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车上,刘苟笑道:“你们可真行,都学会半路打劫了。”
马云禄道:“我听令明说你这次出征可能要打好几年。你想让我在宫中守寡几年啊?”
“我靠!庞德这王八蛋出卖老子!”
成功燕道:“燕儿不能没有兄长,你在长安,我能看到你便足矣!”
“哎!傻丫头!罢了,来都来了,以后你们得注意,少去军营中乱逛,平时要穿男装。行军打仗都是住帐篷,有时露天宿营,你俩就住我的营帐。”
马云禄道:“那不便宜你了?我与姐姐俩人伺候你。”
刘苟道:“军营都是老爷们,要注意言行。”
“哦!”
………………
几日后大军渡过黄河到达安邑。
杨奉、韩暹、李乐、胡才、许攸都到城外迎接刘苟。
许攸让诸葛亮调到河东内心很不满。其实诸葛亮是看中他的能力,怕袁绍从河内出兵。所以才让他来河东的。
“拜见汉王!”众人拜道。!
刘苟笑道:“哈哈哈哈,诸位免礼!你们久守河东,幸苦了,寡人应该感谢你们。”
“来,寡人跟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庞德庞令明。这位是法正法孝直。令明杨兄以前认识,孝直是刚入职。”
众人也相互见礼,虽然众人看法正很年轻,但不用猜也知道,定是受刘苟器重。
“子远,怎么样,这几个月?你看都长胖了,看来河东的饭菜很养人啊!”
第415章 韩荀
许攸道:“还好,没有战事攸难得清闲几个月。”
刘苟笑道:“嗯,也该动动了。”
杨奉道:“主公,请入城!”
“进城!”
河东太守府内,刘苟坐主位上。道:“诸位,本王来此,就一个目标,先拿下并州,再拿下河内。”
“众所周知,当初本王放弃并州,是兵力不够,当时西凉益州都没拿下,不想与袁绍撕破脸。如今袁绍称帝,正是伐袁的好时机。”
杨奉道:“主公是准备先拿下河内,还是直接北上拿下太原。”
刘苟道:“先拿下上党,占领壶关,再直奔太原。最好是逼降高干。”
“本王跟你们说实话,本王拿下并州后,孔明会从洛阳率兵进攻河内,到时孔明从壶关攻邺城。本王率军前往雁门关然后直奔幽州。这次目的是切底消灭袁绍,从而全取河北。”
李乐道:“主公,从雁门关前往幽州太远了。何不效仿韩信出兵”井径口?”(今平定县槐树铺乡)从井径口直奔赵地邯郸。
刘苟道:“这主意不错,可以考虑,但是得视情况而定,井径这条道也是穿越太行山脉,很难行走,不知袁绍有没有建关立寨。到了太原再说。”
“为保密起见,咱们明日就行动。”
“诺!”
这是法正道:“主公,慢,不急!”
刘苟道:“孝直有话请说。”
法正道:“主公,正有一计,可夺袁绍一支兵马。甚至河内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拿下。”
刘苟高兴道:“何计?”
法正道:“可让杨太守写信给袁绍,就说想带领河东数万将士投奔赵国。请袁绍派兵来接收。让他多带兵马,就说主公已有所怀疑。袁绍得知杨太守投奔,定会高兴万分。”
“接下来,袁绍要么派兵来接收,要么让杨太守前去邺城,但不管怎么样,他都得中计,若派兵来接受,主公便可吞了这支兵马。若让杨太守带人去投奔,那便能光明正大的进入河内。到时反客为主占了河内便是。若是袁绍脑袋进水派并州高干来接收,那就太好了。”
“哈哈哈,孝直这办法好,袁绍好大喜功,刚称帝便有人投靠,焉有不受之理?”
“杨兄,你马上写信,先给袁绍拍拍马屁,让他高兴高兴。然后你可以在信中大骂本王,就说本王过河拆桥。你想投靠他,为表示诚意,把河东相赠,让他带大军来接收。”
杨奉道:“主公,这能行吗?袁绍会信吗?”
刘苟道:“你放心,袁绍一定会信,他兵力强大。刚刚称帝,信心满满。会派兵来接收。你就说为了不让本王再来夺取,请他多带兵来。”
“写好后,派心腹部下快马加鞭送到邺城。要快,要防止消息走漏了。”
杨奉道:“诺!末将马上写!”
“嗯,那咱们就在此等几天。等袁绍派人来再说。”
“诺!”
…………
几日后,邺城
袁绍收到杨奉的来信,高兴坏了。
道:“诸位怎么看?杨奉欲投奔朕的赵国。朕要不要派兵去接收河东。”
郭图道:“陛下,杨奉来投说明他看好“赵国”。其人虽是刘苟的部下,但刘苟从未正真信任他。他的部下韩暹、李乐、胡才等人本就出身白波贼军。如今想反叛刘苟,这很正常。故,臣以为应该接受杨奉,使其为陛下所用。”
袁绍点了点头,道:“嗯,有些道理。”
沮授道:“陛下,杨奉来投当然是好,但也要防备他是诈降啊!”
逢纪道:陛下,河东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向南渡过黄河,可避开函谷关,向西渡过渭水也可以避开函谷关,进入关中北部平原。当年刘苟就是这么干的。主公将来再攻打关中,也可用此办法。只是杨奉是不是真心投降啊?”
郭图道:“陛下,不如派两万士兵进入河东,不管杨奉是否真降,只要我赵国士兵进入河东,他不降也能逼降他。”
“嗯,言之有现!那派谁去接收?”
郭图道:“并州高干,河内都尉韩荀都可以。”
沮授道:“主公,并州军不能动,要防备刘苟偷袭啊!主公称帝,刘苟一言不发,这有违常理。授甚至觉得杨奉请降都有可能是刘苟之计。”
郭图道:“公与兄太多心矣,主公称帝刘苟不发声,是因为刘苟也在筹备称帝。他想称帝,又怎么好说主公?难道他想打自己的脸吗?”
袁绍到也不傻,道:“高干暂且不动,让韩荀从河内带兵一万前去河东接收。若杨奉是真心归降,一万人马也足矣。若其是诈降,河内亦有兵对付,令张南从邺城带兵两万增援河内,不管杨奉是否打的什么主意,若敢诈降,朕让他死无全尸!”
众人高呼:“陛下英明!”
沮授见袁绍只让韩荀带一万兵马前去河东,并且还向河内增兵两万,内心又放心了。心想主公还是很英明的。只是沮授没想到的是法正此计乃是连环计。只要袁绍派人来接收,就必定会中计。
随后袁绍又给杨奉下诏,封杨奉为征西将军,安邑候。可谓高官厚爵。并让杨奉守好河东,等待韩荀来增援接收。
杨奉接到袁绍的诏书,递给刘苟。刘苟打开一看。“哈哈哈哈!”大笑不止!
杨奉道:“主公,袁绍中计了,派韩荀来接收。咱们怎么做?”
刘苟笑道:“本王非是笑袁绍中计!而是你们看他下的所谓诏书用的什么印玺!”
许攸好奇,也打开一看!只间印章用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许攸道:“主公,这是传国玉玺,可袁绍哪来的传国玉玺?这应该是假的。”
刘苟笑道:“传国玉玺原本让孙坚得了去,孙坚死后,孙策把他献给袁术,换袁术的信任,袁术这傻子给了孙策几千兵马。孙策打下了江东几个郡。后袁术称帝。孙策成了袁术的头号敌人。几乎是断了袁术的后路。”
“袁术本想把传国玉玺送到邺城,可惜让吕布曹操刘备等人阻挡。袁术死后刘备把传国玉玺上邀到了许都。归还到天子手中。如今这传国玉玺就在洛阳呢。袁绍你称帝就称帝嘛,干嘛还搞个假的玉玺啊,这不画蛇添足,徒增笑柄!这么搞不正好证明大汉才是正统嘛!”
许攸道:“只怕这馊主意是郭图出的,这家伙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刘苟笑道:“这韩荀是什么人,有什么本事没?”
杨奉道:韩荀现在是河东都尉,四十来岁,原本是内黄县尉。袁绍打公孙瓒时扩充兵力。韩荀便入军升司马。前几年调河内任都尉。其人也没什么战功。如今河内太守是阴夔。文人出身,算是个治理人才吧!”
“河内自王匡死后,袁绍便一直占着。曹操不敢得罪袁绍便没有去夺。主公您也要求我等别去占。所以河内这些年还算平安,治理的还不错。治下十八个县,有人几十万人口。袁绍在河内有三万多兵马。”
“河东虽有20个县,但如今河东没有河内富足,一来早些年河东战事过多,董卓任河东太守时,在此招了不少青壮,再者河内地势更平坦,土地更肥沃,离洛阳更近!”
刘苟点了点头,道:“也罢,不管这韩荀是何人,但只要到了河东。要么投降,要么被杀。”
“为表示对韩荀的欢迎,杨兄,你去主动接一下他。把他带到安邑来。最好是让他入城。然后再包围他。逼他投降。”
“诺!”杨奉道。
刘苟又道:“为不让韩荀生疑,令明,你带兵往北退三十里,争取别让韩荀发现了。”
“诺!”
许攸道:“其实不用那么麻烦,一场鸿门宴便足矣!”
刘苟道:“行了,鸿门宴也并未杀死高祖,韩荀要是起了疑心搞不好先下手为强,那样杨兄就更危险了。还是按原计划吧!”
“诺!”
两日后,韩荀带兵一万进入河东,杨奉韩暹俩人亲自到韩荀军中相迎。双方一阵吹捧。
韩荀见杨奉俩人,敢到自己军中,心想看来是自己多心了。如果对方诈降也不会傻到不带兵马,便到自己军中。这不是找死吗?对方既然来了,说明对方是真心投降赵国。
韩荀道:“杨将军,如今河东有多少兵马?”
杨奉道:“河东有不到三万兵马,在安邑有近万人,在闻喜、蒲坂、汾阴、等县各有几千。由胡才李乐俩位兄弟带领。河东比不上河内。养不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