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元-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烨闻言,突然哈哈惨笑起来,笑得泪流满面。

    “传令!在沈家坞堡公审沈家之罪,明正典刑!”监理完颜敢下令道。

    “诺!”

    由于唐军进来后没有杀害一个佃户,所以佃户大多没有逃走。很快,在佃户们的惊愕之中,往日高高在上,威风八面的沈家人,都被死狗般押出来,一排排跪在坞堡中间的场地上。

    “沈家完了!”

    “完了,真要完了!”

    “好!好得很!老天开眼!”

    “杀了是痛快,可要是朝廷打回来…”

    “什么朝廷!那是鞑子!”

    “对对,要是鞑子打回来,又咋办呢?”

    “咋办?以后的事,只有老天爷知道。沈家是唐军灭的,又不是咱们灭的,鞑子回来,总找不到咱的麻烦。”

    “话不能这么说。难道就不能不让鞑子回来么?”

    “再看看吧,咱虽说一条贱命,但好死不如赖活啊。”

    ps:这一章只是清乡的一个侧面,不会多写,很快就会拉回主线。蟹蟹大家这么支持我!今天就到这了,晚安!继续求票票!蟹蟹!

 第497、498节 民心归唐…紧急军情

    吴兴县衙,新县令孙顺福正在打着算盘,很是认真的核查账本。县衙留用的几个书吏,见此都很无语。这个唐国的新官人,和大元朝的官人完全不同啊。

    孙顺福本是海东一个村正。他没读过多少书,只是能识字会算账而已。可由于精细认真,实干任事,就被挑选为“从征储员”,随大军来江浙,轻轻松松一个七品县令就落到头上。

    这不是连升三级了,而是连升三品!

    “从征储员”总有七八百人,绝大多数都是海东任职两年以上的乡村官吏。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读书不多,但熟悉基层,长于实干。

    吴兴县原来的达鲁花赤和县衙官吏,被杀的杀,罢的罢,大多数都没了。能留用的,也就是几个没有什么劣迹的书吏。

    而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四人,全部是海东来的村官。凭借五百驻军的镇压,他们很快就掌握了县政。

    “禀县令官人,叶将军和完颜将军送回了清剿沈家的账本。”一个唐军骑兵进来汇报,“沈家男丁都已经公审伏诛,女子全部为奴,这是沈家田土钱粮的账本,请官人带人去清点造册。”

    孙顺风打开一看,既惊且喜。

    沈家竟然有这么多钱粮田土,真是死有余辜啊!

    良田超过十五万亩!

    这还得了?

    吴兴田亩,估计也就五六十万,等于说一个沈家,就占了全县三成的土地!

    依附沈家的佃户、匠户、猎户、渔户有多少呢?共有九千户,男女三万多口。

    可整个吴兴县,真实户口也不会超过三万户。三分之一的人口,被沈家控制!

    无万户侯之名,有万户侯之实。

    沈家还藏有三万多石粮食,黄金四万多两,白银七十六万多两,还有三十余万贯的钞票,五千多匹各色布料,大量的盐铁茶,香料…至于古董珍玩字画,难以估算。

    这勒索了多少民脂民膏啊!

    “走!出城!”孙顺福有点兴奋的站起来,顾不上天近黄昏,就带着一帮属员风风火火出了县衙。

    沈家的物资缴获,一定要尽快登记造册,呈报给湖州城的杨旅帅。

    …………

    唐军目前实行的是军管,所以暂时并没有任命知府级别的官吏。杨青雀既是唐军驻扎湖州路最高将领,也是湖州“镇抚使”。

    镇抚使,这不过是李洛在特殊时期提高效率的权宜之计罢了。

    天色已晚,镇抚使府内的杨青雀,仍然在处理要事。

    所谓要事,当然就是清乡和练兵。

    如今,五千新兵全部招募完成,统一集中在湖州城外临时大营,按照唐军的法子开始训练了。

    清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湖州路著名的沈家,丁家等汉奸豪强,全部被连根拔起。

    除了七八家豪绅主动投效,退田输粮,终获保全之外,大部分豪绅被唐军镇压。

    一个个坞堡和庄园被攻破,男子被杀,女子为奴,财产充公。乡间百姓人心大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护唐军。

    用不了多久,扬眉吐气的乡民就会知道支持唐军有多么重要。

    接下来,就是选拔乡村官吏,控制乡村之权了。

    杨青雀在灯下铺开一张白纸,一个个娟秀的字迹在笔端生出。

    “臣湖州路镇抚使,旅帅杨青雀,谨奏君上以闻……”

    “…截止五月二十,湖州六县一州清乡已毕,共剿杀汉奸豪绅二十一家,剿灭湖霸三家,天目山匪两伙,破坞堡营寨三十九处……收缴粮食三十七万余石,黄金十八万余两,白银三百六十万余,田土一百零五万亩……”

    “……五千新军,已训练数日,臣日日亲自督导苦训,不敢稍有懈怠。新军田土,皆已按照每人二十亩分配,新兵军心昂扬…一月之后,可用来守城驻防,则我唐军将不再散布于各地…”

    杨青雀写完之后,派人通过驿站,送到临安行在。

    蒙元虽然野蛮,但要说这驿站之便捷,当真远迈唐宋。唐军恢复江浙后,接受了庞大的驿站,通信行军十分便捷。

    在杨青雀禀奏李洛的同时,江浙十几个路、府的镇抚使,也纷纷上了奏章叙职。

    湖州路发生的事,吴兴县发生的事,同样在江浙其他州县发生,而且都很相似。

    唐国以雷厉风行之势,行之铁血手段,迅猛无比的推行清乡之策,让整个江浙如遇风雷涤荡,直有日新月异,天翻地覆之变。

    偌大的江浙,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一夜之间改变了命运。他们从刚开始的忐忑不安,退缩逃避,逐渐变得心气高昂,欢呼雀跃。

    由懦弱而勇敢,不过旬月之间。而读书士子,更是欢欣鼓舞,如久旱逢甘霖。

    有士子写诗道:

    “甘霖绵绵降江东,吴越津津说唐公。莫道六月炎夏苦,江南竟至有春风。”

    又有士子诗云:

    “凤凰山下故宫开,钱塘江中鱼龙来。武穆显灵风波日,范蠡待命越王台。山外青山楼还在,不见西子舞徘徊。唐公既有天下志,劝君莫惜王佐才。”

    江浙士子,因为文天祥的关系,也因为懂得华夷之辩,是最先拥护唐军的群体。如今不但江浙,就是江西福建等地的士人,也有很多人赶赴江浙,面见文天祥,求见唐公李洛。

    一时士人入江浙,如过江之鲫,竟成士林佳话。

    心归唐,除了恢复汉家的李唐旗号,以及为民做主的政策外,特察局在民间的宣传也起了不少作用。

    李洛暂时没有时间接见拜访的士子,但他高兴之余,欣然下令恢复科举,明年春天开考。当然,为了稳固人心,他并没有改革科举内容。

    海东那一套,眼下就拿到中原来施行,那是自找麻烦。这样的蠢事,李洛当然不会干。

    李洛还没有大规模录用江浙士子,因为眼下统治江浙的不是唐廷,而是大都督幕府。唐廷仍然在海东。军管时期,暂时也不需要那么多士人。

    …………

    六月六日,李洛已经收到所有清乡完毕的报告,而且乡村官吏,也全部选拔任命。

    整个江浙,镇压了三百多家顽固不化的豪强巨族,解放被控制的人口四百余万,收缴粮食六百余万石,金银折合七千余万两。以及一千二百万亩田地。

    至于物资,难以计算!

    等于说几百家豪族的多年积累,全部便宜了唐国。

    但是,李洛看到数字,并没有多少欣喜。

    “金银太多了,折合白银七千多万两。”李洛神色古怪的对崔秀宁说道。

    江浙是最富庶之地,人口最密集,金银存量也最多,这七千多万两,估计要占天下三成金银存量。

    七千万两,这个数字,和李自成拷虐明朝北京贵族官神得到的数字一样。

    可是李自成得到了七千万两白银,结果怎么样?军队缺粮严重,很多时候饿着肚子和清兵打仗。

    乱世之中,金银的用处,往往比不上野菜。

    崔秀宁也对这些金银麻木了。

    “粮食只有六百多万,看来豪绅们把粮食都卖了。”崔秀宁道,“江浙的大米,一石已经涨到二两,福建涨到了三两半,江西行省更是涨到了四两…南风数省只打了半年仗,粮价就翻了好几倍。”

    “预计明年上半年最严重,南方估计有三千万以上的人缺粮。还有,别指望交州和象州(安南和占婆)的粮食,他们现在都自顾不暇。”

    李洛道:“加上这六百多万,现在我们有一千六百万石储备,就是今年再拿下江西和福建,赈灾也够用了。”

    崔秀宁道:“我们的重视度排名是,人口资源,粮食资源,金银。人口资源最宝贵,因为一旦大量消耗,我们就是得到天下,也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元气。为了人口,我们一定要舍得粮食。”

    李洛很认同崔秀宁的话,他最害怕的是,战争无法在几年内结束,结果像汉末三国那样,六千万人口打的不到一千万人口。

    元廷户部纳税人口数字是六千万左右。但根据估算,此时的真实人口数量,应该有一亿。

    比如江浙行省,官方统计的纳税人口数字只有九百多万。可最新的统计数据,诸色人口是一千四百六十万人(包括接受赈济的流民),比官方纳税人口数字多出五百多万。

    李洛翻阅了最新的汇报,心里估摸这数据,眉毛渐渐皱起,“秋粮最少会减少一半以上。而真实人口又比我们预计的多两百多万,所以今年江浙粮食缺口,最少六百万!”

    之前林必举估算的是缺口最少四百多万石,那是少估算了真实人口。现在真实人口数字终于出来了,那么李洛的数字才是对的。

    “而且,这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