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扫把星-第17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是儒学!”

    “儒学能引人走正道,能教出君子……”

    王宽忍不住打断了学生们的话,“君子可能强盛大唐?”

    “自然是能的。”一个学生说道:“君子秉政,大唐上下自然太平。”

    “没有君子!”

    王宽愤怒了,“老夫也指望每年多发些钱粮俸禄,老夫也会看着那些美人心动不已,老夫遇到危险也会先救自家,其次才会想到家国……没有纯粹的君子!”

    一群学生面色惨白。

    没有君子!

    那么我们学这个干啥?

    “文章诗赋学了可能强盛大唐?”王宽在压力之下还是崩溃了,“新学却处处有用,这般下去帝王会看重哪家学问?”

    门外,助教忍不住说道:“祭酒,儒学能让百姓淳朴,能让人各安其份!”

    “放你娘的屁!”王宽忍不住骂了粗口,“那是愚民!把百姓弄的和傻子似的,就以为他们不会造反,可前汉时黄巾为何造反?百姓没了饭吃就要吃人。可新学能让田地增收,儒学能吗?能吗?”

    助教嘴唇蠕动,“可儒学……儒学能安定人心!”

    “扯淡!”王宽骂道:“大唐立国以来,人心何时安定了?就从先帝反击突厥开始。百姓没了外患之忧就会安定,若是能轻徭薄赋,自然无人闹腾,这才是人心安定的缘由。什么功劳都往自己的头上拉,这便是儒学最大的毛病,无药可救!”

    一群学生目瞪口呆。

    “祭酒怎地像是新学的人呢?”

    “是啊!言语间不断贬低儒学!”

    “祭酒这是绝望了吧。”

    “是啊!窦德玄的建言堪称是巨石,压在了我国子监的头上,若是没有回应,以后谁还愿意学儒学?”

    “各地官府都会要新学的学生,他们渐渐会占据大部分职位,儒学怎么办?”

    ……

    “最要命的是学了儒学只能做官。若是不能做官,儒学能让人做什么?”

    贾平安久违的出现在了算学中,不过并未去看学生们,而是和先生们一起商议。

    “以前学了儒学就能嘚瑟,为何?只因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全是文盲。在这等背景之下,儒学学子就如同是神灵。可如今学堂渐渐在各地铺开,儒学学子再想摆神仙的谱却是不能了。”

    贾平安笑道:“以前是比烂,现在新学却异军突起,一巴掌把儒学扇的找不到北。”

    先生们精神振奋,赵岩问道:“先生,十年后会如何?”

    “十年后啊!”贾平安想了想,“十年后新学子弟在各行各业会越来越多。出仕的也越来越多。以后公家做事不再说什么之乎者也,而是就事论事。十年后……”

    十年的时间足够天下人看出儒学和新学的差距。

    “一个是说教,一个是说道理,说天下万物的道理。”韩玮憧憬的道:“先生,到了那时候,大唐会如何强盛?”

    “会无敌吧。”

    贾平安笑的很开心。

    当大唐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后,没有谁能阻拦这个庞然大物的前进。

    吐蕃,大食……

    都挡不住大唐的脚步。

    而新学就是这一切的助推力。

    “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学生们每日学习探讨的是实用之术,强国之术,而非整日背诵前人的话。”

    贾平安起身离去。

    众人默然。

    看着贾平安出了大门,有人说道:“先生如今都不肯进去看看了。”

    “新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先生播种了种子,我等给种子施肥,如今种子发芽生长,先生这位播种人无需再管。”

    贾平安出了算学,就见国子监的大门外,王宽正在咆哮。

    “儒学死了!”

 第1097章 告诫璐王

    “这是疯了?”

    贾平安讶然看着癫狂的王宽。

    “没了,都没了!”

    王宽咆哮着。

    贾平安去了百骑。

    “王宽什么意思?”

    百骑在国子监有眼线,这事儿贾平安知晓。

    沈丘皱眉按着鬓角,刚才贾平安进来时卷起了一股风,吹乱了他的长发。

    明静说道:“还没消息。”

    “这是大事,莫要懈怠!”贾平安告诫道。

    沈丘和明静应了,但明显口不对心。

    半个时辰后,王忠良来了。

    “国子监听闻有些动静?”

    沈丘猛地想起了贾平安先前的话。

    这是大事,莫要懈怠!

    贾平安出去转悠了一圈,再回到百骑时,沈丘拱手,“多谢。”

    明静说道:“回头就还你钱。”

    消息来了。

    “窦尚书的建言传到了国子监,随后那些师生都觉着前途渺茫,有人说要再来一次独尊儒术,把新学彻底铲除了,被王宽喝骂。”

    “撒比!”贾平安轻蔑的道:“武帝说独尊儒术,可行的却是法家之术。所谓独尊儒术,不过是因为儒学鼓吹的那些东西契合了帝王的心思而已。”

    不好意思,李治不喜儒术!

    贾平安很乐呵。

    “王宽和那些官员助教商议,说是想引入新学。”

    卧槽!

    贾平安都震惊了,“王宽竟然有如此魄力?”

    这堪称是自我阉割啊!

    但此时的儒学不是后世一统浆糊的儒教。若是明清有学问挑战儒学,无需什么国子监动手,那些儒学门徒就能一把火把新学的课堂烧了,谁敢学新学一律毒打半死,随后孤立他们,让他们寸步难行。

    所以这是最好的时代!

    帝后也震惊了。

    “不过那些官员和先生都不赞同,说这是自尽。”

    李治淡淡的道:“王宽有魄力,堪称是壮士断腕,可惜他不知晓那些人的心思……新学都被人抢了先,再去引入新学就得卧薪尝胆多年,方能有逆袭的机会,可谁有这等耐心?”

    武媚冲着小狗招手。

    “寻寻。”

    小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因为胖了些,竟然还打了个滚。

    武媚抱起小狗说道:“不过王宽却有坚持,这等臣子可惜了。”

    ……

    王宽在国子监的值房里发呆。

    “这是唯一一条活路,百姓不是傻子,学新学就算是不能为官,好歹也能凭着学到的学识去做别的,种地经商,甚至做工匠都能成为佼佼者,这便是新学的好处。可学了儒学不能做官还能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

    那些官员木然听着。

    没有人愿意阉割自己的好处。

    什么儒教,不过是一群人为了维系自己的利益抱团的结果。

    王宽的嘴角多了白沫,“引入新学是低头,可我等能从新学中寻到儒学没有的学识,把它融入到儒学中来。”

    没人吭气。

    王宽拍着案几,“说话!”

    郭昕坐在最边上冷笑。

    一个官员说道:“祭酒,儒学博大精深……”

    王宽骂道:“都要烟消云散了还在哄骗自己!”

    那官员不满的道:“儒学足矣,何须引入什么新学。新学乃是旁门左道,迟早会烟消云散,祭酒你这般想法……哎!”

    王宽看着众人,个个都是一脸不以为然的模样。

    他悲凉的道:“若是不管,五十年后儒学将会成为笑话,百姓都不屑一顾!”

    一双双眸子闪烁着。

    “士族首当其冲!”

    一个官员说道:“士族强大在于势力,但根源还是经学。没有经学他们也聚拢不起这么多钱粮和隐户,他们不会坐视。”

    合着这些人都在等着士族冲杀在前,自己在边上摇旗呐喊!

    连胆子都没有!

    王宽绝望了。

    “王祭酒!”

    来了个内侍,见值房里人多也不啰嗦,“陛下令你去礼部任职……”

    这是皇帝的临时起意。

    礼部啊!

    王宽这一去多半能混个侍郎!

    路宽了!

    众人艳羡不已。

    王宽说道:“还请回禀陛下,臣……不做逃卒!国子监在一日,臣就在此坚守一日。”

    众人不禁愕然。

    内侍回宫禀告。

    “这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可惜选错了方向,否则进入朝堂也不是难事。”

    皇帝有些遗憾。

    贾平安觉得王宽就是个殉道者。

    “赵国公。”

    贾平安在宫中和上官仪巧遇。

    “上官相公。”

    上官仪微笑,“你家有个女儿,听闻很是可爱?”

    提到这个贾平安就笑,“是啊!”

    上官仪说道:“老夫家中才将多了个孙女,哭声震天,老夫就想着长大后会如何。”

    “嗯……女娃吧,爱撒娇,拉着你的衣袖拽啊拽……”

    上官仪不禁微微颔首,“只是想想就有趣。”

    “女儿还会管着你,譬如说医者说你不能饮酒,她就会盯着,但凡你喝酒,就在边上瞪着你,再喝就不睬你,或是把你的酒杯给抢了。”

    “哦!这般孝顺吗?哈哈哈哈!”

    上官仪很是欢喜。

    二人分手,贾平安突然问道:“对了,那女娃可取了名字?”

    “叫做婉儿。”

    上官婉儿?

    贾平安目送着上官仪远去,想到了上次九成宫事儿。

    他插手之后竟然把上官仪给解救了。

    ……

    太子正在苦大仇深。

    “舅舅,那小狗被阿娘养着了。”

    呃!

    阿姐越发的没谱了。

    贾平安随即去了皇后那里。

    “汪汪汪!”

    小狗狂吠。

    “有趣。”

    贾平安伸手按住它的脑袋,随后轻松把它抱了起来。

    “你倒是会养狗。”

    贾平安的动作一看就是老司机,武媚想起他早些年的乡村经历也就释然了。

    贾平安抱着小狗逗弄了几下,放下后说道:“阿姐,听说璐王的学问精进不少?”

    武媚一怔,“你从何处得知?”

    贾平安随口道:“王勃喜欢出去交友,昨日回来和我说了此事,说是那些读书人说的。”

    武媚默然。

    点一下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