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军三十万步骑,只有几万骑兵狼狈逃回河北。可谓大败亏输。唐军以伤亡六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取得了第二次北伐的胜利,硬生生的从强大的元廷口中,夺回了半个中原。
然而,中原仍然不算真正光复,只能说恢复了一半。
河东,河北,小半个齐鲁,仍然在元廷手里!
李洛进入开封,莫度和赵显早就准备好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恭恭敬敬的迎接大唐天子。
被唐军特务牢牢掌控的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戒备森严,安保防卫做的点滴不漏。
开封城的百姓,也早就得到宣传,此时都是对恢复中原的大唐皇帝翘首期盼。整个开封城,一时间流传了很久的蒙古质孙服无人问津,而汉家衣装则大行其道。
这几天,城中最赚钱的人,除了裁缝,就是会取名字的读书人。
不知道多少人,纷纷取了大名。
九月初八,开封城菊花飘香,唐主李洛驾临汴京。
数十万开封军民见到唐主大纛,都是激动万分的纷纷下拜,在归唐宋军的带领下,山呼万岁,一片沸腾。
“罪臣赵显,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上个月就下了《退位归唐诏》的赵显,身穿一身白衣,亲自驾着一家素车,脖子上挂着一颗玉玺,率领一帮之前投降他的大臣,以及全太后,张皇后,林贵妃等人,来拜见李洛。
“臣莫度,拜见陛下!”莫度也哽咽着下跪,“臣不见陛下,已经五年矣!”
李洛骑在高头大马上,鞭子一挥,“都平身吧!”又特意看了看莫度,“莫卿受苦了,你做的很好,朕很高兴。”
等到众人站起,李洛似笑非笑的看着赵显,一眼就认出当初在元宫宴会上,那个受到欺负的孩子。
这么多年过去,他也长大了啊。
“赵卿,你是主动退位归唐。这素车白马的降礼,就不必了吧。”唐主很大度的说道,“来人,赐予赵显紫袍!释其白衣!”
“谢陛下!”赵显松了一口,这才有暇打量了唐主李洛一眼。
唐主很年轻,看上去似乎不到三十。可天日之表,气度高华,不怒而自威,犹如神人。尤其是一双似乎能看透人心的眸子,显得似乎一切尽在掌握。
当真不同凡俗,果然是雄主之姿!
仅凭这身威势和气度,就绝不在忽必烈之下。
赵显暗叹一声,试问天下,能和蒙古大汗忽必烈分庭抗礼者,除了唐主,更有何人?
PS:今天太忙,就更到这里了,等下还要看案卷。唉,要是我一天有三十个小时就好了。大家对我真是没的说,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很给力。明天一定加更!蟹蟹大家宝贵的票票!晚安!
第837、838节 可愿做国主否
开封父老眼见汉家天子大驾真真切切的进入开封,看到龙章凤姿、英气勃勃的皇帝,真是恍惚间犹如梦中。
回想起几十年来的心酸困苦,这些原是天子脚下之民的开封百姓,无不喜极而泣。
王师已到!
这一次不是假的,王师真的到了啊!
人山人海之中,不知道多少人暗暗拭泪。
“河南已经彻底光复,尔等从今之后,就真正是大唐子民,华夏苗裔,不再为鞑虏之奴!但有朕在,但有大唐,我汉家百姓就要顶天立地的做个人!”
李洛大声道,“你们记着,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异族,有资格奴役炎黄子孙!哪怕再过五百年,一千年!中原还是中原,永远是天下人的中原!你们的子子孙孙,都将活的像个人!永不为奴!”
周围的开封父老闻言无不热泪盈眶,不由自主的纷纷再次下拜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听不见的百姓也风吹麦浪般再次跟着跪下,高呼万岁。
“官家何来之迟啊!草民难忘官家王旗,盼了快六十年呐!呜呜呜……”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竟然嚎啕大哭。
其他作为民意代表的一群老者,也纷纷落泪:“官家何故来迟啊!”
也只有这些年过七十的长者,有资格“诘问”唐主“何故来迟”了。
几个老者一带头,顿时周围一片哭声,当真是千人同掬泪,万众共悲声。
这,同样是礼。
倘若圣人来解决黎民与倒悬,而黎民没有哭礼相迎,那明要么圣人不是圣人,要么黎民不是赤子。
哭声这么大,哭的这么真切,李洛心中很是高兴。
不错啊。开封父老还没有麻木,很给面子。
让人欢喜容易,可让成千上万人喜极而泣,悲喜交加,那才难得。
于是,唐主也不得不作出姿态,回应百姓的哭礼。
“朕来迟矣!愧对中原父老,令中原父老受苦了。”李洛面带愧色的道。
“不敢!不敢啊!我等如何受得起!”父老们伏地叩首,连不敢。
“平身吧!”李洛双手虚扶,“韦素传旨,河南江北之秋季农税,今年免征,商税也减半。另外,赏赐河南江北民间七十以上老者银元一枚。”
“遵旨!”韦素飞笔记录。
“谢官家!谢官家!”所有人闻言都是激动无比。
一来就是仁政,这就是圣人啊。近日,黄河之水变清了不少,这可是大大的吉兆啊。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欢迎唐主李洛,比如…张淇。
赵显的皇后张淇,在女眷队伍中抬眼偷偷看着李洛,目光很是阴沉。
她虽然出身将门世家,也算弓马娴熟,可她很清楚,她无论如何也杀不了李洛,为父报仇。
就算她有这个本事,也会连累赵显和自己的女儿。
张淇深吸一口气,低下头,努力压抑心中的怨恨。
李洛的目光扫了一眼赵显的皇后,知道她是张弘范之女。只是她此时垂头敛目,看不到表情。
接着,李洛喳万千人瞩目下,被前呼后拥的迎入开封皇宫垂拱殿。升殿接受诸将和归唐官员朝贺。
“舞蹈!”
“拜!”
“山呼!”
“兴!”
“舞蹈!”
“再拜!”
李洛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恭恭敬敬舞蹈朝拜的人,这才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收复了黄河之南的整个汉地,收复了自从靖康之变以来,沦落异族之手一百六十多年的汴梁开封。
来到这个时代整整十年了,他终于坐在了开封皇宫的宝座!
接受朝拜之后,李洛第一时间就连下几道诏书。
第一,昭告天下,宣布河南江北光复归唐。除了恶性犯罪,所有河南江北的罪犯一律释放。
第二,所有道府州县衙门,照常维护秩序,等候大唐吏部的部令。
李洛对于这些归唐官员,心中已有安排,只是现在不宜公布。他的打算是,少数官声好有政绩的,仍然可以留任。大多数官员降一到三级,原则上不得担任主官。
另一部分官声很差的,劣迹斑斑的,革职为名。
至于之前一直期望元军胜利,最后才被迫归降的地方官员,不但要革职,还要逮捕问罪!
第三道诏书,摊丁入亩,推行均田令,实现大唐税制,全面实行大唐制度。
伪宋虽然已经效仿李唐推行了均田令,可其实很不彻底,公平度不够,很多有权势的关系户多分了很多土地。事实上伪宋的均田令打了大大的折扣。
这次,李洛要重新分配,让均田令更加普惠。
第四道诏书,改后世河南大部、皖北一部为豫州;将后世除掉淮扬和淮西的苏北皖北设为徐州;将淮扬淮西地区划归扬州;将后世湖北东北地区划归荆州;将后世河南东北和齐鲁中西部设为兖州,齐鲁东部设为青州。
如此一来,一下子多了豫、徐、青、兖四州。当然,青州一半还在黄河之北的蒙元手里。
徐州和扬州重新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那么原来的徐州和扬州就要改名了。
李洛恢复徐州为彭城郡,恢复扬州为广陵郡。
豫州牧驻开封,徐州牧驻彭城,青州牧驻临淄,扬州牧仍然驻金陵。
第五道诏书,封黄河水神为太玄太后,立玄后水神庙祭祀。
第六道诏书,招募归唐宋军精锐,改编为唐军。不合格者,不愿应募者,一律解甲归田。
第七道诏书,命江钧率军七万南归,支援南方战线。命陈淑桢率军三万入关中,支援文天祥。再分派兵马守卫黄河,防止元军渡河南下。
当庭连发七道诏书,可谓雷厉风行。
赵显看的很是羡慕,这才是言出法随,大权在握的天子啊。他之前算什么?金氏儿戏一般。
他也很是忐忑,不知道唐主如何处置自己。
“赵卿,你于国有功,可有什么要求么?你想要什么?”李洛发完诏书,就似笑非笑的望着赵显。
赵显心中一跳,赶紧伏地道:“此战全凭陛下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罪臣实不敢居功丝毫。归唐退位,也是顺天应命而已。罪臣怎敢邀功请赏?愿做圣天子治下一小民,安度此生,于愿足矣。”
“哈哈哈!”唐主大笑,戏谑的道:“赵卿毕竟是赵宋贵胄,真愿为一庶民么?”
赵显汗流侠背,战战兢兢的回答:“固所愿也。”
李洛突然道:“可愿做国主否?”
什么?国主?
赵显身子一软,顿时瘫在大殿上,连声不迭的:“不敢做!不敢做!”
李洛见到赵显吓成这个样子,也正色起来:“好了。你起来吧。朕适才所言,并不是妄语。你赵家虽然于华夏并无武功,但三百年文治,也算可圈可点,终究还有些功绩。”
赵显汗出如浆,摸不准李洛的意思,呐呐不敢言。
李洛站起来,背着手在大殿上踱步,“我华夏自祖皇起,就立志开疆,夏立九州,周封百国,教化远布,虽有今日泱泱大国。如今,国家虽大,开疆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