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灵道:“挺好呀,整日在房里读书,懂礼孝顺,除了来长秋宫请安,一般都大门不出,也不生事,对身边的太监女人也很和气。是个好孩子。”
第668章 南蛮
刘苟心想,你懂个屁,只看到表面现象。真是妇道人家,这小子心机厉害着呢。贾诩是什么人?有名的老毒物,阴险狡诈。满朝文武这么多大臣!这小子怎么偏偏要拜贾诩为师。更奇怪的是这小子怎么知道去找贾诩拜师呢?是谁教他的。
“陛下,韦儿喜欢读书,你就成全他吧,贾诩为人谦虚,淡泊名利,我看韦儿跟他学也挺好。”
得了,皇后都替这小子求情了,这小子可真不简单。
罢了,老子还没死呢,倒想看看这小子接下来想干嘛?
道:“好吧,既然灵儿都替他说话了,那就让他拜贾诩为师吧!”
半个月后。
“陛下,益州急报,犍为郡太守中郎将庞羲发来急报。南蛮作乱,兴兵十数万,攻打犍为,请朝廷派兵平叛。
刘苟想了一会,道:“李权,派人把几位军机处大臣全部叫来。”
“诺!”
不一会几人到了。
刘苟道:“南蛮叛乱,正在攻打僰道(宜宾市)你们说说怎么应对?”
田丰道:“陛下,南蛮缩在深山老林,怎么突然冒出来与朝廷作对?这些南蛮,只要下了山,对付他们并不困难。益州有十万人马,兵力足够了。只需派一位能将指挥便可。”
刘苟道:“那派谁去?”
田丰道:“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就是不缺将军,随便派一员大将过去就足矣。要不还是派徐晃去吧,徐晃在益州统兵多年,他一去更能稳定军心。”
刘苟不说话。
荀彧道:“益州都尉吴懿,太守庞羲,他们也是统兵多年,对付南蛮也应该足以。不如就让他们去平叛。”
众人不说话了,等刘苟决定。
刘苟看向诸葛亮,道:“孔明,说说你的意见。”
诸葛亮是新来的,有些腼腆。不想抢了几位前辈的风头,所以刚才没开口。但这家伙的脑袋确实聪明。
道:“陛下,庞羲在犍为郡多年,是该调动他回长安了。”
刘苟道:“你这什么意思?”
孔明道:“徐晃离开益州,可益州十余万兵马并没裁剪。南蛮不可能不知道,既然兵马还在,为何他们还敢闹事?”
刘苟道:“你的意思是说南蛮闹事,与庞羲有干系。难道是他勾结南蛮不成?”
诸葛亮道:“不敢,臣没有证据,也不敢冤枉庞羲。再说庞羲是中原人,交结南蛮他不可能干。臣只是觉得庞羲守在僰道多年,既然他现在震慑不了蛮人,那也是应该换一换了。不管他庞羲打了什么主意。换个地方总是不会错的。”
“另外,益州兵马,可以借此机会裁减一部分了,如今没有必要在益州留太多兵马。”
刘苟点了点头,道:“嗯,那你们说派谁去平叛?”
诸葛亮道:“陛下,可令庞羲为主将,吴懿为副将,严颜为先锋。令他们半年之内平定叛乱。”
周洪道:“孔明,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刚才不是说调庞羲走吗?怎么又让他做主将?”
诸葛亮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庞羲与南蛮打交道最多,他更了解蛮人。由他做主将,可快速平定内乱。也许这正是庞羲所追求的,其中的猫腻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朝廷也不必过问细节。”
“待他平定叛乱以后,陛下只需一旨诏书,召他回朝便可。若庞羲尊诏回朝,可赏赐。若他敢抗旨不尊,那倒简单了。”
第669章 许攸归来
刘苟道:“庞羲要是敢抗旨,朕就诛之。”
“罢了,庞羲既然想统兵,朕就成全他。”
“拟旨,封庞羲为安汉将军,督益州兵事。吴懿为副将,严颜为先锋,前往犍为平叛。令其三人在半年内平定南蛮叛乱。”
“诺!”
刘苟道:“李权,派人快马加鞭前去传诏。”
“诺!”
“哎,依朕的本意,这些南蛮本应该全部处死。朕现在内心到有些软弱了。罢了,你们也准备一下,争取把这些蛮人也汉化了吧!刘子杨在益州也十来年了。明年把他调回长安算了。”
“诸位,事情处理完了,你们回去吧!”
“臣等告退!”
刘苟心情烦闷,做帝王也就这么回事情。
而在僰道的庞羲接到诏书,亮兴坏了,看来这计是用对了。陛下果然把兵权都给了自己。
“军师,陛下的诏书你看到了吧,虽然兵权归我,可他限我半年平定叛乱。如今我该如何?”
幕僚摸了摸胡须,道:“南蛮平定到不难,只是陛下可能对你有所怀疑了。他既然让半年平叛。那么半年后呢?只怕半年后,将军就得回长安了。”
“哎,老夫是替将军谋划了兵权,可也只能有半年啊!”
庞羲道:“先生,如今不比以前了,想拥兵自重,几乎不可能。先生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想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万万不可行。羲没那本事,更控制不住这么多人马。陛下一纸诏书就能把我等办了。羲本是中原人,若能立此大功再回到中原,也算是不枉此生矣。”
“先生若不弃可随我回长安,我定向陛下举荐先生。”
这人看向庞羲,见他终究是没那胆子。
道:“将军,如此打算,在下也就不多说什么了。待平定南后,在下也该告辞了。”
庞羲也不再说什么了,既然你要走,咱也留不住。
长安,许攸这家伙真是命大啊,居然在西域还没死,硬是回到长安了。
刘苟在大殿接见了他,道:“子远,西域怎么样了?西域美女可否温柔?我看你,很逍遥嘛。只是皮肤晒黑了点。”
许攸道:“西域这些年内乱不停,逃往西域的北匈奴人到处打压他们,攸等去西域,当地国王,还是很欢迎咱们汉人的。如今西域都护府,又重新建立起来了。
乌孙、龟兹、焉耆、若羌、楼兰、且末、小宛、等国都已经称臣。臣带回来了一些特产,另外还有一批美女。请陛下笑纳。”
刘苟笑道:“看来,派你去西域,还是派对了,大有收获嘛!”
“朕,上次答应过你,西域得到钱财,分你一半,朕现在就兑现。你回府好好休息吧!现在是陈文长接任你的兵部尚书。等过段时间,朕再给你安排职务。你回家好好养着吧。”
“诺!臣告退!”
刘苟道,:“别急,孟起他们呢?”
许攸道:“马将军现正在乌孙,陛下放心吧,他们很好。这次去西域只打了一仗,规模也不大。西域都是些小国,有些还不够中原一个县人口多。马将军有两万骑兵,不会有事的。”
第670章 棉花
“嗯,朕对马超到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些年也应该成熟了。”
陛下,臣在西域带来了一种可保暖的植物。此物可织布纺纱,也可塞在衣服内御寒。”
说完许攸拿出一捧“棉花”。
刘苟惊道:“棉花?”
“啊,陛下识得此物?”许攸道。
刘苟心想,棉花谁不认得,只是这玩意现在还是个稀奇的宝贝。
棉花是原产于亚热带,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后传入缅甸。再传到广西、云南、但是在中原地区,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历史上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宋元之际,棉花才开始制作衣物大量使用。中国历史上棉花的大量使用,元朝忽必烈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刘苟笑道:“子远,刘玩意有些地方叫木棉,这个玩意可是个宝贝。你带回了多少?”
许攸道:“臣带回了几斤种子,臣见有些西域百姓拿它塞在衣服里面御寒,故而带回中原,看咱们中原能不能种植。”
刘苟笑道:“肯定能种,子远,你带的这些种子对大汉百姓来说不亚于汉薯。”
“这棉花纺纱织布可保暖御寒。如果大面积种植的话,我大汉百姓就不用再穿麻布了。棉布比麻布舒服的多,而且保暖透气。朕将要大力推广种植。”
“李全,一会去把种子取来,朕先在御花园中种植。”
“若!”
许攸道:“陛下,臣此次带回来的物件都放在驿馆。还有美女也在驿馆休息,李常侍去接收便可。”
刘苟道:“嗯,朕谢谢你了。要没什么事,你就回去休息吧!好好陪陪夫人。朕有事再叫你。”
“诺!臣告退!”
许攸走后,李全立马带人去驿馆…………。
“陛下,这西域女子跟我们中原女子可真不一样啊!他们鼻子高挺,皮肤特别白,还是黄头发,眼睛还是蓝色,身材特别高挑。但是陛下,老奴觉得这些女子没咱们中原女子好看。”
刘苟笑道:“你懂什么?就你这狗眼光也懂得欣赏美女?这叫异域风情懂不?”
“陛下,要不今晚让她们侍寝?”
“不急,朕有正事要忙,你带人去挖土,把这棉花种子种下去一半,留一半,朕希望用几年时间把这棉花也推广开来。汉薯,棉花,这两样东西一旦推广开来,咱们大汉,才可衣食无忧。”
“诺!”……
时光飞梭,五年之后,大兴十一年,(公元213年)。
长安宣室殿,如今刘苟已经52了。两鬓长了不少白发。
“陛下,今年汉薯,栽种面积已超过百万亩。百姓饿肚子,可以说一去不返回。另外,棉花也种植了十几万亩。”杨松道。
刘苟道:“朕之所愿,大汉百姓能丰衣足食,想来,离此还远矣!”
周洪道:“陛下,洛阳令李文优,已于上月去矣!如今洛阳令空缺,不知陛下派谁去继任?”
什么?李儒死了?刘苟突然觉得内心不太舒服。虽然李儒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这些年在洛阳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