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宅心仁厚,胸襟广大,天下百姓自此有福矣。臣听闻南国江山,日新月异,盛世初现,这都是陛下的功德,臣谨为陛下贺。”金方庆举起酒杯敬酒。
李洛饮尽杯中酒,左右武也一起举杯,算是给足了金方庆这个故人的面子。
唐主停杯住箸,看着落在自己衣襟上的一只蝴蝶,摸着微翘的小胡须,眯着眼睛说道:“以上洛公所见,这东州该当如何?”
乍一听是问计,其实是试探。
君王的试探有多凶险,老政客都是深有体会的。
金方庆花白的眉毛一颤,肃然放下酒杯,拱手举袖,“陛下,如今东州初下,新土归唐,当务之急,便是教化。”
“昔年,匈奴内迁,百余年与汉人杂处,习得汉风汉俗。可晋氏衰微,中原板荡,灭晋室者,正匈奴也。而拓跋氏归唐百年,至宋仍立国分疆曰夏。”
“为何?盖因为统而不化者也。今陛下所图远大,庙算悾悾,实为千年不世出之明主。见微知著,无事不可追也。臣之陋见,陛下早有计议,不为补缺拾遗,只为表臣心迹。”
“陛下宜废高丽族号,变高丽衣冠,易高丽旧俗,此乃一也。”
“行华夏字典章于黔首,教化不分老幼贤愚,此乃二也。”
“定谚语高丽语为贱语奴言,以中原官话为良家语。此乃三也。”
“如今,高丽胡风炽烈,陛下可用涤荡蒙俗为由,代之以中原教化,正当其时。”
金方庆果然是做了准备的,将要害之处一一道来,端的狠毒老辣,和李洛想到一块去了。
这就是豪族的狠毒之处。一旦要投靠新主子,就能一针见血给出建议。
金方庆为何要这么干?
因为他是聪明人。只要是聪明人,就知道唐主的手段。
这些建议,就算他不提,难道唐主就不知道?
绝无可能。
说与不说,唐主还是会这么干。区别是,主动提出来,多少还能向唐主表白效忠之心。
“善哉,上洛公之言,老成谋国,甚得朕心。”李洛露出喜色,衣袖一震,惊飞那只蝴蝶,“那朕便采纳上洛公之言,以为东州新政。有此上策,朕无忧矣。”
李洛说完,看向司录郎中,“上洛公今日木槿台召对,句句中的,于东州教化大有裨益,尔可记下,照此推行。”
“遵旨!”司录郎中领命,立刻秉笔疾书,什么金方庆木槿台召对云云。
金方庆听了,差点一头栽倒。
这些法子,明明你自己早就明白,也会这么干,却为何说是采纳老夫的主张?难道老夫不说,你就真的不知么?
金方庆很是郁闷,可也无法撇清,更不能解释。
本来只是表忠心,现在竟然真的成了献策了。
皇帝这么干,当然是让金氏背锅,让整个高丽世家背锅。
都说唐主狡诈如曹操,果不其然啊。这一不小心,就被他利用。
也罢,背锅就背锅吧。能换来唐主的信任,也不算太亏。
金方庆心中苦笑,脸上流出诚惶诚恐的神色,“臣浅薄之言,不敢当陛下赞,惭愧。”
唐主再次举杯,“上洛公过谦了,这东州之事,朕还要多赖上洛公才是。”
金方庆再拜,“陛下言重了,臣虽老朽之躯,敢不谨遵王命。”
PS:满地打滚求票票。。方便的朋友能给个自定订阅吗?疫情又有反弹了,人类的信息技术够发达了,可医学却还是那么落后,好无语。大家一定要注意啊。保重。晚安!很多事,想想都是泪,活着不易。
第739、740节 朕乏了
顶级门阀金氏主动投效唐廷,顿时造成了很大影响。大小世族纷纷捏着鼻子主动合作,各大寺院的寺主也表示忠于大唐。
大量的土地庄园和山林水泽,以及金银铜矿被收为国有,数十万奴隶和私兵被遣散,每天都有巨额钱粮运到唐军大营,登记造册。
统治高丽数百年的世族门阀和寺院,就这么被硬生生的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拉下来,成为普通富户和一般寺院。他们多年的积累,九成便宜了李洛。
当真是世族跌倒,李洛吃饱。
截止到四月底,光银瓶就收缴了四十多万个,折合白银七百多万两。金瓶五万多个,折合黄金八十多万两。
高丽可是盛产金银的地方啊。
粮食一百多万石,紵布九十余万匹,食盐七万多石,战马三万多匹,牛十二万余头,骡马九万多头,还有大量的丝绸,玉器,皮货,人参,东珠等物。
算下来,价值已经折合白银两千多万两。就这,还没有收完。
加上缴获的高丽王室的金银,李洛在高丽的贵金属收获,共能铸造两千万银元,两百万金币。
大唐国库都装不下了,银荒也能进一步缓解。
唐主看到每天飞进东华宫的清单,龙心大悦,整天一副笑模样。
此时,又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义州林氏,藏匿银瓶五千多个,金瓶一千多个,被家奴告发。
结果,林氏家主和嫡系男丁皆被斩杀,告密的家奴重赏。
这件案子,竟然牵扯出一系列的藏匿金银案。好几家人被家奴告发,落了个悲惨下场。
四月二十四,唐主下令,除了高丽军属和匠属迁往南方外,世族大姓全部迁往南方和西北。
如此一来,就是藏匿了金银也没有用。因为人都要离开了,你把金银藏在地下有什么用呢?
四月二十五,唐主正式将东州民政大权交给新上任的东州牧李翼。再令大将杨序统十万大军镇守高丽,封锁鸭绿水,同时招募东州新兵三万人。
有李翼和杨序在,东州可保无虞,就能顺利的推行唐廷在东州的同化政策。
恶人,自然有李翼来做。他是臣子嘛。
四月二十六,唐主李洛离开东州,浮海南下。同行的,是首批被强迫迁移的高丽世族和大臣。他们带着可以保留的最后财产,跟着李洛去往前途难料的南方。
上船之后,很多人回望高丽故土,都留下了眼泪。
多少代的苦心经营,一朝付诸东流。
这一去,今生今世再难北归也。
如今,想方设法出仕唐廷,才是唯一的希望了。
要是没有官做,他们到了南方,很快就会彻底败落。
此时,他们很是羡慕李签。听说李签在南方封了侯,做了正三品的鸿胪寺卿,成了唐国贵族。
就是金方庆的儿子金崇信,也封了正四品的户部郎中。安珦封了御史台监察御史,崔质封了礼部郎中。
金方庆因为年高,被唐主授予银青光禄大夫之衔,以正二品待遇致仕。
当初的江华郡郡守郑律,因为和唐主有旧,竟然封了东州丞的官职,协助李翼治理东州。
不说这些三品四品的高官,就是六品七品的官位,此时也让他们羡慕。
可是,他们却没人羡慕封了东顺侯的高丽王。
东顺侯,按照唐制说起来只是二品,对曾经的高丽之主来说,实在是尴尬了些。
李洛的御船之上,唐主举着豪华的龙纹望远镜,正在极目海天,忽然看到一条海鸥从海里抓起一条鱼,鱼儿尾巴挣扎时甩出一串水珠,清晰无比。
“哈哈哈。有趣。”这尊贵的男人哈哈大笑,很是惬意。
能不惬意么?
满打满算不到一个月,他五路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收了高丽,得民四百多万口,金银二千多万。
又是开疆拓土,又是大发横财。
而且,拿下高丽在战略上对蒙元打击威胁很大。大唐通过在东州驻扎大军,就可以对大都施加强大压力。
自古帝王,还没有一个能吞掉整个东国的。
他做到了。
这就是水师强大的好处。
算算日子,回到江陵万寿节也到了。高丽这个自己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终于到手了。
生日宴会上,高丽废君要为自己祝酒的。
想到王賰,李洛不由嘴角一弯。
擒获他国君长,问罪于前的感觉,真的很不错。
此时的东顺侯王賰和其夫人忽都迷失,也在南下的船队中。
因为毕竟做过一国之君,李洛大方的拨了一艘中等商船给王賰。
船舱之内,高丽王一家正在晕船,呕吐不已。
尤其是蒙古女子忽都迷失,更是苦胆都快吐出来了,一副害了重病的样子。
“呕”船一晃,忽都迷失又是干呕一声。
王賰哼了一声,“这舱中,都是你吐的脏东西,真是恶心。”
“你说什么?”忽都迷失有气无力的抬起头,恨恨盯着王賰。
“你瞪什么瞪?”王賰怒了,突然一伸手,啪的一声抽了忽都迷失一耳光,抽的她头发都散了。
“叮铃”一声,一支金步摇从女人头上滑落,掉在船舱的木板上。
这一耳光结结实实抽下去,王賰竟然浑身兴奋的起了鸡皮疙瘩,舒爽的差点叫出来。
打这个女人,竟然这么痛快的么?
而忽都迷失,却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耳光打懵了。
王賰打她?
他怎么敢?
王賰心中说不出来的解气和痛快。他发现,不做高丽王了,自己反而不怕这个女人了。
这东顺侯,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起码,他可以做个“大男人”。
“哼,你最好记住,我如今是东顺侯,你只是东顺侯夫人,不要忘记夫为妻纲,懂么?今日这一耳光,就让你知道,什么是妇德。”
王賰神色威严的说道。
忽都迷失捂着脸蛋,侧着披头散发的脑袋定定看着王賰,突然嘶叫一声就扑上来。
两人顿时厮打在一起。
忽都迷失本来力气不小,可是现在晕船,有气无力,加上现在又没有蒙古侍卫帮忙了,顿时落入下风。
王賰坐在忽都迷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