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扫把星-第1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咋说的?”杜贺怒了,“小娘子这般娇贵怎地去练刀?”

    王老二为段出粮说了好话,“若是练好了刀法,以后小娘子也能自保。”

    杜贺怒不可遏,“你等是干啥吃的?竟然要让小娘子自保!”

    你说的好有道理!

    王老二:“……”

    段出粮:“……”

    送贾平安出去时,杜贺忍不住问道:“郎君,小娘子真有练刀的天赋?”

    贾平安点头。

    时至今日他也算得上是用刀大家,闺女那几下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那……”杜贺纠结着,“人心难测呢!要不还是让小娘子练刀吧。以后她若是嫁了个男人不听话,就提着刀收拾……”

    “那是夫妻,不是对手!”

    贾平安无奈。

    杜贺振振有词的道:“小娘子何等的娇贵,若是有那等喜欢动手的男人,一刀剁了就是。”

    若是按照他们的意思,兜兜以后就是河东狮第二,不,河东狮都比不过她。

    自己刀法拳脚了得,夫君不听话就毒打一顿,再不听话娘家乌压压来一群人……

    这日子没发过了。

    老子和你们无话可说!

    贾平安上马而去。

    到了皇城,鸿胪寺有官员在等候。

    “赵国公,大食使者说想请见国公。”

    大食使者这个姿态很微妙啊!

    贾平安说道:“就说我很忙。”

    官员应了,“国公操劳政事,应该的。”

    兵部的吴奎正好过来,“国公,兵部正好有几件事……”

    贾平安说道:“晚些我还得进宫,你知道的,太子那边我还得经常去。”

    吴奎紧追不放,“那晚些时候呢?”

    贾平安说道:“晚些时候……我得回去修书。”

    吴奎:“……”

    ……

    太子最近颇有些困惑不解之处。

    “舅舅,臣子果真有忠心的吗?”

    这娃轴了!

    贾平安说道:“我教过你万事先溯源,你提及了忠心,忠心追溯上去就是人心,人心最是难测,要想臣子忠心,帝王就得有足够的能力压制住他们。”

    太子有些难过,“那就是没有忠心之人?”

    “有。”贾平安笑了笑,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边上的曾相林翻个白眼。

    换个人拍太子的肩膀,他定然要禀告给帝后,可这是贾平安。

    他一旦禀告了,皇帝那里不好说,皇后会说他多事,太子会说他是个奸细。

    贾平安想了想,“所谓忠心,说起来很复杂。譬如说李义府是不是忠心?”

    太子说道:“那就是一条恶犬。”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李义府就是皇帝圈养的一条恶犬,让人厌恶却又忌惮不已。

    比如说后世的严嵩父子是不是忠臣?

    帝王觉得他们是忠臣,因为他们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而那些‘名臣’们却觉得严嵩父子是十恶不赦的奸臣,原因也是严嵩父子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严嵩父子倒台,随即就肥了无数人。著名大明忠臣徐阶就肥了,肥的流油。至于谁忠谁奸,这事儿估摸着只能自己去判断……

    李义府是恶犬,但他是皇帝的恶犬,执行皇帝的指令,所以你说他是忠是奸?贾平安点头,“可对于帝王来说,这等臣子便是忠臣。”

    “忠臣不该是刚正不阿的吗?”太子问道。

    哎!

    这娃有时候真的很轴。

    贾平安觉得有必要从灵魂深处敲打他一下,“什么叫做忠心?你心中的忠心定然是臣子为了大唐,为了帝王而不顾一切,可对?”

    太子点头。

    舅舅果真知晓我的心思。

    贾平安笑道:“可这等臣子你觉着可能做得了重臣?”

    太子楞了一下。

    还好,知道自己错了。

    “你要记住了,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可能无条件对谁忠心,他们唯一能忠心耿耿的只能是家国,而非帝王。他们辅佐帝王的目的有两样,其一一展抱负,其二强盛家国。愚忠之人成不了这等大才。”

    李弘恍然大悟,“是了,看看朝中的臣子,对阿耶忠心耿耿的就是许敬宗……”

    老许莫名躺枪。

    “李义府呢?”贾平安问道,想试试太子的眼光。

    李弘摇头,“此人手段狠辣,贪图享受,可见忠心耿耿只是为了换取好处,是投机者。”

    “哈哈哈哈!”

    贾平安不禁大笑。

    他欣慰的道:“但凡是大才,就没有蠢的。聪明人不会盲目,盲目的聪明人走不进朝堂,在半路就被人干掉了。”

    李弘点头,“愚忠之人不可重用,有才之人不会愚忠,得帝王掌控。”

    贾平安点头,觉得大外甥的悟性很了得。

    但他为何被这个问题困扰住了?

    贾平安去了皇后那里。

    “监国这阵子五郎有些所得,但戴至德他们有些急躁,想掌控他……”

    武媚笑了笑,“君臣之间历来都是如此,不是你压倒他一头,就是他压倒你一头。能制衡局面的便是明君。所以这一关还得要他自己过。”

    这是虎妈啊!贾平安说道,“帝王示弱,臣子便会得寸进尺,不管是谁,就算是李义府也会如此。所以帝王无能怯弱,臣子就会生出别的心思。”

    武媚点头,“对,陛下知晓此事,不过却没管,说是让太子感受一番人心。”

    可我刚给大外甥分析了一番君臣之间的心态……

    “陛下那边这几日都故意放些麻烦事去东宫,就是想磨砺太子。”

    谁会被磨砺?

    ……

    皇帝归来了,但依旧有些小事会交给东宫练手。

    李弘拿起一份奏疏,看了一眼,淡淡的道:“长安县禀告,平康坊最近有不少游侠儿欺行霸市,如何处置?”

    这事儿堪称是鸡毛蒜皮,但你要较真也并无不可……平康坊可是长安男人心中的圣地,圣地被游侠儿弄的一团糟,这说的过去?

    戴至德说道:“此事臣以为当令长安县出手,狠抓一批游侠儿,严加处置了。”

    张文瑾抚须颔首,让李弘不禁摸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想着何时才能有胡须。

    但舅舅说过……当你羡慕别人的胡须时,说明你还年轻,值得庆贺。当你满脸胡须时,你就会羡慕那些嘴上无毛的年轻人。

    “臣以为应当强硬些!”

    张文瑾表态了。

    但萧德昭却没说话。

    太子看了他一眼,“孤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戴至德说道:“殿下此言错了,这等欺行霸市之事危害极大,不用雷霆手段无法彰显朝中的威严。”

    张文瑾颔首,“殿下仁慈是好事,不过许多人事不可仁慈,否则便是姑息养奸。”

    萧德昭的脸颊轻颤,欲言又止。

    李弘看着他,良久说道:“如此……且试试。”

    萧德昭起身,“臣这便去。”

    萧德昭急匆匆的去了长安县。

    “拿人,严惩!”

    东宫辅臣的咆哮声回荡在长安县县廨上空,长安县的不良人倾巢出动。

    平康坊中,一群游侠儿喝多了坐在外面晒太阳,吹嘘着自己的过往。

    “那年耶耶看上了一个女人,那女人还得意,不肯。耶耶就把钱砸在她的眼前,哈哈哈哈!”

    说女人这些人就精神了。

    有人问道:“那可睡了?”

    “没,那个臭娘们,拿了耶耶的钱,说是晚上给耶耶留门。可等耶耶晚上摸到她家门外时,却早有坊卒蹲守,一顿毒打……”

    “哈哈哈哈!”

    众人不禁狂笑。

    “那一年耶耶毒打……”

    所谓游侠儿,听着好听,但实际上就是一群比混混好不到哪去的闲汉群体。

    前汉时牛逼的游侠儿连帝王都听闻其名,到了大唐他们的地位却直线下降。

    当然,这种地位下降和游侠儿们的素质有直接关系。

    前汉时,游侠儿义气为先,千金一诺。

    到了大唐,游侠儿为了混饭吃,经常弄些见不得人的事儿,坑蒙拐骗,或是抢掠,或是欺行霸市。

    所谓游侠儿,正在向着恶少不断靠拢。

    “在这里!”

    一群不良人冲了过来。

    “干啥?”

    “干啥?拿下!”

    “兄弟们,打!呃!”

    有恶少鼓动,随即被一顿子敲晕。

    “都跪下!”

    不良人们手握横刀,狞笑着。

    “不跪的杀了!”

    “东宫的戴庶子说了,拿一批,严惩一批!”

    有不良人在大声吆喝。

    那些被拿下的游侠儿目光凶狠,有人说道:“竟然是他?”

    边上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问道:“这个不良人为何说戴庶子?”

    身边的老人干咳一声,“不良人在长安厮混查案子,恶少和游侠儿多是他们的眼线,既然要下狠手,他们自然得撇清自己。”

    “哦!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这是让游侠儿们自去寻了戴庶子的麻烦,别寻他们。”

    老人点头,“人这一生啊!处处皆是学问,要勤学才是。”

    ……

    帝后得了消息,皇帝说道:“此事还是戴至德等人做主,五郎只是附从。”

    皇后皱眉,“五郎孝顺仁慈,可作为太子,他得学会统御臣子,否则以后我们去了,谁为他撑腰?”

    这就是帝后目前担心的事儿。

    皇帝叹道:“本来也未曾发现,可一次监国就露出了原型。且看看,若是不妥,朕便插把手,让他知晓如何去掌控臣子。”

    皇后苦笑,“别的皇帝都巴不得太子不管事,唯有咱们这个五郎,让咱们担心他们管不了事,以后被臣子欺负。”

    皇帝笑道:“朕既是帝王,也是父亲,自然要想多些。”

    ……

    事儿平定的很快,平康坊的商人们凑钱弄了一块牌匾送去东宫。

    “刚正不阿!”

    戴至德矜持的道:“只是为民做主罢了,至于此事……上有陛下的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