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跪伏着的法正问道:“圣上,何出此言啊?我梁国什么时候劫过临江国的人犯?什么时候干涉过他们的内政了?”实际上,不是法正装糊涂,而是他真的不知道这档事。
梁国有严格的保密制度,营救蔡氏母子一事被列为绝密,仅比极密小一级。不说那八名斥候,知道详情的甘宁,典青等将官。就是那装扮成江匪水盗的梁军兵士,在不知道行动的真正目的,不认识蔡氏和刘琮情况下,也被禁止向任何人谈论此事。
刘协看自己没能诱骗出想听到的话语,又追问道:“可是,临江国的夷陵太守蒯越,身前给临江王刘琦和临江护国将军刘备的信中,提到有八名梁国斥候救了临江人犯蔡氏与刘琮。而后他们在被蒯越押送江陵途中,被你们梁军劫了。”
法正愣了半天方才哑然失笑道:“陛下。这蒯越的一面之辞岂能当真?众所周知他是荆州蒯家的人,和那蔡氏的蔡家是姻亲,他刻意挑拨梁国与临江国相斗也是有可能的啊。这就是简单的驱虎吞狼之计。至于说我梁军深入临江境内劫人,更是无稽之谈。敢问圣上,他临江国可提供了证据?”
刘协将案几重重一拍道:“汝现在说实话还来得及。若是继续假话连连,可就是欺君之罪!”
法正虽然诚惶诚恐状的匍匐在地,但实际上并不畏惧。他高声辩解道:“请陛下明鉴,臣和梁王都对天子与汉室忠心耿耿,臣在此所说的话没有半点虚言。”
刘协冷笑道:“临江的将领张飞赶到现场时,发现二十余艘艨艟快舰正在向你们梁国方向撤退。试问,夷陵那块地方,除了你们梁国,谁还有能力调动二十余艘艨艟快舰?你别扯这是一面之辞,这可不是张飞一个人看到的。他的所有兵士也都看到了。这么多人若是对同一件事说假话,能对拢口径吗?”
面对刘协连珠炮般的质问,法正施施然的说道:“听圣上的意思,那张飞仅仅是靠推论断定那几十艘艨艟快舰是我们梁国的?”
刘协嘴角一撇,厉声道:“不仅张飞推论如此,朕也推论如此。张飞看到的这些战船没打旌旗,而是挂着黑帆。但是,江盗水匪能有二十条艨艟快舰吗!?”
法正淡然一笑,辩解道:“圣上久居宫中,有所不知。如今我大汉天下仅数百万人口,几大诸侯也是择城聚居,因此江海山野之间多有盗匪聚集。他们有的甚至富可敌国,装备起二十几艘战船也不足为怪。所以他们是否真的是江盗,臣不敢说。但臣可以保证,实力大的江盗确实有可能组织起这样船队的。”
“你…”刘协被法正的抵赖气的脸色铁青,却又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刘协又拍拍手,宦官端上一个盘子,盘中放着一支三尺大箭。
刘协指着大箭,继续质问:“这样的重箭,只有你们梁国的长弓手才能用的上。全天下,也只有你们的梁国有长弓手这个兵种!这些你还能做何狡辩?”
还伏着身体的法正抬起头,向那盘中大箭扫了两眼,摇头说道:“这虽然是大箭,但并非梁军长弓手所配发的箭矢。”
紧接着,法正却反问道:“敢问陛下,在现场发现了多少这样的箭矢?长弓手兵种确实乃我梁国独有,但这天下之大,能用长弓的人肯定不会只有梁军的长弓手。水匪江盗之中,有一两个会用长弓的,也不稀奇啊。”
“啪”的一声,刘协将那大箭重重丢在盘中,起身便向外殿走去。留着法正一个人还跪伏在那里。
实际上梁国就算承认了,刘协也不能拿冯宇如何。他本是打算就此事将冯宇痛斥一顿后,下诏将冯宇贬为梁国公。这对冯宇没有什么实际损失,但可以增加汉廷的威望,警醒其他诸侯,也能更近一步拉拢住刘备。
外殿,朱隽,杨彪,皇甫嵩三个当朝元老正等候在那。他们看到刘协铁青的脸色,忙齐声向天子问询事情结果。
“别提了!梁国这个法正就是一味抵赖,死不认账。朕打算先将此人已欺君之罪斩了,再发诏向冯宇问罪。”刘协狠狠的说道,眼中满是杀意。
三人听了,俱是一惊。连忙劝谏这头脑发热的皇帝。
杨彪首先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朕是天子!有什么不可的?”
朱隽立刻答道:“如此一来,我汉室危亦!梁国兵力不可小觑。而且梁国重镇筑阳的兵马开到宛城不过一昼时间。我大汉数千兵马如何能抵挡?”
刘协眉毛一拧道:“朕下诏,号天下诸侯之兵来勤王,就如同当年剿灭袁贼一般。”
皇甫嵩皱眉摇头道:“天子是可以下诏,集天下诸侯之力,齐攻梁国。但是就算一切顺利,攻灭梁国之后呢?攻灭了梁国,魏国就再也没有可以匹敌的力量。那时梁国是灭了,但我煌煌四百年大汉怕是也不保了!”
一席话总算让刘协冷静了些,吼叫道:“那朕该如何办?”
杨彪叩拜道:“陛下,我们这上十年都忍过来了。难道不能再忍些年。我们还需要时间来积蓄实力,还要等天下格局变化的机会。只要我们耐心等下去,我们总能中兴汉室。”
第290章 孔明述职
时辰已到酋时,法正还跪伏在勤政殿的地板上。正当他心中焦急时,一名黄门太监小步行来道:“天子已回寝宫休憩了,汝可以走了。”
“那圣上何时还会召见某?”
黄门一笑说:“汝没听懂我意思,我说汝可以走了,是汝可以离开宛都回梁国了。天子不会再召见汝了。”
法正这才松了一口气,腰酸背痛的从地板上爬了起来,迈着麻木的双腿向宫外蹒跚而去。
十几日后,法正回到宜宾,向冯宇如实讲述了他在宛都的经历。
在场的不只有法正,冯宇二人。殿堂之中还有十几名梁国的高官重臣,包括缅州都督诸葛亮,也乘回宜宾述职之机参加了这场会议。
冯宇闭目沉思,手上不停的玩弄翻转着一枚罗马金币。待法正讲述完,张松首先开口道:“显然,天子和朝廷不再信任我们梁国,有刻意打压之嫌。”
左国相荀攸紧接着说道:“这一年多来,我梁军的精锐在征战外番的过程中锋芒尽显。其次我梁国开边数千里,边境推到西洋之滨,将坐拥天下商贸之利。长久以往,梁国实力将超越魏国。这些大概是让朝廷汉室忌惮的原因吧。”
冯宇停止了翻转金币,对众人说道:“不,孤认为这是亲政后的天子有了思变之心,而且他将希望托付在他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叔身上。可惜天子所托非人啊,刘备注定会让他失望甚至后悔的。”
众人正领会他话语中的深意时,冯宇又继续说道:“不过,除非有人昏了头,天下格局还是基本稳固的。我们应当抓紧时间,挖掘西洋商路的潜力,梁国人口虽然少,但只要有了钱和商路,就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就不惧风云如何变化。”
冯宇说到这,扭头望向诸葛亮,笑着说道:“孔明,汝昨日给孤呈上的奏报,孤还没抽出时间看。汝就在此给孤,也给大家大致讲讲缅州现在的情况吧。”
诸葛亮正要起身出列,被冯宇止住:“孔明毋须站起说话,就在席上说吧。”冯宇心想,诸葛亮这一番话语必然要说相当长时间,所以索性让他在席位上讲述。
“谢王上。”诸葛亮道声谢后,便将缅州的情况娓娓道来。
这半年间,从沙瓦底港至永昌沿独龙江这条线路上,水路旱道被建设的更加完善和通畅。因为商路兴盛,一些内地移民涌入缅州长居。沿着独龙江的几十个梁军据点已发展成小规模市镇。这些移民除了在据点周围屯垦外,主要收入来源是为沿途商贩提供运输,旅社,饭食等各种服务。
离独龙江水道较远的密林深处,也有大量南蛮各族的据点营寨,大多分布在独龙江支流沿岸,方便水路运输。
这些营寨并不是按部族来划分,而是按此前孟获军团的军籍来分营屯守。某个营寨据点可能同时有濮人,乌蛮,越人,哀牢夷,汉人。甚至有的还有朱罗人。都被诸葛亮齐民编户式的编入户籍,统一管理。
有的营寨甚至留有部分朱罗女人。这些女人被梁军所俘时,皆为奴婢或寡妇,梁军若将她们用船遣返回朱罗本土,免不了还是被人贩卖为奴。诸葛亮索性将她们分给这些移民为妻。这本也是冯宇的主意。
如今,沙瓦底港与曼德城已是两座满是商贾,人口稠密的大城。不同是是前者各种面孔的商贾随处可见,后者能见到的绝大多数是来自内地的汉地本土商贾。只有少数外番人能够申通关文牒,进入曼德城乃至更远的不韦,宜宾等地。
虽然沙瓦底港是自由港,梁国官署不收利税。但曼德城却是收关税的,所以实际上那些外番商贾还是变相纳了税,只不过这关税并算到商品价格里去了。
除了商路带来的丰厚的官办商行利润,以及曼德城关税税入,还有独龙江中游处的伐木场,宝石矿如同摇钱树般为梁国提供着滚滚财源。
诸葛亮大致讲完后,冯宇问道:“缅州的安全情况如何?”
“启禀王上,独龙龙江沿线主道上几乎不见盗匪化外生番为祸。沙瓦底至锡兰岛的这段海路有莫…”
诸葛亮说到这时,冯宇突然咳嗽了两声。诸葛亮顿时警醒。他本想说,有朱罗第三舰队莫安的照应,海路安全也无虞。
但梁国暗中用手段控制莫安的事,是属于极秘级的机密。整个梁国包括冯宇诸葛亮在内,也就不到二十人知晓。现在堂中众人虽然都是梁国的头面人物,但还有侍从等人。这种场合确实不适合透露此事。
诸葛亮立刻打住话语,改说道:“沙瓦底港至锡兰岛的海路也很安稳,如今朱罗王似乎忙于平定内忧叛乱和贵霜方向的外患。无暇和我们算旧账,所以也没来找什么麻烦。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