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元-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怪爹啊。爹都爱你们,可大唐的皇位,只有一个啊。

    身为皇子,天潢贵胄,龙子凤孙,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可平民百姓家有的那种淳朴的兄弟之情,却似乎难以得到。

    就算后世,兄弟姐妹为了争夺家产,明争暗斗对薄公堂的还少吗?别说皇帝的宝座,谁不想坐?

    四人都是洪武皇帝的儿子,为何你有资格继位,我就没有?我也是嫡子啊,就是因为你年纪大么?

    这个年纪的孩子,只要不傻,其实已经有竞争意识了。所谓知子莫若父,次子心中那点连他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失落感,李洛又怎么会不知道?

    等再过几年,次子对长子所拥有的东西,只会越来越羡慕,甚至发展到嫉妒。再以后,三儿子和小儿子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吧?那可是皇位啊。

    李洛根本不奢望,凭教育就能让另外三个儿子完全熄灭心中的渴望。那太难了。

    可说实话,长子的优势太大了,他们到时就算想夺嫡,也很难做到。

    征儿是嫡长子,从小就受到储君的培养,太上皇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他身上,自己和皇后,对他的培养也更多一些。

    嫡长子的身份,太子的名位,让他天生就得到文天祥和林必举等文人和舆论的支持。

    太上皇对长孙的偏爱,使得女真系的元从大将,成为太子的铁杆支持者,女真系将领可是最早的元从。而且汉人将领也都是支持太子的,因为太子和他们最熟。

    就是外戚崔氏兄弟,也都是喜欢太子的。

    律儿怎么争?他根本没有基本盘。

    律儿要是识时务,就只能甘心做一个亲王,老老实实,不作非分之想。

    崔秀宁目中也露出一丝无奈,有些替次子遗憾。

    她真的希望,四个儿子兄友弟恭,和和睦睦一辈子。要是将来他们四人争夺起来,最痛苦就是他们的父母。

    三个女儿她真不担心,大不了长大了找到好人家嫁了,保她们幸福无忧。可是四个儿子,不可能省心的。

    和李洛一样,虽然她对孩子们的教育抓的很严,每天都在花时间教导他们,可她不认为良好的教育就完全能让他们将来能和睦相处。

    这是人性。

    皇位的分量太重,重到足以让人迷失自我,罔顾亲情。

    作为母亲,想不操心,行吗?

    太上皇颜铎其实也在担忧。

    不过他担忧的,只是李征。

    要是征儿将来不能顺利继位,他相信在九泉之下也难瞑目。

    对于律儿,他其实也是喜爱的。哪个老人,不喜爱律儿这样的孙子?可是他更喜欢征儿,就只能一心一意为征儿着想。

    所谓三岁看老。他早就在观察李律了。他发现,李律的胆子,很大。

    而且,似乎也更野一些。

    这孩子年纪虽小,可城府比同龄人要深,性子有些令人难以捉摸。

    这一点,真的很像他的父皇。

    说起来,也是个很不凡的孩子。

    可越是这样,颜铎就越是担忧。要是再过四五年,律儿还会这么安分吗?

    想到这里,颜铎又自失的一笑。

    自己时日无多,这些事也管不了啦。皇帝皇后如此精明,自然会把控好。夺嫡之事就算将来真能发生,料也脱不出皇帝皇后的掌控。

    眼看家宴差不多结束,李洛放下筷子,“康西,把准备好的压岁取来。”

    话一落音,孩子们都露出惊喜之色。

    只不过,李征的惊喜,多半是装出来的。

    很快,几封红纸包好的洪武金钱就拿了过来。红纸一撕开,都是黄灿灿的洪武金宝。

    不管孩子么每人分到好几枚金钱,就是在场的宫人和乐师,也都赏赐一枚!

    ps:今晚培训很晚,和工作没有关系的培训讲座,来自朝廷的指示和精神哦。然后,每人还要写学习心得,好嗨啊。蟹蟹大家的支持,晚安!

 第913、914节 都烈过不好年了

    李洛破例取消今年的除夕宫宴,也让群臣难得的陪家人吃除夕家宴。

    天子皇恩浩荡,除了让臣子陪伴家人过年,还按照官爵品级,赏赐了鲸鱼肉、鱼翅、南洋燕窝、雪糖、红薯、东州参等贵重之物,以及各地风物贡品,算是体恤臣子。

    兵部尚书都烈的侯爵府中,此时也其乐融融的在过年。

    要说都烈家,那可是让很多人羡慕的元从勋贵啊。谁不知道,都烈父子是最早跟随陛下的元从?

    当年,天子龙潜江华,最先慧眼识真龙,景从效力的人,只有六人。这六人就是都烈父子,乌图父子,还有虎古和光夏。

    元从中的元从啊。

    如今,光夏已经战死数年,这元从中的元从,就剩五人了。

    都烈家和乌图家,乃是大唐唯二的一门双爵。

    都烈本人是县侯,官居二品兵部尚书。其子颜隼是侍卫出身,爵封一等伯,如今也外放做了三品营帅。还有他的女儿颜婵儿,也官居内政府宫庶令,四品女官,是皇后陛下身边的红人。

    可以说,都烈一家三人为官,简直红的发紫。

    此时,颜隼和颜婵儿也都回到家中过除夕。

    都烈身披一件皇帝赏赐的黑狐大氅,坐在画堂中的火炉前,一边打算盘核算着朝廷年后招募新兵的花销,一边不满的抬头看了他那高丽娘子一眼。

    她娘子也在打算盘。

    只不过,都烈是把差事带回家里做,算的是兵部的公账。而他娘子,算的是颜府的家账。

    “你能不能不要再打了?噼里啪啦都是你的算盘声,扰的老夫打错了。”都烈重重放下算盘,“家宴快要备好了,你也不去张罗祭祖,这都除夕了,还算什么账目!早知如此,就不该教你打算盘!”

    “你这憨货,说的什么浑话!”已经贵为二品诰命的娘子也重重一拍算盘,“许你算,就不许老娘算么!忒也霸道!”

    都烈怒道:“老夫算的是朝廷招募新兵的帐,这可是公事!你捣什么乱?”

    诰命夫人也不假辞色的说道:“你算公账,老娘自算私账便是!明日就是洪武五年了,可府中的账目还没核完,老娘不算谁算!你们父子三人只管做官,可算过一次家中账目?”

    都烈哼了一声,“那是你自找的。管家算的不比你清楚?你偏要不信别人,非要自己再核算一遍,多事!”

    夫人冷笑,“老娘多事?哼,今日除夕,你道俺愿意折腾?”她指指账本,“俺觉得数目不对!”

    数目不对?

    都烈一愣。随即就明白,这不是没可能。

    他娘子虽然识写字,会算账,可都是自己教授的。说起来,她就是个没见识的乡下女子。可她有一个好处,就是细微之处不糊涂。

    尤其是钱粮之事,很难被糊弄。

    “你且看老娘的。”诰命夫人说了一句,就冲着堂外喊道:“把他们几个都叫进来,老身有话问!”

    不一时,三个中年男子就神色恭敬进来,先是下跪行礼道:“小人见过君侯,见过夫人。”

    这三人,就是都烈府上的庄园管事了。他们虽然不是奴隶,却是侯爵府的家臣,相当于后世的职业管家。

    唐廷的封爵制度,既秉承唐宋,又学秦汉,某些方面又用先秦。这家臣制,就是学的先秦。

    先秦时代,封臣的最低等级是大夫,大夫有家,所以其家吏被称为家臣。家臣由“士”担任,与大夫属于雇佣关系和主仆关系,但家臣不是奴隶,随时可以“离家”另找饭票。大夫也随时可以让其卷铺盖滚蛋。

    大唐的贵族家臣也是如此。他们的名目,礼部都有所统一。比如管理庄园收成的家臣叫司田,管理奴隶的叫司奴,管理账目的叫司计。

    这些家臣的服饰,都有一定要求。他们虽然不是朝廷官吏,不吃朝廷俸禄,可也要纱帽,穿类似官服的蓝衣,如今民间俗称“蓝衣倌儿”。

    之所以统一名目,当然也是规范大唐贵族的管理,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贵族制度。目的是让贵族成为帝国和皇室的藩篱,也成为传承华夏传统文明和礼仪风范的载体。

    所以,唐主对大唐新贵既待遇优厚,又期待很高。他和皇后专门制定《爵典》,要求贵族阶层遵循天道臣道人道。贵族不但要学习文化,还要尚武重艺,要成为道德典范。

    所谓家臣制度,就是《爵典》产生的。

    这三个侯府家臣,本来都是神色自然,可是当他们看见主母娘子的冷笑,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了。

    “齐司田。”都烈夫人看着一个红鼻子,“你倒是当着君侯的面再说一遍,今天庄田如何?”

    红鼻子家臣身子微微一颤,拱手说道:“禀夫人,禀君侯。咱们侯府,八千亩地的爵田,虽说是好大一处庄园,又都是上等田,可荆州今年年景不太好,雨水多了些,平均亩产只有两石一斗,加上损耗,也就一亩两石稻谷。一年两季共是三万两千…”

    “好了。这个老身心里有数。”诰命夫人打断齐司田的话,“不说君侯的侯爵庄田,但说伯爵庄田,五千亩也是上田,为何只收了一万七千石谷子?不应该是两万么?”

    诰命夫人目光烁烁的盯着红鼻子家臣,透着危险的气息。

    侯府并没有分家。除了家主都烈的侯爵庄田,还有一等伯颜隼的五千亩庄园。颜隼的田也是上田,也在荆州,为何平均亩产差了这么多?

    事实上,都烈夫人很少过问儿子的庄园账目。毕竟,儿子是成了家的,自有儿媳钱氏负责。可是想不到今日查了查儿子庄田的账目,竟然发现不对之处。

    红鼻子家臣笑容一僵,“好教夫人知道。伯爵官人的五千亩庄田,虽然也是上田,也在荆州,却和侯爵庄田隔了几十里地。今天雨多,伯爵庄园位置更低,积水太多,所以亩产更低,只有一亩一石七斗。”

    “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