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末世录-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69章 两路齐攻

    刘备长舒一口气:“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快,去请军师还有众将来孤的面前议事!”说罢便和张飞一起走下了城楼。

    待众人在刘备的府邸到齐,又有令兵来报:“启禀王上,半日前,梁军已抵近庐山大营和湖口大营。两处大营的守将都向城中发出求援请求!”

    徐庶听完令兵的禀报,冷哼一声说道:“这梁军也太自负了。明明只要攻克其中一个营垒,便能长驱直入,他们却要同时取两个大营。”

    刘备问道:“军师,汝看我们是否要出兵援救这两处据点大营?”

    徐庶似乎心中早有主意道:“救,当然要救。他们兵分两路,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集中兵力,单刀直入,先击溃其中一股,再解决另一股兵马。”

    ……

    庐山大营东北方不远处的平原地带,夏侯惇的两千虎豹骑遭遇到两个担当前锋的梁军骑营,双方随之鏖战在一起。荒野之上传来如同夏日奔雷般的闷响。

    梁军中的轻骑飞羽营随即向两边撒开,重骑向正面突进。显然梁军试图先从两翼攒射魏军骑阵,而后再以重装骑兵进行正面碾压。

    精熟于骑战的夏侯惇自然不会蠢到正中梁军下怀。他立刻传令自己的骑兵一分为三,其中两股向左右两翼的轻骑飞羽追去,正中千余虎豹骑构成的骑阵直面梁军重装铁骑,迎了上去。

    梁军带领这支骑队的是华雄本人,他见此战场情形,就是硬碰硬的一仗,没有任何投机取巧可言。他将手中长刀一挥喝道:“儿郎们,随我冲杀,全歼敌军,今日酒肉管够”,随后就身先士卒的冲到了重装骑阵的前方。华雄如此做自然是为了以此来振作己方的士气。

    那边的夏侯惇当然也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也高呼着挺枪冲在虎豹骑骑阵的最前方。魏军的一千虎豹骑和梁军的五百重装铁骑顷刻间就撞击在一起。

    这虎豹骑单看虽然威猛无比,但在巨马铁甲的梁军重骑面前,却显得孱弱无比。每每两骑发生碰撞,被撞倒的均是矮小的虎豹骑。而梁军重骑只是受到些许内伤。

    虎豹骑的骑枪若是和战马前进方向稍有偏差,便刺不进梁军重骑那加厚的铁甲。相反梁军的骑枪,即使在错马而过时,也能将锋利的矛刃捅入对方的身体。

    夏侯惇与华雄在一片马啸嘶鸣,哀嚎哭喊中叶战在一起。这二人勇武不分伯仲,双方你一刀我一枪的缠斗在一起。

    两翼,那些轻骑飞羽还是老战法,并不与对方近距搏杀,而是仗着马速总是和对方保持距离,同时不断开弓放箭向对方攒射。只是这次他们不是那么容易将对方击垮。因为虎豹骑身上那些半皮半金属的札甲甲片,虽然比不上梁军重骑的铁甲,但防御箭矢方面,还是很有效果的。除非箭矢射到虎豹战骑人或马的要害部位,否则不是箭矢被弹落在地,就是嵌在札甲甲片之中。

    浑身浴血的华雄与夏侯惇还在厮杀着,不过两人身上的血迹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各自前来帮助对方的敌骑们身上的。

    夏侯惇刺出一枪,将华雄逼退。而后用他那只独眼偷眼向四周一看,自己的虎豹骑相比对方损失巨大。之前,双方兵力是二比一,现在看上去已经差不多了。照此下去,再过片刻,只怕自己的人要拼光。

    就在他恍神的功夫,一名梁军重骑挥舞着狼牙棒向他直冲而来,同时华雄也狠狠的横劈出。夏侯惇条件反射的将头一偏,猛抖缰绳,让战马向前急冲几步。

    但还是晚了一步,华雄的长刀噗的一声劈掉了他头盔上的雁翎,同时削掉了他的一只耳朵。痛的夏侯惇大吼一声,拨马便走。华雄提刀在后紧追不舍。

    那些魏军虎豹骑见主将逃遁,心中慌乱不已,本就落下风的他们更是在梁军重骑的狼牙大棒挥击下,连连折损人马。片刻钟后,残存的三四百虎豹骑也落荒而逃。两翼,还在追逐梁军的那些虎豹骑也在对方的风筝流下败下阵去。

    两股骑兵就这么一前一后在荒原上追逐着。很快,夏侯惇就逃窜到庐山东麓山脚下的大营。他远远的就高呼起来:“开门,某是夏侯惇,快开门放我们进去,后面有梁军追兵。”

    不料大营的寨墙上并没有动静和反应。那些临江军兵士只是麻木默然的站立着。已经策马近前的夏侯惇有些愤怒了,吼道:“你们没看见我们是谁吗?还不快快开门放我们进去!”

    不想寨墙墙头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放箭!”。话语刚落,密集的箭矢就从寨墙后和墙头咻咻的射来。夏侯惇大吃一惊,急忙策马向后奔逃。他刚兜转马身,就发现追兵距自己已不到百米距离。

    除此,北方的天际线上升起无数旌旗,尘土飞扬,显然是有大股兵士正在向此处杀了过来。正是梁军攻打庐山大营的主力。

    夏侯惇一咬牙,调转马头,带着残存的三百来骑向南方奔去。梁军战骑也随之杀到,那些跑在后面的虎豹骑又是被梁军一阵衔尾痛击,伤亡了七七八八。

    ……

    位于湖口半岛上的临江军大营望楼上,黄忠正眉头紧锁,焦虑的眺望着从长江江面上滚滚而来的战舰。这些战舰黑压压一片,几乎遮盖了半个江面。

    但比这更让黄忠忧心的是,半岛连接陆地的一方,在飞扬的尘土中,藏着无数的旌旗兵马。正在喧天的鼓号声中,缓缓向大营开进。毫无疑问,湖口大营被封死了陆路通路。

    当下,湖口临江军要退只能从水路撤退。可惜的是刘备只调拨了很少量的战船给湖口大营。这些战船只是作为辅助封锁湖口之用,并不是用来和梁军做水面决战,更不是用来撤退湖口的临江军兵士。

    梁军的战船在半岛江水一侧排列起阵势,但它们没有一条船驶入彭泽湖。因为在前面探路的走舸小船已发现,数里宽的湖口已被沉船大石等物堵的死死的。

 第570章 老手段不灵了

    身临绝境的湖口大营的临江军兵士们见到逐渐向自己压迫而来的梁朝水陆大军,脸上都流露出惊怯的表情。

    黄忠抽出腰间的佩剑为兵士们打气道:“儿郎们,今日我等为大汉朝,为王上,为临江国要与敌…”

    他的话还未说完,只听轰隆咔嚓一声巨响。小西瓜般大的一个石弹正击中在他所在望楼的一根横梁上,木屑飞溅中,望楼的顶部茅棚因横梁折断塌陷了半边。黄忠在几名亲兵簇拥下,连忙灰头土脸的向下走去。

    停泊在江面上的上千船只中大半都装载了弩炮,数以百计的石弹,火爆弹向湖口大营中射来,火爆弹燃烧的烟雾在空中划过道道痕迹。随着火爆弹爆燃后烈焰的升腾,部分望楼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不过湖口大营的寨墙是以土木混制而成,再加上前些时日的梅雨,导致寨墙无比潮湿,因此并没有被点燃。即使如此,大营寨墙很多地方的墙头被石弹轰射的土崩木断,满是裂痕和破损。

    片刻后,来自陆地上的梁军也在大营不远处的地方架摆放好了装载着弩炮的车辆,也向湖口大营轰射起来。

    尽管梁军对湖口大营“万炮齐轰”,但对临江兵的实际杀伤效果极小。因为黄忠早就针对梁军的弩炮,在大营中做了防御布置。

    大营的寨墙甬道设置的非常低,换句话说垛墙相对的非常之高,临江军若要居高临下对来犯之敌展开攻击,兵士们得踩着沿着垛墙摆放的一长条矮凳上才能探出头胸和手去。这样虽然不便,但形成了很大的射击盲区。让弩炮的弹丸根本无法直接落在甬道之上。

    除此之外,大营内的营房是半埋式的,一半其实是在地面上挖的土坑,而后在坑的边沿用土木筑道几尺高的矮墙。矮墙上在架上粗大的木梁,覆盖上木板茅草,最后盖上厚厚的土层用于防火。如此一来,大大减少了弩炮弹丸可攻击的面积,屋顶能有效的阻止燃烧以及减缓石弹的冲击。

    当梁军的弩炮弹丸成批来袭时,临江军兵士们不是躲入营房,就是蹲伏在甬道上,处于梁军猛烈轰击下的湖口大营就如同一座无人营寨般。

    几只热气球飞艇升入到空中,几名梁军将校观测着大营中的情况。随后,吊篮中的长弓手开始向甬道上狙射,他们不是射人,而是放出一支支信标。与此同时,大批鹰雕被放了出来,其中不少是用于空中投弹的羌雕。

    不过黄忠和湖口大营中的部分兵士早就见识过梁军这种投弹方式,他们也早就推算出这些箭尾系着红布条的箭矢是干什么用的。

    在寨墙甬道上指挥战斗的黄忠听到耳边咻的一声尖啸,接着又是一声惨叫。他的一名亲兵扑倒在甬道上。后脑勺下的脖颈上插着一支长箭,箭矢的尾端系着条迎风飘荡的红布条。

    黄忠看着自己的亲兵惨死,来不及悲痛,慌忙说道:“快,将这些带红布条的箭矢想办法弄到墙外面去!”附近一名亲兵立刻从尸体脑干上拔出箭矢,从寨墙上探出头去,用尽全力将这箭矢尽可能抛远。

    其余临江兵士同样如此动作,纷纷将梁军从热气球吊篮中射出这样的箭矢捡拾起来,附近有弓弩手就交给弓弩手,没有就直接在寨墙后徒手抛投出去。这些充当信标的箭矢虽然与临江军弓弩手的弓弩不匹配,但将它们射到寨墙之外还是不难的。

    空中翱翔的上百只羌鹰随之对着信标投下了一个个装满石脑油的陶罐。可惜它们绝大多数没落在寨墙后的甬道上,而是大部分落在寨墙之前,瓦罐碎裂后,石脑油在寨墙外泼溅的到处都是。这反而成为了梁军进攻路线上的隐患。

    一直在某条楼船上观察战场的赵云心里清楚……梁军的这些老手段都已被对方摸清,且有了应对之法。他立刻下令道:“将飞军都收了吧,先将城墙前的那些泼洒的石脑油引燃,待烧尽后,全军发起总攻。记住这总攻并不一定要攻下营寨,而是要尽可能减少自己伤亡。”

    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