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与参知政事王宛一样,也是南宋遗臣,度宗朝进士,做过太常丞,曾写诗《嘲贾似道》。
罗谡沉下脸,“汪节郎何出此言?俺与李洛不过一面之缘,只是感佩他慷慨仗义而已。”
参知政事龚行卿出列道:“官家,李洛狼子野心,占了大宋的行在,迟迟不还,这是何道理!如今还要称王,异日必然称帝!大宋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臣以为,可以联梁制唐,或者先与鞑子议和,徐缓图之…”
龚行卿也是南宋遗臣,当年曾经官居大理寺卿,后世的金台寺,就是此人参与修建的。
枢密副使王宛,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同为遗臣的邓光荐也赶紧以笏“啪啪”击掌,表示对龚行卿的话很是赞同。
他出列说道:“官家,臣认为,龚相公王相公之言,真乃老成谋国呐。自古邦交,讲究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是以我朝才有联金灭辽,联蒙灭金之举。”
“臣以为,唐国虽无辽金之强,却有辽金之近,乃是卧榻之侧。太祖有云,岂容他人鼾睡也。鞑子虽是死敌,然主力大军都在北方,南方元军已经不足为惧,倒是可以议和…以为权宜之计。”
林桂芳实在看不下去了,“龚相公,王相公!蒙元如此势大,怎能说南方不足为惧!难道几十万元军是摆设么!唐国是盟国,起码眼下正是联盟反元之时!怎可和仇敌蒙元再开议和!”
“忽必烈怎么可能容忍大宋?就算假意答应议和,迟早也必灭我大宋!这种亏,大宋可没少吃!想与鞑子相安无事,无异与虎谋皮!”
王宛道:“不谋一世,不谋一时。唐国的确是盟国,可唐国占了东南,还占了临安,那可是大宋故都,焉能听之任之。若能和蒙元议和,再联梁灭唐,收复东南,则我大宋才有实力一统东南,恢复旧疆啊。”
“够了!”林桂芳怒了,他仗着自己是拥护赵良钤起兵的首功之臣,手握兵权,说话毫不客气,“你们这些文人,懂个甚么!整天和某扯皮斗嘴!某忍耐久矣!”
“这军国大事,哪有你们说的那般啰嗦!我等的敌人是谁?蒙元。朋友是谁?唐国。既如此,为何要和敌人议和,对付朋友?天下没这个道理!就算灭了唐国,东南难道鞑子不想要!轮得到你们?荒谬!”
龚行卿和王宛等人气的胡须颤抖,连说:“蛮汉蛮汉!尔知礼乎!”
汪宗臣干脆大声对赵良钤道:“官家!林桂芳当庭辱骂大臣,臣弹劾其跋扈无状!朝廷自有法度,平章军国重事之职何等紧要,焉能交付此人手中!”
赵良钤赶紧说道:“好了,不要争论不休。蒙元岂可相信?唐国便是将来不利于大宋,终究好过蒙元。此事日后再议。今日只说出使唐国祝贺李洛进位之事。”
邓光荐自告奋勇的说道:“官家,臣愿往。”他是礼部尚书,由他出使唐国完全当得起。
“好。”赵良钤点头,“那就辛苦邓卿了。李洛进位典礼之前,一定要赶到临安。”
罗谡道:“官家,臣与李洛有一面之缘,更好说话。臣愿为副使。”
“准。”赵良钤痛快的答应。他也希望罗谡能向李洛要点好处。
比如…粮食。
…………
“哦?李洛要称王?”江陵的大梁皇帝萧隐笑道,“李洛兵强马壮,却不称帝。”萧隐眼睛一眯,却没有多少笑意。
丞相首阳道人说道:“陛下,大梁和唐国虽未结盟,却有盟国之实。李洛也有恩义于我大梁。臣以为,该派国使去临安祝贺,参加进位大典。”
“这是当然,不需要你提醒朕。”萧隐潇洒的在大殿上走来走去,深秋的阳光斜入大殿,照在他身上,显得很有几分帝王之气。
自此在李洛的帮助下收复湖广,萧隐就再次底气十足了。如今梁军超过二十万,整个湖广全部被大梁收复,收得人口上千万。
大梁,还当不起一个大字么?
这个本钱,足够为大梁皇帝加持几分帝王之气了。
萧梁想了想,“光明公主辛苦,与李洛有旧,也是她请了李洛的援军来解江陵之围。就让她作为国使,带厚礼去临安吧。”
辛苦虽然贵为梁国公主,但她没有官职在身,所以并不上朝,还不知道自己成了国使。
萧梁一下令,一个十七八岁、身穿明黄服饰的男子就出列说道:“父皇,儿臣愿出使唐国,请为正使。”
此人正是萧隐的长子,被封为赵王的萧焱。
没错,萧隐最近一得意,封了自己四个儿子为王。萧焱这个赵王,还没当十天。
萧焱年纪虽不大,但心眼不少。所谓知子莫若父,萧隐当然清楚自己的儿子为何想和辛苦一起去。
但是他不反对。他乐意看到这个可能会被立为太子的儿子,娶辛苦为王妃。
“准。那就以赵王为正使,以辛苦为副使,一起出使唐国。”萧隐下诏。
…………
高丽。
几个去高丽的江浙商人,带来李洛即将称王的消息。
仁州李氏得知,一个个心中复杂无比。
李洛起兵之后,他们万分庆幸告发了李洛,和李洛这个叛臣撇清了关系。
虽然李签的宰相之职受到李洛牵连被罢黜,李签也受到高丽王的严厉斥责,就连爵位也丢了,可李氏并没有伤筋动骨。
起码没有被抄家灭族吧。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听到李洛起兵的消息,他们大惊之后就大骂李洛愚蠢,竟敢不知死活的造反,本来以为李洛必定很快被元军斩杀。
他们甚至想到了李洛很多种可怕的结局,却唯独没想过,李洛不但没有被斩杀,反而越闹越凶!
大败东南元军数十万,就连张弘范,完哲都,忽都帖木儿这些大将名帅都死在李洛手里!
而李洛席卷东南,封江锁海,已经快要称王了!
李氏家城萧斯堂内,所有嫡系子弟和家老都在座,气氛很是压抑。
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高丽的深秋,本就已冷。李签坐在主位上,显得有点瑟缩,不知道是因为身子冷,还是因为心中寒。
“唉,李洛,竟然能折腾到这一步。老夫,委实没有想到。”
李签的语气中,带着说不出的疑惑,茫然,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遗憾。
李氏打听到的消息是,李洛兵强马壮,火器犀利,民心归附,已经在南方拥有很大势力。
实力之强,远超高丽。
更要命的是,李洛的水师完全控制了江海。以至于北方空有强大的元军铁骑,偏偏难以南下镇压。
可以说,只要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李洛已经成了气候,不是轻易就能很快镇压的。
毫无疑问,李洛最后多半逃不过大元的镇压,失败是迟早的事。
可即便如此,估计那也是两三年之后的事了。
李签的弟弟李简也叹息道:“吾也想不到,这李洛竟然能走到这一步。大兄,南方有李洛的伪唐,萧隐的伪梁,还有伪宋。大元南方大半为反贼所据。小弟一时半会,也回不了湖广了。”
兄弟两人心里都有一句话,李洛要真是他的儿子该有多好啊。
可惜了。
李若愚道:“李洛这小人得意不了多久,等到元军主力到了江南,就是他兵败身死之时。”
其他几个李氏子弟,也纷纷认为李洛坚持不了太久。
忽然一个女子的声音道:“父君,叔父,兄长,万一…我是说万一,五…李洛最后不但没有兵败,反而成了呢?”
什么?
李签和李简兄弟相视一眼,心中都是咯噔一下。
是啊。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李洛成了呢?
虽然这可能很小,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啊!
万一李洛真的推翻了元廷,坐了天下,那么他们仁州李氏……
李签和李简想到这里,顿时感到外面的秋风更冷了。
不行,哪怕为了应对万一,也要有所布置!
ps:蟹蟹大家支持,晚安!月底了,泪目求之,打滚。提前祝贺中秋快乐。晚安!
第546、547节 称王大典
高丽人是典型的小国性格,对周边强权的变化异常敏感,危机意识很强。事大政策是高丽的邦交之道,预留后路则是高丽人的邦交之术。为了在大国之间生存,高丽人修炼出以柔克刚的政治智慧。
可李签兄弟商议许久,也难以想出既保险有靠谱的主意。
如何能向李洛释放出善意,而又不会被元廷察觉?即便被元廷察觉,也不会引来大祸?
最后只能决定,派与李洛熟悉的李蕙质带着厚礼悄悄走一趟,去临安见李洛一面,表示李氏的苦衷。
李蕙质只是个女子,不会引起元廷瞩目。就算万一有了差池,也有推诿的空间。
李签做了这个决定,感慨万分。曾经李洛是他的“侄儿”,他对李洛也抱以厚望,而李洛也“伯父长,伯父短”。
现在想来,正如做梦一般,又感觉荒谬透顶。
此子,当真是李氏的祸星啊。
李洛害的他丢了宰相官位,丢了国公爵位,害的他和李氏沦为笑柄。李签原本应该痛恨至极才是,可不知为何,他总是恨不起来。
李若愚也不由想起几年前在江华李家坞堡的情形。当时他去坞堡见李洛,看见李洛训练的乡勇就是乌合之众,又见到李洛白日享乐,不理公务。
当时自己还很瞧不起对方,假意训斥了那个“堂弟”一番,觉得李洛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哪里有本事练兵?一朝富贵就沉湎享乐,不思进取,能有什么出息?
可现在他早就明白,那不过是李洛在伪装藏拙,扮猪吃虎而已。
他叫李若愚,可在对李洛的问题上,他发现自己不该叫若愚,而是真愚。
他真恨不得老天突然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