百姓,云中郡种粮一律免税!”

    这其实就是用另一种方式给农民补贴,农民哪还有不愿意之理。

    胖子屯应了声就退下了。

    扶苏感叹道:

    “将军此举极有远见。”

    “且百姓得此实惠,必将纷至沓来!”

    沈兵没有说明的是,他此举其实并非防匈奴:云中郡背靠雁门郡,被匈奴切断补给的威胁不大。

    沈兵真正防的,是有朝一日可能与秦军为敌那时屯田就重要了。

    王贲有些担忧的说道:

    “云中郡容纳百姓十万之数已是极限。”

    “据闻代国就要被我军所灭,到时少说又有十万百姓迁入。”

    沈兵不由大感头疼,这人少了也不是,人多了也不是。

    赵王嘉从北地迁出的可是前套、后套两地百姓,至少有三十万之数。

    这一来一回流失一部份,返回二十万人那都是往少里算。

    一个小小的云中郡又如何容得下二十万人?

    沈兵没有多想,当下就命令道:

    “训练新兵,继续往外圈地做好准备。”

    王贲哄然应声,就把命令传了下去。

    这是当初沈兵既定的战略,也就是以步步为营的方式一圈一圈往匈奴方向扩张,这样就永远都是在防御可以暂时不用考虑骑兵作战的问题。

    沈兵这么打算没什么错,只要慢慢发展成比例扩张就可以。

    但嬴政似乎是等不及了。

    确切的说不是嬴政等不及,而是李斯在背后搞鬼。

    李斯毕竟是秦国丞相,他能混到今天那心计可不是寻常人能比得上的,当初可是为了权势连自己的师弟韩非也能狠下杀手,此时哪里会让沈兵好过。

    他一思量,见无法限制云中郡发展,便换了一种方式。

    这日李斯私下进宫对嬴政说道:

    “大王,此时正值中原收成之际,匈奴大多分散到各地劫掠。”

    “另代国若灭二十万百姓又无法尽数迁入云中郡。”

    “我等何不取九原以待?”

    嬴政迟疑了下,说道:

    “可北地将军置下只有万余人马,只怕”

    李斯回答:

    “大王明鉴。”

    “上次云中城一战,北地将军以区区数千人便大败数万匈奴。”

    “如今云中郡更有十万百姓。”

    “若北地将军自百姓征兵并以之守城,再以精锐突袭九原”

    “收复九原亦并非难事。”

    赵高当然明白李斯的心思,也在一旁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