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太监-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公若退兵,可回河北发展,积蓄力量。我主也能有空对付他。这何乐而不为呢?”

    袁绍想了下,道:“公达你且先下去休息一会,吾要思考一下!”

    “应该的,在下先行告退!”

    荀攸下去后,袁绍叫来郭图、沮授、逢纪。

    袁绍道:“荀攸来劝孤退兵讲和,你们觉得如何?”

    郭图道:“曹操粮草不足,怕是顶不住了,这时候若撤兵,那前面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又道:“曹操可能是怕刘苟夹击吧!就算要讲和,主公也可让他让出陈留东郡等地。”

    袁绍道:“荀攸言,刘苟已经凑请天子封汉王,孤若与曹操在此两败俱伤,这会不会便宜了刘苟?”

    郭图脑子一转,道:“主公,刘苟能封王,您也可以封王嘛!他要封汉王,那您可以封赵王,河北本就是赵地。”

    袁绍不出声!

    逢纪见袁绍明显是动心了,而且也是不想打了。

    道:“主公,今年已经灭了公孙瓒,如今在此对峙这么久了,粮草也消耗巨大,不如来年再战。最好是等刘苟与曹操打起来,您再坐收渔翁之利。”

    袁绍见沮授不说话,道:“公与,你的意见呢?”

    沮授见袁绍明显是不肯打了,而且沮授也觉得这次袁绍胜算也不大。

    道:“主公,若讲和退兵,要曹操把白马城让给主公,否则宁愿打下去。”

    袁绍当然明白沮授的意思,白马城位置太重要了,有白马在手,等于在黄河南岸有个据点,下次来也容易。

    道:“善!”

    “如此,哪咱就退兵回邺城!”

    “来人请荀攸过来!”

 第375章接诏

    “来人请荀攸过来!”

    “诺”!

    不一会,荀攸来了

    袁绍道:“公达,孤可以退兵,但白马城,孤要占了。孟德不得来攻!如若不然,咱就接着打下去!孤的颜良不能白死!”

    荀攸道:“攸可以答应您,但还得向我主禀告。”

    袁绍道:“善!那你且先回去,告诉曹操,孤退兵,他不许跟着。孤给他个面子,在白马只留五千人马。”

    “善!攸告辞!”

    荀攸回到曹营,曹操见袁绍肯退兵,可还要占着白马也是很不甘心。

    荀攸道:“主公,袁绍没有战意了,占着白马也不过是想在黄河南岸留个据点。只要大军不南下,就没有危险,况且他答应只留5000人马。攸以为可以答应。”

    “好吧!孤答应便是!”

    随着曹操愿意让出白马。双方开始讲和了,这大出了刘苟意料之外。

    ………………

    长安,刘苟召集众人议事!

    这时李恢带着诏书来了。

    道:“主公!接诏吗?”

    刘苟大声道:“天子下诏书,岂能不接?”

    “诸位,依礼接诏!”

    “诺!”

    众人跪了一地!

    李恢手执诏书,站到台阶上,大声喧读!

    “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贤帝之令典也。广陵候苟,仁义宽厚,温文肃敬,功勋卓著,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圣贤之义理,情惟乐善,志向高远。慕文王之令德,平汉室之纷乱。宜分建茅土,卫吾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今封广陵候刘苟为汉王,赐九锡,行王诏。布告天下,咸闻四海。钦此!”

    众人也是一惊!

    刘荀假意不起!

    李恢过来道:“主公,接诏吧!”

    刘苟道:“诺位兄弟,陛下这诏实在太重了。孤不敢接啊!”

    许攸道:“主公,天子有诏怎可不接?难道您想抗旨吗?”

    刘苟还是假装不起!

    周洪道:“主公,天子重托不可有负啊!”

    众人一起道:“请主公接诏!”

    只有荀彧一动不动!

    刘苟见火候差不多了。慢慢起身,双手捧起诏书!道:“臣谢陛下隆恩!”

    众人见刘苟接诏了,都高兴坏了。主公封王,他们水涨船高了。

    刘苟道:“诸君,陛下虽下诏封孤为汉王,可这接下来怎可办啊!”

    “文若,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荀彧内心想抽刘苟,他又不傻,若不是刘苟去请诏,天子怎么会下诏封王。李恢在许都肯定是软硬兼施。可事到如今荀攸还能怎可办?总不能不干了吧?刘苟对他如此器重,有知遇之恩。刘苟又是宗亲,如今封王,难道就离他而去?可离开了,又能去哪?大汉天下怎么办?

    荀彧内心难受,可当今天子就是个傀儡。若刘苟救不了大汉,这大汉天下难道就真让他亡了吗?

    罢了,罢了!

    荀彧道:“天子既已下诏,那主公便尊诏而行。”

    刘苟见荀彧松口了,心里也放心了,高兴道:“诸位既然都觉得孤应该接诏受封,那便尊诏。”

    “封王是大事,孤觉得还是选个黄道吉日,举行封王大典,布告天下。”

    “诺!”

    又道:“如今离明年开春已不久了,准备大典也要时间,孤觉定明年正月初一举行封王大典,新年里头月头日一切都是新的嘛!”

    “杨松,由你准备大典一切物资!”

    “诺!”杨松道。其实早就准备了。

    “何虎,把未央宫整理一下,改汉王宫。一应物资备齐。包括宫女、内侍,等等,你可与灵儿,与豆娘她们商议!”

    “诺!”

    “高顺,挑选汉王宫守卫,以及汉王宫羽林卫,要严格把关。可以在“大司马府”调过去一批。

    “诺!”

    “诸位,孤称王以后,这汉王下属官职怎么安排?”

    这下众人都不出声了,这可是封官啊!

    刘苟道:“文若,你说说你的看法!”

    荀彧很不想说,但也没办法,刘苟都问了,还有什么办法。

    荀彧道:“主公封王,乃是番王,但是番王又没有治理地方之权。故,主公可效仿高祖时期所封诸候王。封国内可设丞相,太傅、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等等治理封国。”

    刘苟点了点头,道:“如此好是好,但不够有朝气,显得有些守旧。”

    “诸位可还有良策?”

    这时周洪觉得差不多了,道:“主公,属下有一套新的官职制度,臣觉得特别适合汉王封国内所用。”

    刘苟道:“是吗?那你就敞开了给大家说说,孤也听听!”

    “诺!”

    周洪道:“我大汉基本是延续秦制再加以创新。朝廷设三公九卿辅以地方郡县制而治理天下。”

    “但主公乃是诸候王,若设三公九卿便有僭之嫌。况且主公封王建稷,应该改旧立新,就像咱们关中实行的新政一样。”

    “故,臣以为,汉王国可废三公九卿制,改“六部制”。地方上仍用郡县制。”

    刘苟假意道:“何为六部制你且说说!”

    周洪与刘苟开始唱双簧。

    道:“六部,便是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这六部,代替现在的三公九卿。如礼部,就专管礼仪教化,祭祀,代替现在的宗正等等。”

    “吏部,专管封国内官员考核、升迁,调动,任职等等…………”

    周洪把刘苟跟他说的,又整理了一下,使得六部制更加完整。为了怕说错了,这家伙拿出一卷帛书,硬是从头到尾说了近半个时晨。

    最后在六部之上又设内阁辅政处,军机处,更是比刘苟说的更为完善,把杜绝将领佣兵自重,防止大臣篡权。等等说的更为详细!

    等周洪说完后。

    刘苟道:“诸位,觉得周洪说的如何?这六部内阁制比之朝廷三公九卿制如何?”

    众人听完,心里千万个艹尼玛,这哪是周洪这脑子想得出来的啊,这明显是刘苟自己早就想好的,周洪不过是在配合你唱双簧罢了。你这套六部内阁制下来,可真是前无古人。汉王等于把所有权力抓在手中。并且分工明确,更为简单直接。

 第376章 修汉律

    刘苟见众人不说话,道:“怎么了?诸位说说。”

    田丰这家伙胆子大,率先开问。

    道:“主公,这六部内阁辅政制好是好,可这等于放弃以前所有旧制,另起炉灶,会不会有些太过激进了?”

    刘苟道:“孤到觉得周洪所言的六部制很好,也很符合咱们的实既情况。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从历史角度上看,时代都是在改变。如秦国的商鞅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不都是改革吗?”

    “大汉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而朝廷那一套规矩一成不变,所以才会闹成这样。想想如果朝廷在土地兼并还不是那么严重的时候,就改革土地政策,抑制兼并,也许就不会闹黄巾了。更不会是今日这个情况。”

    “孤继承汉王,便是要打破旧制,改革创新,让大汉江山浴火重生。如今咱们还只有夺取天下三分之一。这时候改革阻力也相对少一些。先把六部制这个治理模式搭建起来,等将来平定天下后,便能更加顺利的推行下去。”

    “孤以前说过,制度要改革,将来取士之法也要改革实行科举制。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太平。胸心更应坦荡,要敢于接受挑战,要有商君变法之心。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诸位,只要咱们君臣一心把关中治理好了。袁绍曹操不足为虑。”

    “荀彧、周洪、许攸、田丰、孤令你四人再把六部制从新整理一下。多考虑一些细节,等封王大典一过,孤将亲自下诏实施,同时各职文武官员孤也一一封赏。”

    “诺”!四人答道。

    刘苟又道:“另外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要做。”

    “主公何事?”田丰问道。

    刘苟道:“制定新法!”

    “如今的《大汉律》,已经用了一百多年了,很多细节,不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