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那就要出现大的缺口。那是要出大乱子的,搞不好,我前线大军会因此而败!”
郭图叹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该如何是好?”
高干倒没有郭图这般心焦气燥,喝了口茶汤,心平气和的说道:“郭令君勿慌。前些时日,某已派快马飞驰豫兖前线,向圣上和沮授先生通禀此事。想必他们能拿出一个好办法来。这几日回复就应该到来。”
他的话刚说完,高干的一名亲兵便急匆匆的行入堂来。他在高干耳边嘀咕几句,又递给高干一封信笺。
高干将信笺反复几遍后,呵呵一笑,对郭图说道:“巧了,刚说到此事。沮授的回复就已来了,他给了我们几条对策。某认为此计甚妙!”说罢,便将沮授的信笺交给郭图看。
郭图看完,吸了一口凉气,说道:“尽然是要我们北结匈奴,西结张绣,还要同样在黄河岸边构筑营垒与华雄对峙。”
高干用略带敬佩的表情说道:“这沮授不愧我大赵执牛耳的谋士。几句话便说到点子上了。让某茅塞顿开。我河东与他三辅是同样的地形地貌,守军兵力也不相上下。他可以如此来抄掠我们,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还给他们。”
郭图点点头,接着他的话说道:“只是我们没有华雄那么多的精良骑兵。但匈奴和张绣有。只要得到这两方的相助,那么必然会攻守易形。我们不仅可以保全河东,说不定还能打垮冯宇的关中。确实是个好计。只是…只是这张绣好联结,毕竟他与华雄有杀叔之仇,但这匈奴,圣上早年还与他们有过过节。”
高干冷笑一声:“这世道,今天是盟友,明天可能就是敌人,反之亦然。事在人为,只要我们多想想办法,总是能办到的。”
……
就在华雄于河东攻袭袁绍并州后方的同时。徐荣抵达了河南郡,河南郡就是汉廷迁都前的河南尹。
久经战乱的河南郡与紧临它的弘农郡一样,在袁曹开战前是个真空地带,本地人口缪缪,仅有几个本地残存的豪强宗部势力,他们都挂着郡县令守的头衔。但自曹操向孟津派驻三千兵马后,这里总体上,处于曹操控制之下。
第158章 流动的“大营”
朝阳刚刚升起,废弃的大汉故都……洛阳城的城郭剪影出现在徐荣眼帘中。他抬起右手做了个止步的手势,身边的侍卫令兵立刻策马向队伍外驰去。同时高声传令:“指挥使有令,全军停止前进!”
仅仅十几息的时间,随着陆续的口令声,偌大的行军队列,彪悍精锐步骑,全部静止了下来。
此时,从徐荣军团的队列中出来十几骑斥候。他们还带着犬只和鹰隼,向洛阳城中飞驰而去。不一会,就有斥候策马返回,向徐荣禀报道:
“启禀指挥使。在洛阳西外城洛水之畔,发现我梁州军别部营寨。他们说是在此专门等候我们军团的。”
未等他话说完,徐荣就带着亲兵卫队策马而出,让那报信斥候引导着,向那营寨飞驰而去…
这是一个非常小规模的营寨,大约就两三百人的规模。徐荣刚下马,就有一人从顶营帐中钻了出来,笑着拱手道:“徐荣将军,某在此恭候汝多时了。”
徐荣连忙还礼:“徐荣见过文和先生。”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贾诩。他将做为徐荣军团的监军参事,协助徐荣完成这次任务。
两人一番寒暄交谈后,徐荣有点疑惑的向贾诩问道:
“主公令我带兵到此处与文和先生会合,说是此处自有粮草补给。可是某这一路东来,发现河南郡粮田荒芜,人烟稀少。
曹操如今在官渡吃紧,想必那屯守孟津的曹军也无多余的粮草。那我们大军的粮草供应当从何来?不瞒文和先生,当下我军只剩下两日不到的口粮。”
贾诩微微一笑说:“某从上洛来,随身带了足够军团十日之用的粮草,十日之内还有大量粮草运来。”
徐荣的表情变的惊讶起来,又看了贾诩身后的营地,确实堆积有不少物资。问道:“先生从上洛过来,想必翻山越岭异常辛苦。而且随身只带了两三百人马,怎么做到携带如此大批物资的?”
贾诩伸出手指,指了指身旁的洛水河面。徐荣方才恍然大悟。
那河面岸边,停靠着三十几艘筑阳特有的维京船。想必,它们是从洛水的上游……上洛境内顺水而下。
从筑阳到上洛有便利的丹水水道提供运输,再走六十余里陆路,将粮草转运至洛水上游岸边。便能从此处顺洛水而下,用维京船将粮草输送的到河南郡。
另外,攻袭袁绍冀州后方时,还能掠夺一定数量的粮草。这也很好的解释了,冯宇为什么说不用忧虑粮草供应问题。
徐荣兴冲冲的说道:“既然粮草不成问题,那我们现在就前往孟津,与孟津的曹军会合。而后渡河攻袭河内。”
贾诩捋捋须髯,笑道:“不,我们还要等我方一股部队前来,另外我们也不仅仅是从孟津渡河发起攻击,那样我们攻掠的范围仅限于河内,那样战果就太小了。”
徐荣明白贾诩的话。人要吃饭,马也不能光吃草,还要随军带着马料。这样若以孟津为粮草基地和大本营,他的骑兵攻击范围也就覆盖到河内郡,再远就力不从心了。
虽说可以通过劫掠对方物资来解决,但对此过于依赖,就有点靠天吃饭的意味了,风险极大。若对方坚壁清野,或一路上恰恰没碰到一个可以劫掠的目标呢?
若是不以孟津为本营,将大本营北移和东移。那就又拉长了补给线,后勤补给的问题又回来了。而且没有曹军兵力协助守营,以及看护后方,风险也极大。
贾诩看出徐荣的疑惑,不等他发问便主动解释道:“我们要在此处等的,便是前些时日,到南方助战江东水师的那些维京战兵…”
徐荣毕竟头脑灵活,贾诩话刚刚说到这,他已然脱口而出:“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我们要以船队做为黄河河道上的流动大营?”
贾诩含笑点点头道:“徐荣将军果然机智。”
此时,一个令兵突然进帐,上前禀报:“报!启禀监军,曹军孟津守将徐晃前来求见。”
贾诩说道:“他来的正好,某正好有事要找他。速速请他进营入帐”
……
徐晃眉头紧皱,在对方令兵引领下,大步流星的向梁州军营帐行去。他看到道路两侧,那些甲胄兵器精良的梁州军正忙碌着,他们似乎在搭建新的营垒。他心中不禁思绪万千…
大战开始的时候,他被曹操委以重任,带三千精兵驻守孟津,严防河内袁军从此处渡河进入河南郡,威胁许昌的左翼。
徐晃日夜期盼着袁军来攻。这样的大战对于徐晃这样的武将而言,是扬名和显露才能的绝佳机遇。他可不想虚度时光,白白错过这样的机会。
谁知,河内的袁军毫无动静。他在焦虑中度过了这段平静,又毫无作为的时日。
后来,徐晃得知沮授已从延津渡河,攻克故市,与许昌左翼已然近在咫尺。那这孟津的防守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他满心期许的等待着主公曹操将他调到官渡主战场。
后来调动的军令真的来了,他正满心欢喜的准备撤营移兵时。又一道军令下来,让徐晃郁闷不已。那军令要他继续屯守孟津,并与前来支援的梁州军会合,并且还要听从梁州军主将的调配。
当下,徐晃与贾诩,徐荣三人在帐中坐定。徐晃拱手说道:“某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会合贵部。二位有何需要差遣的,尽管道来。”
贾诩立刻应道:“当下,有件事要请徐晃将军应允,就是从孟津调两千精兵至成皋。某断定,袁军必然会试图从此处进入河洛,来威胁我后方的洛水粮道。此外,成皋将是我军船队的补给基地。”
徐晃听到此话,疑惑道:“必然?阁下说话这么肯定?”
贾诩胸有成竹的说:“确实必然,而且还会是重兵来袭,所以成皋仅仅将军的兵力还不够,我方也会将两个步兵营留此屯守。”
徐晃的眼睛亮了起来,立刻答应道:“阁下放心,某即刻调兵前往成皋。那袁兵不来则罢,来了要他们有去无回!”
第159章 不姓刘
即使阳春三月的时节,地处并州北部的云中郡依旧寒风劲吹,冬天似乎不愿轻易离去。
云中郡自汉廷崩坏以来,就和邻近数个郡县一样,一直被南匈奴所占据。它的治所……云中城中的街道上倒是热闹非凡。农牧民在此进行着各种互市交易。
牧民里大多是属于匈奴杂胡别部,少量匈奴屠各胡本部,汉人。农民基本都是匈奴屠各胡本部,汉人。
南匈奴屠各种本部内附汉廷已逾百年,习俗已与内地汉人风俗相差不大。汉语也几乎是人人皆会,匈奴语反倒没多少人会了。
街道上突然行来一队车舆,前方还有匈奴步骑为其开道。两旁民众纷纷避让。这是中原新立的“大赵”朝派来的使者。
这使者不是别人,正是河东郡太守郭图本人,他将河东交给高干后,亲自来云中游说匈奴新单于呼厨泉,试图说服他联合袁兵南下攻掠关中。
云中成府邸中,宾客席地而坐,侃侃而谈。郭图给出了袁绍的条件……事成之后,割并州北部五郡,雍州北部三郡给匈奴自立。同时还答应每年给匈奴提供十五万斛粮食。
呼厨泉没有立即回应郭图,而是先将其礼送出去,安置到驿馆之中等待消息。这才在堂中与诸部首领商论起来。
大多数部族首领都认可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唯有铁弗部首领,同时也是匈奴的右贤王刘去卑表示反对。
呼厨泉的侄子,左贤王刘豹嚷嚷起来:“右贤王,为什么要反对?我们匈奴人已衰落数百年,这可是我们匈奴再复草原荣光的大好机会。”
刘去卑不紧不慢的说道:“什么重复草原荣光?在坐的诸位,要你们再去漠北放牧,过那逐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