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家里张国栋发现家里很是热闹,九叔他们正在门口等车回来撞车,大舅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和父亲在门口说话,看见拖拉机回来所有都围了上来。
“不用上了,乡里下班了,明天早上再装。”张国栋阻止后九叔几人才放下手中的铁掀。
“爸,以后要是有人送石头来,你就让他先把石头放自己家们口,倒腾到我们家门口这多出一次力不说,我们现在每次结算还麻烦。大舅…你过来了!”
大舅笑了笑点点头,自己这几天石头攒了一大堆,听说外甥拖拉机买回来了,便连忙跑了过来。
“大家都先回家,国涛你去借几个凳子去,再把五叔家炕桌也接过来。”
原本以为就九叔五个人加上他们一家,没想到门口看热闹的就有20多个,今天张国栋家里第一次挣钱,请大家吃一顿也是应该的,他今天菜买的本来就比较多。
二弟把桌椅摆放好,母亲稀饭馒头也都弄好了,张国栋与父亲、舅舅和九叔他们坐一桌,二弟与其他邻居坐一桌。
“国栋,你有出息啊!现在周围几个村子谁不知道你买了拖拉机,拉石头挣乡里的钱,很多人都拖关系问你收他们石头不收。”启博叔率先开口到。
张国栋知道周围村里人看见张家岭卖石头能赚钱,定然也是会眼红,他现在拖拉机一天拉个50吨光是张家岭村人肯定供不够,给每家一天按500斤石头计算50户也才十几吨,所以走邻村收石头也是必然的。
“今天一天时间,门口石头就差不多拉一了半了,这几天我爹挡着大家没让送过来,村里各家门口多少都攒了一些,但最多也就一天的量,我们先在附近4个村子里收石头看看,高家原就交给我大舅了。”张国栋看了看大舅。
“这几天你的几个门中舅舅其实也找我问过这事儿,我没敢答应他们,现在我那里也攒了10多吨石头了,你要拉明天就能来拉。”大舅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多天他们就攒了10几吨石头,显然不是他们一家人能攒的够的。
“我媳妇娘家二伯是北庄村村长,北庄也是挨着西沟的,他娘家有5个兄弟…”
听到张国栋的话,二哥张国荣也有忍不住了,给自己岳父家强生意,一家人如果能够负责一个村子的石头收购,为自己村子人创收,能拉拢自己在村子的人缘不说,中间定然也能多点回扣。
“行,北庄村就交给二哥你负责了!”紧挨西沟村子,距离张家岭近的就是北庄、赵家原、王贺村,曹沟渠、西窑村几个,其中北庄和赵家原算是比较大,其他村子都要小一些。
张国栋就挑选了距离张家岭村近的这5个村子,其他3个村子曹沟渠与西窑村义功叔与黑子家有亲戚,只剩下最后的王贺村了。
“王贺村先别急,这几个村子足够我们最近拉的了,每顿石头10块钱我只和负责的人算账,你们要早点说清楚,至于装卸费一车还是1块钱,由负责人自己找,到时候钱和石头一起算账。”
几人都保证只要张国栋愿意收几个邻村的时候,装卸费都不用管,大家能有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谁都会珍惜。
“这是今天大家的装卸费,一共13车每人2块6,你们点下。”张国栋刚才已经把把今天赚的钱悄悄交给了母亲,让他分出5个2块6给自己。
几人装卸石头按理说没出多大力气,他们感觉一天拿这么多钱有愧,变一个个不愿意接钱,最后还是九叔开口了。
“国栋给咱们就拿着吧!他是要干大事儿的人也不差这几块钱,大家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九叔说完率先拿过自己的那一份,其他人这才慢慢接过钱装进口袋。
“国栋,昨天在你家拿的车轱辘……”黑子昨天的车轱辘还没给钱,不好意思说到。
“车轱辘钱不急,等有了你给我妈就行。”
吃完饭所有人都散去了,张国栋感觉到了所有人对赚钱的渴望。以前大家穷惯了,没有多少能挣钱的办法一年能攒个几十块还要左抠右省的,现在只要你愿意出力气,一天下沟弄个200斤石头轻轻松松一块钱到手,一个月就是30块钱,这样一家人辛苦些到年底也能看见自行车的希望了。
当所有人都走了,张小月与母亲一起收拾着吃完饭的桌子,今天家里人多热闹,别提她有多开心,而且门口的孩子们最近不由的都开始喜欢和她玩耍了,今天她可是疯了一天。
“国栋,今天怎么挣这么多钱?912块6,我怎么有点不踏实的感觉。”母亲在所有人都走后,又回屋子悄悄数了一边,拉着大儿子问到。
“妈,这900多也不全是赚的啊!今天除去石头收购成本再减去装车费、油费也就赚个300多块吧!人家那些大型工程车一天挣几千上万的都有,我们这点算什么,这钱干干净净靠辛苦赚来的,你就放心拿着吧!对了…让我爸注意下这几天周围村子有卖肉的没有,多买些这几天吃的弄好点,大家干活都累还经常来人。”
“300也不少了!”母亲轻声说到,父亲脸上难得露出微笑,张国栋从他们微笑的眼神里看到了九叔、二哥同样的东西,那就是希望。
第二天张承林问过周围几个村,都没有近期杀猪宰羊的,农村一般吃肉都是附近村有杀猪才卖,这样便宜很多不说也不用跑县城买去。最后他还是花了32块钱在6叔家里买了一只羊,让人宰了后才拿了回来。
张国栋继续和昨天一样,一大清早开拖拉机去乡里送石头,下午一直干到了6点多陈白俊下班这才休息,乡财务室已经和他比较熟了,条子明天再换不迟。
到第三天门口的上百吨石头终于被拉完了,结果比张国栋想象中要多出很多,1246元最后拉到乡上是163吨,多出来38吨是收石头时候只多不少余出来的,村里没地秤每次石头只多不少,让张国栋利润达到了一半以上。
到了第四天属于周末,财务室放假但修路还在继续,陈白俊加班张国栋石头还可以继续拉,小学生已经放了暑假,张小月终于不用再去上学了。
把车开到二哥家门口,自从张国栋家里不再收石头后,大家都把挖到的石头堆在一家门口,等待着张国栋把一家门口石头拉完再来拉他们的。
“这车厢是3吨半的,二哥你这大概3千4百斤了,给你按照一吨七计算,17块好了!”等所有石头装上车,张国栋递给张国荣17块钱,张国栋交给身后的自己媳妇,看见二嫂高兴的数着钱,张国栋心中也是很开心。
拉了二哥家的,接下来就是启博叔家了,他们家一共也就一顿多点张国栋给了11块,村里人都围在一起看着,都激动的等着张国栋什么时候去他们家收去。
第三十一章 买牛肉
一拖拉机总共拉了三家的石头,重量超过4吨重了,拖拉机超重这点不是事儿,现在路上也不会有人查。
让张国栋没有想到的是,每到了一家门口收石头,对方家里总会来一堆的门中兄弟帮他一起装车,到最后固定的5人也出不了手了,这装车费也没法发了,张国栋在石头重量上稍微让了一些,不让乡亲们吃亏就行。
张家岭二队12家石头总共用了4趟就拉完了。接下来是一队,他们这个队是最大的,17户张国栋拉了6车,大家每户基本都是10多快钱收入,劳动力最多的3爷爷家里也是22块钱。
下午张国栋在一队收了半车来到三队,三队距离一、二队比较远,而且是住在沟边,按理说挖石头要比一、二队要容易一些,可是在张国栋进入三队时候,却是没有发现有几家门口堆1吨以上的。
“国栋,你终于来了!我们还都以为你不来了呢!”
说话的是张国栋的同学王浪,张家岭三、四队很多人都是姓王,他们是建国后搬到张家岭的,到现在已经发展到近十户了。
“一队的刚才拉完,这不就赶紧来了。装车从最里面一户开始装,大家都不要急。”三队总共11户人家,比挨在一起的一、二队看起来要冷落的多。
把车开到最里面,三队人就开始装车,张国栋只对八叔张国萧比较熟悉,其他人除了王浪一家都没进过屋。
“你们这也太少了,最多也就600斤,给你算3块钱好了!”张国栋看了下他们家的黄料石都是个头比较大好捡的,没有一个从土里刚出来被挖出来的痕迹。
“这些石头真的能值三块钱?”拿了钱的男子一脸不信的样子看着张国栋,没敢身受拿钱。
“不是早说好了的吗?一吨十块,你这600斤就3块了!你现在反悔也没有用了,已经装上车了。”
收了钱的男子笑眯眯的拿着三张一块擦了擦又看了看,旁边的人露出羡慕的表情。
三队地在沟边上,一等田很少,大多都是二等、三等田地,每年粮食产量比之一、二队有所不如,他们很多人家里可能连十块钱都没有,看见随处可见的石头竟然能换这么多钱怎么能不开心。
“拉我的吧!我的比他家多!”
“拉我的,我家门口第一家……”
按理说张国栋收黄料石的事情从十多天前就已经传开了,而且很多人也都是挣到钱了的,三队这些村民看样子还不知道一、二队的事情,同一个村信息传递都能这么慢吗?
“王严柱,800斤不到900,4块钱你拿着。”
“王冒冒,300斤一块五毛钱,第一次收你的给你两块,以后再收可是要补回来的啊!”张国栋熟练的看着每一堆黄料石的大概重量,弟弟二弟陪他一起给村民付钱。
“王浪,2吨以上了,这是2吨4,你的这次拉不上了,下次再拉你的……”
可能有人会说没有上秤你怎么就能一眼看出多重,你的眼睛带电子重量感应的?其实不然,80年代乡村秤都不多哪儿来的地磅,大家换卖个牛,换个粮食很多也都是用眼睛大概估摸一下就行,你要是嫌吃亏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