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雁无师自通的来了个户口本攻击。
三花冷笑道:“郎君这等出众的男儿,若是在高丽,少说会有十余个女人侍奉,加上外面不时遇到的女人,这等男儿,一生当会有上百女人”
我还有机会,但我需要你这个蠢货联手。
三花觉得鸿雁这等愚蠢的女人就不该在郎君的身边伺候,而是该换上自己。
至于高丽那等权贵男人的事儿她知道的不少,她的父兄就是如此,堪称是高丽海王。
鸿雁缓缓回身,微微昂首,三花心想这个蠢货会怎么来回复自己是觉着悲伤沮丧,然后想联手;还是觉得自己能成为那百余女子中的一个
鸿雁的鼻翼皱起,不屑的道:“郎君是那等蠢男人吗?”
你说的好对,我竟无言以对三花:“”
到了百骑,兄弟们的精神头很足,见到贾平安打招呼的声音很大。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百骑。”
贾平安很是惬意,进了值房,就见明静在眼巴巴的数钱。
这女人多半又是去买买买了。
“你一个人,买那么多东西作甚?”
“我喜欢!”明静的话很诚恳。
就是喜欢买买买。
剁手党就是你了。
“包东!”明静抬头。
“何事?”
包东看着愁眉苦脸的。
明静双手托腮,憧憬的道:“昨日在宫中,我听闻东市新来了几家胡商,有好珠宝,你去看看哪家的便宜。”
包东:“”
他看看贾平安。
贾平安干咳一声,“这是假公济私了啊!”
可我真的想看哪家最便宜啊!
明静心痒难耐,“他们说有一家要便宜许多,不买就亏了。”
贾平安正在看消息,闻言侧身看着她,“就算是便宜了很多,可你买来毫无用处,那岂不是全浪费了?”
这个蠢人明静振振有词的道:“买了放着就是占便宜。”
“珠宝会折旧,样式不够新鲜也会不值钱。”
“可是我喜欢买。”
那就去买吧。
贾平安拿起消息继续看。
“武阳伯,国子监有人求见。”
贾平安恍惚了一下,这才想起自己还有教学任务。
晚些,他去了国子监。
进了国子监后,遇到的师生看着他的目光都不大对劲。
“这是为何?”
算学的韩玮来迎接他,见面贾平安就问了此事。
韩玮说道:“昨日你归来的消息传遍了国子监,开始有人诋毁,说你是靠着枕头风”
这便是高阳说的那个。
一想到高阳,他的脑海里就浮现了那些柔腻。
“后来捷报传来,那些人都傻眼了。”韩玮得意的道:“任谁都想不到,你竟然去了漠北就能立下如此功劳。”
原来是惊讶?
“有的学生说要师从你,投笔从戎,和助教发生了冲突。”
看来我在国子监也有了崇拜者。
贾平安不禁有些飘飘然。
一个学生在前方突然止步拱手,恭谨的问道:“敢问武阳伯,那些异族可是蠢蠢欲动吗?”
贾平安颔首,“对,蠢蠢欲动。”
后续的去上课的师生止步,不少人都好奇的看着黝黑了许多的贾平安。
有助教尖刻的说道:“可许多人说漠北和漠南的异族早已心向大唐,武阳伯说这话不怕误导了学生吗?”
贾平安在国子监的支持者大多在算学。但算学大部分都是平民子弟,而国子监主流是权贵高官大地主的子弟。所以形成了平民学子支持贾平安,权贵子弟们反对的局面。
问话的学生看着便是权贵子弟,少年热血,不可抑制。
而助教一脸不屑,仿佛贾平安去漠北就是度了个假。
这是一场舆论战!
贾平安斜睨着他,“你可知铁勒人的心思?”
助教愕然。
“你可知突厥人在想些什么?”
助教:“难道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贾平安觉得这些人在国子监里太久了,以至于对外界的事儿陌生到了想当然,“我此去剿灭了铁勒叛逆,我知晓他们在憧憬着一个强大的铁勒;我闯入了一个突厥人的部族,劝说他们举族归附,我知晓他们依旧在回忆着往日的荣光,但凡有机会,他们将会再度崛起,再度兵临渭水”
他盯着助教,“这是我亲身经历,而你经历了什么?除去高谈阔论之外,除去尖酸刻薄之外你还有什么?告诉我,你知道些什么?”
助教的脸红了,“你我”
一个学生喊道:“武阳伯此次可是生擒了敌酋,还安抚到了那些部族,他不知道谁知道?”
那助教羞红了脸,悄然躲进了人群中。
贾平安不屑于和这等人纠缠,但这可是个刷脸的好机会。
他单手按刀,就这么在众人的瞩目下走了过去。
“男儿当如是!”
一个学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就像是当年的项羽看到秦始皇的车驾后一般。
“我当如武阳伯,能诗才碾压天下,武能领兵横扫叛逆”
但更多的学生目光复杂的看着贾平安离去。
权贵的子弟从小就耳闻目染,知晓许多事儿。
所以贾平安的分析他们最受益。
受益是受益,但新学在国子监里却不受待见,他们觉着这个刀下亡魂的新学侵犯了自己的利益,所以心情复杂。
一个学生冲着贾平安的背影拱手,朗声道:“就算是再多的不合,可武阳伯在漠北的功绩值得我辈效仿。”
众人颔首。
“正该如此!”
贾平安随后就在算学授了一节课,这一节课却不是什么算学,而是漠北漠南的局势。
“大唐一旦不能控制漠南,那么突厥的再度崛起就不可抑制。”
“大唐若是不能控制漠北,那么铁勒人的崛起也将不可抑制。”
这两个判断让学生们炸了。
我们可是大唐!
“武阳伯,大唐不会放弃漠北和漠南。”
贾平安笑道:“那需要大唐一直持续强大下去。一旦衰弱,不只是漠北和漠南,还有西北,西南”
大唐真的牛逼!
当它衰弱到了帝国斜阳时,依旧能在强敌环伺的处境中存活下来。
晚些贾平安照例去拜会了祭酒肖博。
司业陈宝也在,二人在商议事情。
“武阳伯归来,可喜可贺!”
肖博笑吟吟的道贺。
贾平安说了些算学的情况,肖博想起一事,“算学的教材老夫看了,有一点不明,还请武阳伯指点。”
边上有书柜
这个书柜可不是后世那种。
大唐的书籍在后世看来,大概就和古画或是圣旨的造型差不多。
很长的一张纸,你可以想象成古画的那种长条幅,上面就是字,而两侧用轴包裹着。
一卷卷书就放在布囊里,这个布囊叫做帙,所谓卷帙浩繁,说的便是一卷卷的卷轴书堆放了许多的场景。
每一卷书的头部都挂着标签,垂落在外面方便检索。
肖博顺着标签找到了那卷书,拿出来,解开绳子,拉开一侧的轴。
“此处你说算学当为国子监诸学之首,老夫以为值得商榷。”
他左手按着一侧的轴,右手缓缓拉开另一侧的轴,但这卷书太长,所以他必须一边左手卷起,右手拉开,一步步往下看。
“还有此处,你说算学乃是万学之基,老夫以为不妥。”
现在是儒学为尊,贾平安对于算学的表述在后世看来正常,可此时却显得惊世骇俗。
肖博没说他是个疯子就算是客气的了。
但这种立场问题真的没法争论。
在儒学看来,人活天地间,首要便是修身,通过学习儒学,塑造学生的三观,这才是至关紧要的。
而算学为万学之基这个表述在肖博看来就是抛弃了三观打造,直接奔着实用之学去了。
这个说法贾平安能接受。
“儒学修身修心,算学修的是实用,并不冲突。”
肖博皱眉,“不只是冲突不冲突,算学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当年儒学也是如此。”
贾平安反唇相讥,“谁的学问是一开始就能横行当世,成为显学?算学乃是实用之学,学了便有好处。而儒学是塑造学生根基之学,不可不学。二者为何不能融合?”
肖博淡淡的道:“算学的那些好处不值一提。”
这老家伙看来是憋了许久的火气,这一下全发了出来。
贾平安问道:“不管是在六部还是在什么地方,算学可能少?”
肖博淡淡的道:“儒学才是根基。”
“儒学乃是塑造人的学问,算学乃是做事的学问。”贾平安咄咄逼人的道:“一个人难道只修身修心,不做事了?那敢问肖祭酒,那是道人还是和尚?”
呃!
这个反击之犀利,让肖博也无法回避。
“可当朝那些官吏,谁不是儒学熏陶出来的?可曾不会做事?”
这个就属于狡辩。
贾平安摇头,“可儒学里有教过他们如何去为官,如何去算计若是有,为何国子监还要设立一个算学?”
年轻人这般咄咄逼人,老夫竟然无言以对肖博:“”
儒学牛逼,那么你还弄个算学杵着做什么?
贾平安显得并没有什么谦让的意思,继续说道:“当年也曾有君子六艺之说,礼、乐、射、御、书、数为何避而不谈?”
儒学最让人诟病的便是一群老夫子做主,他们动弹不得,没法骑马射箭,喜欢当宅男,窝在家中琢磨先贤的学问,堪称是闭门造车。
慢慢的这些人就钻进了死胡同里,一味把儒学往宗教和哲学的范畴去推演等到了明清时,儒学就成了妇人的裹脚布,又长又臭。乃至于考中科举去做官,要聘请几位师爷才敢去。闹得绍兴师爷竟然成了一门传统优势就业项目。
但现在是大唐,这等老夫子不受大伙儿的欢迎。
所以肖博无言以对,换做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