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灭了海宋,唐军的损失先不说,起码大唐要重新布局,然后长期在南洋驻扎重兵,保持军事高压。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削弱海宋,海宋作为一颗棋子,死死钉在南洋。让海宋作为一把战刀,协助大唐统辖南洋和中南半岛。
同时,也增加了诸夏的整体实力。
万一后世大唐腐朽了没落了,总有没有腐朽的诸夏之国,能够接过火把,继续领导华夏前进。
李洛这番谋划千秋,布局百世的苦心,海宋君臣又如何能知道呢?
汪良臣深吸一口气,“倘若下国只剩下三个大州,那大唐可有所援手?”
这是无奈之下,要好处了。
姬长恭笑道:“你们眼下最缺的是什么?”
“人丁!”汪良臣脱口而出,“汉人百姓!”
姬长恭道:“只要你们懂事,几万华夏人口,也就是圣天子一句话的事。大唐这些年镇压豪族,俘虏汉军,这些人口真不少,送点给你们作为底子,倒不是不成。”
汪良臣总算得到了安慰,“真要有万户汉人丁口,那下国就算只有三个州,也感念大唐天子圣恩啊。”
“好了。”姬长恭懒得再说,“我的意思,就是大唐的意思。你回去告诉宋主,要么再敬献金州(苏门答腊),要么再敬献罗州(婆罗洲)。后日还不答复,在下就要北归回国了。你们,只有这一次机会。”
汪良臣苦笑道:“天使早些安歇,在下这就回禀官家。”
汪良臣告辞离开,直奔皇宫而去。
此时的皇宫,君臣都没有休息,都在等着汪良臣回来。
“启禀官家,唐使坚持,必须再割让金州或罗州。只允许大宋,保持三个大州啊…”
汪良臣将情况一一道出,气的海宋君臣无不怒发冲冠。
竟然一下子拿走三个大州!
如何忍得啊!
可是,要是不答应,唐军难道不知道抢么?到那时,一个大州都留不住。
太上皇拍拍大腿,“罢了,横竖李唐还可能答应送几万人口,这当口还是要议和成功才是。官家的意思呢?”
赵昌也叹了口气,“还能如何?朕的意思,是多要点汉家儿郎过来,要男不要女,到时再选一些相貌端正的蛮子女子给他们为妻。大宋的国族人口太少,不是长久之计。”
陈宜中道:“那,割让金州还是罗州?”
赵昌想了想:“还是罗州吧。太上皇的意思呢?”
赵良钤也点头:“朕的意思,也是割让罗州。唉,唐强宋弱,也只能如此了。总算,能保住宗庙社稷呀。”
为何要割让罗州?
因为罗州(74万平)虽然比比金州(44万平)大很多,可罗州人口却比金州少的多,而且都城安京也在金州。
所以,“两圣”才宁愿割让罗州,也不割让金州。
海宋君臣痛苦的商议半夜,才终于拿出一个令唐使满意的方案。
第二天,唐使姬长恭就被请入宫中。
经过两三个时辰的讨论,下午的时候,议和条款终于出炉了。
第一,大唐以华夏洋南洋金州、横州(爪哇)、凰州(苏拉威西)三大州,以及附属岛屿,封建宋国,为公爵之国。以赵氏为宋国王。宋主去帝号,就王位。
第二,宋国乃大唐诸侯封国,为诸夏之国,尊奉天子为主,永为君臣。宋国王登基加冕,必须唐天子册封。宋国册立太子,必须报大唐朝廷许可之。
第三,宋国每年一朝,纳贡金银,香料,特产。逢天子登基,大寿,驾崩等国事,宋国必须恪守臣礼。
第四,宋国有奉天子之命,出兵协助王师助剿之责。
第五,宋国采用天子年号,自今日起,更年号为洪武四年。
第六,宋国对外缔约或宣战,须朝廷和天子允许。
第七,宋国自有制度,自治其国,天子不加干涉。可其教化大政,必须推行汉法,汉字,汉俗,严守华夷之大防,永世不改。违者,开革出华夏联盟,取消诸夏资格,攻伐之。
第八,朝廷迁中原汉籍青壮男丁五万予宋国;发中原僧人五千予宋国;印刷华夏典籍一百套予宋。
第九,朝廷以武力护佑宋国。宋国乃大唐封藩,有敢于侵犯之外敌,视同侵犯朝廷。
第九,君臣联姻,大唐公主下嫁者,必为正室,大唐公主之子,必为王太子。
第十,宋国采用大唐之简化字,度量衡。
………
条款一共十八条,规定的很是详细。由于协议是在安京签订,后世又称其为《安京之盟》。
《安京之盟》从法律上规定了宋国和大唐的君臣关系,阐述了诸夏联盟。只要大唐天子一用印,盟约正式生效,宋国就会成为大唐又一个诸侯国!
而后世的马来、菲律宾、婆罗洲,马六甲海峡,以及附属岛屿,最少七八百万土著,也成为大唐所有。
ps:第二更到,今晚就到这了,蟹蟹大家。推荐晴空一度的新书《大明祖孙》,也是《伐清1719》的作者,大家可以看看。晚安!
第887、888节 捡隋炀帝便宜
洛阳,西苑。
洛阳西苑曾是和关中上林苑一样的皇家园林。西苑北接邙山,南抵伊,周围二百里。奇山异水,相映成趣;河湖缭绕,山林苍翠。
遥想当年,西苑曾经亭台楼阁,巧置其间;奇花异兽,遍布其中。湖光山色,美不胜收。风光景色之迷离,令人流连忘返,静美旖旎,冠绝天下。
虽说西苑已经随着唐朝灭亡而荒芜,再也不见昔日风采,可进入其中,犹如进入一副浑然天成般的山水画卷,令人驻足赞叹,醉心自然之美。
事实上,洛阳风光,半在西苑。
之前,西苑是元廷一处牧场,也是蒙古贵族的猎场,严禁耕种打渔,建屋居住。这反而使得西苑得到保护,没有被彻底毁掉。
中原大战时,西苑放养的战马都被元军征用,里面已经没有马了,加上本来就禁制百姓耕种居住,使得西苑更加人迹罕至。
如今已经进入腊月,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人迹稀少,让本就幽静的西苑更加幽静,与东边不远的洛阳城中的热闹,格格不入。
此时,古老的龙鳞渠边,苍翠的修竹道中,传来一阵马蹄踏雪和欢声笑语声,紧急着,百十骑就从林中鱼贯而出。
最前面的,是十几个身穿紫色罩褂、围着玄狐围巾、戴着水獭皮帽的武士。这些武士骑着高头大马,背弓挎刀,腰间还插着手铳,个个神完气足,生龙活虎,一看就是非同一般的人物。
后面,则是一个并辔而行的男女。这对男女都是丰神俊秀,气度华贵,神态雍容,珠联璧合,犹如画中之人。
很明显,他们是一行人中的主人。
两人之后,还有一匹小马,坐着一个粉妆玉琢的男童。他小脸冻得通红,却拿着一张小弓,灵动的眼睛左顾右盼,显得极为欢愉。
两人身前马后,众星戴月般围绕着武士,还有或年轻或年长,或精悍或文雅的骑士,其中有男有女,个个衣饰贵重。
“陛下说是来射猎,可一箭未发,倒似是来西苑踏雪啊。”一个年约三十的儒雅男子策马笑道。
被称为陛下的男子,抖抖玄狐领子上的雪花,用马鞭指着雪景中的湖光山色,“汉明,你看这西苑,可容易复原么?以朕看,东都失了西苑之美,终究是个缺憾啊。”
这男子当然就是如今的大唐天子,洪武皇帝李洛了。
今日,李洛难道的和崔秀宁带着小太子李征,与亲信大臣来西苑踏雪射猎。可是进入西苑之后,为雪景所迷,竟然没有发一矢。
皇帝不射,杨汉明和都烈等文武大臣当然也不好先射。
那么,原本打算中的君臣雪地野宴,是不是就没有着落了?
杨汉明笑道:“回禀陛下,这西苑本是当年皇家林园,山水相宜,得天独厚,底子犹在,地貌未改,湮没的无非是十六苑宫苑楼台罢了。”
“只要动用万人,耗银百万,历时一年,西苑就能修复如初了。”
当年隋朝修建西苑,花费了三千万贯钱,动用十几万人,才将偌大的西苑修建成浑然天成,犹如仙境般的林园。
三千万贯!
什么概念?比李洛修建长安城和皇宫花费的还要多。
而隋朝还没有李洛治下的人口多,也没有李洛有这么多异族奴隶和俘虏可用,更比不上李洛这样“生财有道”。
可想而知,隋炀帝修建西苑这么大的工程,仅仅是用来个人享乐,亡国也就不奇怪了。
很少有人知道,促使隋朝灭亡的大工程,除了大运河,就是这西苑。
《大业杂记》记载,杨广刚登基,就迫不及待的下诏营建西苑。在西苑沿着龙鳞渠,造了十六座宫院,每个院子安置一个美人,号称十六夫人。
为了让冬天也“百花盛放”,杨广还下令用五彩丝绸制作“假花”,遍布园林之中,光这项开支,就令人发指。
西苑中还挖修了十余里方圆的“内海”,在“内海”中修建蓬莱、方丈、瀛州三座“海山”,每座高达十几丈,还争奇斗艳,各有不同,“海山”上遍布奇花异石,亭台楼阁,珍禽异兽。
这还不算,杨广还在建筑中修建机关,升降自如,犹如后世电梯。还在十六苑之间修建高桥连同。
这个男人,在享乐奢侈方面具有丧心病狂般的天分。他花了这么多人力财力修建西苑,当然不是为了看的。
所以,他屡次在月圆之夜,率领数千名美女,一起骑马月下游西苑,歌唱《清夜游曲》。每次从长安来洛阳,杨广就在西苑流连忘返。
古往今来,除了杨广,谁会这么干?谁敢这么干?
李洛就算修复西苑,也绝对不会花费那么多。
他只不过是想捡隋唐的便宜罢了。
西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