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小庆又详细问了张国栋一些张家岭村的事儿,张国栋都一一作答,这个时候张国栋才知道龚小庆是县剧团的台柱子,戏校副校长,旁边两名老头都是学校乐器老师,一个唱老生的一个唱须声的,还有这里的3个孩子都是家离得太远没有回家的,张国栋愿意给2名乐器老师每人每天开5元补贴,就连3个学徒孩子张国栋也给1块钱补贴。
“说了这么多,你可别拿我们开玩笑啊!”龚小庆突然意识到这两人看起来都是一副少年样,这么大孩子哪儿来的钱。
“龚老师,要不这样,你们先收拾东西,我去银行取钱,就从今天算起,到正月15日正好是23天,这就是529块钱。老师同学们我的拖拉机就在门外,大家收拾好东西放车上等我就行。”张国栋不等对方再多做解释,和张小亮一起去县农行取了钱,回到学校3名老师3名学生都已经准备好了,张国栋把钱直接交给龚小庆。
“我们也不是不相信你,张村长!要不我们就拿100块定金最后走的时候再算账……”龚小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到,这么多钱对任何村子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到了这里他也相信了张国栋说自己是村大队长了。
上了拖拉机,这个时候演员们还没那么矫情,能有拖拉机坐已经非常不错了,有些演员为了演出一天要走50多公里,这都不是没有的事儿。
回到村里天色已经逐渐放暗,村里自乐班人群还在热闹的唱着,听到村里唱戏的声音,张国栋分明看到拖拉机上三名老师明显松了一口气,这自乐班明显有些底子,教起来好教。
“村长,这拉的是谁啊?”见张国栋开着拖拉机回来,唱戏人群很多都看了过来,一名村民问到。
“大家都让开,这可是我从县里请的专业秦腔老师,都帮忙拿下行礼。”张国栋停下拖拉机,刚要去帮忙就有孩子们把老师们的行礼拿了下来。
“都是老师吗?怎么还有这么小的老师。”一名小孩指着车上三名学戏生说到。三名学戏生两男一女,男孩大概12、3岁,女孩只有十岁多点,看起来和张小月差不多。
“当然了,来了都是老师,人家都是专门学习的,怎么的也比咱们强的多,以后见了就叫小老师。”张国栋对村里几个唱戏的孩子说到,戏校三名学生听到后害羞的底下头,他们还是第一次有人叫自己老师呢!
“既然是专业老师,唱几句吧!”
“唱一段!”
“来一段!”
……
所有人都一旁呐喊着,龚小庆示意一名男学生先唱,戏子到了地方都是必须开口展示一下的,而顺序一般都是把好的放最后。
两名乐器老师拿过自己的凳子,坐在张承茂旁边,张承茂顿时感觉一股压力传来,看向旁边的牙子鼓手,已经颤抖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业务与专业光从架势上就能看出来,打牙子鼓的四爷爷看见有老师摆开自己的牙子鼓,便起身,一般秦腔伴奏牙子鼓只要一副就行。
“叮叮叮!”
牙子鼓老师刚起板,所有人神情不由一阵,那名拉板胡的老师排头曲开始拉响,这是张家岭村自乐班经常拉的一段《二堂舍子》,但人家专业老师带头就是不一样,这个时候大家只求不犯错,跟着老师的节奏慢慢走着,等那名男同学唱完,所有伴奏人头上都不由出了汗。
围观的人掌声响起,专业就是不一样,每一个音调拿的都非常准,不是大家只要唱完就要是大吉了。
先是两名男同学,后是一名女同学,最后才是龚小庆亲自登台。
“各位张家岭村的朋友,今天能来这里我很荣幸,以后半个多月我都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商谈互相学习,大家有什么不知道都可以问我,我是专门学习唱腔的,现在一段《数罗汉》送给大家!”
伴奏响起,龚小庆开口周围一起杂吵声音顿时消失,龚小庆的声音就像一倍甘甜的美酒,把你带进戏曲人物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声音似乎都已经消失,所有人都静静的欣赏着龚小庆的表演。
“这一天十块花的一点也不亏啊!‘牡丹奖’获得者,等三年后让她唱一段没有上万元可是不行的。”张国栋看着场中的表演,默默的想到。
龚小庆唱完没有人敢再登场了,太阳已经全部下山张国栋打算把请来的六人分到村里各家去,没想到他还没开口,所有村民都抢着把几位老师给家里拉。
“行了,龚小庆老师就住我们家好了,王老师拉板胡就住我五叔家了,钱老师打牙子鼓就去四爷爷家,那个唱须生的学生去张小亮家……凡事招待老师的家庭每天补助1块钱。”张国栋把人分完,没有分到的人都失落不已。
晚上回家,张国栋把龚小庆安排在张小月的房间,让张小月和张萍一起睡,这样做他是打算让龚小庆有机会多教四妹一点。
龚小庆这次来张家岭村换洗衣服拿了一套,其他拿的算是书,这让张国栋对她的印象又好了不少,晚上胡月娥正在做饭,张国栋在院子墙角架了一个2米高的横木,把买来的半扇猪肉都挂了上去,把木材都放在猪肉底下点燃,顿时院子里被一股浓烟笼罩。
张国栋从门口抱来二弟准备好的柏树枝,扔进烟堆里,然后又给猪肉抹了一层盐,让它自己慢慢熏着,这熏肉要做最少需要熏12小时才行,让弟弟妹妹轮流看着火的大小,张国栋回家又把所有猪肠清洗了一遍侵泡在水中,明天就可以灌肠烤肠了。
龚小庆一边帮这胡月娥做晚饭,一边对张国栋家里情况震撼不已,张国栋家院子中3辆大机械一看就值不少钱,然后今晚晚上他们准备的晚饭是烩猪蹄、卤猪肠、土豆叉叉、凉调咸菜,主食是大米粥加花生红枣、白馒头。这么丰盛的晚饭就算城里人平时也吃不到。
龚小庆本以为张国栋家里今天是专门为了接待自己才做这么丰盛的晚饭,到当晚上开饭以后她发现所有人对这里饭都习以为常,没有农村客人先吃,剩下孩子吃的事情发生,饭桌上张国栋一直在教育弟弟妹妹要营养均衡,不能光吃肉不吃菜,其中在说教的过程中他还夹杂着自己对营养学的理解,这让龚小庆对他刮目相看。
第六十八章 证婚
腊月二十四,张国栋一大早起床看见龚小庆老师已经在练嗓子,她的发音醇厚而悠长,远远不是张国栋可以比拟的。
“龚老师早上好!”张国栋看见四妹也已经起床,喊他去给龚小庆倒洗脸水去。
“张村长,以后也别专门弄这么多肉了,随便弄些吃的就行了,我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普通饭菜也是能吃的惯的。”龚小庆昨天晚上想了下张国栋家里的招待,这一顿饭材料费没有十块钱是弄不来的,农村人十块钱能办的事情多些呢!她一天那十块钱的工资本就有些过意不去的。
“好…好的,龚老师!”张国栋看着龚小庆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昨天是多了个肉菜,这不是刚买了过年的猪肉吗!也不算专门招待龚小庆,她既然这样说了张国栋也不好拒绝。
早晨吃的包谷粥、包子、咸菜,没有了肉张小月和张国瑞一直喊叫不吃饭,胡月娥只好专门给两个孩子热了些昨晚剩的卤肉,张国栋一家大人一顿早饭草草结束,龚小庆倒是吃的不少。
早上到了大队部门口,两位乐器老师已经早早到来,正在给一旁的村民讲解着乐谱的基本知识,村里识谱的人不多,学习音乐还必须从头开始。
龚小庆很是负责,他询问过张国栋需要教的人,张国栋想让她给所有爱戏人扫盲,龚小庆最后在所有秦腔爱好者中挑选了15名爱好者,她自己挑选了张小月、张小亮等五个基础最好的人教,其他9人塞给了自己的三个学生,那三个学生交着不识几个打字的爷爷奶奶们基础的曲谱和唱腔,惹得所有人都哈哈大笑,三个孩子第一次体会到了做老师的难处。
专业的老师就是不一样,很多愿意学习的都围在龚小庆身边细心的听着她的讲解,龚小庆拿出她的教学课本用大队部门口的黑板,给所有人从零开始讲课,很多人都端来板凳拿出本子记了起来。
所有人都被龚小庆的课所吸引,今天锣鼓秧歌队没有再排练,张国栋悄悄离开秦腔教习圈子,回到家里,院子里的熏肉已经差不多了,他给柴堆里加了一些松树枝然后稍微淋了些水,然后回到厨房把昨天侵泡的半扇猪肉割下中间最肥的部分,在案板上就开始剁肉了。
花了两个小时剁了20多斤的大肉,张国栋加入准备好的大料水、大料油,在加上剁碎的葱花、生姜,他就开始灌肠了。
等把所有猪肠灌好已经到了中午,张国栋把灌好的香肠架在熏架上,他打算再熏半天。
母亲带了几个买衣服的客人回来,张国栋帮忙刚把客人打发走,又来了一大群客人,从昨天开始到了中午都有上百人来家里买衣服,看见张国栋院子里正熏着肉,所有人走到熏肉架前都要评点几句,永康县很多地方都有熏肉的传统,很多地方熏肉办法都是从很早就开始传下来的,张国栋听了很多人的建议感觉学到不少知识。
中午吃饭,张国栋家里吃的臊子面,就是关中那种传统的猪肉臊子干拌面,张国栋连吃了三大碗,连龚小庆都吃了两大碗,教了一上午戏她也是累的不轻。
“张村长,我和两位乐器老师商量了下,以后每天上午在大队部门口讲大课,中午就教小课行了,然后下午4点过后再回大队部门口试试一天的成果,你看如何?”龚小庆吃了午饭,给一旁的张国栋说到。
“这个龚老师你自己决定,你要在家里上课吗?”张国栋问到。
“就6个人,教一些戏曲常识。”龚小庆回到。
“行,您就先休息一下,等两点以后再开始教学吧!”张国栋真是佩服龚小庆,怪不得能获得如此成就,中午吃饭时间她还说着学院学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