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长坂坡开始-第8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方的骑兵训练刚刚开始,绝不能被曹军细作发现。

    骑兵是三兄弟社团的辅助兵种,后期属于可有可无的。

    刘备依附公孙瓒的时候,军中有幽州乌丸杂胡骑。

    他领徐州牧后,麾下骑兵扩充,超过万人。

    但是同吕布、袁术作战,所剩无几。

    待到长坂坡时,仅剩下张飞所率领的十八名骑兵,刘备则是伙同糜芳等人逃窜,身边只有几十骑。

    两者相加,骑兵不过百。

    即使占据荆州后,可荆州也不是产马之地,还是靠着关平的夜里猛精盐,换取的矮马,得以训练一些士卒。

    如今雍凉二州是产马之地,三兄弟社团有助于把辅助骑兵,变成正规军的规模。

    赵云认为,待到骑兵训练完成后,再大规模加上这两个利器,绝对是如虎添翼。

    曹操最重要的兵种便是骑兵,其数量、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其余两家。

    如今孙刘两家的骑兵还很弱小,就江东几乎没有什么成规模的骑兵。

    但曹操连重骑兵都有了,否则渭水之战的时候,排成骑兵阵列,对手关西骑兵也不会心生震撼。

    尤其是曹老板统一河北和平定乌桓后,骑兵得到大规模发展。

    河北、辽东俱是产马区,曹老板从这里获得大批战马,且在作战过程当中,吸收了北方群雄的数万骑兵。

    不仅如此,连乌桓的骑兵,也全都加入了曹老板的骑兵队伍。

    三郡乌桓本就是天下名骑,再加上虎豹骑这样的天下骁锐。

    不仅骑兵士卒精锐,战马也非常优良。

    北方异族人纷纷贡献出名马(上贡,献马),如燕、代献名马。

    阎柔以及鲜卑人献幽州名马。

    曹军的骑兵优势非常明显。

    赵云觉得有了这两个助力,完全可以抵消许多曹军士卒精锐的风险。

    反观己方,主要兵种就是步兵。

    来源最早便是刘备初期招募之人,这些士卒虽是军中老卒,但转战二十来年,也是年老之人。

    然后便是徐州牧陶谦的赠与,以及他死后转到刘备麾下的徐州兵。

    这些士卒有一部分是丹阳人,组成了刘备的白毦精兵。

    接着便是荆州不愿意投降曹操的荆州军,刘琦手下转属的荆州军。(病了,无法领兵)

    最后就是收编的益州兵,汉中士卒,以及长安降卒等等。

    其中诸葛亮为了针对曹操的骑兵,十分注重弩兵的建设。

    在法正的建议下,涪陵郡山多地险,水多滩,人多悍勇,擅长弩射。

    诸葛亮便调动涪陵郡上万人充当连弩士,令全家,大约五千余家,移居汉中训练基地。

    到时候赶往长安,随军北伐中原。

    至于三兄弟社团的辅助兵种,则是水军,处于关羽的控制之下。

    曹老板逼降荆州时,关羽率领这支水军乘船数百艘沿着沔水退却,进入长江。

    刘备步骑败于长坂坡,水军独以保存下来,这也是当初孙刘两家联合的底气所在。

    这支水军就是后来跟随关羽北征襄樊,威震华夏的那支,战果辉煌。

    可惜关羽被杀,几乎完整无缺的落入了江东的手中。

    而益州开始有了少量的辅助兵种~水军!

    刘备占据长江上游,孙权对于刘备关羽手中拥有的水军数量异常敏感。

    故而刘备也未在益州大规模制造船只,只是,益州之地也有水路发达之地,建造的多是小船。

    况且水军也不是三兄弟社团的主要兵种,毕竟守卫疆土,和北伐中原,几乎都用不上。

    水军规模远逊于江东。

    江东最重要的便是水军,以长江为主要防线。

    长江水深江宽,水大不冻,为大规模水军提供了弛聘和栖身的场所。

    且孙氏兄弟,在长期的军事征战当中,建立起一支规模空前的水军。

    孙策攻黄祖,便缴获他儿子黄射千余艘战船,又缴获黄祖六千余艘战船,创建水军。

    然后孙权在赤壁当中缴获曹军大批战船,收编许多降卒,作为水军。

    以及江东自己建造许多战船,使其水军规模进一步强大起来。

    其中大型战船,及董袭所督的五楼船,其上层建筑达到五层,

    且孙权在江上修建了永备筑城,在长江要点上部署水军。

    这种造大船的技术,都是江东所独有的。

    唯一的便是孙权如今还没有开发出来,海上远航作战能力。

    这是他还未曾设想的道路,待到将来江东境内山越数量减少,填补不上因他战败,所造出来的人口窟窿。

    让他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海外的野人身上,充实人口,才开始大规模发展海上远航作战能力。

    孙策在的时候,步兵是主要兵力,他横扫江东的时候,无不靠着步兵。

    当他偷袭刘勋的时候,一次出动两万以上的步兵。

    自从孙权统御江东以来,大力发展水军,步兵主要是配合水军守卫边疆,镇压山越。

    然后在合肥被他消耗光了。

    但是江东最薄弱,孙权又极力企图发展的骑兵。

    可他想要发展骑兵极为困难,他无马啊!

    最主要的来源便是三兄弟社团的战马,这也是关平占据长安,马超收服凉州后。

    孙权才有机会交易走了刘备在荆州的矮马战马群。

    至于从曹操那里,他宁愿拿着珍宝翡翠去换,人家都不给他这机会。

    还有就是辽东那里,但一直是个想法,不曾实现。

    最后便是交州,士燮表示臣服时,给孙权送来百余匹战马。

    可交州也不是主要产马区,同样无法解决江东的马源。

    故而孙权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骑兵一直是个弱项。

    曹孙刘三家对比而看,兵种是各有特色。

    曹操主要是以步骑为主,拥有最强大的骑兵,可以弛聘中原,统一北方。

    但是面临长江天险,纵有战骑千群,也毛用没有,毕竟水军是三家最弱。

    孙权是麾下水军强大,长使曹老板临江而叹,但缺少骑兵,且步兵也不强,只能限江自保,不敢深入北土作战。

    刘备则是以步兵为主,拥有较强的弩兵,以及擅长山地作战。

    但是骑兵不如曹操,故而北伐不敢长驱直入。

    有了产马之地,一旦马超赵云在凉州训练骑兵,能够大放异彩。

    刘备便有了长驱直入,挥兵中原的资本。

    赵云虽然担任雍凉都督,但也有监察都督之人,同时也是盯着马超。

    这些都是制度。

    全都是从战国时期便继承下来的,对带兵将领派出监军的传统。

    向都督派出军师,监军等监察官员,确保都督忠于最高统帅和执行统帅的作战意志。

    除了向关羽这个都督派出军师徐庶之外,其余都没有。

    以前军师是公府属官,或者是统帅参谋,执行主官的意志。

    但是刘备负羽军师军权,所以徐庶也有权监督都督对诏命的执行,节制都督的行动。

    除此之外,还有所要都督人质的制度,即要求在京师留下质任。

    除非西城等地的申氏兄弟外,所要家小人质入蜀之外,都没有要求这些都督送人质。

    但大家都很自觉,连关羽都把次子三子送入成都去了。

    襄阳府衙内,金祎派来的使者,得到了刘备的亲笔信,便日夜不停的,返回许昌去了。

    关平送走了使者,也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那就是征兵。

    南方豪强势力较弱,不像是北方那样,征兵阻力极大。

    但是平静的日子刚刚好了几年,百姓们不愿意应征。

    征兵弊病丛生,关平也不好在治下强行征兵。

    如今也不像是刚得到荆州的时候,可以拿包家杀鸡,给穷苦百姓分地,鼓励他们把子弟送来当兵。

    对此,关平也把目光放在了五溪蛮人身上,期望沙摩柯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些好消息。

    汉末以来,内地居住着许多异族人,关中戎狄过半,并州匈奴五部户口上万。

    吴蜀境内有夷兵、山越,这些成了重要兵源,尤其是江东。

    每次打山越,都要把他们编入军中,扩充军队。

    尤其是后期大量补充山越兵,孙权手底下的士卒开始变得凶猛起来。

    关平瞧着前来应征之人,稀稀拉拉的,排成的队伍,都不足百人。

    “少将军,怎么才这点人来?”邢道荣瞪着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以关平的名声,亲自来募兵,竟然只有这些人前来应征。

    难不成少将军前往大西北混了一圈回来,在荆州反倒是名声不显了?

    “得想个法子了!”

    关平暗暗皱眉,征召士卒后,还得进行训练,才能带他们上战场。

    哪有那么多时间耽误?

 第0823招募士卒的策略(求月票)

    如今的襄阳地界百姓,组成复杂,极少数是原住民。

    被自家老爹从南阳郡迁来的,被徐庶从曹仁那里哄骗来的。

    要么就是汉中百姓和关中百姓,为了逃避关中战事,被关平通过武关故意放进来的。

    他们大多是为了逃避战事,想要迁徙到和平的地区过日子。

    这些百姓故而对于官府发布征兵事宜,一点都不上心,甚至是厌恶和畏惧的。

    再加上被徐庶很好的安置下来,关平想要吸收流民和游民进如部队,大抵上是不行的。

    关平想了想,决定要提高士卒的待遇,以此来扩招的目的。

    “老邢,你继续在这盯着,我回去与元直军师商议一二,这征兵的事情。”

    “少将军放心。”

    邢道荣看着过往的百姓,自己要不要拦住他们,跟他们说一说这当兵的好处?

    府衙内,徐庶依旧在处理政务,关羽虽然是襄阳太守,但军政是分开的。

    “元直军师!”关平急冲冲的走了进来:“可忙?”

    “忙是忙的很。”徐庶头也没抬:“不过耳朵是不忙的,少将军有事,尽管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