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洛来到储政院门口,拿出太子简任的官职文书,对守门的九品官吏用蒙语说道:“在下奉了太子的命,到外地做那镇守官人,临行前向太子辞行。烦请通禀太子知道。”
那守门官吏是个色目人,他看“根脚告身”为真,语气仍然很冷淡,只是没有刻意刁难而已。
“新的镇守官人,我们的太子殿下,可能抽不开金贵的身子。”色目守门官说到。
李洛早有准备,他掏出写好的拜帖,“尊敬的守门官人啊,这份信里,是我对太子的忠诚,请让太子看到吧,守门官人!”
那守门官接过拜帖,对旁边一个蒙古卫士说道:“我英勇的忽术儿,请你像骏马那样,将信送到主人身边。”
忽术儿接过拜帖,“好吧,小小的守门官人,我忽术儿,如你所愿。”
然后,忽术儿转身进了储政院大门。
李洛听的好笑。这忽术儿只是个守门的卫兵,连九品官都不是,可却大咧咧的称呼守门官为“小小的官人”。
而守门官却不敢反驳,只是因为忽术儿是蒙古人,而他只是色目人。
过了一会儿,忽术儿出了大门,对着李洛喊道:“新的小小的镇守官人,我们的太子,他抽开了金贵的身子,要见你一见!请你在额头上带上虔诚,跟我来吧!”
李洛说道:“请你辛苦的带路吧,就像老马带着新马那样,我英勇的忽术儿!”
李洛写下拜帖,为的就是让真金见他。因为真金酷爱书法,他的一笔“董字”,多半会打动真金太子。
然后,李洛就跟随忽术儿进了宏大的储政院。
储政院里面的官员很多,大小签押房总有几十间。真金太子的理政厅,当然是最大最堂皇的一间。
哪怕在储政院官署里面,理政厅门口也有太子怯薛侍卫守护。
忽术儿对门口的“云都赤(带刀侍卫)”说:“英勇的怯薛歹哈图尔,太子要见的人,站在你的面前了。”
那个“云都赤”看看李洛的文书,“来吧,新的镇守官人,主人在等待他的仆人,在额头上带着虔诚,进来吧。”
李洛进了理政厅,看见里面竟然有十多个气度俨然的官员在座了。
已经认识的真金太子,正坐在主位上和几个儒臣模样的官员交谈。
“这字体,当真很有几分大家风范……”
原来,他们在议论李洛的拜帖。
“微臣李洛拜见太子殿下!”
李洛不得不下拜行礼。
真金这才看到李洛进来,呵呵笑道:“李司译到了,本宫正在说起你的拜帖。这字,可是你亲手所写?”
李洛道:“好教太子殿下知道,正是微臣拙笔,让殿下见笑了。”
真金笑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书法竟有这般造诣,想必也精通汉学,真是让本宫刮目相看。”
李洛连说不敢。
真金道:“李司译,在座的都是饱学之士,你自向他们介绍一番。”
李洛对众人作揖道:“在下李洛,字中正,本贯征东行省仁州李氏,在此见过各位官人。”
ps:谢谢朋友们的支持!月票推荐票排名终于提升了。
我的云水心
上架一个月了,终于突破50万字。
然后……大家只当我拿了大奖,在舞台上说:那个…感谢一直陪伴我、支持我的书友!是你们给予我温暖和力量。再感谢…什么什么。
真的是三感在线(感动感谢感愧)。没有挺我的读者大人,我早就冻死了。是你们让我裸奔而不单机…帘外春寒,赐我锦袍。
虽然远在天涯,未曾谋面,但你们的关爱,却在咫尺之间。
读者大人,巍巍乎高哉!请收下妾身的膝盖吧(有黄金吗)
据资深读者说,作者熬过50万字,进宫的概率会下降到20以下,熬到100万字,进宫概率会降到5以下。
但我想说,《警花》无论如何,不会进宫。就算进宫,那也是当帝后,不是当太监。
真如曹大叔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如人生吔,写作路上,酸甜苦辣,人情世态,尽在其中矣。
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支持我,陪我一路到天明。为了革命成功,我们需要,更多朴素的革命友谊和阶级感情!
《警花》啊……
《警花》她缺了天时地利,唯靠人和把身翻,把呀把身翻!
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目谁家院啊……我真的还想吐槽五百年。
欧阳大叔词云:泪眼问花话不语,隔墙飞过秋千去。
说的就是我的心情哦。
弃疾大叔词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感同身受。
至于易安姐姐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也是我。
什么时候,我可以“气吞万里如虎”呢?只能靠你们了。
《警花》写元朝,本不讨喜。因为“不想套路得人心”,又失爱于人。于是,酝酿一坛清寂酒,夜里不知几人酌?
不过,我还是有点卑微如野花的喜悦:
因为,《警花》的收订比、支持率,真心不差了。甚至不比很多网站曝光率高的书差。
最大的问题,是收藏数据。因为缺了网站推广,无法爆量,只能苦苦的慢慢积累。
如果有网站曝光推广,本书的数据很可能会质变。
《警花》是我第一本书,但不是我第一次写书。
曾经为大神代笔四十天,让他均订涨的更快。所以我还是有信心的。
可惜因为很狗血(不怪我)的原因,我和那个大神(学长)闹翻了。不然,有他推荐就好了。(该学长,我可没提你笔名和书名)
说的太多了,要泄露天机了哦(笑)
还是那句话,谢谢支持,希望支持更多,更多人支持!
如果能帮我做做推广,拉拉书单,就更好了。
等《警花》完本,粉丝榜单前一百名的,我会按照名次打赏。
看盗版的朋友,希望也能尽量支持我。
关于更新力度,大家可以看我上架感言后的解释。
什么时候《警花》能诞生一个宗师呢?或许在赶来的途中,或许不会来。
期待。
最后,祝愿所有读者大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业有成!作者再拜。
第204章 又见彩金腰带
李洛见在座的官员大半都是汉人,看来真金的确仰慕汉化,有心采用汉法。
近几年,忽必烈对汉法越来越厌恶。尤其是刘秉忠、史天泽、赵壁等汉人重臣死后,汉官地位大降,被忽必烈日益疏远。
如今,除了蒙古官员,最得鞑皇信重的,是以阿合马、桑哥等人为首的色目人。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汉官的地位都是最低。
元初,全国有百万色目人,遍布中央、地方、军队、乡村,是蒙古统治的联盟。就连最小的甲主保长,也有大量色目人充任。
可见,“蒙色联盟”比后世的“满蒙联盟”更加彻底。
清朝口上喊着“满蒙联盟”,其实打心眼里一直提防着蒙古人。
元朝不同,对色目人可谓是真正的信任。
汉官当然不甘心失败,他们就围绕在真金太子身边,下注来日。
众人见太子对这李洛有些赏识,也都敷衍的报了一下字号。
其中好几个人,李洛都知道。
年纪最大的是礼部尚书谢昌元。此人本是南宋大臣,后世被乾隆批评为贰臣。
还有一个老者,叫留梦炎,南宋状元出身,也曾是宋朝高官,同样被乾隆指责为贰臣。
还有张易,叶李,都是乾隆看不惯的汉人降臣。
不过,总算还有两个李洛敬佩的人:王恂、郭守敬。
这两人都是刘秉忠的弟子。两人还都是古代大数学家、天文家。
郭守敬就不必说了。就是王恂,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
太史令王恂发明了内三次插公式,求解出高次方程,还编出《授时历》(大统历),与许衡、郭守敬在全国建立27个天文观测站,完成《四海测验》,精度很高。
所以,李洛对这两人的笑脸格外诚恳。
李洛暗暗决定,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把郭守敬和王恂挖过来。
眼前这些拿捏着架子的汉官,大多是真金太子“宫师府”的“三十八士”之一。宫师府,就是真金的幕僚团。
“中正,感谢之意不必再表,本宫自然知道。去了宁海州好生做镇守官人。”
真金太子说道。他是第一个叫李洛新取的表字的人,这显示他的确善于笼络人心。
不过,虽然他因为李洛推荐张三丰治好了母后,加上欣赏李洛的书法而接见了李洛,但在他心里,李洛终究无关紧要。
李洛听到真金的话,没有赶紧识趣的告退,说道:“微臣一定好自为之,不负殿下抬举。到了宁海州,微臣不但妥善监管民政,还会备御海盗。殿下放心。”
真金听到“备御海盗”,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中正,前次皇妹说,海逆韩恭是被你擒杀,可是真的?”
李洛暗自欢喜,心道:你终于知道韩恭是我杀的了?
“好教殿下知道,海逆韩恭去年上岸戕害钦差,微臣听闻,率领高丽水兵搜捕,终于将他正法。”
真金笑道:“原来你还为大元立过战功。看来你也是带过兵的。你在高丽带兵几何?”
李洛回答:“微臣在高丽管了几百水兵,备御海盗都不敷使用。能斩杀海逆韩恭,也真是运气。”
真金想了想,抬头又仔细打量一下李洛,终于有了决定。
李洛斩杀海逆韩恭,朝廷才拿到韩恭的首级安抚了被杀的钦差大臣察罕,挽回了朝廷颜面。
要不然,堂堂大元朝的钦差,微服私访时竟然被上岸抢劫的海盗杀了,凶手还捉不到,岂非惹人耻笑?
虽说李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