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工程兵-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遇上几支小股敌军,并无大碍。”

    “但木桥却被魏军放火烧了!”

    沈兵“哦”了一声,就下车命令部队伐木造桥,自己则带着几名亲卫上前察看情况。

    不过是条的十余步宽的小河,大概造上三、五个木筏就差不多了,所以沈兵没放在心上。

    然而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造了浮桥过河后没往前多久,又是一条几步宽的沟渠横亘在面前,工兵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造桥。

    这时沈兵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水网密布”的意思。

    这一带农田遍野到处都是用于灌溉的沟渠,虽是不宽但却有若蛛网一般密布。

    另一方面,农田多树木就少,于是伐木造桥通常要从数里外拖来木材。

    如果不是因为有蒙良及其制下数百兵士的帮手,这还真不是易事。有

    不过虽是如此,这依旧不会影响大军的行军速度。

    秦军作战时的行军序列通常是这样的:

    最前方是探子。

    探子一般以伍或什为单位骑快马四处打探。

    他们的目的就是探明哪里有敌情哪里有障碍。

    其后跟着一队骑兵。

    这支骑兵大约五百兵力,可以说是秦时的快速反应部队。

    只要探子探到敌情发出信号他们便赶往增援。

    若敌人是小股骚扰部队就由骑兵解决。

    若敌人是大军或很小有规模的城寨,便等后方步兵增援。

    骑兵后就是工兵及一支千人队。

    不用说就是沈白和张眩的部队。

    他们是轻装前进速度更快,在前方遇河修桥见山开路。

    最后才是秦军主力。

    主力因为兵力众多且随军带有大量补给所以速度缓慢。

    沈兵等就是利用这速度差的时间造桥。

    然而,又这样过了两天还是不见魏军迎战,同时后方不知修了几座浮桥,沈兵心里就有些发毛了。

    想了想,沈兵就叫住了正在马车外散步的蒙良:

    “左啬夫,你那地图可还在?”

    蒙良愣了下,反问:

    “地图,什么地图?”

    然后猛地一拍脑袋想了起来:

    “着啊,地图魏国地图!”

    “啬夫恕罪,属下忘了把它放哪了。”

    “容属下找寻!”

    说着钻进马车在里头一通乱翻,好半天才抱着一包肉干出来,兴奋的说道:

    “可让属下找到了!”

    沈兵一看,那羊皮地图却被这家伙用来包肉干了。

    这特么的

    沈兵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久前还说要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不是?

    还拿着地图问沈兵怎么打魏国的不是?

    结果真到了魏国居然

    用这么珍贵的地图包肉干?

    那蒙良还没察觉到沈兵面色有异,摊开地图将肉干递到沈兵面前道:

    “啬夫,要不来几块?”

    “它虽不比那葱油饼美味,但这荒郊野岭的也可解一时之馋!”

    沈兵:

    不过此时的沈兵没时间跟蒙良计较,他将肉干一把抓到蒙良怀里,将皱成一团的地图摊在马车上并捊平。

    地图还是不够详细,有许多沟渠及河流都没有标注。

    不过这似乎不奇怪。

    因为有许多河渠可能是在地图制成之后才开成的,有些可能是百姓自行挖成的,甚至连魏国的地图都没有。

    看着地图沈兵皱了皱头,战事似乎没有之前想的那么简单。

    想着沈兵就交待了蒙良一声:

    “你且在此看着部队,我去找将军有事相商!”

    蒙良应了声,却在沈兵登上马车时在后头问:

    “啬夫你当真不带些肉干吗?”

    沈兵突然有种所托非人的感觉

    马车一路往后找到了正看着地图的杨端和,立时上前拱手报道。

    “将军,属下以为此战有诈。”

    杨端和抬起头来:

    “哦,说来听听!”

    沈兵指着地图说道:

    “将军且看,我等沿黄河南下是逆流。”

    “而魏军沿黄河北上是顺流。”

    “这一路魏军避而不战,只怕是诱敌深入引我军到大梁城下。”

    “而后再派出水军顺流而下袭击我军后方。”

    杨端和笑道:

    “啬夫所言虽是有理。”

    “但那魏国却没有啬夫般的人才,他们不知如此用兵。”

    “啬夫可放心前行!”

 第一百二十七章 魏獒

    杨端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秦国早就买通魏国许多庞臣知道魏国底细,所以清楚这并不是魏国诱敌深入之计。

    杨端和说的没错,魏国没什么像样的人才。

    应该说人才是有,但魏王假却不会用人。

    秦军南下时,得到消息的丞相尸埕与将军魏呴xǔ匆忙赶往獒宫见魏王,但却被守卫给拦下了。

    守卫将长戟往中间一靠,交叉在一起挡住宫门道:

    “丞相,将军!”

    “大王正在宫内有獒事,闲杂人等不可入内!”

    魏呴往前跨出一步手按剑把怒道:

    “我等岂是闲杂人等?”

    “让开,要是误了军国大事,看我不治你死罪!”

    守卫为难的回答道:

    “将军,这是大王之令。”

    “若违反大王之令只怕要被喂了獒犬。”

    “请将军莫要为难我等”

    守卫这话说的倒是没错,魏王假爱犬如命。

    确切的说是爱獒如命,在魏国或者说在魏王假眼里獒犬的地位还在人之上,因为他动不动就把不听话、不满意的下人活生生的喂了獒犬。

    魏呴哪里肯就此罢休,冷哼一声正要叫令亲卫冲门,却被丞相尸埕给拦下了。

    尸埕道:

    “将军不可。”

    “我等便等上一时也未尝不可!”

    魏呴气苦的反驳道:

    “丞相,那秦军已过魏境不日便兵临城下。”

    “此等大事片刻也耽误不得,如何还能被几名兵士挡着”

    尸埕小声回道:

    “将军,几名兵士事小。”

    “但若强行冲门,大王怪罪下来”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大王的行宫可是你做将军的说闯就闯?!

    而且还带兵强闯?

    这不是谋逆又是什么?

    还要不要命了?

    还要不要全家的性命了?

    想到这里魏呴只能重重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他们能做的只有让守卫前去通报,自己在獒宫外如热锅蚂蚁似的等着。

    话说这魏王假爱獒如命还是有渊源的。

    在魏、韩、赵三家还是晋国时赵盾权倾朝野赵氏一家独大。

    魏、韩两家明面上忍气吞声但暗中策划推翻赵盾。

    但赵盾又是何许人也,其身边亲卫众多便是想近身都难,又如何能刺杀?

    于是便有人想出个奇法:终日训练一只恶犬进攻外形与赵盾相似的草人,然后再让其靠近赵盾

    赵盾亲卫只防刺客哪里会想到一只恶犬还有危险。

    猝不及防之下竟让恶犬成功咬伤赵盾最终不治身亡。

    这传闻是真是假因时日已久不敢确定。

    可以确定的却是三家分晋后赵国贵族对犬獒之流极为痛恨禁止圈养。

    而韩、魏两国却是大批圈养甚至到了迷恋的程度。

    战国时的天下名犬大致分三类:

    第一是魏獒,便是魏国王室的獒犬。

    第二称韩卢,为韩国王室豢养的一种大型黑毛犬。

    第三便是宋皵que,音鹊,是宋国公室养的大型猛犬。

    其中宋皵在宋国被灭后便在齐国,此犬也叫日骏犬,也就是可以像骏马一样为人效劳,相对比较温顺。

    三种犬尤以魏獒最是高大凶猛。

    因为它们是魏王假培养十余年的结果

    当时的魏王增给太子一幢行宫想知道他的志向,太子假没有半点迟疑就将其设成了狩用的行宫。

    魏增大喜以为太子尚武好,谁想太子假竟是用它来养犬的,而且一养就是十几年。

    这十几年里魏王假不断的挑选身形高大的犬繁衍,一代接一代居然培养出蹲地都有四尺高的獒,这便是名震天下独占鳌头的魏獒。

    此时的魏王假正在獒宫内逗獒为乐,又怎会让魏呴等人进去打扰?

    他便是得到亲卫通报也没当一回事,直待一个时辰尽兴后才出了獒宫。

    魏呴和尸埕两人一见大王出来便赶忙迎了上去。

    魏呴性急,一抱拳就报道:

    “大王,我等得到消息,秦军日前已自邯郸沿河而下,不日便要到大梁了。”

    魏假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问:

    “秦军为何来攻?”

    “我等前些日子不是才与秦国议和吗?”

    尸埕回答:

    “禀大王,我军假扮流匪一事露了马脚”

    魏王假瞪了魏呴一眼,骂道:

    “寡人说过此计会引来秦兵,你却偏是不信,现今果然如此!”

    “你还有何话好说?”

    魏呴一时无语。

    秦国已经将魏国三面包围出兵攻魏不过是迟早的事。

    他献策资助赵兵流匪有什么错?

    让魏兵假扮流匪又有什么错?

    难道还坐视不理让秦国放心运粮?

    难道这样秦兵便不会来攻?

    但这些话魏呴当然不敢说出口,只能憋在心里难受至极。

    想了想,魏王假又说道:

    “秦兵要来便让他来,我大梁城坚壁厚且粮仓充盈,便是守个几年也不成问题。”

    魏王假说的却不是大话。

    魏国与燕国不同。

    燕国地处北地气候寒冷且水源不足。

    而魏国多年来利用黄河及其支流修筑水利引水灌溉,于是常年丰收粮库充盈。

    想了想,魏王假又说道:

    “照想楚国也定不会坐视秦兵来攻。”

    “我等只需守上一段时间便能等到楚国援兵,到时秦军必退。”

    说着魏王假就对尸埕说道:

    “你速派使节出使楚国,多带些财物让他们早些来援。”

    尸埕应了声就去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