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扫把星-第1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闺女还想逐客。

    贾平安笑着推开门,王勃正蹲在地上拼命的搓着手中的羊毛布……

    噼啪噼啪!

    贾平安挡住了房门,所以依旧能看到些火花。

    王勃抬头,目光呆滞……

    这娃的三观要崩溃了。

    ……

    皇后的肚子越发的大了,贾平安每次看到都会觉得胆战心惊。

    “无事,我如今每日依旧处置政务,并未觉着有何异常。”武媚很欣慰,“看来这个孩子懂事。”

    是啊!

    按照历史走向来说,这个孩子将会是李隆基的老爹……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只不过没有李隆基狠而已,最终被儿子赶了下来。

    不过如今大外甥还在,就算是李旦如常出生,就算是他以后也真的把李隆基生了出来……

    那又如何?

    贾平安觉得自己魔怔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

    心情好,看着大外甥就笑。

    皇帝也来了。

    “阿娘!”

    李弘很严肃,“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武媚笑了,“什么秘密?”

    李弘叹息一声,连贾平安都为之莞尔。

    “我发现每每人口太多时,王朝就会崩塌……”

    李治:“……”

    武媚:“……”

    贾平安:“……”

    大外甥竟然发现了这个?

    有趣!

    贾平安笑的就像是偷到了一只鸡的黄鼠狼,得意洋洋啊!

    太子竟然在琢磨这个?

    李治和武媚相对一视,不禁大惭。

    帝王和重臣都需要研读历史,从历史中去寻找王朝兴衰的规律,随后加以解决。

    但谁都没想到过人口是王朝覆灭的最根本问题……一提王朝覆灭的问题,多是什么帝王昏聩,什么贪腐横行,什么臣子不堪用……外敌强横。

    可所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人口!

    李弘很严肃的道:“我查看了……前秦不是人口太多而灭,但前汉却是……汉末人口繁多,一旦遭遇天灾朝中就无法赈灾……”

    人口太多了,存粮不够。

    李治和武媚同时想到了这个。

    李治微笑道:“大郎能想到这个也不错,不过大唐离那等时候还早……”

    李弘急了,“阿耶,要未雨绸缪啊!”

    这孩子……武媚笑道:“如今人口不到,如何未雨绸缪?”

    但孩子的心不错,能有这份危机意识,就说明这个太子不会差。

    李治心中颇为满意,“五郎无需担忧,真到了那时,定然也能寻到别的法子。”

    李弘愁眉苦脸的道:“可用不了多久呢!我算过,夫妻二人生五六人,三倍,三十年就翻三倍,六十年下来……还得累加后续人口结婚生子……阿耶,很可怕了。”

    李治被他的计算方法给弄的头晕,“什么累加?”

    武媚却反应过来了,“前三十年出生的孩子会长大,在后三十年中也会成亲生子……这些还得累加。”

    李治看了贾平安一眼。

    不用问,这便是什么新学里的算学手段。

    看来五郎应用的不错。

    大唐的土地危机在李隆基时就爆发了,权贵豪强吞并土地的速度加快,人口增长的速度不断加快,两者相加,让大唐的可耕种土地见底了。

    贾平安随即告退。

    这个问题实际上解决的法子很多,但看帝后的意思,分明是想一家三口来个闭门会议,商讨解决此事的方案。

    随后贾平安就去了高阳那里。

    “新城看着很是欢喜呢!”

    高阳身着紫色长裙,整个人看着高贵中带着娇媚……

    “那就好。”

    贾平安觉得新城就是差了个驸马。

    “阿耶。”

    刚被支开的李朔小朋友又跑了来,先看了阿娘一眼,然后往贾平安这边靠过来,理直气壮的告状,“阿娘昨日说要吃的精细,不要吃那些粗粝的食物……”

    关于李朔的教养贾平安和高阳沟通过无数次,比如说饮食方面贾平安就说过不许一味精细,要吃粗粮……肉类不可吃的太多,必须搭配蔬菜。

    可如今看来这个憨婆娘没把我的话放在心上啊!

    小贾看来是恼火了……可粗粝的食物这般难吃,为何要让孩子吃。不对,小贾不但要求孩子吃,还让我也跟着吃。说什么夫妻一体,千秋万代一统浆糊。

    可真的太难吃了。

    从小就在皇宫中享受人间最为精细生活的高阳受不了那等食物,所以马上昂首道:“我问过医官,说是宫中的食物更好。”

    呵!

    贾平安冷着脸,“你觉着医官们说的都是对的?”

    高阳点头,“当然。”

    李朔觉得这样的阿娘好傲娇。

    阿耶好像有些落下风了。

    肖玲站在边上偷笑。

    在她看来,宫中的一切都是最好的,不管是衣食住行哪方面,天底下最好的都在宫中。所以贾平安坚持要让公主和孩子吃粗粮在她看来就是一种霸道。

    显然这个想法并非她一人所有,边上的两个侍女在嘀咕。

    “郎君以前据闻过的很苦,就算是粗粮都吃不饱。”

    “是啊!说是和表兄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的比黄连还苦。我估摸着郎君是怀念以前的日子,所以才要求公主和小郎君吃粗粮。”

    怀念?

    难道不是心态扭曲,想让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也受受那等罪吗?

    二人相对一视,随即被肖玲瞪了一眼。

    是啊!

    郎君难道真是这般想的?

    我就说人无完人,郎君这般完美无缺,果然是隐藏着这等毛病。

    那么公主要不要委曲求全呢?

    其实也能的吧。

    郎君平日里在这里也就是吃一顿饭,那这顿饭里加粗粮就是了。等郎君走后,公主和小郎君自然能重归精细的生活。

    赞!

    我太有才了!

    肖玲觉得自己果然没有辜负公主的厚望,在心中鄙夷了一番整日喜欢出去和人吹嘘的钱二,随后准备劝说……

    贾平安看着高阳,那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小贾要硬化……

    高阳下意识的想服软。

    贾平安的神色中带着些恼火,还有些无奈。

    “我也喜欢细的美食,可人体是个更精细的东西。”

    贾平安觉得自己为了这些女人和孩子操碎了心,“一味细的食物对身体不好。譬如说那些细粮,除壳后还得弄一道,看着光彩照人,吃起来很是美味……”

    后世的精米就是这个尿性,吃起来口感超好。

    “不管是如何美味的食物,吃下去多多少少都会带来隐患。譬如说米,精粉等等。可你却不知晓被除掉的那一层中饱含着能解除细粮给人体带来的危害的东西……”

    “不会吧?”

    高阳不敢相信。

    “我骗你有好处?”贾平安手痒了,下意识的看了高阳的臀一眼,“吃多了细粮人会胖,会有许多毛病,譬如说消渴病……”

    消渴病就是糖尿病。

    “经常吃细粮还容易抑郁。”

    看看新城,原本小白花的面具下是一个豪爽的性子,可渐渐的也抑郁了,最后更是郁郁而终。

    “经常吃细粮更衣会很难!”

    更衣就是方便。

    很难就是便秘!

    “啊!”

    高阳楞了一下。

    这个憨婆娘,这是自我对照,发现中招了吧?

    肥胖……看看高阳,凶比当初大了不少,饱满的让贾平安想去量一量;原先的细腰也丰腴了些,每次都让贾师傅爱不释手……大腿也丰满了,臀也丰满了……

    咳咳!

    不能再琢磨了,否则会起火。

    至于抑郁症,皇室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一方面是精神空虚,各种争斗,一方面是吃的太精细。

    “看看陛下。”

    李治就是最好的例子。

    刚登基时看着还是个小鲜肉,不过十年,这人就变成了油腻大叔,体型不断膨胀。

    “新城就是抑郁了。”

    高阳霍然起身,“皇帝也不妥,我要进宫。”

    李朔目瞪口呆的看着爹娘。

    谁对了?

    “小贾,这些是谁说的?孙先生?”高阳需要最后确定。

    “新学的前辈琢磨了多年。”

    什么碳水的摄入,脂肪的摄入……谁敢和贾平安辩驳,他能让对方自惭形秽。

    “小贾……”高阳看了肖玲一眼。

    “小郎君,我们先出去吧。”

    大人要说话,小孩子闪开。

    李朔走到门口又回头,“阿娘,谁对了?”

    你这倒霉孩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肖玲赶紧把他拉走。

    贾平安冷着脸:“我交代的事你都当做是耳旁风!”

    这个婆娘要教育了。

    一阵风吹过……

    卧槽!

    “你别……”

    晚些高阳春风满面的出去。

    贾平安穿戴整齐,也不见什么痕迹……刚才他们只是在低声说话而已。

    豪爽的高阳道歉竟然是细声细气的。

    而且还有些嗲!

    贾平安觉得开眼界了。

    高阳一阵风般的冲进了宫中。

    “皇帝,不可再吃了。”

    高阳进宫一趟,随即得意洋洋的带着赏赐回家。

    帝后今日一直很惆怅。

    “陛下,午饭来了。”

    李治看着那些美食,“罢了,晚饭记得弄些粗粮。”

    武媚也有些不舍。

    “上次平安就说过此事,不过妾身觉得他这是杞人忧天。”

    武媚想起自己的疏忽,不禁有些后怕。

    “抑郁,肥胖,消渴病……”李治觉得自己应当全中了。

    可粗粮真的不好吃啊!

    随即厨房就做了一顿粗粮,帝后吃了一脸难色。

    “陛下,贾郡公遣人送来了一份食谱。”

    “是什么好菜?”

    李治的眼前一亮。

    武媚谦逊的道:“平安这孩子有些好处就不忘宫中,这等食谱……”,她接过食谱一看,喜滋滋的道:“竟然是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