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公廉乐地都快找不到北了。
不过,再好的酒宴,也有曲终人散的这个时候。再说酒楼的姑娘,除非跟着客人回家,一般可不会有留宿之类的业务。毕竟,她们挣的不过是卖菜卖酒的钱卖笑,要是想要其他的服务,还得去勾栏和瓦子。
韩公廉伸着手,遥望着叫婉儿的陪酒姑娘,仿佛心都要碎了,口中喃喃道:“婉儿姑娘,改日我来寻你。”
婉儿毕竟是老手,羞答答的脸颊透着殷红,也不知道是酒气上了脸,还是演技过人,对韩公廉难舍难离道:“大人,奴家哪儿也不去,就等着你!”
人都走了好一阵,韩公廉还没有缓过来。
不得不说,韩公廉的酒量很好,喝了一个多时辰,竟然还没有醉。只是仿佛被掏空了似的,无精打采。
李逵突然间心头生出了一丝负罪感,他好像是拖着官员下水的坏人,以前多正派的韩公廉,如今却有种要自甘堕落的样子。
“韩老弟,喜欢就替婉儿姑娘赎身。”
和勾栏一样,酒楼的陪酒伎,也都是要签卖身契的,短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赎身的钱比勾栏要便宜很多,但对于韩公廉这等小官来说,靠俸禄根本就不够赎买人家一年的钱。
可韩公廉缺仿佛下定了决心,心中有目标的官员,最是没有底线。
李逵对激灵的梁世杰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刻起身出了衙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头热汗的梁世杰带着一份契递给了李逵,后者笑着推向了韩公廉。韩公廉看着契约上的名字,迟疑道:“李大人,你这是做甚?”
“婉儿姑娘的卖身契,老韩,你还是下不了决心吗?你嫂夫人没有意见,韩兄弟大可放心。”李逵诱惑道。
“拙荆过世都好几年了。”韩公廉苦笑道:“大人,我……即便婉儿姑娘来家里,我也养不起啊!”韩公廉这话倒是真话,他的俸禄怎么可能养的起丰乐楼的歌舞伎,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不过李逵既然这么安排了,就肯定韩公廉养的起。
李逵欺身上前倾了点,低声道:“老韩,我只要工匠,最好的工匠。你手下的,太史局的,还有少府的工匠,其他工匠我不要,会做自鸣钟,且能独当一面的工匠。”
“李大人,少府卿可是四品,我会被屈文举欺负死的。”
韩公廉说什么也不答应。他挖少府的工匠,还是做贡品为主的自鸣钟的工匠,他头上的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可李逵却蛊惑道:“放心,老韩。拿出当年跟苏老大人做水动浑天仪的气势来,不过是少府卿而已,怕他做甚。”
韩公廉叫苦不已:“这能一样吗,当年苏颂老大人是主政都事堂,可是宰相,少府的人敢叫板?反了天了!可如今不一样了,苏大人告老了,屈府卿捏死我,就跟捏死只蝼蚁似的轻松,我哪敢造次。”
“我给你提成,拉来一个能用的,技术过关的工匠,我给你这个数……”
李逵也没办法,自从他从少府拉来了琉璃工匠之后,少府卿屈文举防备他就像是防贼似的,他连少府地工坊都进不去,如何挖人?
而制造自鸣钟的工匠,说起来当初还是跟着李逵混的,可惜,当年他也接触不多,没办法挖人。只能让韩公廉去挖人了。
韩公廉看着李逵的手势,狐疑道:“一个才十贯?”
“一百贯一个,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你将名单拟订给我,把人偷偷拉来,后面的事情不用你出面,钱立刻送你家里去。不过你得帮忙给我做个机器。”李逵提出了条件。
能做自鸣钟的工匠,可以说是如今大宋为数不多的钳工,只要将这帮人拉来,他就能考虑让韩公廉设计第一台工业母机,有了机床,哪怕是用水轮驱动,效率,尤其是改变提高大宋的制造能力,将是无法想象的进步。
“母鸡,这去集市上买不成吗?”韩公廉不解道。
“是母机,不是母鸡。”
李逵比划道:“用钢铁作为骨架,水轮作为驱动,齿轮作为传动的一种机器。只要你能给本官做出来,奖励一万贯!”
“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韩公廉为难道:“可是如此一来,太史局是回不去了。”他说这话,不是什么太史局回不去了,而是不敢回去了。少府挨着太史局不远,他可不想被一个穿着绯袍的官员堵门。同时,他也不想去铁监。
“来兵统局,只要你做出了工业母机,按照最高奖励一万贯算。其实,让你去冶铁工坊,是让你参详机器底座的铸造工艺,完善之后,设计并做出能制造精良零件的机器。只要有了一台这样的机器,就能制造第二台,第三台……一万贯看似不多,但兵统局可以给你官职,放心绝对不会亏待你。”
一万贯,足够韩公廉在京城买上一座大房子,然后抱得美人归。还有兵统局的官职……话都到这个份上了,韩公廉自然不会退缩,拍着胸脯表示:“还请局座放心,包在我身上。”
等到韩公廉离开了,蔡京这才不无担忧的询问李逵:“局座,下官总觉得韩公廉有点不靠谱啊!”
“把心放肚子里,钟楼你知道吧?”
耸立在保康门附近的钟楼,绝对是如今京城的一大盛景,蔡京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之前还在皇城内做过官呢?
李逵回忆道:“当年我提议陛下建造钟楼,我不过是提出了个自鸣钟的设想,其实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韩公廉一个人做出来的。”
“局座自谦了。”
“一点都不自谦,韩公廉绝对是个被忽视的人才。”李逵眸子中闪过一丝精光,悠悠道:“这个韩公廉,绝对要比你比你想象的更加优秀。”
第718章 大宋禁卫军
工业母机有了眉目,燧发枪也已经在李逵和鲁大师商量下,彻底定型了整枪,并开始试制。要是试制成功,将彻底投入批量生产。
虽说这新机器和新武器的效果没有人知道会达到什么程度。
工业母机的精度更是让李逵无从下手,但至少这已经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接下来,冶铁工坊应该要培养足够的钳工,翻砂工,钢铁工人……反正啥时候想到缺啥,就学啥。
至于燧发枪,李逵根本就没有想过燧发枪的威力能够超过神臂弓。
神臂弓的射程大概是三百步,一步也是计算距离的离量词,就是人左右脚各迈一步,距离大概在一米二左右。
可见,神臂弓的射程大概在360米左右。
这样的射击距离,早期的燧发枪根本就难以达到。很丢人的只有一百多米,比起神臂弓的超远程打击,燧发枪就不够看了。即便加装了膛线的燧发枪,设计距离也只有二百多米,算起来是两百步左右的样子。在射程上,神臂弓完爆燧发枪。
更气人的是,神臂弓装填要比燧发枪快。
但神臂弓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没办法大量短时期装备,制作时间超过三年,维护起来更加麻烦。
这就导致神臂弓永远也不可能像燧发枪那样,只要工人原料足够,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疯狂。唉……等等,要是神臂弓的弓臂换成合金钢……弓弦用钢丝绳,加装滑轮省力,岂不是?
李逵想到这个可能,顿时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哆嗦。反曲弓,复合弓,尤其是复合弓弩,真要是这玩意能大批量制造,天下还有谁是对手?
不过他也是脑袋一热,材料就足够让他发疯。合金钢是一个难点,还有一个就是钢丝绳,这玩意可要比做碳钢难的多。他现在虽说自封为大宋第一科学家,可实际上,也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根本就不成体系。
再说了,弓弩发展到了极致,也不过是冷兵器。再强大的弓弩,总不至于比步枪还要强吧?两者的上限,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
另外,他也不是不想搞出个蒸汽机什么的,可问题是,饭要一口口的吃,如今冶铁工坊连合格的技工都没有,更不要说做出个密闭的,拥有一定精度的蒸汽机了。这玩意虽然技术要求怎么高,但并非是眼下的工匠能做出来的玩意。
用水轮驱动,终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燧发枪从出样品,然后最终定型,虽说有一定的时间,但李逵认为不会太长。毕竟技术难点已经完全解决。
该准备士兵,训练真正的火枪手了。
李逵虽带过兵,还指挥过几万人马的作战。
但是在大宋,任何组建军队的事,都不是一个文官和武将能够自己决断的。
他必须要得到皇帝的首肯,同时还需要枢密院的支持。
这日,李逵早早的赶到了垂拱殿见皇帝。
组建火器营这样的事,要是放在朝堂上,就大宋文官们的尿性,吵上一两年都有可能。当然,如果章惇鼎力支持的话,或许半年都能确定下来。但如果皇帝鼎力支持的话,这个时间会在几天内做出决定。李逵当然不愿意等,找皇帝是最好的办法。
再说了,让他给皇帝说清楚,总要比只知道经史子集的文官要好很多。
“陛下,天章阁待制李逵求见。”
身为好兄弟,郝随自从儿子认了李逵做义父之后,天天想着要给李逵帮忙。可惜,他就是个宦官,除了进谗言,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大忙。
好不容易李逵求上来,自然是拍着胸脯要办漂亮了。
朝堂上又是为修渠事吵了半天架,可说是为了修渠,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为了修渠,而是信仰之争。这种争吵除了皇帝下场,一般都吵不出结果来。赵煦怎么可能下这泥潭,躲还来不及。即便在早朝上一言不发,皇帝赵煦也深感疲倦,抬手扫了扫龙案上的奏折,心头免不了对蔡卞的不满,心绪也有些烦躁。自从蔡卞贬谪了保守派官员之后,朝堂上就没有一天是安宁的。好不容易维持的平衡,被打破了。
实力的平衡被打破之后,任何一点不满,都会激化成争斗。皇帝赵煦被吵的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