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末世录-第4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话一说完,众人顿时纷纷附和起来,那个赵家老叔听了也找不出辩驳的词语,摆摆手走了,他这一走更多后生也悄然向南新城府衙门口行去。

    南新城府衙门,募兵点。徐荣矗立在街旁,看着如同长龙般的报名从军队伍,满意的点了点头。据太史慈那边的消息,列口城中的情况也差不多。

    以当前情形看来,徐荣太史慈两个军团的兵力补充肯定是够了。但海东军却还是兵源不足。毕竟现在除了平定的百济近二十座城池,梁军当下只在带方占据着南新城和列口两座城池。

    这海东军是由冯宇直接以诏令的形式要求组建的,在徐荣出发到东青州来时便决定好了。

    海东军不同于太史慈军团,徐荣军团这样的编制。但是它也不属于地方郡县之兵,而是独立于大梁军团体系之外的又一个常备军。

    只是海东军团常驻东青州,其活动范围一般情况下也仅涉及东青州和周边的辽东,鲸海沿岸乃至瀛洲附近。它的兵士也主要来自海东也就是现在的东青州本土子弟。

    但是冯宇却给兵源限定了一个条件,就是必须通悉汉话。实际上,在东青州,会熟悉说汉话的扶余人或是其他胡人,乃至韩人都非常少。这一条件实际上就限定了与中原有密切渊源的族群才有资格参加海东军。因此梁军虽然占据了百济诸城,但这些城池还是无法为梁军提供能精通汉话的兵源。

    徐荣在心中盘算了下,按现在两城的人口和报名比例,补充完自己和太史慈的战损后,剩余的兵力只有两千人不到,这和海东军的总兵额……两万兵马还差的很远。想到这,徐荣的眉头不禁皱了皱。此时,一骑沿着大街主道向府衙门口飞驰而来,那些站队准备报名的青壮们急忙向一边躲闪。

    此骑飞驰到徐荣面前,后者方才看清楚这是梁军的一名令兵,但自己却不熟悉,应该从属于是其他军团。

    不等此骑靠近,徐荣的亲卫便拦截了上去,那马上的令兵也知趣的早早放慢马速,现已跳下马来。他抱拳远远的对徐荣道:“启禀将军,小的乃张辽将军麾下的令兵。如今张辽将军已经正带本部军团进入了乐浪襄平,接受了乐浪郡原伪魏太守的献降,不日便可南下与徐荣将军和太史慈将军会师。”

 第733章 伽倻国

    徐荣听说张辽来了心中一喜。他本来是打算补充好兵力后,便与太史慈扫平带方诸胡,再行北上乐浪的。没想到朝廷又派了张辽过来。这下便免除了这么多麻烦。

    徐荣再向这令兵仔细询问一番方知道,差不多自己从青州出发,渡海到列口城时,冯宇就派出张辽,法正前往辽东,从吕布北府军手中接管玄菟,辽东二郡。接着张辽继续南下,接管了乐郎郡。

    张辽在这个过程中还顺路降服了乐郎郡中的一些南下的胡人营地,以及收复了许多被诸胡所占据的城池。

    待张辽令兵走后,徐荣立刻吩咐集结兵马,他要前去列口城与太史慈汇合在一起,赶在张辽到达带方郡之前,将盘踞在带方荒野和城池中的诸胡清扫干净。否则他和太史慈在张辽面前就太没有面子了。

    ……

    半个月后,一支庞大的军团出现在南新城外,前后蜿蜒逶迤十数里之远不能见首尾。而徐荣和太史慈各领兵马在城外已排成左右两列,似乎是要夹道迎接所来的部队。

    来的自然就是张辽军团,只是他的军团本部不可能有如此多编制的人马。其所带来的人中,有万余名是在乐浪,玄菟新近招募的一万五千新兵。这些新兵基本上都是要被编入海东军。

    不多时间,太史慈,徐荣二人就迎上了张辽。三人自是一番寒暄说笑,方肩并肩的策马向城中府衙行去,那里已为张辽备好了接风的酒宴。三人坐在马鞍上,相互叙说着自己所掌握的东青州军情。

    徐荣略带自得的对张辽说道:“文远兄弟,如今这带方郡也已被某和太史慈将军扫荡干净,盘踞在此间的诸胡短短半个月内不是望风而降,归顺了我大梁,便是被我军击灭,斩杀干净。”

    徐荣这话倒没有半点吹嘘的成份,诸胡善于骑射,但是在这绝大部分是山区只在西海岸有星点平原的带方郡,他们却是发挥不除自己的骑战优势。相反梁军有精锐的步卒,强悍的巨猿战兵,善于攀山越岭的山地斥候,以及无坚不摧的弩炮和石弹火爆弹。所以对于胡人这些城池营寨而言,可谓攻无不克。即使在一些山地间小块山谷或盆地类型的平原上,这些东胡人的战骑也不是梁军重装铁骑和轻骑飞羽的对手。实际上,正因为这个差距,徐荣太史慈在接连打了几场硬仗,拔除基座城池营寨后,剩下的诸胡部落基本上都选择了望风而降。

    张辽微微一笑,客气道:“二位兄弟带兵有方,能如此短时间扫平带方,张某心中佩服不已。”

    这一说倒让徐荣不好意思了,连忙应道:“哪里哪里,文远兄过奖了。和文远兄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三人说话间就来到了府邸门前,东青州太守荀彧还有一大帮子包括曹冲在内的魏国将臣,早早就在大门外等着。辽见此连忙跳下马向荀彧施礼道:“卑职见过荀州牧。”

    荀彧笑道:“文远将军不用多礼。我等已与我等已为将军备下接风酒宴。诸位里面请!”

    众人在府邸大堂内坐定,荀彧击了击掌,早有婢女仆佣开始端酒送菜。众人吃喝间,荀彧又将曹冲这边一拨人介绍给张辽。实际上,这其中有些人张辽早就认识,又是寒暄客套良久后,方才有人提到正事。

    曹冲起身,端起酒爵向在座众人打了个半圆,意为向大家敬酒后道:“小王奉天子之命,要前去瀛洲追击曹丕那贼子。只因各种缘由,已在带方停留了很长时日。如今张辽将军大军已到,海东军也已成雏形。小王的部旅自当即刻南下,不宜继续在此久留。所以这轮酒宴就当小王与诸位的饯别酒吧。小王在此敬各位大人将军一杯,以谢诸位对小王的攘助。”

    曹冲怎么也是个天子亲封的海外藩王,众人立刻齐齐起身举杯相应,而后大家等曹冲将酒饮尽,也仰脖将各自酒水一饮而尽。待大家都坐下后,荀彧却开口向曹冲问道:“前几日,东青州府邸向魏王送去的情报和海图,不知魏王可否收到。又敢问关于向瀛洲的进军路线,魏王有何打算?若有用到东青州的地方,魏王只管开口便是。天子有令,让我东青州以及驻东青州的大梁军旅要对魏王提供力所能及支持。”

    曹冲一听便知道荀彧所说的情报,便是由东青州府邸细作所收集而来,前几日送给他的。情报的内容大致是,曹丕军南下到伽倻国,与国王金已旺结盟,南渡瀛洲之事。

    这所谓的伽倻国其实就是三韩之一的弁韩。它是由十二个平均间距不到二三十里的小城邦组成。位于海东半岛东南端。在这段时间,卫温派遣的斥候船所打探描绘的粗略海图上,可以发现这里是距离瀛洲陆地最近的地点,只需跨越一道宽约三百余里的海峡便能到达瀛洲。而且这海峡中还有一岛,唤作对马岛,可做渡河船队的中继跳板。

    所以伽倻国是个绝佳的南渡瀛洲的基地。若换做其它地点渡海便是孤注一掷的赌注,如同棋盘上的过河卒子只能向前再无退路,遇到风浪难以及时规避,登陆后若没有立刻找到立足之地,找不到补给,也难以从海上提供补给。

    此时,南新城府邸之中,曹冲还未来及答荀彧的话,负责将曹冲护航到瀛洲的卫温却站起来说道:“荀刺史以及三位将军,某确实有一事相求。就是恳请东青州以及朝廷大军能从陆地上助某的舰队袭取伽倻国。如此某才能安全稳妥的将魏王的大军送过海去。”接着,卫温又将为何要占据伽倻国的道理说了一遍。

    荀彧虽为东青州刺史,但却并没有指挥三大军团乃至海东军的权力,所以他只是斜瞥了张辽一眼,因为张辽已被远在洛阳的冯宇封为东征军统帅,全权号令三大军团和新成立的海东军。

 第734章 酒宴间的推演

    南新城令守府邸大堂。张辽放下酒杯,站起身来,拱手对卫温道:“卫兄奉诏令护送魏王去瀛洲就藩,某自当鼎立支持。只是…,只是我军从陆路南下到这伽倻城恐怕要耗时良久,不知道卫兄还有魏王是否等的起。从南新城到伽耶,唯有一条可行路径,便是先南下到马韩的不弥城。然后再从不弥城向东进入伽耶。虽然隔着五百里纵深的马韩所盘踞的区域,但据探马细作所报,马韩与东部秦韩所盘踞的崇山峻岭不同,他们的地盘虽也多山,但他们城池大多建在分散的小块平原上,且相互之间都有坦原平道相连。所以我们的陆路大军一路杀到马韩最南边的不弥国并不困难。不过这不弥国地形非常特殊…”

    张辽说到这话语顿住,太史慈插话道:“难道这不弥国是在群山之中,好在我们梁军也已经积累了颇多的山地经验。现有我等三大军团的山地斥候加起来足有千人。”

    张辽摇头道:“不弥国并非是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也是在平原之上。但其方圆百里内,河川密布,峡湾纵横,间杂高岗丘陵。海岸附近又是群岛密布。可以用支离破碎来形容,地面虽平坦,但战骑战车无法纵横奔驰,反倒有利于熟悉地形地貌的马韩军游弋运动。某正是恐不弥国的守军不是如常坚守城池,而是利用这种地形与我军周旋其间。那样会将战仗时间无限延长。”

    大家都以为张辽说完时,却没想到他缓了口气继续说道:“此外我们攻占不弥国后,接着又有个难题,从不弥国向东行百余里才能进入伽耶的地盘。这段路程虽然才区区百余里,但全段都是在崇山峻岭之中穿行,而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又分布着许多马韩小邦,他们可能出于报复,在我军行进中进行伏击。我军在山区行进本就缓慢,若还要保持警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