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李洛知道唐军骑兵再怎么训练,也无法达到蒙古骑兵的骑射水平,所以就以训练马战冲锋为主。
唐军骑兵的马战之术,经过长期而科学的苦训,已经难逢敌手。尤其是在松潘草原苦训后,战力更胜一筹。
蒙古色目骑兵的马战白刃技术,其实也很强。可相比唐军骑兵,就明显不如了。
加上唐军骑兵拥有马速优势,蒙古色目骑兵即便拼死反击,也被杀的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同时,东边的元军骑兵,却承受着唐军火器兵的洗礼。大片的葡萄弹轰进元军密集的骑兵队伍,每时每刻都带来大量伤亡。
倘若西边没有唐军骑兵堵住元军,那么东边的唐军火器兵根本没有机会靠近元军轰击。可是眼下,元军的西边通道被堵住,无法和东边逼上来的火器兵拉开距离,只能承受凶狠的火器打击。
这就是李洛亲自制定的“以河为笼,东西夹击”的战术。他设身处地的算准了元军的心理,一步步引导元军不知不觉的进入死局,再否极泰来,绝地反击。
“杀!”
“莫尔道嘎!”
清冷的五陵原上,惨白的月光之下,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鸣声,火炮和火铳的轰击声,交织成一片,声达十余里。
极其惨烈。
此时是夜晚,仅有月光和营帐内的灯火照明。可唐军一直训练夜战,就更加占便宜了。
在西边唐军骑兵狂飙般的冲杀和东边大唐的火器轰击下,元军被密集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死伤狼藉。
他们的战马根本冲不破唐军火器的轰杀。元军每一次阻止的决死冲锋,都被凶狠的火器轰的死伤惨重。
“轰轰—”
“砰砰砰—”
最后一轮火器轰击之后,唐军步兵终于发起了全面冲锋。
长枪兵,弓箭手,刀盾兵,义军,上了刺刀的火器兵,全部冲了上去。满脑子武道思想的唐军武士尤其凶狠,个个勇猛的冲杀在前,以强悍的白刃战技,杀的一向骄横的蒙古勇士胆战心惊。
要说唐军的单兵白刃战技,绝对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兵。唐军招募新兵条件本就严格,伙食和待遇又好,长期而严苛的苦训,使得普通士兵也个个彪悍勇猛。
随着东西唐军的夹击,元军终于彻底崩溃了。最后,竟然沦为被围杀的境地。
当真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一向自以为天下无敌的蒙古勇士,一旦失去了奔驰的战马,十停战力就去了七停。
但是,蒙古色目兵仍然显示出胜过汉奸军的单兵素质,他们悍不畏死的负隅顽抗,各自为战,拼命的挥舞弯刀反击,如同野兽般疯狂。
“忽呜赫豪宁!”平章哈赤牙哥,以及阿札还,塔失,察歹只,都兰等蒙古将领率领戈什克(亲卫)亲自上阵搏杀,在绝望中发出不甘的怒吼。
然而,大势已去,反抗也是徒劳了。
最后,唐军骑兵也下马步战,大砍大杀。
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半个时辰,近七万元军骑兵,悲催的放弃骑射和占据数量优势的唐军白刃肉搏,结果可想而知。
“大汗!奴才有罪!对不起大汗呐!”哈赤牙哥仰天大叫,他的亲卫都死光了,仍然以六旬老迈之躯捉刀厮杀。
“噗嗤”一声,一名唐军武士凶狠的扑上,几刀之后,就斩杀哈赤牙哥。
阿札海身被数创之后,也被一个唐军骑兵的狼牙棒打死。塔失和都兰等人,也先后被斩杀。
不久之后,近七万元军,除了一万多人弃械投降之外,全部被歼灭。
这战死的五万多元军,一万多人死于唐军的火炮火铳,三万多人死于白刃战。
而唐军的伤亡,也很惊人。
伤亡最大的是义军。
两万多还没有改编的义军,伤亡超过万人。
骑兵伤亡四千多人,步兵伤亡九千多人。光唐军的伤亡,就达到一万四千。要是加上义军,伤亡高达两万五千人!
仗着火器之利,还让元军中计,智取之下,却仍然付出两万五千伤亡的代价,不得不说,唐军其实赢得并不轻松。
北方元军的单兵战力和战斗意志,绝对不可小觑。尤其是蒙古兵,绝大多数都是死战不降。
投降的一万多元军,几乎都是探马赤军。投降的蒙古兵,只有一千多人。
不过,虽然此战付出了两万多人的伤亡,却干脆利落的消灭了关中元军骑兵,只剩下几万汉奸军,已经不足为虑。
可以说,关中元军作为一支战略重兵集团,已经不存在了。
除此之外,唐军还缴获战马十余万匹,加上五陵原牧场的战马,唐军收获完好的战马十六万匹!
高陵大捷,意味着关中没有任何力量在阻止唐军了。
李洛在高陵修整了一日,安葬祭祀阵亡将士,治疗伤员,又连夜命令大将申花生率领刘卫泰等将,以一万兵马西征,抢占萧关,阻止甘凉元军进入关中。
第二天,李洛就渡过渭水,率七万大军直逼奉元(长安)!
s:一万字大章献上,今天就到这了。求订阅和票票哦,请大家注意身体。天天为大家祈福平安,蟹蟹你们一直支持我,晚安!
第498章 第701 702节 定都长安虎踞关中
高陵之战,唐军大胜元军大败的消息,长了翅膀般飞向关中四地。各地元廷官员一片恐慌,犹如末日降临。而关中百姓,则是欢欣鼓舞,心气高涨。
事实上,李洛圣主仁君的美名早就响彻关中。元廷官员和豪强固然对李洛恨之入骨,可平民百姓却对洪武皇帝盼若甘霖。
李洛大军还没有到长安,周边的元廷官员就纷纷跑路,原本气焰嚣张的豪强和村社保长甲主,也顿时蛰伏起来,不敢再对百姓张牙舞爪。
就在李洛大军南下长安之际,唐军大将武岩也在攻下蓝田关后,兵分两路,一路攻占潼关,一路由他亲自率领,进围长安。
九月二十八日上午,李洛大军到达奉元(长安)城外。下午,武岩率军三万渡过灞桥,也兵临长安城下。
至此,进攻关中的唐军主力和偏师会师!
奉元城下的唐军兵马,达到十万人。
自从北宋灭亡后,一百六十余年来,汉家军队第一次兵临长安。
李洛骑在忽必烈送的大食宝马上,仰头看着这座居高临下的煌煌大城,心中很是激动。
这就是古都长安!
虽然早就不是帝都,城中宫阙早就不复存在,可这座城池的气势,却是更甚大都!
长安城最大的特点,就是城基的地势高,根本就是建立在渭水之南一片宽广的高垣之上,俯瞰四周,霸凌八荒。
周围八水环绕,聚气藏风,风水绝佳,不愧是华夏第一名都。
巍巍乎壮哉!
即便城墙早就没了当初长安城的高大,可仍然气势雄辉。
要知道,这还是被唐末军阀韩建改建缩小后的长安城,可以想象,没有缩小前的长安城,该有多大。
“呜呜呜—”唐军中的号角悠悠吹响,似乎是告知长安百姓:唐军已至!
唐主的龙凤呈祥大纛,以及唐军的浴火凤凰战旗,和绣着大大唐字的旗帜,在秋风中猎猎飘扬,军势雄壮,不动如山。
“臣武岩,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岩率军赶到后,率领部将第一时间就来拜见。
李洛下马扶起武岩等人,“卿等辛苦了。蓝田关不好打,伤亡几何?”
武岩禀奏道:“回陛下话,战死两千七百余,负伤四千二百余。伤亡相加,总有七千人。分兵去打潼关的张敛,估计也要折损不少兵马。臣无能,有负陛下所托。”
蓝田关的确不好打,以七千伤亡打下蓝田关,已经不错了。
攻城略地,总要死人的啊。
李洛一算,加上主力军的伤亡,即便不算义军的伤亡,这次攻略关中,唐军总伤亡也有两万多人了。
总体来说,还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
“你们打得不错,有功无罪。”李洛安慰武岩等人,“潼关是天下险关,从关东打,的确难如登天。可张敛是从关中打潼关,应该轻而易举。”
潼关是属于关中的,保护的是关中。从关中内部打潼关,当然容易太多。
“陛下。”朱颔禀奏,“如今申花生去了萧关,张敛去了潼关,这关中四关,很快就皆在我手。可是东边的黄河,却还是不得不防。”
李洛点点头,这点他当然不会忽略。算起来,河东元军应该快要渡过黄河了,为今之计,只有派大将北上黄土高原,守住黄河天险。
秦晋之间以黄河为界。秦晋之间的黄河,河面落差大,水流非常湍急,远不是后世缺水的黄河可比,这段黄河此时比长江天险更为险要。
黄河天下险,古代不是说说的。
所以,古代北方军队渡过黄河,大多选择从河南河北段渡河,很少从山西渡河。
可天险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是不防守,元廷河东大军很快会渡过来。
黄河秦晋段相对好渡的地方,就是孟门渡、风陵渡、西口渡等几个渡口,但风陵渡在潼关附近,所以主要是守住东边的其他渡口。
“武岩,你们修整一日,明日出发,防守黄河几大渡口,阻止河东元军过河。”李洛下令。
“诺!”武岩领命,“陛下,臣等不需修整,今日就出发。”
“好。”李洛允了。防守黄河乃是大事,的确越快越好。
仅仅一个时辰后,武岩就再度拔营北上,防守黄河。
而李洛也派人射箭入城,告诉城中大僚,不开城投降,杀!
此时,奉元城中的元廷陕西右丞巴鲁台,已经急的团团转。
陕西铁骑在五陵原全军覆没,平章哈赤牙哥等人都死了,眼下陕西行省他官位最高,可他哪里还能守得住奉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