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规模第二大的,就是太极宫。太极宫也有九门,同样是前唐太极宫的复原工程。也有三大殿,除了太上皇,皇太后,太妃之外,所有先帝的嫔妃,都居住在太极宫。显然,这个功能和前唐的太极宫不同。
规模最小的兴庆宫,同样是前唐兴庆宫的复原工程。又分为东宫和皇子皇女居住的别殿。其中东宫相对独立,皇子别殿和皇女别殿同样独立。
但是,皇子年满十五周岁,就要离开大内,去宫外或封地居住。皇女,可以居住到出嫁。而且皇女归宁回宫,任何可居住原来的居所。
这三大内虽然都在宫城之中,却都有各自的宫墙,相对独立。
三大内呈品字形,围绕占地三里方圆的太液池和御花苑风景区。太液池中将修建明月殿、蓬莱阁等水上建筑。御花苑中将遍植奇花异草,竹木藤萝,放养鸟兽,还要修建草庐亭台。
宫城中有五条地下排水沟渠,将宫中污水排放到城东的东沟。
东沟不但贮存宫中雨水和生活污水,还要贮存整个长安东城的雨水和生活污水。然后,东沟的污水,会沿着沟渠,直接流到农田中的蓄水池,给农民用来灌溉。
北沟,南沟,西沟,也都承担相应的功能,排放雨水和污水,灌溉城外四郊的农田,一举两得。
宫城之外的皇城,宽十一里。皇城八座大门,每边两座。
皇城中是几大道宫,大唐学宫,医道学宫,天师府,真道宫,太庙,天坛,九部十二司寺衙门,大唐银行总行,钟楼鼓楼,国库,武库,禁军大营,王府,五品以上朝臣府邸等等。
皇城虽然不是寻常百姓居住的地方,但也有街市,叫皇城商街,分为东南西北四条商街,但由专卖司的官商经营,属于国有商业,收入归国库。
皇城之外,就是外城了。
外城占了整个长安城的大半面积,是五品以下官员和平民百姓居住的。
像前唐的长安城一样,外城同样设置了坊。但李洛的坊和唐朝的坊区别很大,生活区和商业区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李洛的坊其实就是后世的小区。
李洛计划将长安城分为长安、万年、盛世、太平四个城中县,各以东南西北划分。
城中道路,分为天道,街道,坊道三级。
天道有四条,呈井字型,每天宽达七丈,每隔十丈,设置一对灯台。四条天道共设置灯台两千座,每夜耗油千余斤。
与此配套,还要有上百辆消防水龙车,每夜巡视全城,防范火灾。每夜还要有数百名警士,巡查夜市。
街道呈口字型,围绕皇城和外城一圈。各坊以街道为中轴线,相对排列。每坊都有坊墙。出门就是街道,街道两边就是商铺。
天道和街道两边,还要栽种花草树木,规划人行道和车马道。
每县都要有清城所,管理清洁和环保,经营粪便,加工粪肥。
除了商街两边的商铺商楼,还要修建东南西北四座百货商城,经营衣物、布匹、皮货、珠宝、具、书籍、食品、车马等综合百货,招商给私人经营,形成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四大商业中心。
每坊还要修建学堂,蹴鞠场,消防水池。每县建公共藏书阁,马球场,公园,慈恩院,铜簋举报所,剧院。还要配备消防水龙车。
还要有容纳数万兵马的禁卫军兵营,防守京城九门。
街道也要设置灯台照明,同样需要两千座灯台。天道加上街道的照明费,一年需要十万银元。可未来的长安城,在几千座灯台的照耀下,也成为不夜之城,增加的商业税收,足以抵消照明费。
坊道,就是各坊之间的道路。坊小区虽然有墙,但不是封闭的,相互之间可以流通。但一个坊市到另一个坊市,必须要登记,就像后世管理比较严格的高档小区。
这当然是为了治安和管理需要。
长安城可是未来要承载百余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所以各坊内的民居,必须要以二层阁楼为主体建筑,还必须采取四合院的模式,节省院子,不让百姓单门独户的独享一个院子。
这么设计还有一个好处。几户人家以四合院的模式居住,相互之间可以监督,一旦有人作奸犯科,或者有伤风败俗之事,或者有外来人口,就很容易被发觉,难以隐瞒。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邻居关系变得更亲密。
如此一来,坊市密布,又不封闭,又利于管理。
不过,考虑到居民的贫富不同,四合院按照大小和豪华程度,也分为三等。有钱的商人,完全可以购买整套。或者购买官府拍卖的城中空地,自己修建,但面积有限制。
各坊同样有地下排污沟渠,呈现蜈蚣脚般排列,每个四合院,都有一个排污口,修建在院子的低落位置,一下雨,水就流入沟渠。
李洛和崔秀宁的计划太大了,也太规整了。他们计划搞一个古代的房地产开发,修建四万个四合院,满足百万人口的居住需求。
如此算来,光是排水排污渠道,就长达好几千里,哪怕平均每条渠道半平方米的横截面积,也需要两千人修一年。
四万个四合院,需要十万人修一年。
加上修建皇宫和城墙,官署府邸等,以及伐木,烧砖,采石等,要想两年内完工,需要五十万修建!
这样完工的长安城,将成为前所未有的“天之城”。
李洛要把这个长安城,留给后世作为最大的建筑遗产,光耀后世千百年。
可是,唐国所有的俘虏和奴隶,如今也才三十多万。
他们也是要吃饭的,体力活的消耗很大,就算没有工钱,两年下来也要耗费三百万石粮食,折合银元三百万元。
雇佣的二十万民夫,除了吃饭,还有工钱。
这一算,又是几百万元。
即便拥有几十万奴隶和俘虏,这个工程仍然需要上千万银元。
但别忘了,这是房地产开发。四万套四合院,除去补偿二十万长安百姓的之外,起码还剩三万套,十二万户。每户民宅卖五十元,也能收回六百万甚至更多。
李洛不会亏。
长城城,是一座木石建筑。只有砖瓦木石做建材,不用水泥。
因为,现代水泥的制作太难了,远没有那么简单。别说李洛,崔秀宁都没办法。
不说其他,1600度的高温锅炉,两人就只能想想。两人目前搞出来的最高温度,也就是1300度,已经很牛了,不能再高了。差了几百度,怎么搞?
还要粉碎机器,将石灰石,铁矿石坚硬的材料磨碎成面粉状。
所以,李洛真的觉得里面的穿越者动不动搞出水泥就很离谱。
你先搞出1600度的高温再说吧。
没有?
那你制造水泥?不是扯么?
好,就算你有本事搞出1600度的炉温,那粉碎机呢?用人工把铁矿石碾成粉末?
就算粉末的工艺能符合要求,你需要多少人手干这事?那你烧出来的东西成本有多吓人?
那么用原始水泥呢?
也不行。
原始水泥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水泥,效果还比不上糯米水加石灰。
李洛收回思绪,在纸上写写画画,才算完成底稿。
可是这男人很快就犯难了。
找哪个大建筑师来主持?
刘秉忠?早死了啊。
还有谁能?
李洛依稀记得,元初还有一个很厉害的古代建筑大师,似乎姓张,可是想不起来是谁了。
此事,只能交给特察局了。李洛不知道的是,大建筑师张志纯,已经被特察局“请”来了,正在来关中的路上。
李洛满意的收起图纸,目光憧憬,似乎看到一座美轮美奂,充满华夏古典之美的伟大城市,拔地而起。
那是比前唐长安,洛阳更辉煌,更明的天之城!
成为丝绸之路东端无与伦比的明珠。
男人有些激动,他决定,等到长安城修好,他一定要站在宫中最高,也是全城最高的瞭望台上,点燃一支香烟,一边抽一边俯瞰关中大地?
是不是拉风到天际?
“陛下,娘娘有密信送到。”杨栝的声音打断李洛的思绪。
李洛精神一振,“呈上来。”
杨栝呈上一份有密封的书信,又恭恭敬敬的退下。
李洛用裁纸刀打开封信,拿起信看起来。
“洛,见信如面。我和孩子们都很好,朝廷一切正常,秋税收粮一千八百万石,商税八百七十万元,国营专卖收入四百三十万元”
“关中能不能?干燥吗?注意身体,孩子们都很想你,我也想你”
义父说,从北山和陇山砍树,顺泾水和渭水飘流到长安,会省很多人力,还有这些建议都很好,可以采用”
“先生快到关中了,还有十万俘虏,我还给你送来一个人”
“还要告诉你,你又被群臣加尊号了,开天立极啊!好心吧?等到拿下整个陕西,你要快点回来,我希望你回来再生”
“宁。二年十月十八。勿念。”
李洛笑盈盈的收了信,自言自语的说道:“还卖关子,送来了谁?”
至于义父提到的法子,李洛也觉得很有道理。
唐朝修建皇宫,需要从外地调运木料,去南方伐木者,“操斧斤万人”。
可李洛修建皇宫,却不用在去南方伐木。
为何?
因为唐初,关中周围各山脉,已经没有多少大料了。关中历经西魏,北周,隋朝三代大兴土木,广营宫室,不到百年就将关中的大树砍光了。
可是现在,关中几百年没有再修建皇宫。秦岭、北山、陇山等地,数百年的参天大树比比皆是,省去了李洛很多功夫。
不过,陕西没有金丝楠木。而金丝楠木是最好的梁柱之材。其他木料,可用陕西木材,可梁柱,最好用金丝楠木。
而最好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