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料,公孙旦左等右等,也没有他所预料的事发生。魏军并没有前来大举进攻隔着三百里路程的列口城,而是以南新城为基地,四处袭掠方圆百里内的马韩人城邦,南下的胡人营地等。即掳人也抢粮。起初公孙旦以为魏军粮草不足,要先解决燃眉之急。但如此过了几个月,还是没有动静,这便让公孙旦百思不得其解起来。
第708章 小学同窗
带方郡列口城。已在城头巡视一番的公孙旦正准备下城回府休息,却听到有的守军兵卒开始惊呼起来:“海面上有船来了!”
公孙旦心中一震,心道定是魏军来了。他扭头的向西南面的大海望去,果然海平线上出现了数十成百的桅杆,接着层层叠叠的船帆也浮现出来。
“敌军来袭,准备迎战!”公孙旦高声喊叫道。千余名带方兵手忙脚乱的奔上城头,蹲伏在垛墙之后,公孙旦也和他们一样,将自己身体大部藏在垛墙后,只探出个脑袋,紧张的注视着海面上那越行越近的船队。
半个时辰后,那些战船就开始抛锚,只是因为列口城外的海岸是沙滩类型,所以这些战船无法驶到岸边,它们抛锚的位置距离列口城还有近两百余仗的距离。这个距离上,公孙旦还是无法看清对方战船上的旗号。
战船上的人已陆续放下舢板,以此装载兵马登陆。离海岸较近的小船上,甚至有兵卒直接跳入齐腰深的海水中,涉水上岸。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临近城墙的海滩上站满了各式兵马。他们有的是身着闪着金属光泽类似龙虾甲壳的甲胄,手持大盾矛枪的步卒。有的是跨骑着肩高六尺高达仗余的披甲巨型战马,同样身着精良战甲的骑士。
公孙旦暗自惊疑道,被梁军打到流亡海外的魏军为何还能有如此精良?他久居带方这个偏郡,自然不知道来的就是梁军步骑。不一会城下传来叫喊声:“城上守军,我等是从青州跨海而来的梁军,你们的公孙太守已向我大梁下了降表。速速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城。”
公孙旦这才探出头来,喊道:“某便是公孙旦,请问汝等主将何在,如何能证明汝等确为梁军?不是某太过疑虑,而是魏军残余就在几百里外的南新城,难保他们不用计诈开城池。”
城下却在此时传来哈哈大笑声,紧接着一个公孙旦似曾相识的声音飘上城头:“公孙旦,汝可还记得某否?”公孙旦连忙定睛望去,果然看到一张感觉非常熟悉的脸孔,但却是一时想不起来,到底在何处与此人相识。
那人继续用辽东口音说道:“某是徐荣啊,你我还在一个私塾念过书的,汝不记得了吗?”对方的提醒让公孙旦立刻记了起来,这徐荣是他早年的少时同窗。只是徐荣十几岁时就离乡远赴他乡,已是有十几年没见过面了。
但对于徐荣后来背弃董卓,投靠当年的筑阳候,现在的大梁天子冯宇的事。公孙旦还是听说过的。现在再对照这些兵马的装备号衣,便知道不可能是魏军使诈。这下他放下心来,立刻吩咐兵将打开城门,放徐荣兵马入城。
公孙旦,徐荣这两个十几年未见面的小学同窗,见面后自然是先寒暄良久,然后方才谈到正事。公孙旦这才知道,徐荣和其麾下军团只是个打前站的,真正的主力在后面。而且那也是一支魏军,由曹冲,郭嘉所统领的魏军。
接风宴上,酒过三巡,公孙旦又向徐荣敬了一爵酒后说道:“徐荣老兄啊,汝这次来的太好了。如今某这带方郡守其实差不多已是有名无实了。若再失去这列口城,某也只能渡海到青州,遥领这带方郡了。”
徐荣往嘴里叼了块牛肉问道:“此话何解?”其实他对带方的境况已有所了解,但还是故作此一问。
“徐兄有所不知啊。兄弟我虽然还领着这带方太守之职,但现在实际上统辖的只有这一城一地而已。南边的三韩早就不听调遣,南下的胡骑…,额,这不是说大梁北府军麾下的胡骑,某是指那些东夷野生胡骑大举南下,占据了大片土地做为他们的牧场。现在伪魏残军又占据了南新城。好在,大梁天军马上都要齐聚带方了,待曹冲郭嘉的兵马一来,大梁便可扫荡带方,继而攻略乐浪。收复这海东两郡。”
徐荣喝了口酒,清了清嗓子道:“公孙兄误会了。曹冲郭嘉来不是为了接收带方的,他们只是前来剿灭曹丕的伪魏残余。而且,曹丕也不是为了带方乐浪来此的。”
公孙旦惊讶道:“不是为了带方乐浪?难道曹丕想去占据三韩地,怪不得前些时日,斥候来报他们除了四处劫掠,还屡屡派船南下。”
徐荣摇了摇头道:“他们不是去三韩,而是要去瀛洲。”
“什么瀛洲?”公孙旦当然不知道大梁内部已经统一将倭人聚集之地称呼为瀛洲。
“就是东南边大岛,那倭人的聚集之地!”
徐荣这么一说,公孙旦顿时明白过来,忙说道:“那不如乘着曹丕还未来及逃走,围了南新城,将他们一举歼灭。省得再跑那么远追击他们的麻烦。如此也可顺着用这大军平定带方。”
徐荣又叹气道:“曹丕来带方应该有数月有余了吧。他们的主力应该早就离开了带方,顺着海岸线前往瀛洲了。所以曹丕不会留在带方平乱。圣上也没给他这个任务。”
看着公孙旦失望的表情,徐荣又说道:“虽然曹丕的大军不会留在此处,但是圣上还是派兵来帮助乐浪,带方二郡平乱的。”
谁知公孙旦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更是复杂了,吱吱唔唔的说道:“难道…,难道是要现在屯驻在辽东,玄菟郡的北府军来…”
徐荣立刻知道了他担心什么,公孙旦定是怕北府军麾下的胡骑攻入郡内后,按传统习惯烧杀抢掠。
徐荣连连摆手打消他的顾虑道:“公孙兄,汝不用担心。圣上知道北府军南下会发生何事。所以他不仅不会用北府军来接收平定带方,乐浪二郡。即使辽东,玄菟二郡也会很快从北府军手中接管,让北府军退到黑水以北去。圣上会再派遣一个军团来带方,与某一道平定二郡。除了二郡,还会将南部的三韩之地纳入到我大梁境内。”
公孙旦这才放下心来,又问道:“敢问兄台,这一个军团有多少人马编制?”
“不多,一般三千五百兵马到四千兵马之间。”
第709章 仇首王
当听到梁军一个军团只有三千五百到四千兵马后,公孙旦又带着疑虑的表情问道:“徐兄,不是为兄我怀疑梁军战力。你们两个军团,七八千人马平定二郡是不会有多大问题,只是还要去到三韩地开边。这兵马少了点吧。要知道,从前汉光武帝时起,中原朝廷就没少打过三韩的主意,但迟迟未能将其归于王化,何也?这些韩夷不好收服啊,顶多让他们表面上受我郡县节制,但要直接将他们编为郡县统御,这个难了点。真要那么容易,前朝那么多皇帝早就将此事做了。”
徐荣哈哈笑道:“我们梁军兵士都能以一当百用。而且,如今我大梁不比秦汉,有发达的航海之术。由此能通过海路提供前线充裕的支撑。而不像过去那样,只能从苦寒多山的辽东进行南征。最后,我们还能在辽东四郡就地征兵扩军。所以兄弟,汝就放心吧。我们梁军两个军团足够完成此事”
公孙旦捋着胡子不以为然时,却有令兵入府来报道:“启禀太守,首济国仇首王遣人送来口信,说是太守所说魏军来攻一事迟迟没有发生,所以要解除约定。”
公孙旦听了只是微微一愣,然后并不在意的说道:“既然如此,解约就解约吧。另外取出金锭五百两要来人带回交给仇首王,并给仇首王带个口信。这次某多谢他了,奉上五百黄金略表谢。自此两不相欠,阳关大道,各走各路。”
公孙旦如此说,其实也是说给徐荣听的,同时也撇清自己。因为徐荣既然是冯宇派来平定带方和收服三韩的,迟早会和百济交兵。
令兵走后,徐荣问道:“这百济国是什么国?仇首王又是什么人物?”
公孙旦捋胡说道:“嗨,这百济国也算不得什么国。其实就是占据几个城池的部落氏族,类似先周时期的古方国。属于马韩五十四国中的一个,不过它与其他马韩部落不同。因为他的王室和贵族是扶余人,他们在两百余年前南下,在此立足,先是国号为十济,后又征服了几个马韩土著部落,羽翼渐丰了起来,于是改国号为百济。这仇首王便是他们当下的国主扶余仇首。不过他们是马韩五十四国中最大的一国,也是兵马财富最多的一国。”
徐荣点点头道:“按礼制,这些韩夷建国称王,应该得到天子的准许和册封,否则就是僭越悖逆之举。不过以后他们也不用这么麻烦了,因为三韩所有地域都要被大梁做为郡县统御。不过,他们如此僭越之举倒是以后我大梁天军征伐他们的理由。”
公孙旦听到这忙问道:“那徐兄计划如何行事。”
徐荣沉默片刻后回道:“眼前的事还是追击伪魏残军要紧,克复南新城。几天后曹冲郭嘉的大军会渡海而来,那时圣上派的第二个军团也会随同而来。然后我们先平定带方乐浪二郡,整合好兵马后,再行征三韩之举。”说到这,徐荣又想到件事,向公孙旦问道:“不知当下,带方乐浪郡内人口几何,某是说的汉人人口,这与日后我们扩军征兵密切相关。因为只有他们是真正可靠能用之人。”
公孙旦沉吟几息道:“若不看海路,带方还有乐浪郡与辽东,玄菟郡相比,距离中原更为遥远。但那辽东,玄菟郡因为连年战乱,特别是早年间周边东夷诸胡的攻袭,蚕食,汉人人口流失很大,所剩无几。这些流失的人口很多来到了带方乐浪,所以这里的汉人人口反而要比辽东,玄菟相对多出很多。在全部人口中能占到四成,大约有两万多户,近十万口。其余六成人口除了东夷诸胡,还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