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临江国,樊城县衙。刘备双目低垂,端坐在靠椅之上。身后依旧杵着他的关张两位兄弟。刚刚从江陵回来的简雍,正在对他述说着所见所闻。从头到尾,刘备脸上没有现出一丝波澜。
樊城是刘表临江国最北面的一个县城,与梁国的襄阳隔沔水相望。按道理来说,它属于南阳郡,本应归朝廷司隶管辖。
但朝廷迁到宛城时,刘表已占据樊城,新野,穰城等几个南阳城池多时了。朝廷也没有实力将这些城池从刘表手中强取回来。好在刘表识大体,主动从穰城,新野退了出来,只留下樊城一城做为门户。
朝廷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划界时明确将樊城给了临江国。刘备来投刘表后,后者将前者做为客将,安置在樊城,为其镇守门户。
等简雍全部讲述完。刘备方才张开双目,慢悠悠说道:“如此说来,临江王当真病危在即了。”
第278章 江陵风云(一)
简雍对刘备语气肯定的说道:“主公,此事是属下花费重金,从临江王宫主疗医官那打探到的。那医官说临江王刘表殁逝就是近段时间的事了。”
刘备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重要的是,现在这刘景升还没有确定让长子刘琦袭位,却在蔡氏,蒯氏鼓怂下要立次子刘琮为世子。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也。我们断不能让此事发生。”
一旁的糜竺上前接话道:“若真让刘琮袭了临江王的王位。我们这一两年的心血就算是白费了。”
刘备到荆州后,依旧是以他人际交往的特长,收买临江国士族以及文臣武将的人心,并且竭力与刘琦交好。
在临江国,刘表所依仗的荆州世家大族,无不都是希望蔡氏所出的刘琮来继承王位。所以刘琦别看是刘表的嫡长子,但他比刘琮袭得王位的可能性要小多了。
刘备是何等人物,当然清楚这一点。但这也恰恰是他选择刘琦而不是刘琮的原因。
刘备的心志高远,若是他拥立刘琮上位,他也不过是众多拥立者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相反,刘备去攘助孤立无援的刘琦,若是最后得手,他就有可能实现他人生数十年都未能达成的王霸之业。
此时,简雍接住糜竺的话道:“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接近临江王,整个王宫,甚至整个江陵城都被蔡家的人把持着。”
刘备冷冷的说道:“即使接近了又有何用?难道要某一个外人,跑到刘景升的病榻旁,对他说废长立幼要不得?这叫什么事,而且必定也会引起刘景升和他人的猜忌疑心。”
刘备身后,良久不说话的关羽上前走了几步,捋着长髯说道:“大哥,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来硬的,拥立刘琦上位!”
身后的张飞也吹胡子瞪眼附和道:“就是啊,大哥,不用想那么复杂,只待刘景升这老儿一蹬腿,咱们抄起家伙上去干就是了。”
简雍苦笑一声,开口道:“二位将军,哪有你们说的这般容易。这临江国五万战甲,大半掌握在蔡家手中,小半在蒯家,庞家几大家族手中。而蒯家,庞家与蔡家也是同气连枝。我们这区区三千兵马,如何能靠蛮干成事的啊?”
简雍本以为刘备会赞成自己的想法,不料刘备低头沉吟几息,又在堂中来回踱了几步,而后像下定决心一样说道:“云长说的不错。如今我们也只有这一条路了,不过也不是没有胜算!”
简雍与糜竺两上都露出既狐疑又惊讶的表情,不约而同的啊了一声。
刘备鼻孔微微的冷哼了一声,对这二人解释道:“某当然不会蠢到拿自己这三千子弟去与他们硬拼。虽然那几大家族掌握了临江几乎所有国府兵,但我们这几年也笼络了不少荆州英雄豪杰。有好几个郡的郡兵武将都是我们的人,荆州中下层的士族我们也结识不少。只要将这些力量统合起来,胜负未为可知。”
……
建安七年正月十五,临江国都城江陵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气氛。
其中一条大街很是奇怪。街上通共只有两所豪宅大院。街的这一头,人来人往,不时有达官贵人策马驱车来到一所豪宅大院的门口。但大街的另一头的大院门前,却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那热闹的宅院正是刘琮的府邸,而那冷清的却是刘琦的宅院。
此时,青石板的街面上传来几声马蹄响,以及车轮辘辘的音响。街口闪现出一乘车舆。
刘琮府前的门丁习惯性的迎了上去,却不料这两辆马车没做丝毫停留,从刘琮府前行过。门丁尴尬一笑,又揶揄说道:“靠,老子今天是怎么了。这乘寒酸的车舆,一看就知道应该不是我们家公子的客!”
他说话的时刻,那乘车舆已稳稳的停在刘琦的府邸前。车上下来一仆人,给清闲无聊的门丁递了拜帖。
不一会刘琦宅门大开,马车上这才下来一个穿斗篷的人,斗篷上的兜帽将脑袋遮掩着,看不清面孔。刘琦的仆人连忙将他迎了进去。
来人刚进入府邸前院,还未入堂,就发现刘琦已立于院中恭候。他自己还未说话,刘琦已猝不及防的给来人行了个大礼,口中所说的不是客套寒暄话,而是悲痛的低声喊道:“皇叔救我!”
来客褪下斗篷,露出面容,正是刘备。他将刘琦一把搀扶起来,说道:“公子何须如此啊,这真是折杀备了!”
实际上,若不是刘琦恐有人监视,就会亲自到门外迎候这位贵客了。
刘琦一面将刘备迎入堂中,一面对刘备讲述了自己最近的境遇。当下,刘琦实际的状态也就是被软禁好那么一点。他现在连临江王宫都无法进入,别说见刘表了,他在江陵城中走动,都会时时被人监视。
末了,刘琦哭泣着对刘备说:“如今,父王一病不起,若是万一父王殡天,那蔡氏必然会加害于某,某性命难保亦!”
刘备愤然说道:“公子放心,此事备必然不会置身事外,除了要保全公子性命。临江王兄殡天之后,备也竭尽全力会拥立公子上位。”
刘琦显然当下对保命的关注大于上位,他向刘备急急的问道:“那么,现在某该如何避免杀身之祸啊?”
刘备呵呵一笑,将早就准备好的计划说了出来:“前些时日,江夏黄祖病故。临江国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接收了他的地盘。但至今还没派出官吏属僚将江夏实际的控制在手中。公子可向临江王自荐去江夏任职。”
刘琦一愣道:“某现在见不到父王,向他自荐其实就是向蔡家请求,皇叔认为他们能答应某离开江陵?”
刘备胸有成竹的说道:“放心吧,他们一定会同意的。因为他们认为,让你不带一兵一卒去江夏本就是死路一条。这样他们等于借刀除掉你,既达到了目的,又不会背负上骂名。何乐而不为。即使没达到目的,你也远在几百里之外了,对他们接管临江国也构不成直接威胁。”
第279章 江陵风云(二)
听完刘备的话,刘琦还是有点迟疑的说道:“可是,某到了江夏…”
刘备知道他顾忌什么,哈哈大笑着说:“公子不用担心安全,那江夏现在的主将与某颇有交情,定会助公子安然接管江夏。”
刘琦这才如释重负,对刘备再次用大礼叩拜道:“多谢皇叔相救之恩,若日后琦有上位之时,必将涌泉相报。”
刘备没有在刘琦府邸中多做停留,谈完正事,便重新穿戴好斗篷,匆匆离去。他的马车离开刘琦府邸没多久,驾车的刘备亲兵就发现后面有了尾巴。
这乘马车不慌不忙的行到一个商铺前停下,穿着斗篷的刘备下车,信步踱入店铺之中。
片刻后,他又从店铺中出来,不经意的将兜帽褪到脑后,一张肥胖的大脸显现出来。这个人当然已经不是刘备了,变成了一名拜会刘琦的樊城普通士子。
那些跟踪的人,终于看到斗篷客的真容,松了一口气。他们都认为此人不过是一名来攀临江王室高枝的小士族。
不过刘备等人的这些小动作没有逃脱另外一伙人的眼睛,那伙人是梁国陈调的手下。这些情况,几天之后就会上报到宜宾的冯宇那里。
……
过了正月十五,刘琦依照刘备所说,向临江王上书,请求去江夏任太守,理由是想让自己好好历练一番。果然不出刘备的所料,蔡家痛快的以刘表名义答应了刘琦的请求。刘琦终于如愿离开了江陵。
建安七年的三月初三,江陵城中临江王王宫内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哭嚎之声。盘踞荆州的一代豪雄……临江王刘表终于殡天了。
但在刘表死之前,他一直没有以正式礼仪流程确立刘琮为世子。刘表只是留下一封遗书,敕令由刘琮袭了临江王的王爵之位。
实际上,不是刘表和蔡氏不想走这套礼仪流程,而是刘表真的是病的起不来了。
不过对于蔡氏,以及与蔡氏同气连枝的世家大族而言,这无关紧要。他们有兵,有人,还有刘表亲笔遗书,谁还能在这临江国反了天不成?
接下来,临江国的官衙一边为刘表大办丧事,一边向宛城的朝廷上报,告知刘琮已袭位成为第二代临江王。
江陵城,还有临江王王宫已变成了黑白世界。除了刘表棺木前,不时传来的几声吊唁的礼节性哭嚎,其它的都平静如初,看不到丝毫紧张不安的气氛。
唯一的变化是,江陵城城门关闭的时间比往常提前了一个时辰。大街上比平时多了一倍的巡逻兵力。
江陵城中的人都不知道,此时此刻距离就在江陵城东南二十余里的长江江畔,犹然多出了一飙人马。这支人马约有两千人,为首三将是刘关张三人。
此时的临江国虽然和天下其它地方一样,人口恢复了不少。但是,在这远离城池的郊野处,依旧荒无人烟。
刘备的两千人马潜伏在江边密林之中数日,竟然没被江陵守军发觉。这其中主要原因是江陵城中,根本没人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