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里宏、乔玉春等武行人物,近期都和唐顺相处不错。
另外还有故宫博物馆的部分老古董,如董春华等,以及相关接触过的高层,如宋天华等。
还有国安部的丁建秋、周志军。
特战部的苏凌柔、飞狐等人。
这些人都跟唐顺有所接触,特别是苏凌柔他们,跟唐顺也算是生死同袍,不打不相识。
明瑞华、蒋东国、秦书轩三人,唐顺也没落下。
除此之外,还有燕京博物馆的袁建华、吴友华、洪谦等老前辈。
燕京这边的人,差不多就这些。
唐顺思索之后,再将魏无别、曹全友也列入了其中。
当然,父母也没忘记。
不过,唐顺没有列进名单,而是回头单独电话通知。
思前想后,暂时确认了这些。
反复斟酌,暂时想不起其他的人来,唐顺就没再继续考虑。
将名单交给了张老板,张老板便去订制了请柬。
……
刚刚忙完不久,唐顺的手机,便是响起了来电铃声。
掏出手机一看,发现是明瑞华的电话。
“喂,明先生?”
唐顺急忙接通。
“唐先生有闲了吗?”
电话接通,明瑞华含笑询问。
“怎么呢?”唐顺疑惑。
“唐先生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明瑞华打趣了声,随即笑道:“明日便是交流会,今儿我打算回黑省。唐先生如果有闲的话,不如跟我一并动身?”
“现在吗?”
“是啊,一会儿就出发。”
“好!”
唐顺欣然应承。
“那我便在老霍这边等你。”明瑞华含笑道。
“没问题,有劳明先生。”
没多寒暄,挂断电话,唐顺便是收拾行李。
再分别给慕容卿和张老板打了电话,告知了一声,唐顺便是动身直奔霍家。
临走的时候,唐顺自然没有忘记那件血玉带着。
在霍家寒暄了一阵,唐顺便跟着明瑞华出发了。
去了机场,办了托运,赶往了黑省。
黑省滨城,明瑞华早已通知了人,在机场等待接机。
豪华的劳斯莱斯,在迈巴赫的簇拥下,停靠在机场外。
唐顺跟着明瑞华上了劳斯莱斯,直奔明家。
天色已晚,明瑞华安排了晚餐。
吃过晚餐,已经是深夜十点。
明瑞华安排了客房,喝过酒的唐顺,便是回了房间。
没有着急入睡,唐顺跟慕容卿视频闲聊了一会儿。
一直持续到十一点半,才撑不住睡意。
互道晚安,挂断电话,便是睡了。
第二天,依旧早起,练了套拳,才开始洗漱。
和明瑞华吃过早餐,便是动身,赶去了一家大型酒店。
这是滨城盛名在外的星级酒店,滨城古玩协会包了一间会议厅,设置成了临时拍卖厅。
厅内宽阔,卡座井然有序。
唐顺他们到来的时候,厅内已经到了不少人。
看到明瑞华时,许多人都是纷纷起身,迎了过来,向明瑞华打着招呼。
明瑞华逐一寒暄,游刃有余。
一直持续到上午10点,待得卡座都是坐满了人,才渐渐地消停下来。
明瑞华主动告辞,招呼着唐顺,去了第一排的中间位置,坐了下来。
身边除了一位明瑞华邀请来的鉴宝师,便没了其他人。
呷了口茶,明瑞华主动为唐顺介绍道:“这次的拍卖交流会,主要是行业的一些人,准备的一次联谊活动。”
“这次活动,来的宾客,不只是黑省内的同圈富豪,还有部分国际友人。总之,份量不轻,场面不会小。”
唐顺微微点头,这点他早已看出来了。
单凭会议厅摆置着的上百张卡座,就不难看出来,场面之宏大。
足以彰显,这次交流会的盛况。
“这次上拍的物品,大家各凭自愿。如果价格合适,双方落槌即定,不可后悔。”
明瑞华解释道:“这次到来的宾客,几乎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想来,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晚点的时候,我再带唐兄弟去认识几位朋友。以后在黑省这边,也方便活动。”
第九百六十章 考较唐顺
明瑞华讲得很详细,热情地为唐顺介绍着规则和一些熟识的人物。
唐顺都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的颔首,目光随着明瑞华的介绍,极力熟悉着。
“这次交流会的成交,都安置在拍卖后。待得拍卖结束时,交易双方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明瑞华呷了口茶,随即笑道:“唐兄弟一会儿如果相中什么,尽管开口。今天的消费,全都算在明某身上。”
唐顺很是感激,但却婉谢了明瑞华的好意。
跟着来涨了见识,已经算是不菲的人情。
再去让别人破费,就显得太厚颜无耻,得寸进尺了。
况且,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
欠得越多,还起来的时候,也会越多。
“咚!”
继续寒暄了一会儿,随着一声槌响,嘈杂的拍卖厅,快速安静下来。
唐顺循音望去,看向了拍卖台。
只见拍卖台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着一位妙龄女子。
一身青花色高叉旗袍,白生生的腿根,都是若隐若现。
紧身的旗袍,将她窈窕修长的身姿衬托得淋漓尽致,显得婀娜多姿。
“欢迎诸位参加本次古玩交流拍卖会,小女子仅代表举办方盛情感谢诸位的捧场,也祝愿诸位今日都能够有所收获,乘兴而归。”
随着场面安静下来,旗袍女子便是柔声轻笑:“小女子不才,今日代为主持本次交流拍卖。”
场中的人,稀稀散散的响起鼓掌声。
小女子微微欠身,道了声谢,便是直入主题,宣布道:“在座的诸位,都是忙人。所以,小女子也就不再啰嗦,耽误大家的时间。接下来,咱们开始吧。”
很干脆利落的风格。
随着女子的话音落下,第一件拍品,便被送了上来。
第一件拍品,是一只龙纹圆盘。
圆盘直径大约十五厘米,敞口双圈底。
盘底饰青花游龙,盘口留白边,内饰卷云纹。
旗袍女子小心翼翼的举起圆盘,面向宾客席展示了一圈,道:“这件清朝康熙龙纹大圆盘,拍卖底价80万。有入眼的,请登台鉴赏。”
说完,放下了圆盘,含笑看向宾客席。
宾客席窃窃私语了一阵,便有人站了起来,坐上了拍卖台,开始上手鉴赏。
登台的,多数都是各地权贵邀请来的鉴宝师。
明瑞华没动,身边的鉴宝师也是沉默,无动于衷。
唐顺观望了一眼,也没动作。
看了好一会儿,目睹着几位鉴宝师陆续上手结束,明瑞华突然看向唐顺问道:“唐兄弟觉得这件东西如何?”
唐顺轻声一笑:“我看真。”
“哦?”
明瑞华不由讶然:“唐兄弟这么自信?都还没上手呢。”
唐顺洒然一笑,指着拍卖台方向的大荧屏道:“这么明显的一眼货,明先生需不着太费心思吧?”
“是吗?”
明瑞华挑眉一笑:“何以见得?”
这是要考较自己呢?
唐顺会心一笑,也不慌乱,呷了口茶,淡然讲道:“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瓷,是我国瓷器烧制历史最悠久的品种之一。”
“其在康熙时期,烧制工艺发展到巅峰,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
说到这里,唐顺顿了顿,才接着讲道:“康熙时期使用的浙料和珠明料,起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
“其纹饰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而备受推崇。”
“其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图、刀马人、双犄牡丹等。”
“图案留白边较其他朝明显。胎致密细白,呈糯米糕状。釉硬,与胎结合紧密,见桔皮或棕眼。”
唐顺换了个舒服的坐姿,接着笑道:“康熙时的青花发色早期白中闪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观赏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盖罐、凤尾尊、花觚、象腿瓶、笔筒等。”
“器物的底足也有极强的时代特征,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
“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
“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图记款、花押款流行,并持续到雍正。仿款、伪托款也较多见,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说到这里,唐顺指着大荧屏道:“明先生请看,这只龙纹大圆盘的造型,跟康熙早期时的风格十分相似,如出一辙。”
“所以,这件青花瓷盘,我看真。并且,应该还是个中精品。无论是保存,还是工艺,都是绝顶之作。”
听着唐顺侃侃而谈,丝毫不露怯色。
明瑞华不由暗暗点头,眼中笑意渐渐加深。
显然,唐顺的表现,很让他满意。
明瑞华继续考较了唐顺两次,发现唐顺的表现,一如既往,始终沉稳有序。
引经据典,讲述得十分生动。
至此,明瑞华彻底相信了唐顺的才情本事。
时渐推移,一件件拍品,陆续登台。
明瑞华都没动作,没有出手。
唐顺也没有看到感兴趣的物品,所以一直陪着明瑞华闲聊着。
也不知道陆续拍卖了多少件之后,终于,一件拍品,引起了唐顺的注意,勾起了唐顺的兴趣。
这件拍品,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而是一叠绢帛。
从大荧屏上面可以看到,绢帛呈暗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