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工程兵-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骑兵残军退了回来,浑身是血的骑兵队长被部下架着来到阿凯夫斯面前报告道:

    “将军,我们无法突破敌人重骑防御。”

    这一来阿凯夫斯就慌了。

    骑兵冲不出去,弓箭手不断被射杀,引以为傲的超长枪兵又被敌人不知名的装备成排成排打倒。

    这样下去……别说什么打到丝国了,自己带出来的这个联合方阵及自己都要命丧此地。

    这时又有人报告道:

    “将军,我们的补给队遭到敌人骑兵攻击,已全军覆没!”

    阿凯夫斯马上就想起了昨天一支绕过他们的“野蛮人”骑兵。

    现在看来,那支骑兵根本就不是怯战,而是设下埋伏攻击其补给线。

    阿凯夫斯突然发现自己似乎掉进了对手的陷阱里,更可怕的还是他不知道该怎么从这个陷阱里逃出去。

    原路返回?

    那可是有五天的路程。

    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十天,甚至可能永远也走不到。

    因为很明显这些“野蛮人”的骑兵会一路跟在身边不断的朝自己射箭,这会使军团的行军速度减半。

    想了想,阿凯夫斯就问道:

    “我们距离帕堤亚多远?”

    部下回答:

    “与蓝氏城一样,将军,都是一百里需要两天!”

    阿凯夫斯下令道:

    “不,我们应该在一天内赶到那!”

    部下问:

    “蓝氏城么?”

    阿凯夫斯气得大骂:

    “你这个傻瓜,你认为我们还能向蓝氏城进攻吗?”

    “朝帕堤亚撤退,再派人让他们马上出兵增援!”

    部下应了声就去传令。

    然后再一阵号声中,塞琉西军队就一边防御一边朝北走。

    看到这一幕沈兵不由松了一口气,塞琉西军队的转向差不多就意味着这一仗秦军已经赢了。

    其实塞琉西一直都有赢的希望,只要他们不顾一切进攻蓝氏城。

    因为骑兵始终很难奈何得了那些重甲超长枪兵。

    如果真有什么可以对付得了这些超长枪兵的话,那应该就是火枪或是同样以步兵为主并武装到牙齿的罗马步兵了。

    罗马步兵与超长枪兵的区别是前者重近战而超长枪重远战,说是罗马步兵克超长枪兵也不为过。

    因为超长枪兵有个缺点,就是一旦过了那道由枪头组成的矛墙,超长枪就完全失去作用了。

    而罗马步兵手中的那面大盾却很容易闯过矛墙,甚至那面大盾只要往前一推再往地上一架……超长枪都无法放平。

    接着,罗马步兵手中的短剑就会是马其顿步兵的噩梦。

    但此时的秦军既没有大盾也没有火枪,超长枪却是骑兵的噩梦。

    如果阿凯夫斯坚持朝蓝氏城进军且途中还有安息或是大宛骑兵赶来增援的话……最终很有可能胜利的还是塞琉西。

    这也是沈兵需要分化安息和大宛的原因。

    如果让安息、大宛骑兵与塞琉西步卒结为一军……只怕没什么能打败他们了,就算有火炮也是如此。

    但是现在,阿凯夫斯却因为恐惧而放弃了这个机会。

    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如果在城外这丝国都能如此强大,那么打到蓝氏城的时候,是不是会有更恐怖、更多的未知装备在等着他们呢?

    阿凯夫斯不敢赌,也不愿意赌同时也觉得没必要赌……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阿凯夫斯从一开始就不认为这是属于塞琉西的战争。

    尤其在塞琉西遭到敌人猛攻时身为主战国安息和大宛居然一兵未出……那么塞琉西又为什么要以全军覆没的代价赌输赢?

    联军的不团结的特点就体现在这里,各部份或多或少的都会互相怀疑惑并保存实力而没有决战之心。

    这与沈兵的联军有些不同。

    沈兵置下的部队更多是担心被其它部队抢了功劳或战利品……于是个个奋勇争先。

    沈兵下令道:“放开包围圈!”

    传令兵应了声,就朝远处挥舞着令旗,于是北面骑兵很快就放开一个口子。

    这是必须的,因为没人会傻到用骑兵与超长枪对撞。

    但这并不意味着塞琉西军队就能这么从容撤走……

    数万蒲类军分成几批一路跟着他们轮番放箭。

    如果有哪支分队落单,或是乘着超长枪来不及改向的时候,重骑兵就会突然冲入将其冲散,然后刀盾骑兵紧接着冲进其中乱砍乱杀。

    阿凯夫斯被吓得连夜里都不敢扎营休息了。

    其实他完全不应担心这一点,因为在夜里更要担心的骑兵……夜色会严重影响骑兵的速度和战斗力。

    因为黑暗会使马背上的骑兵无法观察到路况,速度一快可能直接就闯进敌人的枪阵。

    但已经被吓破胆的阿凯夫斯哪里会考虑这些,他只知道现在要尽快逃离这个恐怖的地区,于是连夜行军逃往安息。

    这一来就出大问题了。

    白天行军时塞琉西军队还能保持队形不变,秦骑只能一路骚扰。

    夜里行军想要摆出完整的方阵行军就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甚至不敢点亮火把……点亮火把马上就会有箭矢从黑暗中射来。

    于是不久,就有人因为害怕而丢下长枪脱离队伍……这样可以加快逃跑的速度,而且在黑暗中不会有人发觉也没人可以阻止。

    接着就越来越多,很快就全军崩溃。

    其实能坚持到这时已是相当不容易,这只有军纪严明的部队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沈兵可不会因为这点而轻饶了他们,于是当下就命令部队一路追杀。

    一直杀到第二天天亮,才发现已杀到了安息城下。

    至于阿凯夫斯,早就带着骑兵先行逃到安息了。

 第五百零五章 援军

    此战秦军大败塞琉西军,秦军以数百伤亡的代价打死打伤塞琉西军一万余。

    具体数目因为战争还未结束所以无从统计。

    但阿凯夫斯却是清楚的,因为最终逃到安息城的就只有不到一万人其中还有数千人因为无法及时进城被秦军封锁而逃往大宛或是在野外躲藏起来。

    这个结果让安息王十分意外。

    因为安息与塞琉西军队打过几回,知道塞琉西军队几乎可以说是骑兵的克星,现在塞琉西军却被丝国骑兵打得大败安息王在吃惊的同时还想知道丝国骑兵用的是什么战术。

    因为这战术往后他也可以用在对付塞琉西军上。

    不过当然,安息王当然不会直接去问阿凯夫斯,而是让部下偷偷去打探。

    一打听才知道塞琉西军兵士是被丝国军队的一种火器给吓坏了。

    阿凯夫斯则冲着安息王大发雷霆:

    “你们的军队呢?”

    “我的军队是来拯救你们的!”

    “可是当我的军队在外浴血奋战时,你们却在城里舒服的享受晚餐!”

    “这就是你们的诚意?”

    安息王回答道:

    “尊敬的将军。”

    “谁也想不到战局发展会如此快速!”

    “我们也遭到了丝国军队的攻击,正当我们在猜测丝国军队的意图时,就已经”

    安息王这说的倒是实话。

    此时的安息、大宛及塞琉西是利益共同体,安息和大宛当然不会希望塞琉西战败,他们原本只是想拖一拖让塞琉西与丝国军大战三百回合各有损失,然后他们再出手。

    谁又会想到才一个回合强大的塞琉西军队就败下阵来。

    阿凯夫斯对此也无话可说,毕竟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塞琉西军会败得如此之快。

    再加上阿凯夫斯还需要安息王的支持,于是也就没再追究。

    另一边,沈兵已带着秦军将安息城团团围困。

    王贲问沈兵:

    “大将军,我等是否要攻城?”

    沈兵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校尉以为,我军若是攻城的话会有几成胜算?”

    王贲想了想,就回答道:

    “八成!”

    沈兵又问:

    “何以会有八成?”

    王贲回道:

    “我等可以火炮炸塌城墙,接着便强攻进城。”

    “塞琉西军新败,安息更善骑战不善守,于是有八成。”

    王贲说的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秦军手里有火炮。

    这些火炮虽说野战不太好用,但攻城绝对是利器。

    接着王贲又补充道:

    “若是能拿下安息,我军便不至只有蓝氏一城,于是便不再像之前一般窘迫。”

    “且大宛也被我等分割无法与塞琉西联系。”

    “是以属下以为此城可攻。”

    这说的也有道理。

    秦军若只有蓝氏一城为立足之地,那么蓝氏便是必守之城。

    于是塞琉西的超长枪兵只要推进到蓝氏城并将其包围秦军差不多就可以算输了。

    但如果能打下安息,那么立足之地就有两城,回旋的空间就大得多。

    大宛也会因为被分割很可能不战而降。

    然而

    沈兵却摇头道:

    “我却认为,若我军攻城此战必败!”

    王贲大惊:

    “大将军何出此言?”

    沈兵回答:

    “若我等的敌人就只有三万塞琉西军,攻城确有八成胜算。”

    “然塞琉西若再派一队步卒赶来增援我军又如何能拿下安息?”

    “若安息无法攻下,我军便依旧只有蓝氏一城。”

    “至时塞琉西偕安息、大宛一同攻蓝氏,校尉该如何将其击退?”

    王贲无法反驳,只点头道:

    “大将军所言极是,那塞琉西若是能击败安息,必是一大国,想来也会有援军!”

    “到时塞琉西援军若从后方夹击我军,确是不好对付!”

    也难怪王贲想不到这个,他以为塞琉西只是像安息、大宛一样的小国,哪里会想到此时塞琉西的疆域一直从中亚延伸到地中海,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出的三个国家中最大的一个。

    想了想,王贲又问道:

    “大将军,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