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这三十条船只在靠近红海一端的河口处靠了岸。一些兵士和将官纷纷从船上跳了下来。他们都是冯宇的兵将。
亚历山大为了能提高自己嫡系军团的装备水平,犹豫一番后还是答应的冯宇的请求。以政令的形式从埃及行省和犹太行省中各划分出运河沿岸的一定范围的区域,交给西西里行省管理。
当下的犹太行省还小心翼翼的保持着中立,盘踞在该省的军阀实力弱小,只能在周遭的强邻中寻找政治平衡,夹缝中求存。而且虽说运河在埃及和犹太行省之间,两行省各管一边河岸。但运河的实际控制权却是在埃及的奥勒良总督手中,平常向运河上商船收的税金也都进了埃及的府库。它犹太行省并没有什么实际权益。所以犹太省的总督见了亚历山大的政令,虽然不心甘情愿,但还是照做了。
埃及行省的奥勒良,虽然手握重兵,本也可以拥兵自立。但他有自己的打算和长远目标,按照他自己的规划,他现在必须表现忠诚于亚历山大。此外,他自己也需要来自东方的这些精良武器装备。就以那单兵弩炮来说,虽然大部分机件,埃及的工匠已能有模有样的仿制出来,但是一些关键部件,尤其是那种名为橡胶材料制出的筋弦却是无论如何也仿制不出来。这东西只能从东方进口成品,连橡胶这种原料都没有买的。为了弄到那橡胶树的种苗,他花费了无数金钱,也被骗了无数次,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更不用说制造橡胶的工艺和方法了。所以奥勒良见到亚历山大发来的政令,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
船上下来的这些兵将中汉人,波斯人占了相当比例,本土族裔的兵士却是很少。这其实是冯宇有意为之。兵将很重为首的却是一名满足花白虬须的大汉。此人正是典韦,他的弟弟典青在西西里岛,他在冯宇的召集敕令后,自然也带着家眷赶过来。当下,冯宇委任他为运河区执政官。让他带着四个大队,共两千兵马屯守运河区。他们已经在运河的地中海出口和中段各设置了一个堡垒要塞,将在这与红海的连接处再设下最后一个堡垒要塞。
兵士们叮叮当当的忙碌着修建着临时营寨,典韦则坐在凉棚下一把靠椅上,眯眼将视线向河面上扫去。不时有硕大的商船从河面上穿行而过,它们行到临时的船闸关卡前时,缴纳一份税金后方得以放行。短短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典韦就发现先后有十来条商船穿行而过。典韦暗道,怪不得主公冯宇要这套运河呢,原来这就是棵摇钱树啊。
就在此时,一骑沿着运河的河岸飞驰而来。典韦定睛一看,是自己麾下的传令兵,心想如此匆匆赶来定是有大事发生。果然,令兵在他身前跳下马说道:“启禀执政官…”
典韦将手一摆道:“什么执政官,我听不习惯,你还是叫我将军好了。”
“额,是将军。启禀将军,这两三日,相继有五六条地中海的商船到北方堡垒报案说,他们出了运河不久就遇到了海盗。海盗们不仅将船上物品抢掠一空,甚至还扣押了一些船只和船上人员做为人质,勒索钱财…”
他话还未说完,典韦就打断他的话道:“将这些情况汇总后报告给总督府的主公就可以了。这地中海发生的事,虽然距离运河出口近,但毕竟不是运河区中的事,不归我管啊。再说地中海那么大,我想管也管不了啊,就我这几十近百条小船还有两千兵马,怎么在茫茫大海中寻找这些海盗?”
那令兵急忙补充道:“启禀将军,这些情况实际上已用飞鸽传书的形式向总督府那边报告了。但是今早海盗们又袭击了我们的北方堡垒”
典韦这才惊讶的啊了一声,站起身来。
第1121章 海盗之谜
“什么?哪来这么胆大包天的海盗?敢来打我们的堡垒要塞”典韦已从靠椅上跳将起来,大惊失色的说道。
令兵又回答道“将军勿急,海盗们并没有打下堡垒。他们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了个把小时,就匆匆撤走了。”
典韦沉着脸道:“某还是不放心。备船!,不,船太慢了。备马!某要亲自去北方堡垒看看!”
……
北方堡垒其实就是典韦运河卫戍部队设在地中海河口处的那个要塞堡垒。红海河口处的那个叫南方堡垒,中段的则为中部堡垒。北方城堡不同于南方城堡和中部城堡那样的临时性营垒。典韦从奥勒良麾下部队接管此处时,这里就有了一个已经建好很长时间的永久性堡垒了。典韦的兵将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巩固和扩建。
此时,刚刚遇袭没多久的北方堡垒四门紧闭,堡垒的墙头,守军兵士们躲在箭塔望楼中或垛墙后,紧张的注视着城外的动静,特别是西北面地中海上的动静。突然,有人惊呼起来:“有动静!”
负责镇守此堡垒的一名千夫长连忙探头向堡垒外的海面上望去,却是茫茫一片大海,连个帆影都见不到。他气的大骂道:“不要草木皆兵呼喊乱叫的。”
此前叫喊的那名兵士立刻应道:“是运河河岸这边有骑队来了!”千夫长连忙跑到另一边眺目远望,果然一队骑手正策马前来。但是他立刻认出来,为首的一人正是他的顶头上司典韦。
这千夫长是名波斯人,但拼音汉语已经掌握的很熟练了,见到典韦先是一套来自中原参拜礼节,然后向典韦滔滔不绝的汇报起来…
就在昨天傍晚,又有一条商船躲入运河河口向北方堡垒报告说……自己的船队遭遇海盗劫掠。海盗发现船队中的商船都是空船,于是便扣押其中两条商船和绑架了船上的人员,只留这一条商船回去筹措赎金。
千夫长也没在意,因为商船被海盗劫掠这事,这一星期来已经发生了多次,都习以为常了。他只是简单的写了个报告,和其它报告一起由每天定期向放飞的信鸽送往西西里岛鸽房。
但是当晚却突然起变故,那几名暂时被容留在堡垒中的商船乘员突然发难,暗中袭杀堡垒中的守军兵士,企图偷占城门和城墙。
幸亏这些守军兵士警惕性高,在第一时间发现了端倪,告警之声顷刻间就响彻了整个城堡要塞。值守的兵士们竭尽全力将这些伪装成落难商船船员的不明之敌拦截住,终于在援军赶来之前没能让他们打开城门。只有少数敌军登上了城堡的墙头甬道,但在他们投下绳索之前也被城头的守军所斩杀。
同一时刻堡垒城头的守军点起了用长木杆悬挂于城头的多个火盆大灯,将城墙附近照射的如同白昼般。他们立刻发现了大批携带弓弩刀枪的不明武装人员,便用各种弓弩,单兵弩炮向这些人攒射。埋伏在城外的人等了半天,见城头城门都没有动静,城头的守军兵士又越聚越多,知道计划失败,便乘着夜色匆匆撤走。
北方堡垒的千夫长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不敢贸然追击,只能固守在城堡中直到天亮。等到天亮,出城一搜索打探,没有发现一个人,但是发现了一串一直延伸到河口海边的脚印。想来这些人是乘船而来,除了是近段时日兴风作浪的那些海盗还能是谁?
典韦听完,先是气呼呼的骂骂咧咧一通,而后冷静下来一想,自己除了做好防备,也干不了什么。最终,一切还得靠冯宇来定夺解决。他对那千夫长说道:“即日起,一不准将任何陌生人容留在城堡之中,二要严加盘查从运河经过的过往船只。三是每晚值守兵力要增加一倍。”
……
西西里岛巴勒莫总督府内,冯宇正召集众将议事。议题当然是最近发生在地中海东部层出不穷的海盗事件。
自亚历山大收复山南高卢,平定整个亚平宁半岛后。罗马帝国虽然还是四分五裂的状态,但各个割据势力之间却是已经太平了相当一段时日。地中海海面上也同样是风平浪静。
包括亚历山大在内,这些割据势力相互之间虽然嘴巴上喊打喊杀,叫喊一些什么类似“汉贼不两立”的宣言口号。但实际上现在谁也不愿意主动发起进攻。他们或是默默积蓄实力或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得过且过。尤其是那些和北方蛮族紧邻的势力,那些蛮族已经对分崩离析的罗马蠢蠢欲动,在他们的威胁面前。这些反叛势力更是不敢轻举妄动,起码要用一半精力提防那些蛮族。
但是这股不知来自何方的海盗却打破了地中海的平静,尽管他们对众多割据的军阀,势力都产生了诸多影响,但影响最大的却还是西西里行省。除了西西里相当部分经济依赖海上贸易和运输外,更因为运河区的收入也和此紧密相关,那可是最直接的真金白银。若是再让海盗如此猖獗下去,只怕没多久就没有船只赶从苏伊士运河来往地中海和红海了。
典青向在座众将官员大致介绍完海盗情况后。西蒙斯首先说道:“奇怪,自从总督主政西西里以来,就已经瓦解了当年最大的海盗……西西里佣兵团下属的海盗舰队。而后更是三番五次由甘宁将军的舰队对西西里周边的海盗进行围剿。罗马政变未遂后,各省纷纷反叛自立,为了他们自身利益考量,几乎所有临海的反叛势力都对海盗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打击。所以现在我能肯定,地中海上不会有海盗。即使有零星海盗,那也就最多是几条破船,几十号人的毛贼,根本不可能猖獗到如此程度。”
西蒙斯的话很快得到了甘宁的认同,他还是习惯性的向冯宇抱拳说道:“总督大人,西蒙斯所言不虚。所以我断定这就是某股叛军势力的海军伪装的海盗。这些罗马人讲求面子,为了他们的名誉,不好意思公开抢劫,就伪装成海盗四处劫掠。”
第1122章 塞浦路斯
冯宇站起身来,在大堂上首来回踱了两步后道:“其实我也早已想到这是罗马境内某个割据势力假扮的海盗。但就是不知他们是来自那股势力。”心细的人都能听出冯宇和西蒙斯以及甘宁话语的差别。后者断言是反叛势力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