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口峡谷的南端,药罗葛率着两千袁纥战骑,排列成数排,弯弓搭箭严阵以待。敌军刚进入他们百步范围内,箭雨就密集的向坡下攒射而去。乌孙军自然也开弓还击。但是袁纥人弓弩手顺风且居高临下,他们的箭矢射程自然比对方高出一倍不止。所以开始阶段,袁纥人的箭矢能射到乌孙人,反之,乌孙人的箭矢距离袁纥战骑还很远,就软绵绵的飘落到地上。没有起到丝毫效果。
乌孙人在乱箭之中,持续有人中箭伤亡倒地。他们顶着箭雨,冲到对方四十步范围内,才能让自己的箭矢勉强够到对方。但此时,药罗葛打了个呼哨,两千袁纥战骑调转马头,向北口峡谷中退去。
乌孙人那能容他们跑远,策马紧追不舍。在北口峡谷追狭窄处,埋伏在悬崖顶部的北府军将准备好滚木,擂石向峡谷内倾泻。聚集在峡谷中的乌孙兵士们顿时被砸的头破血流。
等少数乌孙战骑好不容易快冲到峡谷出口处时,等待他们的却是如同磅礴大雨投掷而来的飞矛标枪,峡谷中没有一个乌孙兵能活着站立。后方的乌孙兵再也没人敢涌入峡谷。
乌孙昆弥心如同沉入冰水之中凉透。显然北府兵早有准备,即使乌孙军不计代价的向外硬冲,也不会有一个人能逃出生天。不说乌孙人不可能突破北府军的防线,即使破围而出,在北口峡谷外,是满地积雪的雪原,那里还有无数丁零人的驯鹿雪橇在等着他们。
但是乌孙昆弥还要做最后的挣扎,他组织起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皆被李肃的北府军挡了回来。
第391章 尽灭
火焰谷北口,几里长的峡谷内满是人和马的尸体。箭矢如同稻草般插满了谷底。乌孙军几轮冲击,还是未能冲破北府军的封锁。所有人都已累的筋疲力尽,士气跌落到最低点。
乌孙昆弥只好让他们原地休整,同时清点了下人数,结果发现当初的近三万战骑如今只剩下一万三千余人,损失竟然过半。
“临时营地”中,兵士们东倒西歪的坐靠在地上,取出水壶猛灌着水,有伤兵不住的哀嚎着。突然,离昆弥不远处的一伙兵士突然互相打斗起来,有的甚至亮出了刀枪。
昆弥怒气冲冲的吼道:“怎么回事!为何私自打斗。”几名将官早已上前去制止,很快他们带回了原因,原来这两伙乌孙兵士为了争夺饮水而发生打斗。昆弥气愤的说道:“统统军法从事!将带头的斩杀!都什么时候了,还要起内讧。”
很快,几颗鲜血淋淋的人头呈现上来。昆弥看也没看,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李丰上前小声说道:“昆弥,这打斗事小,但我们的饮水确实耗尽了,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
昆弥没好气的说:“这个我自然知道,但现在我们冲不出去,有什么办法,别说没水喝,没命也是迟早的事!”
李丰又小心翼翼的劝道:“可现在断水,随时可能引发大军哗变…”他的话语说到这,却被一声惨叫打断。他和昆弥立刻如同惊弓之鸟般四处张望,以为又是梁军来袭了。
昆弥开口道:“又是怎么回事?”
旁边的一乌孙部落首领回道:“启禀昆弥,有兵士干渴难耐,试图攀上万米高的山岭,取积雪解渴。不辛掉下来摔死了。”
昆弥皱眉挥手道:“他们真是渴疯了,我们若是能攀上这万仗雪岭,也不用拼死猛攻北口的峡谷了。”
他说完又扭头对李丰道:“那你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李丰将早已想好的对策说出:“不如我们还是退往火焰谷南段的那个盆地,那里有水源。我们带的干粮虽然不多,但损失了这么多将士,留下不少战马。用马肉我们还能抵二三十天应该没问题。我们就屯在那个盆地。等待贵霜军的援军从葱岭开来,这是我们唯一解围的方法了。”
昆弥来回踱了几步,长叹一口气道:“也只有如此了!我们乌孙人的活路全凭贵霜王一念之间了。传我军令,全军调头,再向南开拔!”
……
马超正带着两千余步卒一直尾随在乌孙大军后五里处,并且派出斥候密切注意乌孙军的动向。他第一时间得知北府军封死了北口,切断乌孙军归路的情况。
他大喜过望,但没有忘记冯宇的嘱托,没有贸然发起进攻。而是立刻带兵南返,回到火焰谷南段那个盆地的北入口处,开始构筑工事,准备防御。同时派出令兵,向守在火焰谷南口外绿洲处的冯宇飞报。
当乌孙军抵近那个盆地时,立刻在被烧成一片白地的荒野山坡中发现了梁军的工事。李丰和昆弥不约而同的心中叫道:“完了!”
乌孙军开始了垂死挣扎。毕竟他们今日不死在战场上也会被渴死。一万三千战骑全体动员起来,如同黑云般布满了整个山谷,然后在阵阵鼓号声中向梁军的防线压来。
他们刚开始冲了几步,梁军的重箭就接二连三的袭来,不断的射在乌孙战骑兵士和马匹身上。中箭的兵士和马匹在铁骑洪流中翻滚着,最终变成支离破碎的尸体。巧的是,冯宇带着援军也刚好抵达,他们中有装备了弹弓的新式主战步兵,另外还带来了新型弩炮。
那些体积重量只有老式弩炮几分之一的新型弩炮,威力可并没减小。石弹,火爆弹在空中,如流星般划过一道道弧线,砸向乌孙军的骑阵。
战场上满是被石弹击碎四处飞溅的躯体,冲天而起的仗余高火焰。马匹皮毛烧着后产生的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厮杀声,兵器交鸣声,哀嚎凄厉声充斥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乌孙军通过用人海堆出来的血肉之路,终于冲到梁军防线附近,但随即遭到飞矛标枪,和那肉眼不易察觉的弹弓钢珠的密集攒射。乌孙军的骑阵如同剥落的墙皮般一层接着一层的掉落。
最终,乌孙军还是未能冲坡梁军的南线防线。乌孙昆弥为了鼓舞已低落不堪的士气,只能亲身上阵,结果被一支长弓重箭射穿了胸膛。
他断气时,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这支大军也要全军覆没了,甚至整个乌孙国都要如同匈奴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此时,他脑中什么都没去想,只是在拼命回忆着自己的原始姓名。按他们乌孙人的规矩,一旦登上王位,无论任何场合,都会被人称为昆弥,原名不会再提起。
昆弥既是尊称也是他现在的名称。自他九岁登上王位起,就再没人提起过他的原名,他现在怎么想也想不起自己的原始名字,最后他大吼一声:“我是乌孙昆弥!乌孙不会亡…”
此时,马超正带着千余梁军重骑从他的身边掠过。还没等他的话说完,马超就跳下马,用缳首刀切下了他的脑袋,高举在空中狂笑着。梁军重骑排成两列,向乌孙军的残军横扫而去…
一日后,从北向赶来的北府军李肃部与冯宇在火焰谷中会师。李肃此时还不知道是冯宇亲自领军前来,当他远远看到冯宇的身影和容貌时,连忙跳下马,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冯宇身边叩拜道:“臣不知王上亲自驾到,有失远迎之礼,望王上恕罪。”
冯宇连忙让李肃起身,笑呵呵的对他说:“你们北府军此次立下了大功,没有你们及时封堵火焰谷北口,我们也难以将乌孙主力全歼于此谷地之中。”
众将当夜在谷地中设宴庆功,宴上冯宇又说:“我们在柳中城那边留下的大营实际上是个没多少兵力驻守的空壳。为防日久生变,我军主力要立即赶回柳中。但是天山之北的乌孙残余也要肃清。所以孤令马孟起领原凉州兵马会合北府兵扫荡天山北部。孤亲领主力再攻柳中。”
第392章 两天时间都不给
寒冬季节,天山以北已是冰天雪地,但天山南边柳中城所在绿洲上却相对要温暖的多。
柳中城城头的菲纳逊眯眼观察着城外不处的那个梁军大营。梁军一直没有发动进攻,这也不奇怪,因为梁军已经攻占楼兰,他们只需坐等柳中城中粮尽即刻取胜。
梁军这些时日来,照常每日侦骑四处,严密警戒着柳中城周边的情况。也可以听到营中梁军每日出操的声音。这一切看似都再正常不过,但是菲纳逊总隐约觉得哪里不对。
菲纳逊又翘首向北边望去,那里的天山山脉在天际边延绵不绝,却没有出现菲纳逊想要看到的场景。大半个月前,乌孙昆弥就派人回信要他坚守柳中城,来自乌孙的援兵不日就将抵达。但是算时间,乌孙真发了援兵,现在这个时候怎么都应该到了。
菲纳逊又恐梁军在天山隘口设伏,袭击来援的乌孙军,特别派出斥候在天山隘口打探。发现这里不仅没有梁军主力,连此前在此巡逻警戒的梁军斥候也不见了踪影。他这才放下心来。
乌孙昆弥为了保密,怕信使被梁军斥候拦截,所以给菲纳逊的信中没有说明乌孙的援军将由火焰谷而来。否则菲纳逊不一定猜不到梁军主力已经偷偷转移到东面堵截乌孙军去了。
菲纳逊的目光又回到梁军大营中,一个念头突然从他心中冒了出了,他总觉得梁军奇怪,却又说不出怪哉什么地方,现在他决心去试探一番。
片刻后,关闭一个多月之久的柳中城城门突然大开,从城中飞驰出一股战骑,也就百人上下的样子。他们大摇大摆的策马向北面的天山方向而去。这支骑兵占了柳中城为数不多骑兵的几乎一半,他们虽为菲纳逊率领,但其实都是乌孙战骑,并非贵霜的重装骑兵。
城头,菲纳逊密切的注视着梁军大营,看他们有什么反应。营中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响动,甚至都没有兵马集结的声音。
实际上负责看守大营的典青,想拦截也没有办法,因为大营之中当前只剩两个步兵营和一个辎重兵营,还有若干骑兵斥候。
这样的兵力无法追击拦截对方,而且一但出动便会露了马脚,会让人发现梁军大营中原来已没有战骑。典青只能寄希望在外围警戒的斥候来给这些贸然而出的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