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话的人还未说完,就发出一声惨叫。众人扭头向他望去,发现一支重箭已贯穿了他的胸膛。他左右两名同袍脸上都沾上了飞溅的血滴。
这人是名投矛枪盾兵,胸口处的环片铁甲破裂处已经翻卷绽开,正汩汩的往外冒着鲜血。那“重箭”箭杆粗达一寸,长四尺,与其说是箭不如说是支弩枪。
从空中飞射而来的弩枪当然不是这么一支,而是二十余发。只是仅有这一支杀伤了梁军兵士。
“敌袭!附近有敌人设伏!”发现异常的梁军兵士们都惊呼起来。就在他们惊呼的时候,从二十仗外的一片密林中,又有箭矢密集攒射而来,不过这一批箭矢都是普通箭矢。
箭矢射在梁军兵士的环片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而后有的弹落在地上,有的卡在甲胄中。但是那些南蛮兵士,除了一些身着藤甲的精兵,大多甲胄单薄。不少人中箭伤亡倒地。
枪盾兵立刻在外围面向密林构筑了盾墙。虽然不能挡住密林中抛射出的箭矢,但至少能挡住敌军的视线。
后方持有盾牌的兵士,无论是梁军兵士,还是蛮兵,都纷纷将盾牌举过头顶,遮挡密集抛射而来的箭矢。
随着噗的一声响,一支弩枪至上而下洞穿了一名蛮兵的藤盾,直接插入那南蛮兵士的天灵盖。原来又是一波弩枪袭来。这次除了造成这名蛮兵身亡,还直接命中一头战象。
此时,前军主将孟获已策马前来。他环顾四周环境后,立刻做出决断:“战象出击,先将那片山脚下密林开辟一条道路出来。敌军巨弩就设在林后那座孤峰上。调派战象和骑兵绕到其余三面去,封锁敌军的退路!”
梁军的长弓手和蛮兵中的弓弩手已纷纷向林中开弓还击。接着,几十头战象并成一排向密林冲去。
这片密林只是个灌木林,因此被这成排战象一冲,植被树木一层接着一层呼啦啦的倒伏下去,而后又被巨大的象蹄踩平。
来自密林的攒射立刻停止了。最边沿几头战象上的蛮兵发现几个身影,弯弓搭箭向他们射去,只听传来两声惨叫,这几个身影就消失了。
几十头战象一直冲到孤峰脚下,方才停止了脚步,它们后方被开辟出一道宽十余仗的“道路”。但并没有发现更多的敌兵身影。
几十头战象继续在密林其它部位扫荡,开辟出若干道路,将密林分成若干区块。大批带着猎犬的斥候逐个区块仔细搜索,除了两具朱罗军的尸体,并没有更多的发现。
大家都认为,那些密林中的敌军一定是后撤到后方的山岭之上。那山岭之上的弩枪还不时的向山下飞射而来,尽管这些弩枪命中率极低,但却让山脚下每个兵士都战战兢兢。
“孟将军,我们现在应该调派几营兵力士上山,拔了番军这颗钉子。”一名梁军将领对孟获建议道。
“不急!山上敌情不明,我们贸然攻山,很可能吃亏。这是座孤峰,我们现在先将它围住,等摸清敌情,再拔掉它不迟。”
时间不长,蛮军战象与梁军铁骑已部署在山峰四周的坦原上。而且梁军利用战象清除了孤峰周围的灌木丛林。一条宽大的环形通道将这山峰围了起来。战象,铁骑沿道游弋,敌军绝没有从中逃逸的可能。
第241章 孤峰中的秘密
待梁军将眼前这座孤峰团团围住。孟获方才派出二十名山地斥候上山打探。
这二十山地斥候要出发前,孟获专门叮嘱道:“你们只需悄悄打探敌军兵力,最好能抓个舌头回来,但尽量避免与敌军交战。特别是遇到洞窟不要深入。永昌郡的洞部极其复杂,即使洞窟内没有敌军伏兵,都可能因为迷路而陷入洞窟之中无法出来。”
为首的斥候头目抱拳说道:“我等谨遵将军之言,不会深入山上洞窟之中。”说罢,他们便牵着猎犬向山上行去。
……
一支五人的小队正在山林中游动着。他们是朱罗军的巡逻哨,专门为防范梁军从山林中渗透到山上而设。
为首的头目突然一扬手,让小队停了下来。因为这个头目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五个人背靠背聚拢成一个小圈,紧张的向四周望去。
几息后,一只猪獾从他们眼前晃过,这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人还说道:“可惜没能早点发现,若能猎得这只肥獾,我们晚上又有肉吃了。”
“山下都是梁兵,还想着吃?快干正事,小心他们摸…”头目呵斥的话语还未说完,头上就中了一箭,没发出任何声音就扑倒在地。
其余几人还未反应过来,两条黑影就从密林中窜出,其中一条扑倒一人,尖利森白的牙齿瞬间就咬入对方脖颈。
另一条猛犬则是将对方手臂死死的咬住,那人一边惨叫一边奋力摆脱猛犬。却在瞬间被一把兵刃捅入了胸膛。还有一人刚发出半声惊呼,一把从他背后伸来的刀刃就割断了他的脖子。
最后那名朱罗兵,连滚带爬惊呼着向外逃逸,却被草植中伸出的一条腿绊倒,而后两名精壮的梁军山地斥候冲上前来,将他四肢反剪,嘴巴也用布条封捆上…
……
山下,高顺的中军也已抵达此处,正与孟获等前军将领交谈着。
高顺首先发问:“这山上大概有多少番军兵力?”
孟获答道:“此前潜伏在林中的弓弩手,某依据箭矢密度就能推算出至少有上千之多。他们还在山上嚣张的设置了巨弩。似乎根本不担心我军大举围攻此山。某以此推断这座山上应该屯有大量兵力。具体详情,某已派出斥候,正在探查中。”
高顺满脸疑惑的说道:“在孤山上安营扎寨是兵家大忌,这番军为何会出如此蠢招?”
孟获立刻答道:“不会是引诱我军主力围攻这座孤山,而后番军主力利用这片地形对我合围吧?”
高顺听了这话紧张起来。按孟获所说,若是梁军都聚集在这孤峰周围。番军再集中大量兵力,在四周如柱如林般的孤峰间挖沟筑垒,围困梁军不是没有可能。
旁边的诸葛亮听了摇摇头,指着一张已经摊开的新绘地图道:“这应当不大可能。诸位请看,这个唤作千柱林的地方便是此处。对方无论怎么依托周围这些孤岭,设立工事防线,都会是一个浩大工程。
最短也需要构筑长达十八里的工事。他们若真这样做,立刻会被我军游骑发现。在这平原地带,我们用铁骑战象一冲,他们就会全军溃败。”
高顺此时更加疑惑了,说道:“这样看来,番军的用意不过是袭扰我军,以此来迟滞我军进军速度,挫我军锋芒罢了。但若真是这个意图,他们就不应该将兵力集中屯守在一座孤峰之上啊。”
诸葛亮应道:“不错。若换做是我,有这个打算。就应该将阻截的兵力分散在各个山峰上。这样一来,对方要想将这些钉子全拔光,就得逐个攻克这些山峰。反之将兵力集中屯守一座孤山,很容易让对方围而歼之。而且兵力一多,取水屯粮都是问题。这样的孤峰上即使有几眼山泉,能供多少人饮用?更何况是旱季…”
孟获开口打断诸葛亮的话道:“孔明有所不知,这取水倒没太大问题。因为南中南部的山岭大多存在溶洞,溶洞中一般有大量淡水可供饮用。有的溶洞甚至有暗河…”
“溶洞!…暗河?”诸葛亮眼睛一亮,有点失态的叫道。
众人都等着他发表进一步见解时,帐外却有令兵前来禀报说,上山查探敌情的斥候回来了,还带回一个俘虏舌头。高顺立刻让斥候头目前来问话。
斥候头目进帐后,便向诸将详细禀报了此次上山打探的经过。
整个山岭,朱罗军防守的非常严密。导致斥候无法仔细遍查每处角落,甚至都未能接近设在山头的巨弩阵地。
最终斥候只在半山腰的地方抓住了这个舌头。但是这些斥候们并没有发现设在山上的大型营垒,只发现了些防御工事。
听到这,诸葛亮淡然笑道:“这山上确实藏有大批朱罗番军。但他们不住在营垒中,而是藏于山腹中某个大型溶洞中。而且亮还断定,这溶洞一定有通往外界的通道。”
孟获立刻恍然大悟道:“完全有这个可能。若真是这样,刚才我们疑惑的一切都说得通了。番军既然有退路,当然不惧怕我们将他们围而迁之。”
已经沉吟了片刻的高顺道:“诱我军攻坚,而且还有秘密通道可以源源不断补充兵力,危急时刻还可从容退走。这确实是个挫我军锋锐的好点子。我们且先将那战俘舌头押来盘问番。这后面也许还有更多的秘密。”
不一会,那朱罗军俘虏就被押了过来。一名南蛮通译也跟着来了。这朱罗人此前已被审了一轮,吃了梁军的下马威。因此他见到帐中诸将时,已是战战兢兢,两腿打颤。
高顺淡然说道:“汝这番兵,莫要害怕。只要你如实向我大汉天兵提供情报,本将会保全汝的性命,日后还能想法送汝回家。”
通译转告那番兵后,对方噗通一声跪伏在地,叫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将军只管问话,小的知无不言。”
经过通译的翻译,双方一问一答起来,帐中众人也逐渐了解到山上的大致情况。
第242章 前往象郡
按这名被俘朱罗兵所述,山上屯有朱罗番兵三千余人。确实如诸葛亮所推测那样,他们大多数人都居住一超大溶洞之中。
但这个溶洞是否有通道通往他处,这名番兵也不清楚。他两个月前就被调配此地,但通往洞窟深处的地方都被设了卡哨,普通兵士禁止前行。
高顺听完,叹道:“三千人兵力,是个不小的数目啊。值得我们集中兵力好好打这一仗。但若按敌军的意图来,我们硬攻猛打一阵,消耗无数兵力,敌军再从容撤走,肯定是不行的。要打也得按我们的意图来。”
诸葛亮赞成的说道:“将军所言极是,而且对方可能还不止三千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