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哈!”
王学斌脸上笑意未落,意味莫名的说道:
“田单为在下所斩时,可不是齐相,那时他的相位已然被齐王罢免,成了一介草民!
这可是王某费劲心思才促成的情形,尊驾怎么能不提呢?”
王学斌一股理所当然的语气,却听得他人胆颤心惊。
“哦?我齐国田相相位罢免,是尊驾的手段?”
王学斌自若的点了点头。
“确是如此!”
“尊驾与齐国有仇?”
“无仇!”
“有怨?”
“无怨!”
“无怨无仇,尊驾为何如此?”
王学斌听到质问,双眼圆睁,迸射出一道精芒,一字一顿的说道:
“内子,王善氏,齐国善氏之女,长女善柔,次女善兰,三女赵致,与齐国田单有灭门之仇,你说,该不该报!”
曹秋道听闻此言,身子一震,看向王观澜的眼神藏不住的震惊。
“你”
“说起来,阁下与内子还有师徒之谊,当初内子阖家遭难,曾向尊驾求情,尊驾自言不理国事,拒绝插手,内子因而被田单追杀,直到遇见了王某,这才保住了性命,对了”
王学斌说着,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曹秋道,淡淡的说道:
“要是王某没有记错的话,追杀内子的杀手中,有三人的剑法是你稷下剑圣的路数,我杀了两人,留了一人,不知尊驾有没有得到消息!”
王学斌上下打量了神情惊讶的曹秋道一眼,摇头笑了笑:
“看样子是没有了!”
“郎君,你刚刚说的都是真的么?”
善柔身着青色绡纱长衣,手里紧紧攥着一把合金宝剑,突破人群,从外殿闯进,双目通红,死死盯着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尊师,周身杀气不住翻涌。
王学斌回头一看,默默的点了点头。
善柔见此,充血的双眼转而望着凝重的曹秋道,沉声说道:
“不知师父能否给我一个解释?”
善柔盯着沉默不语的曹秋道,字字铿锵的说道:
“你我师徒一场,我家门遭难,你帮我是情分,不帮我是本分,身为徒弟,我未曾多言。
当初我们姐妹三人苦命逃亡,直到走投无路时都未曾想过投靠师傅,就怕我的麻烦连累尊师。
两年前,我前往齐国报仇,师父曾插手阻拦,我没有在意,毕竟我未表明身份,师父乃齐国臣子,分属两国,刀剑相向也是应该。
如今,如今”
说到最后,善柔也不知还能说些什么,长剑一振,垂下头,干脆不再言语。
王学斌见此,微微叹气,抬头看向伫立在一旁的曹秋道,沉声说道:
“尊驾身为齐国王师,为齐国张目也是应该,田单确是为我所斩,尊驾若看不下去,尽管拔剑吧!”
说着,转身看向身边凝重的龙阳君,清淡着说道:
“龙阳兄,唐突了,今日某与这齐国剑圣要借贵宝地解决一些私人恩怨!
据某所知,早年间论政大会不仅有文辩,还有武辩。
如今大会再开,就让某与这稷下剑圣来了这论政大会的传承,彰一彰这天下的武风吧!”
说完,来到善柔身边,抬手擦掉她的眼泪,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
善柔的性格最是强韧,如今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落泪,显然是伤心到了极点。
王学斌轻轻抚住她的手,从她手里取下利剑,悄声说道:
“夫人放心,有郎君再,一切交给郎君处理!”
善柔看了郎君一眼,心里的委屈再也压抑不住了。
“郎君”
她一把抱住自己的郎君,将头埋进郎君的胸膛,无声的啜泣起来。
王学斌一手揽住善柔,一手拿着宝剑,看着站在那里不动的曹秋道,扬声问道:
“尊驾为何还不拔剑?”
曹秋道的心里却十分的凝重。
他知道,这大殿之内起码有两个人他敌不过,一个是面前哭哭啼啼的徒弟,另一个是一旁虎视眈眈的越纪氏。
纪嫣然曾经来稷下比剑论艺,区区数剑就削断了他的发冠。
自己的徒儿更是了不得,当年田单家眷一个个被刺杀,曹秋道应田单之请求,前去护住他的性命,恰好碰见了来报仇的善柔。
二人举剑相争,只是一剑,他竟连人带剑被斩飞了出去。
自那以后,他就知道,自己的剑法再也称不上天下第一了。
“尊驾要在这里与曹某论剑?”
王学斌看了他一眼,皱眉说道:
“怎么?还要挑个地方不成?”
曹秋道闻言气息一乱,强忍着心中怒火,沉声说道:
“老夫来魏国,乃是代我王出使,商讨国事,俗事纷扰,无心比剑!
尊驾若想比剑,此节过后,老夫将在稷下学宫摘星台恭候大驾!”
“嗤~”
王学斌闻言轻笑一声,低头看向怀中的善柔,低声说道:
“毕竟是你师父,就算他对你不起,起码的尊重还是要有的,咱们就给他留些时日,料理后事。
待到此间事了,为夫就亲上稷下学宫,为夫人讨回公道!”
怀中的善柔也不说话,只是闷闷的点了点头,赖在怀里不肯出来。
王学斌无奈,拍了拍她的肩膀,送到一旁案几落了座,自己回到龙阳身旁,微微笑了笑。
“让君上见笑了!”
“哈哈,先生伉俪情深,我等羡慕还来不及,又岂会见笑呢?”
王学斌轻笑一声,不再辩解,转身来到殿中高台,一步跨了上去,回身看着殿内殿外的众人,扬声说道:
“今日论政大会,乃是为六国伐秦打前站,六国俊彦皆有列席!
王某添为秦国之使,既然是伐我大秦,王某自然不能缺席!
身为秦国之使,今日大会就由在下遇阻代庖,代为主持,题为天下大同,可有人反对?”
纪嫣然看着这熟悉的场景,嘴角不自觉挂上一抹潋滟的笑意。
她站起身来,扶摇翩跹的走到台上,站在王学斌身侧,暗运内功,扬声说道:
“诸位对观澜先生之言,可有异议?”
台下一片寂静,龙阳的眼神中浮现一抹追忆之色,心中满是感慨。
“诸位对观澜先生之言,可有异议?”
台下还是一片寂静,曾经见过观澜先生以一人之力辩驳诸派学说的士子,心中激动非常。
“诸位对观澜先生之言,可有异议?”
台下仍然无人反驳,王学斌见此微微一笑,双手一礼,扬声说道:
“诸位!请!”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交锋
“自周室衰颓以来,天下便纷战不休。
百业凋敝,民不聊生,文臣不知何以尽忠,武将不知何以死节。
方今天下,从无义战,此为天下百弊之要也!”
高台之上,王学斌扫视着殿中所有人,气势慷慨而不逼窘,言语激昂而不愤慨。
“三年多前,王某在此与道、儒、法、墨四家高士,阔论治政之道,王某善于言辩,侥幸窃得盛名!
三年过去了,王某与四家高士之言广传天下,可是”
王学斌话锋一停,看着台下瞩目的众人,语气沉重了不少。
“天下还是那个天下,战火连绵,诸侯伐战,权贵横行,豪商霸市,百姓每日苟且偷生,有今朝没明日!
这个世道病了,病的不轻,药石无医!”
“今日列席各位都是人中龙凤,在下斗胆,将此题搬于台上,交由诸位,只为集众人之智,救亡图存!
我们的天下,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们的经历,不能在我们后代的身上重演!”
王学斌神情悲切,看着动容的众人,诚挚的说道:
“王某知道,六国参会,意在伐秦!
因为我秦国强盛!
因为我秦国兴旺!
因为我秦国的存在,对东方六国是一个威胁!
这我知道,大家都知道!
秦国嘛!
虎狼之国!
贪婪,无义,狡诈,愚鲁!
种种恶称,皆可污附!
我秦国百口莫辩,也无意辩驳!
虎狼又如何?贪婪无义又如何?
只要我秦国百姓能安居乐业,我秦国纵使千夫所指又如何?”
说到这里,王学斌神情激亢,平张双手,高声说道:
“王某此言,非为狡辩!
战争而已!
我秦国喜战天下皆知!
诸位掀起的战争,不过是为我国臣民添几分爵禄而已!
我只想问问诸位”
台下众人,有不屑,有蔑视,有凝重,有深思,人生百态不过如此。
王学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语重心长的问道:
“王某只想问问诸位,我们为什么打?
自春秋至今数百年间,我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准备打仗,我们到底在打什么?
称王?
这天下诸国有哪个不是王?
称霸?
齐桓,晋文,楚庄,秦穆,皆是一时霸主,然后呢?
盛衰之事本是定理,天下无常,当年强盛一时的吴国越国,如今只能从史书中翻出只言片语,国都亡了!
我们在打什么?
打了数百年啊,打不出一个结果!
今日你们六国要再起纷争!
好!
无妨!
我们打!
一年不够两年,两年不够十年,十年不够我们再打百年!
然后呢?
结果呢?
好,我秦国亡了!
财富、土地、人口、粮食被六国瓜分!
然后呢?
百工继续凋敝,百姓继续苟且,权贵豪商依然豪横,又能如何啊?”
王学斌越说越急,声音越来越大,嘶哑的声音,好似在为众人鸣响丧钟。
“龙阳君!!!”
王学斌一声大吼,将众人骇了一跳。
“此次伐秦之议,乃是君上与楚国春申君合同发起的!
你来告诉我,为什么打!”
说着,王学斌双目看向龙阳,长袖一挥,让出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