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谦很穷,他远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光鲜。真要是没有投效的权贵肯接纳他,很可能以后的年景,他要缩衣节食还账了。御拳馆内,如今最为追捧的偶像学长就是史恭,他成了太师父的侍卫,正儿八经的武官。
陆谦的情况比史恭好不了多少。史恭虽然也是破落军户出身,但史恭遇到了个好老师,还有大师兄经常帮衬着些。自己的老师刘胜可直管自己要孝敬,从来没有花钱帮过自己。御拳馆的学员,要是出身贫困的话,基本上都是欠了一屁股的烂账,练武实在太费钱了。史恭当初就欠下上千贯的债务,要不是遇到了刘葆晟家不缺钱且豪爽,他也要抓瞎。陆谦虽然没有欠账比史恭多,但也少不了多少。主要是他没有置办像史恭那样的一整套行头,武器,还有马匹。
他就一柄不能算多好的精铁朴刀,可是他平日里爱面子,喜欢穿好吃好,日子过的太铺张。背负几百贯的欠账再寻常不过了。
如今史恭混出头了,但是他陆谦还在御拳馆里苦苦熬着呢。要是刘太师真有心栽培史恭,在军队中历练一阵,五品的游击将军也有希望。
要是想要三四品的高官,就需要战功的积累了,这一点,在大宋一点办法都没有。除非他家有个好妹妹,嫁给了皇帝。
不知不觉之间,李逵和周侗对战了八九十招。
这在御拳馆内,已经是破天荒的存在了。大部分教头,基本上都会在五六十招内被周侗击败。周侗的弟子会更快,甚至二三十招就能击败。
不是因为周侗太强,而是周侗会的太多,总有办法克制弟子的功夫。
反正史恭也好,卢俊义也罢,都没学全了周侗的绝技。
事实上,卢俊义和史恭的功力,在御拳馆内连教头之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一方面,周侗对教头放水。同时,他又对自己家的徒弟极其严苛,一来一去之间,拉开了彼此的距离。
但是面对李逵,周侗根本就不敢轻视。
甚至用了最慎重的办法,一点点的磨掉李逵的体力。而他用的办法就是,黏字诀。
李逵一开始也以为自己的枪沉重是招式的原因,持续的时间长了,会拿不住。
可是平日里他和李全对战,别说一百招了,就是三百招,他都能对战自如,不受影响。而且以前用的是鬼王斧,比三尖两刃神锋更重。忽然间,李逵想到了刀尖上传来的古怪,仿佛一下子有了千斤之力压下来。
李逵这才明白,自己是中了周侗的计谋。
黏字诀的效果是叠加。
周侗偷偷的一点点加上去,就没打算让李逵好过。
他原以为李逵在五六十招之后,兵刃就会脱手。
可没想到,李逵坚持了快一百招了。这时候,就连周侗也不想隐藏了,加力,加力,持续给李逵压力。
当李逵醒悟过来的时候,他用被动的振字诀来荡开周侗枪尖上带来的压力。
叮咚,
叮铃
突然间,两人兵刃碰撞的声音变得清脆悦耳起来,让人大为奇怪。
周侗也是暗暗惊叹,李逵的不一般,看明白是一回事,在对战之中想明白应对的办法是另外一回事。
李逵的悟性,是周侗平生仅见的最好的练武之人。
他甚至有种心心相惜的感觉。
但这并不能让他放过李逵,毕竟李逵踩了御拳馆的脸面,他作为馆主,说什么也要讨回来。再说李逵的应对,要是一开始,李逵就如此应对,周侗似乎会有大麻烦。
但是已经一百招了,李逵这才用出的应对办法,虽然有用,但已经无法扭转他处于绝对劣势的局面了。
又十几招之后,李逵的动作甚至给人一种僵硬的感觉。
而周侗却给人一种越战越勇的勇猛,仿佛之前的交手,他都是试探而已,如今才是他真正的实力释放。
铛铛铛。
李逵手忙脚乱地抵挡了一阵,突然手中的枪杆荡来起来,双手脱力,手中的三尖两刃神锋飞了出去。
仓啷啷
三尖两刃神锋重重的跌落在了地上,弹起之后,嗡嗡作响不停。
最后,他们对战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招。
李逵闭着眼睛,微微回忆着周侗的招数。一息,十息,一百息,李逵都没有睁眼。仿佛给人一种输不起的感觉。良久,李逵才睁开眼对周通躬身道:“周师傅,好功夫,李逵败了!”
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
高手该有高手的气度。
最怕有种高手,比武败了,却死活不认账,而且以苦主自居,非要胜一场才善罢甘休的那种人。
好在,李逵不是。
他其实对自己的发挥很满意,能够和周侗全力对战一百多招,虽然最后落败了,但他对自己不仅没有丝毫沮丧,反而多了不少的期待。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上升的空间。
大侠嘛?
侠之大义,为国为民。其实大部分武者都做不成这样高尚的人,对失败者来说,恼羞成怒是常有的事。
让人没想到的是,李逵不仅坦然接受失败的结果,亲口表示自己技不如人。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如果李逵的年纪在三十出头,这时候的武人开始走向成熟期。这是因为,武人的世界和人不同。人弱小的时候,到处拜码头,摩拜高人名士。就连苏轼、欧阳修这样的坛宗师,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但武人不一样,武人即便在弱小时,也会琢磨着将看似比他们名气大,实力强的对手拉下马。
结局当然只有两种,一种,侥幸赢了,获得无上荣耀。另外一种就是失败,被揍得一头包,找个没人的地方舔着伤口,心中燃烧起不灭的战意:下次,下次,老子一定要将身上的痛苦百倍还给他,丝真直娘贼的疼!
而且,武人挑战,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后一种。
在无穷无尽的挨打和碾压下,再傻的人也明白强出头的结局是什么。
之所以觉得李逵的反应不对劲,是因为,就李逵的年纪来说,才二十啷当岁的年纪,这个时期的武人,大部分都是挨打了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俺不服!
有句话这么说的:负气皆是少年郎。
这个年纪的年轻人,脸皮最是薄。真要是技不如人被人碾压了也就算了。但是周侗和李逵的交手,并非碾压,而是苦战了一百多个回合。周侗甚至担忧,如果再一次和李逵交手,他甚至要付出二百个回合以上才能战胜李逵。要是李逵能够将战斗拖到三四百个回合,或许连周侗都觉得自己败下阵来的可能性很大。
这源于体力的原因,只要李逵有本事和周侗的比武拖延到四百回合,他就有胜的希望。
看起来似乎不难。
正因为不难,才会给人一种侥幸的想法。
似乎周侗也没有强到天上去。
李逵还是有机会的。
按照年轻武人正常的反应来说,遇到这样的情况,肯定不能服气,反而会在临走时候丢下一句狠话,以示自己不甘:且记下今日之辱,他日必有厚报!
这话的意思,可不是说以后要将对方看成是恩人,而是等待机会,再战一场,把丢掉的面子找回来。
用一句情绪化的语言来概述就是:我还会回来的!
这才符合李逵这个年纪的行事作风。
可李逵之前还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样子,对刘胜说:“尔不是吾对手。”目中无一人的气势,被他提升到了顶点。欺负王进不要不要的,差点把老头子累背过气去。可下一刻,却脸红心不跳的低头认输了,态度极好。
这种做法,很不武人。
倒是和脸白心黑的读书人有点相像。
尤其是李逵这样的高手,说自己是人,这不是笑话吗?高手的功夫,肯定不是做梦学来的,需要长期的打熬身体,付出需要以五年,十年为计量。寒冬酷暑,一天也不能懈怠。时间都花在练武上了,还有什么精力去读书,写章?
就连平日里在御拳馆内以善用心计出名的刘胜,都忍不住嘟哝了一句:“这厮忒不爽快!”
陆谦在边上吓得面如土色,心说:老师,你就别胡乱得罪人了,王进师傅您老都不敢下场比武,如今要是惹上了李逵,岂不是我等要有灭门的惨祸?
反倒是御拳馆名义上的主人,馆主周侗对李逵反常的行为一点都不在乎。
甚至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邀请李逵去他的官舍坐坐。像李逵这样的高手,全天下都是有数的存在,只要不是解不开的死仇,没有人会为了一时的义气,往死里得罪李逵。而李逵来御拳馆,正是来请教武艺的。
步法,功法他都是不担心。唯独拿着三尖两刃枪,明明是一柄骑兵作战的武器,为毛他只能骑在墙头上发动?
骑在马上动用招式,立马有掉下来的危险。
好好的骑战武器,被他练成了步战武器,即便很猛,比他用鬼王斧都要猛,但李逵其实内心很方的!
他都不知道那个地方打开出了问题,导致最后全歪了。
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周侗,可能是能解决李逵要命问题的唯一人选了。
周侗亲近的拉着李逵,似乎根本就没有看出来之前他们还是兵刃见兵刃的厮杀过一场的对手,而王进因为有李全的关系,混到了一个作陪身份,高俅、李云也在邀请之列。
“怠慢了贤弟,我这里只有些许粗茶,还请不要嫌弃!”
武人就是这样,高兴起来,认兄弟。江湖辈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武功的境界和实力。别看周侗和王进的年纪比李逵大了三十来岁。但他们并没有将李逵看成是晚辈,而是以同辈相待。这源于李逵的实力,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除非真有师承关系,要不然肯定不会在李逵面前装前辈高人。
“这个,折煞小子”李逵有点不适应,别说李逵了,就连李云和高俅都觉得不大妥当。
王进却颇为不耐烦道:“你我都是武人,江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