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洛道:“家伯信了没有?”
崔牧笑道:“应该是信了,老大人并没有多问。”
李洛道:“我们那个南洋大商人和高丽大商人也该出场了。”
船队云集海港不久,就有一个色目人带着随从来到州衙,要求面见李洛。
黄不花等官吏一边热情接待,一边火速禀告李洛。
“银子终于到了!”李洛哈哈大笑的来到前衙,一看到那个色目人就说道:“穆萨丁先生,你总算来了!”
那色目人赶紧站起来行礼,用生硬的汉话说道:“尊敬的李洛官人,我带着我的船队,来展现我的诚意。”
州衙所有官员都面带微笑,心中激动。
李洛道:“卖给你的奴隶,是五万人。大部分是青壮,呃,这是清单……”李洛煞有其事的掏出一个册子,递给穆萨丁。
流民有近八万人,五万是“卖”给穆萨丁,剩下两三万“卖”给高丽各世族。
所谓的穆萨丁,其实就是石岩手下的一个色目海盗。当然,如今被石岩送给了自己,成为李洛的部下了。
“穆萨丁”看完清单,严肃的说:“李洛阁下,我希望,这份清单是真的。冒昧的说,我不希望老弱冒充青壮。”
李洛道:“自然是真的,本官可是把你当成大主顾,以后还有合作的,并不是一锤子买卖,怎么可能以老弱冒充青壮呢?两者的价格,可是相差一倍啊。”
“穆萨丁”含笑行礼,“如此,那就请阁下原谅我的担忧,我相信阁下的承诺。这些奴隶,是南洋各国的贵人们要的,以后还会需要。”
两人装模作样的演戏,然后李洛就吩咐安排流民动身,准备上船。
流民在流民营待了十多天了,这么冷的天也很受煎熬。加上特务们天天散布海外世外桃源的美好,以及镇守官人和李夫人的仁慈,流民们早就等着上船,离开这块给他们带来痛苦的土地。
此时的流民营,在官吏们的“努力”下,被管理的井然有序。听到上船的命令下达,都是心情激动的收拾简单的行礼,在官吏们的引导下,一伙一伙的往东而去。海船,就在那里。
整整半天时间,五万流民才全部登船。上船他们才发现,热水,干粮全部替他们准备好了。
李官人和李夫人,真是活菩萨啊。
流民们上船不久,“穆萨丁”就指挥手下将一箱箱白银运到州衙,当着众官吏的面打开,顿时白花花一片,就像外面的雪光。
“李洛阁下,我经过计算,一共是三十五万一千八百两,都在这里了。”
李洛命几个小吏清点了足足两刻钟,然后装作高兴的直搓手,“哈,哈哈!好,穆萨丁先生,一两不少,你是个有诚意的商人!”
但其实,李洛的心在滴血,这都是他自己的银子啊,从杨琏真迦那里抢来的银子啊。
ps:为新盟主大章加更!求大家支持,急!尤其是订阅…哭晕在厕所。
第248章 大元忠臣李洛(大章节)
“南洋大商人”前脚刚走,“高丽大商人”随后就到了。当然,这个高丽大商人也是李洛部下冒充的。
李洛一见面就淡淡说道:“柳管事,这么大的事,你家郎君为何不来?”
“柳管事”赔笑道:“好教李郎君知道,我家郎君身体不适,只得差遣小人前来。”
李洛摆出门阀子弟的高傲姿态,“老柳,这可是十几万两银子的大生意,你能做得了主么?”
“李郎君放心。我家郎君已有交代,小人自然做得了主。”柳管事说道。
李洛点点头,“好。剩下的两万七千多人,全给你们了。你们到时一转手,也不少赚。”说完扔过来一本册子,“这是清单,你送来银子,本郎君就送人上船。”
足足半天过去,一直折腾到天黑,剩下的两万七千多流民才被送到船上。而“高丽大商人”送到州衙的银子,又多了十八万多两。
两批银子加起来,超过五十五万两!
大小州衙官吏全都没有下班回家,而是眼巴巴的等着分银子。
这样无耻的官场现状,就连以闻名的满清,都不可能发生。吃相实在是太太太难看了,官员情操完全没有下限,连伪装都不屑去做。
原因很简单。满清带有浓厚的理教色彩,制度绵密,官员多少还要装模作样,就算是伪君子,起码也要道貌岸然,绝对不可能肆无忌惮的贩卖奴隶。
但元朝官场,带有鲜明的奴隶制色彩,野蛮粗暴,上行下效,肆无忌惮。
可即便如此,地方官员有组织的一下子贩卖七八万奴隶,传到忽必烈耳中,起码也是罢官的罪名,而且还不止李洛一人被罢官。这里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
超过五十五万两的“赃银”,李洛一人就拿四成,也就是二十二万多两。
剩下的三十三万多两,大小官吏人人有份。知州黄不花最多,分到了五万两。就是州衙的皂隶,也都分到了上百两,抵得上他们几年收入。
皆大欢喜!
就在李洛主持分赃之际,崔秀宁也忙着安排青牛山和苍虺岭的人上船。两个山寨男女老幼共五千多人,全部趁着雪夜拔寨迁移,去最近的大海南岸,那里有船等着。
亥时,七八万流民,五千多山寨人口,还有从江华调来护航的两千乡勇,将近九万人,趁着漆黑的夜色驶离海港。
直到此时,李洛心里才终于一块石头落地,稳了啊。
绑架整个宁海州衙,终于干成了这件匪夷所思的事,到现在他都觉得有点悬。
冬天行船,海上会安全很多。这么多移民到了海东,就算他将来反元失败,起码也能效仿琉球,海外称王。
崔秀宁和颜铎也上船随行去海东。李洛则是留在宁海州。因为他不能走。用不了几天,钦差大臣脱不合就一定会来本州巡查,他这个镇守官竟然不在岗位,那还了得?
船队终于离开了,李洛却满心失落。
不是为了失去的三十三万两银子。
是…她走了啊。
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李洛心里空落落的。
义父也走了。认的妹妹李沅也走了。不过,特务们都留了下来。
李洛没有失落多久,因为他还要应付即将到来的钦差大臣。
三天后的腊月十五,心情恶劣的脱不合,终于到了宁海州城下。
当然,李洛早就知道莱州发生的事情,也早做好了准备。
脱不合来到城门下,看到城墙上守门的兵丁,都顶着风雪伫立在寒风中。雪花落满了他们的盔甲和弓刀,却没有丝毫懈怠之色。
脱不合来莱州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封锁消息,任何人不得出城。所以,他不认为宁海州的官吏知道自己来了。
他仍然想突然袭击。
“城下何人!报上名来!”守城的人,看似是官兵,其实都是李洛的亲卫队。
脱不合心里有点满意,他挥挥手,一个汉人官吏上前说道:“快快打开城门跪迎!钦差大臣、御史中丞脱不合大官人到了!”
“什么?”守城的军官佯装惊讶。但是随即,他就露出质疑的神色。
“你们有什么凭据说是钦差?就凭你一句话么?你们有好几百骑兵,谁晓得是不是贼兵假冒,赚我城池?若是钦差,为何不亮出印信?”守城军官喝道。
脱不合忍不住面露微笑,而那汉官也佯做愤怒,大声道:“你个小小的八剌哈赤(城门守),好大口气!你是何货色,也敢查看钦差印信?莫是你瞎了狗眼,不认得钦差仪仗么?”
守城军官也怒道:“你这厮莫不真是贼人假扮?怎敢如此出言不逊!哼,若是今日见了钦差印信,本官自然开城请罪,任凭处置。若是没有,哼哼,别说你等进不了城,就算想走,那也不成!”
这军官说完,喝道:“来呀!”
一群兵丁道:“在!”
“来者可能是贼人,大伙准备守城!”
脱不合忍不住哈哈大笑,用马鞭指着城头的军官,“给他查看!”
光是这一幕,就让他对宁海州的官吏印象不错。防守城门如此严谨,不给贼人丝毫机会,正是他想看到的。起码说明,此州官吏并不是玩忽职守之人。
钦差印信被绳子吊到城门上,那军官打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
他连忙冲下城楼,打开城门,扑通一声跪在雪中,大声磕头道:“卑职城守巡检刘大刀,叩见钦差大官人!刘大刀有眼无珠,请大官人赎罪!”
脱不合纵马向前,笑呵呵用生硬的汉话说道:“你,很不错,是个好汉儿,好汉儿!”说罢,就摘下自己腰间的匕首,扔到雪地,“好汉儿,赏你了。”
他觉得这刘大刀忠于职守,不但不能罚,还要赏赐。说起来这钦差仪仗很容易假冒,不过是几面旗牌而已,倘若守城官见到仪仗就开城,那必定是个大大的隐患。
刘大刀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连连磕头,“谢大官人赏赐,谢大官人赏赐!”
脱不合不再理他,纵马直接往州衙而去。等来到州衙,竟然看到衙门外的广场上,悬挂着十几具尸体,显然是在示众。
这十几具尸体,穿的衣服有点古怪,不是蒙古服饰,有些像汉服,但又绝对不是汉服。
这些尸体,其实就是在海神庙发现的少贰信资的武士。被李洛废物利用了。
“这些死人,是什么人?”脱不合问身边的汉官。
那汉官看了看尸体的服饰,道:“回禀中丞官人,这些必是倭寇了。中丞请看,旁边牌子上还有字。”
“念!”脱不合道,他并不认得汉字。
汉官念道:“此等倭寇,潜伏上岸,意图煽动逆民造反,特斩杀示众,以儆效尤。敢有图谋不轨反我大元者,宁可枉杀十人,不使一人漏网。镇守官人,李哈剌不花。”
脱不合听到,不禁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