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击!”
“砰砰砰—”
重炮,轻炮,火铳一起发射,金属弹子密集如雨的倾泻到大理军阵中,就像一把疯狂的镰刀,收割着脆弱的人命。
大理军装备的木盾,的确对唐军火铳有防护效果,哪怕弹子穿过木盾,再穿过他们的盔甲,也很难再杀伤他们。
可对于火炮,却屁用没有。恐怖的葡萄弹能够打烂木盾,打烂盔甲,将人轰的惨不忍睹。
轰轰!
砰砰砰!
在上万火器兵的打击下,大理军的伤亡超过万人,而且阵型大乱,士气濒临崩溃的边缘。
更可恶的是,这个距离,他们的弓箭根本打不到唐军,只能被动挨打。
再这么下去,那就是白白送死!
“骑兵出击!”万般无奈的段正,只能下达了骑兵出击的命令。
大理军有八万骑兵,段正当然舍不得全部投进去。但为了奏效,他一口气投入了五万骑兵,向唐军火器兵发动了进攻。
轰轰轰!
唐军火炮根本没有退却的意思,再次发出怒吼,大片的葡萄弹轰击的大理骑兵人仰马翻,死伤狼藉。
火铳兵也紧跟着发出一轮齐射。
大理骑兵的前队,大片的骑兵坠马,战马摔倒,数量数以千计,没死的骑兵在地上哀嚎,受伤的战马在悲鸣,还有很多战马四散逃逸,犹如疯狂。
后面的大理骑马被挡住路,马速根本催动不起来,一时间竟然停了了下来。
这就是大理骑兵和蒙古骑兵的差别了。
倘若是蒙古骑兵,一定是从两翼拉开距离加速,掌控好节凑,在马速接近最强时,对敌人发动攻击,或者借着马速放箭。
换了是蒙古色目骑兵,根本不会在这个距离直接进攻。就算这么干,他们的马也不会在遭到打击后停下来,他们有这个控马的本事。
说白了,大理骑兵本质上就是山地骑兵。打山地游击那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可是在平野上大规模的冲锋陷阵,他们就不行了。
八万山地骑兵,依托大理的山林,本来绝对够唐军头疼的。可是他们却离开大理,主动进入四川,“虎落平阳”,说起来也够蠢的。
这就是为何常说利令智昏。一个聪明人,往往会被野心和利益蒙蔽了心窍,做出事后看起来很愚蠢的举动。
可在当时,没人觉得愚蠢。都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可以赌一次。
此时大理骑兵一停下来,顿时又给了唐军火铳兵装填弹药的时间。
等到大理骑兵在将领的严令和战鼓的催促下再次策动马速,唐军的火铳再次装填就绪。
“预备——射击!”
令旗挥动之下,所有的火铳再次轰响,大片黑烟腾起之间,金属弹雨又一次洗礼最前面的大理骑兵,让数以千计的骑兵人仰马翻。
大理骑兵的速度刚刚加速,又被迫停下。
这么一停可不得了啊,因为唐军的火炮又装填好了。
等到大理骑兵好不容易冲起来,还没冲出十丈距离,唐军的大小火炮再次轰鸣。
葡萄弹的杀伤实在恐怖,这一轮骑射,这个距离上,竟然打死打伤近万大理骑兵。
段正和将领们看到五万骑兵根本冲不上去,就伤亡了一半,顿时眼睛都红了。
他们的心都在滴血,愤怒的只想歇斯底里的大叫。
可是这群男人,根本没办法!
这一次,大理骑兵哪怕再凶悍,也彻底崩溃了。
他们再也不顾军令后战鼓,而是纷纷调转马头。
不能这么打啊,这他母亲的就是送死。
他们要回去!
这一退,就给大理军造成了灭顶之灾。
不光是损失惨重的骑兵,就是步兵,也被唐军犀利的火器打掉了精气神。
早就在两翼准备好的五万唐军骑兵,终于乘机发动了集群冲锋。
而大理军此时军心崩溃,阵型凌乱,已经无法组织防御,抵挡五万铁流般的唐军骑兵了。
五万由各族勇士组成的唐军骑兵,如同一柄巨大的铁锤,凶狠的轰进大理军骑兵,将他们撕烂,让他们冰块一般粉碎,再冲入大理军步兵大阵。
“轰”的一声,大理军终于彻底崩溃。很多人甚至不顾一切的冲下大渡河,跳入河水。
“呜呜呜——”
“咚咚咚咚——”
唐军中号角和战鼓突然大作。
朱颔终于下达了全军总攻的军令。
“杀!”七万唐军步兵,全线出击。
大渡河北岸,顿时爆发了一场一边倒的大战。
大理军的单兵战力并不弱,可比起唐军还是差了一大截。加上军心涣散,哪里能抵挡战意如虹的凶悍唐军?
段正已经没有渡河的机会了。他绝望之下,只能率禁卫兵死战。
这根本就是徒劳的反抗。
大势已去,人力难挽。
经过一个时辰的混战,大理军死的死,降的降,逃的逃,跳河的跳河,终于全军覆没。
只有段正和一帮将领,率领上千人,站在河边。他们的周围,围了上万的唐军。
数里之内的岸上,河中全部是尸体和鲜血,远方还有逃兵的背影。数以万计的大理军,被收缴了兵器,神色麻木的坐在地上。
段正看着身边仅有的上千禁卫,看着凄惨无比的战场,看着重重包围自己的唐军,露出了惨然的笑容。
“元,已经降过大元,不能再降唐了!元降与不降,大理国也保不住了!今日始知,项羽之悲也!”
段正举起战刀,大喝道:“李洛,善待大理子民!否则,元必为苍山厉鬼,洱海怨魂,令尔不得安生!”
言迄大笑,将战刀横在脖子上狠狠一拉,鲜血顿时飙射而出,身子慢慢倒下。
“膘信…”将领们悲声喊道,却无人阻止段正自刎。
“天不佑大理也!恨煞恨煞!”段炯长叹一声,也举刀自刎。
高遂谋和张昌言等大将,也纷纷举刀自刎殉主。
而剩下的禁卫,则是放下兵器投降。
至此,大渡河之战以唐军大胜,大理全军覆没结局,尘埃落定了。
益州百姓闻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人人喜气洋洋。
益州,安矣!
大唐万胜,大王万胜!
唐军分战四地,旬日之间,连败安南元军,宋军,梁军,大理军,皆是摧枯拉朽一般大获全胜,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一举抵定南国一统大局。
“三国攻唐”惨败后,整个南方,再也没有力量能阻止唐国统一了。
段正兵败自杀后三天,消息还没传到羊苴咩城,皇后萧畾终于产下一个女婴。
于是,就有一个孕妇倒霉了。
“南秀,此事你办的很好。嗯,小公主你要找个地方先养起来,万不可让人知道。”
大理皇宫内,萧畾抱着一个男婴说道。这个男婴不是她生的,她生的那个女婴,已经让南秀藏起来了。
南秀说道:“公主,小公主的事,奴婢还有点不放心。奴婢还要去收拾下首尾,晚上再来向公主复命。”
萧畾点点头,“去吧。你放心,本宫不会忘记你的赏赐。”
南秀垂下眼帘,露出欢喜的神色,“奴婢谢公主,不敢要公主赏赐。”
南秀说完,就攻恭敬的退下。
萧畾看着南秀的背影,目光冰冷,杀意一闪即逝。
南秀啊,本宫知道你很忠心,但是,你不能活了。
本宫不敢再让你活啊。
你参与了这么大的事,一旦泄露出去,本宫就完了。
谁叫本宫的肚子不争气,没有生个皇子呢?
你不要怪我。
萧畾计议已定,打算等到南秀夜里还复命,就毒死她,杀人灭口。不光南秀,那两个知情人都要秘密处死。
萧畾叹了口气,看着怀中的孩子,脸上露出厌恶之色。
这不是她生的!
但,自己必须要喂养他。
紧着,她又开始担忧川蜀的战事。
她还接到坏消息。但她莫名的感到不安。
到了晚上,南秀迟迟不来复命。等的心焦的萧畾只能派人去找。
很快,一个侍女就来禀报:“星母,南秀留了一张纸条,说家中有了变故,要回大梁,让星母保重。”
什么?
萧畾愣住了。
以她的聪明,当然明白南秀猜到自己要杀人灭口,所以连夜逃走。
呵呵,南秀啊南秀,本宫真是小看你了。你是不是把小公主也带走了?
南秀啊,你这么聪明,真不枉费本宫重用你一场。
萧畾心里愤怒,可面上却不露分毫,说道:“她家中的确有了变故,让她去吧。”
她很想派兵追赶。但南秀带着她的女儿,还带着天大的秘密,她不能追。
就算追,估计也追不上了。
“传令,本宫生了皇子,让礼部准备酒宴,昭告百官。”萧畾说道。
皇后生了皇子的消息传出,多少给了忐忑中的大理群臣不少安慰。
虽然战事诡谲难测,可皇子降生总是喜事,应该是个好兆头。
可是乐极生悲,仅仅一天之后,一个可怕的消息就传到羊苴咩城。
安南的文天祥,竟然大败元军,已经攻下昆明,此时应该往羊苴咩城而来了。
消息传来,大理朝堂一片恐慌,可他们还来不及向益州的段正报信,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就晴天霹雳般轰下。
膘信已经兵败自刎,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唐军已经在准备渡过大渡河。最多半月,就能来到羊苴咩城。
真是祸不单行啊。
萧畾听到噩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就“晕”了过去。
被太医“救醒”之后,萧畾放声大哭。
“诸卿!膘信驾崩,弃我等而去,唐军南北相逼,如何是好啊!呜呜呜!”
萧畾哭的伤心欲绝,怀中紧紧抱着的小崽子,也吓得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