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楼班小单于守在柳城,难楼、苏仆延等人在无终。
斥候来报,乌桓人目前还没有发现。
诸葛亮道:“停止前进,先在此休息。晚上再行军。乌桓人分散在各地,柳城也不知还有多少人口。”
“文远,你带人从左往右包围,庞德,你带人从右往左。咱们争取全部俘获所有乌桓人。”
“诺!”
“但愿一战能切底平定乌桓。”
连夜行军,等二天早晨,汉军突然对柳城发动突袭。乌桓由于占领了右北平一些县城分散了一些兵力。柳城没多少兵了。
六万大军又是偷袭,几乎没费多大力气便拿下柳城。
楼班单于20来当岁,没做几天单于就让汉军给俘虏了。
“大将军,俘虏这么多人怎么啊!这妇女孩子更多。还有这么多牲口。都带回蓟县吗?”
诸葛亮道:“蹋顿的主力并未见到,柳城不过是些老弱。要想切底平定乌桓,必须打败蹋顿。”
“这时候应该有人给蹋顿送信了,咱们再等等,等蹋来解救这些族人。”
鲜于银道:“大将军,前面三十里便是白狼山。若蹋顿从无终过来必会经过此山。不如派重兵在白狼山,待蹋顿到了,一战可定矣!”
第532章 平定乌桓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善!文远,你带四万主力前去白狼山。由你全权指挥。亮在此等候你们的消息。”
“诺!”
随后张辽带兵前往白狼山。
也许是命中注定蹋顿与张辽有缘,历史上死于张辽之手,这次还是死于张辽之手。
第三天下午,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其结了七万多乌桓勇士向柳城杀来。
张辽在白狼山等候他们多时。庞德率先向乌桓正面发动攻击。汉军士气高涨以少打多。
一阵便冲乱了乌桓大军。
这时张辽率军对着蹋顿冲去。蹋顿也带兵迎上。张辽一刀横切,蹋武艺平平,没顶三刀就让张辽给枭首。
蹋顿一死乌桓阵脚大乱。就在这时鲜于辅带着一万士兵从乌桓侧翼杀过来。乌桓兵败如山倒,相互踩踏,死伤者不计其数。
苏仆延带着几千残兵突围而去。其余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虏。
一战下来抓了近五万俘虏。乌桓人的战力还比不上鲜卑。
诸葛亮高兴坏了,乌桓一战定矣!
田畴高兴道:“大将军,白狼山一战名垂青史,从此乌桓不复存在。只是这妇人孩子,加上俘虏只怕有十几万啊!怎么迁?”
诸葛亮道:“汉王的意思是迁到中原,可中原太远了。亮觉得迁到河北便可。巨鹿一带自黄巾造反后便人口锐减。亮决定把乌桓人迁往臣鹿一带。这事由亮向汉王汇报。你们准备吧!”
“诺!”
诸葛亮道:“把能带的都带走,走滨海道吧!卢龙寨太难了。现在是秋季,不是雨季,路应该还是好走,趁着天气还不太冷,迁往河北吧!等过段时间天气一冷就麻烦大了。这辽东一带可不比江南。会冻死人的。”
田畴道:“也罢,畴这便去安排。只是大将军,辽东怎么办?要不干脆打下来吧?反正来都来了。”
诸葛亮笑道:“子泰,亮也想啊,可公孙度不是胡人。咱们没有时间在这里浪费。统一天下要紧。辽东就先放一放吧!等天下一统,辽东汉四郡,只要汉王一旨诏书便可平定。”
“再说也快入冬了,不能在此耽搁了。”
田畴道:“哎!也罢,就让公孙度多活几天。”
第二天,诸葛亮带着众俘虏,以及乌桓百姓南下迁往河北。其中有一部分是汉人奴隶。现在算是解放了。大军延绵数十里。牛羊牲口不计其数。古代的迁徙都夹藏着死亡。一路上死伤不少。
走了近一个月才到冀州。安置下来几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掏空了国库。刘苟事后觉得自己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干。太他妈劳民伤财了,杀了多干脆。哎!一时心软,真是不划算。
…………
漠北草原,李恢来到一处鲜卑部落。让鲜卑人去通知轲比能。想跟轲比谈谈。
李恢等了两天,轲比能才到。轲比能最大的心愿就是赎回被抓走的女人孩子。
“阁下是汉王派来的还是诸葛亮派来的?”轲比能问道。
李恢笑道:“呵呵,汉王与大将军都是一体,本官从长安而来,阁下觉得会是谁派来的呢?”
第533章 印刷术
轲比能道:“那汉王派阁下来此莫非是要还给我族人?”
李恢道:“那是当然,汉王也本无意伤害他们。在汉王眼中,你们鲜卑人也是他的百姓。”
轲比能高兴道:“当真?”
李恢道:“在下来此难道是来说谎的不成?”
“不过汉王虽然答应把人还给你们,但是也希望阁下能答应汉王几点要求。”
“不知汉王有何要求?”
李恢道:“汉王想给阁下封候,希望你们能去中原生活。中原花花世界,不比在草原吃苦强?”
“啥?去中原?我们是草原民族去中原能干嘛?”
李恢道:“去中原汉王给你们安排一个好地方,你能封候,任太守。给你们土地,钱粮,你们族人可以娶汉人妻子,也可以嫁给汉人。你们的小孩也能上学,做官,与汉人一样。这岂不是更好?”
轲比能也不傻,道:“汉王这是要汉化我鲜卑人啊,到时我们就熔入汉人当中了。”
李恢道:“错矣,你们会说汉话,写汉字,你们贵族喜欢穿汉服,这些不都代表咱们本就是一起的吗?难道硬要分彼此才好吗?汉王能接受你们,爱护你们。你们怎么就不能接受汉王呢?”
“汉王说了,只要你们愿意,他可以把你们安排在洛阳,洛阳可是天下正中,土地肥沃。鲜汉从此不分家,以后再也没有战争。百姓安居乐业,阁下封候拜相,可世袭罔替。这岂不美哉?”
轲比能道:“阁下到是嘴上生花,可如此一来,我鲜卑族也就不存在了。”
李恢道:“错矣,鲜卑可以继续存在,比如阁下可以让汉王封鲜卑候,或者干脆让汉王把一个地名,改为鲜卑。这样鲜卑就永远都存在。”
“阁下算一算,百年来双方死了多少人,如今结成一家,永远没有战事,和平共处这不是更好吗?”
轲比能道:“如若我不答应呢?”
李恢道:“你这又是何必呢?汉王一向看中阁下,如若阁下愿意接受,那么阁下便是将来的鲜卑候。如若阁下不愿意,那么就只能把鲜卑候让别人来做。步度根,秃乌他们都是很愿意的。”
“我实话实说吧,不管阁下愿不愿意汉王的政策都不会变,那几万鲜卑女人孩子,马上就要南下中原了。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她们将嫁给汉人士兵为妻妾。”
“汉王帐下有数十万大军,大多士兵没有成婚,几万人很容易就分配完的。到那时阁下就是再想要回也是不可能的了。”
“另外汉王有令,如果阁下不同意,那么战争才刚刚开始,以后将继续打下去。他将派人深入草原,继续抓人,直到抓完为止,这是一项国策,将持续下去,五年,十年,二十年都不会停。”
轲比能内心挣扎,汉王太狠了,几万女人马上就变成汉人妻妾了。那他们怎么办?这段时间部下很多人都吵翻了。都是要去抢回女人孩子。没有女人将来怎么办?
李恢道:“轲比能大人,你应该为自已的前途想想,如果你不做鲜卑候,别人会代替你的。做候爷多好?妻妾成群,有封地。吃穿不愁,世袭罔替。子孙跟着享福。何必与汉王作对呢。”
“其实汉王已经为你们想很多了,土地、钱粮,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汉王仁慈,不愿刀兵相向才会有此决心。要是再打下去阁下与族人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天马上要冷了,没有这些女人,只怕你们也过不好这个冬天吧?草原寒冷,去中原有什么不好?”
轲比能内心挣扎了一会。道:“李先生在此休息几天。我要回去与族人商议,事关重大,我一个人作不了主。”
李恢道:“那是应该的,轲大人请回,把话与族人说清楚,汉王对你们这些部落首领都可以赐与官职爵位。”
“好吧!请先生在此等候。”
随后轲比能往草原上赶,他内心虽不愿意,但是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接受现实。这种大事,当然要大家都同意。
…………
长安?河边上,刘苟来到一处大的作坊。这是刘苟改革的第一步。
作坊占地数十亩,有造纸作坊,印刷作坊。雕刻作坊,数百名工匠在赶工。
纸张的改进,能极大的促进了书籍的生产。
刘苟请来雕刻工匠,雕刻汉字模板。目前还没有用上活字印刷术。也还在摸索当中。现在主要用的是整块的雕版印刷。
古代没有油墨,刘苟把植物油参到墨汁当中,也能起到一点润滑作用。模板与纸张用油墨印刷就不会址坏纸张。
先印刷几本常用的书籍,《孝经》《论语》《礼记》《周易》《春秋》《大学》《中庸》《尚书》。每本先印他一万册试试水。
刘苟可不会亏本,这书是要卖钱的。价钱嘛,只有竹简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这是大买卖,既能挣钱又能推广读书。
等到活字印刷术更成熟了,本钱就会降下来。困扰书籍的原因主要是纸张。造纸没有机器很费时间。古代用碾碎榆树皮,做为造纸原料。竹子其实是很好的材料。可是竹子要碾碎很困难。用石磨磨碎,刘苟也试了,根本行不通。
没办法只能放弃,只能去砍榆树皮。最后搞的榆树皮很难找,极大的限制了纸张的产量。
一张张印刷过的纸,经过浆糊、缝线、变成一册册书籍。刘苟高兴坏了。
拿上一套书籍,去成功燕的院子。
“燕儿,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刘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