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扫把星-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是谁?”

    崔建拍拍身上问道。

    “我妹纸。”

    “你妹纸?”

    崔建摸摸刚被踢中的地方,“这一脚看似快,可却如此轻柔无力,可见就是个柔弱的,莫非是昭仪身边的人?”

    呵呵!

    轻柔无力,那是因为我及时叫住了,否则你不断几根骨头才见鬼。

    贾平安随口糊弄了过去。

    “先前有人建言,说是陛下独宠武昭仪,却把皇后冷落了,宫中竟然以一个昭仪为尊,有违礼制,你有暇可去说说,让她小心些。”

    “多谢崔兄!”

    贾平安话音未落,崔建就闪电般的出手,握住了他的双手,嗔道:“你我兄弟,说这些作甚?”

    那你松手啊!

    贾平安被蹂躏了一番,崔建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这些人弹劾阿姐……难道是和王皇后有了默契?

    贾平安不知。

    “哎!”

    崔建突然止步,再度回来,贾平安赶紧背着手,“还有何事?”

    “我倒是忘记了,南诏使者来了,说是有铜矿,还说有吐蕃支持的五诏频繁入侵,求大唐派兵。先前朝议,宰相们大多说太远,不必管。”

    铜矿,南诏……南诏就在后世云南那地方。以洱海为中心,周围多个势力并存。

    那地方现在可是个烂泥塘,南诏此刻看似强大,可对手却源源不断的涌现。

    此刻使者来了,说是发现铜矿,这对于缺铜的大唐而言就是一个诱饵。

    吃不吃?

    不吃心中难受,吃了又担心带着鱼钩。

    那地方没有谁比贾平安更清楚,后来的大唐衰败就有那地方的功劳。

    那地方以后发现了不少铜矿,这一点看来南诏(蒙舍诏)并未撒谎。

    “英国公却力主出手。”崔建一脸赞叹,“大唐缺铜,缺到什么地步……你自家看看布匹都能作为货币,可见一斑。若是能得了大铜矿,户部那边怕是做梦都能笑醒来。”

    崔兄突然提及此事是啥意思?

    贾平安刚想问,崔建饶有深意的道:“英国公出言支持,被人讥讽,说西南之地瘴疠横行,英国公此举是为了讨好陛下,不顾后果,可见是老迈不堪,不堪重用。”

    ……

    李勣在这里也有值房,先前议事结束后,许敬宗和他一起回来。

    “英国公,那边势力纷杂,逻盛炎说发现铜矿,可老夫却觉着这便是个诱饵。”

    “当然是诱饵。”李勣是名将,这等手法哪里瞒得过他,“不过为何不能顺势插足?”

    许敬宗和他商议了半晌,最后无果离去。

    李勣坐在那里看着地图。

    “南诏那边势力纷杂,六诏对峙,大唐若是能加入进去……”

    李勣的眼中多了精光。

    “阿耶!”

    李勣的眼中多了笑意,“进来。”

    李敬业推门进来,宽厚的身板把光线都挡住了。

    李勣眯眼看着孙儿,心中想着的却是自己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吃住可还好?”

    “还好。”李敬业寻了水杯,倒水牛饮,喝舒坦了,这才坐下,“阿翁,他们说你又和人吵架了。”

    谁在背后嚼舌根?

    李勣阴谋论的琢磨了一番,“不是吵架,只是政见不合罢了。”

    “阿翁真的很辛苦。”

    李勣心中舒坦,抚须含笑。

    李敬业认真的道:“阿翁,听兄长说大屁股的女人好,看你累的,等宫中赏赐宫女,就要大屁股的吧。”

    ……

    求票啊!

 第449章 我去寻懂王

    贾平安刚到值房外,就听到里面有动静。

    “还敢不敢胡说八道了?”

    这声音怎地有些气急败坏的意思呢?

    “阿翁,大屁股真的好。我先前还问了许敬宗,他说每日看着美人就精神抖擞,每日挂念着美人就不会觉着老阿翁,你看你成日就挂念着别人,那何不如挂念美人。”

    砰砰砰砰砰砰!

    一阵暴打。

    李敬业这娃真的是头铁,为了自己祖父的身体操碎了心。

    “英国公。”

    贾平安轻声说着。

    门开了,李敬业若无其事的出来,“兄长请进。”

    李勣看着很糟糕,右手竟然在微微抖动,可见被反震力伤害不浅。

    贾平安冒出一个念头:难道李敬业的抗击打能力就是这么炼出来的?

    随后坐下,贾平安问了南诏之事。

    “就算是没有铜钱,大唐用布匹也使得,可那里靠近吐蕃,若是大唐能把六诏人马集结起来,那就能从另一个方向牵制吐蕃。”

    原来李勣不是看中什么铜矿,而是瞄着吐蕃的菊花去了。

    贾平安不禁汗颜!

    “那朝中为何反对?”

    李勣看了他一眼,“你难道不知?”

    贾平安笑道:“说是太远了些,不好掌控。”

    李勣点头,“可此事若是做成了,以后数十年就能源源不断的袭扰吐蕃。”

    这便是长期战略,老李果然是不凡。

    “那铜矿怕是假的吧?”

    李敬业突然说了一句。

    李勣缓缓看着他,眼中全是欣慰之色。

    我的崽,你竟然变聪明了。

    “你是如何想的?”

    就像是每一个父祖那样,李勣恨不能把李敬业的脑子剖开,看看他是否从此刻起脑回路就正常了。

    李敬业理直气壮的道:“若是有铜矿,南诏那些人还不得自家开矿,自家挣钱?”

    这也行?

    这个逻辑思路堪称是毫无破绽。

    李勣频频点头,很是欣慰。

    但贾师傅却知晓李敬业错了。

    南诏那边局势复杂,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其它五诏都和吐蕃眉来眼去的,唯有南诏靠拢大唐。双方就利用这两股势力来隔空争斗。

    云南那地方的铜矿不少,所以此次南诏使者说寻到了铜矿应当是真的。

    但他们透露此事的动机却不纯。

    老李瞄着吐蕃去的战略想法没错,宰相们觉得那地方是个泥潭也没错,这一点后来就被证明了,大唐征伐南诏死伤惨重,堪称是雪上加霜。

    贾平安和李敬业出去。

    “兄长,先前阿翁看着有些阴郁。”

    李敬业虽然没心没肺,但对祖父却很有感情。

    老李竟然会阴郁,那便是今日被褚遂良等人一番英国公老迈,不堪重用的话给激怒了。

    此事要想解决,唯有从使者那里着手。

    “我去寻懂王,你自去。”

    “什么懂王?”

    “呃!就是个人。”

    贾平安去了鸿胪寺的驻地。

    “朱少卿可在?”

    一个小吏说道:“朱少卿和南诏使者在谈话。”

    好机会!

    贾平安目光转动,见一间屋子外有人把手,就知晓谈话的地方就在那里。

    “就说有事,请朱少卿一见。”

    小吏淡淡的道:“抱歉了武阳伯,和使者谈话要紧,谁来了朱少卿都没法分身。”

    贾平安提高了嗓门,“朱少卿。”

    什么使者不使者的,当初他和朱韬见外藩使者时可是随意的很。

    小吏变色,“武阳伯请便!”

    这是逐客令,再不走就赶人了。

    门打开了,小吏惶然,“朱少卿,我没能阻拦武阳伯。”

    “你不必说,我知道。”

    懂王出来了,微笑道:“武阳伯何以教我?”

    外交是一个很专业的职业,懂行的人惺惺相惜的那种感觉外人很难揣测。

    贾平安看了里面一眼,低声道:“先前我听闻朝中为了南诏铜矿之事发生争执,正好我知道些事”

    你想屁吃!

    一同出来的几个官吏看了贾平安一眼,觉得这人真是异想天开。

    “是何事?”

    “铜矿之事。”

    朱韬点头,“如此请武阳伯也来说说。”

    几个官吏一脸惊讶,“朱少卿,这是我鸿胪寺之事。”

    这些人维护部门利益的姿态无可挑剔,可懂王却是个外交狂热份子,就喜欢和专家研究这些事儿。

    “你等不必说,我知道。”

    懂王蛮横的打断了麾下官吏的抱怨,请了贾平安进去。

    里面坐着一个穿着大唐服饰的年轻男子。

    “这位是逻盛炎,南诏首领细奴逻之子。”

    逻盛炎起身拱手。

    “这位是武阳伯贾平安。”

    贾平安拱手。

    随即坐下。

    上次贾平安和朱韬联手坑了新罗和倭国人,堪称是配合完美。

    所以此次朱韬颇为期待,他使个眼色,示意贾平安上。

    逻盛炎看着很是从容,可见深得细奴逻的喜爱。

    对付这等人,最好的法子

    “大唐听闻其它五诏和吐蕃人眉来眼去,对南诏多有侵犯,陛下对此很是不满。”

    这一番话简洁有力,一下就让逻盛炎打起了精神。

    朱韬看看麾下官吏,暗示他们学着些。

    “多谢大唐陛下的关爱。”逻盛炎对贾平安不由的多了好感,“其它五诏经常袭扰南诏,可南诏为了大局,常常选择了息事宁人。时日久了,那些人竟然觉着南诏可欺,竟敢起兵来攻打。”

    要对他表示关切,让他感受到关爱!

    贾平安的目光中多了同情之色,“可惜大唐远离南诏,否则陛下一声令下,大军朝发夕至,灭此朝食不过是易如反掌。”

    这话看似同情,可一开始就把大唐出兵相助的可能性断掉了。

    这手法运用的堪称是娴熟。

    这人真以为我们想要援兵?果然是个蠢的。逻盛炎一脸遗憾,“若是如此,那真是让人遗憾。若是大唐能出兵哎!”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咦!

    不对啊!

    贾平安一看他的模样就知晓此事怕是有些蹊跷。

    若是他此来是求援兵,那就说明南诏的局势岌岌可危了。可他看似遗憾,却不见焦急

    我且试探一番。

    贾平安突然说道:“我才将想起,大唐在西南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