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始文明成长记-第6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了。

    说实话,当地周边几个村落对汉部落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这些好印象主要建立在使团这两年在当地的行为上,公平贸易,甚至还愿意吃些小亏,还传授了当地人很多技术,最近的几个村落都是和使团学习种麻织布的大户,和使团来往频繁,觉得汉部落并不是那种会无缘无故跑这里烧杀抢掠的部落。

    要不是村里的年轻人连滚带爬的跑回来,一口咬定汉部落在他们的农田里杀人,这个村的族老是说什么都不会相信的。

    现在汉部落真的来人了,还说明了事情的缘由,这个村的族老思考了一番后,当即决定出来和汉部落这边面谈,真的假的聊聊再说,反正现在汉部落这边人多,他们真的要烧杀抢掠自己这个小小的村庄也挡不住,干脆豁出这把老骨头和汉部落讲明白再说。

    竹楼的房门打开,一老一少两个穿着粗麻衣服,脚上踏着草鞋的人就从楼梯上爬了下来。

    年轻的那个是族老的长子,常和使团走动,会说一些日常交流用的汉语,看着眼前百多号披甲执锐的军士,倒也没有面露惧色,扶着自己老爹就稳步走了过来。

    当然,两人有这样愿意出来交流的态度,而不是直接将汉部落视为侵略者,一味的反抗,那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这个时代还没有产生所谓的民族概念,大多都是部落,家族,氏族思想,因此在他们的眼中,汉部落的氏族和他们的村落并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是一样种地吃粮长大的人,汉部落和鑫部落也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样拥有多氏族的大部落,区别无非是汉部落的氏族更多,规模更大,各方面都更发达一些。

    其次就是鑫部落对竹岛的统治力度并不是太大,对竹岛百姓而言,完全是一种放养,散养的模式,鑫统领虽然也向竹岛的百姓征收粮食兽皮,但和收税还不太一样,而是作为一种货物交换的形式存在。

    因为鑫部落的领地占据了竹岛通往大陆的唯一通道,也就是那条暗桥,而且还占据了竹岛唯一的金属矿脉,所以其他氏族部落想要从草原获得耕地用的牛羊,就只能通过鑫部落获得才行,想要耕地用的金属农具,也只有通过鑫部落才能得到,竹岛百姓向鑫统领缴纳一定份额的粮食,才能从鑫部落换到金属农具和牲畜,这就是双方之间的关系。

    其他的鑫统领对下面的那几个部落和氏族的民生,经击,法律之类一概不管,类似于宗主制,下面的小部落和氏族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

    而不是像汉部落那样,罗冲对汉部落的统治,那真是什么都管,从户籍,到土地分配和耕种,再到招募士兵保卫部落,征收税款用于部落基础建设,那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经营模式,管控力度之大,完全不是鑫部落能比的。

    这也就造成了竹岛的百姓对鑫部落并没有多大的认同感,而汉部落的百姓都清楚的明白一个事实,他们向汉部落缴税,他们享有汉部落所有的福利政策,同时也拥有一起建设保卫部落的义务,所以他们都认同自己是汉部落的一员,自己是个汉人的事实。

    这就是汉鑫两个部落的不同。

    所以族老父子对和汉部落的交流并不排斥,当然,这要建立在汉部落真的不会伤害他们的情况下。

    “敢问这位汉部落的长使,你刚才说的话可是真的,能作数吗?”那须发花白的族老来到薛青窑的面前第一句话就这样问道。

    “当然,老伯尽可放心,我刚才说的都是我们首领下的命令,我们当然不会违背首领的命令,不然我们也是要承担罪责的。”

    那族老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汉部落首领在汉部落的地位以及权力,他还是有所耳闻的,毕竟是距离使团最近的一个村嘛,经常能听到使团的那些人说他们首领怎么怎么样,他们首领让他们干什么干什么云云,总而言之,族老感觉汉部落那些人对他们的首领都特别崇拜,首领说什么就是什么,特别听话的样子。

    按照这个理论,如果刚才这人说的真是他们首领的命令,那他们应该真的不会伤害自己这个村落。

    心里的石头稍微向下放了放,老头再次问道,“我刚才听族中的青壮说,你们汉部落的大军占据了我们的农田,那你们什么时候能够离开?不会永远占着我们的田不走吧?”

    薛青窑再次微笑作答,尽量展示自己的亲和力,“这个还请族老放心,我们大军刚刚登陆,暂时还没有落脚的地方,所以才会选择空旷的农田临时驻扎,不过大军并不会逗留太久,明天就会撤出大部人马,剩余的也会在七天之内撤走,绝不会影响父老乡亲的耕种。

    另外,作为临时占用你们农田的补偿,我们汉部落愿意无偿提供一批稻种,并派出技术人员帮助你们实现水稻的推广种植,不知族老对这样的回答是否满意?”

    汉部落愿意尽快从农田撤走,这无疑是两人最满意的答案了,七天的时限他们也可以接受,反正刚刚收完今年最后一季粮食,就算想要种粮也得等明年了,他们的底线就是明年开春之前让汉部落撤出农田,不然他们就得想办法去开垦荒地了。

    不过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汉部落就是占用了几天空闲的田地而已,居然还主动说愿意做出补偿,而且补偿的方式竟然是教他们怎么种植稻米!!!

    稻米可是好东西啊,听说那是汉部落的主粮,不仅高产,而且关键是好吃,容易吃,对身体也好,使团的人就天天吃那种白色的大米。

    他们这个村落因为靠近使团的原因,族老的长子也有幸得到一些使团赠送的去壳大米作为礼物,回家和老爹都尝过这种陌生的粮食。

    竹岛是以玉米为主粮,大豆为辅粮的地区,因此吃玉米的历史非常悠久,玉米高产,虽然不愁填饱肚子,但却始终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就食困难的问题。

    这倒不是说吃玉米很费劲,而是因为玉米它说到底也是杂粮,短期吃一些,或者间断性的吃一些,对人体还是有好处的,可是吃的时间长了,对牙齿的磨损程度也是非常大的,更别说这些人都是从小啃玉米长大的,能活到像族老这个年纪的老人,基本上满嘴都是烂牙,再想啃玉米那就真的有心无力了。

    想吃肉?那只能看着肉哭,不是没有,而是嚼不烂啊。。。最后就只能喝些汤汤水水的了此残生。

    而汉部落的米面却不一样,米面都是精粮细粮,不仅营养高,关键是容易吃,对牙齿的磨损没那么严重,而且更关键的是,听说米面比玉米更加耐储存,可以存放好几年的时间,因此米面一经在竹岛出现,就一直是当地人趋之若鹜的仙粮。

    虽然使团来的时候给他们带来了小麦种子和种植方法,他们也成功的种出了小麦,但小麦和稻米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劣势,首先产量就不高,其次就是小麦如果直接拿来粒食口感并不好,最合适的食用方式就是磨成面粉,然后制作成各种面食食用。

    当地这个村的族老最喜欢吃的汉部落食物就是面条,想吃肉了就用钢刀剁点肉渣做成臊子浇在面条上,呼噜呼噜的也不用牙嚼,直接吸溜着就吃了,这才是最适合老年人食用的饭食。

    可惜制作面粉需要用石磨,而这东西他们自己又做不了,即便种出了小麦,也只能拿到使团建的那个磨坊里去磨成面粉。

    所以和小麦相比之下,稻米这种直接去了壳就能吃的精粮,才是他们大规模种植的首选。

    因此听到薛青窑主动说愿意给他们提供稻种,教他们种植稻米,这如何不让他们激动?

    “敢问这位长使,你说教我们种稻米可是真的?”老头立刻不敢相信的问道。

    “这是当然,我是这次大军最大一个的军司马,这些人都归我管,我说的话当然作数,族老尽管放心,等打完了这一仗,我们汉部落一定兑现承诺,教你们种植稻米。”薛青窑立刻拍着胸脯对族老父子保证道。

    这话说完,身边的竹楼上也纷纷打开了门窗,许许多多的人影从门窗处探出头来,男男女女,老弱妇孺,大人小孩都伸着脑袋瞧着这边,眼睛里不再是恐惧,而是更多的惊喜,好奇,和探寻。

    那些种粮的主力青壮男女们甚至还带着一丝兴奋,汉部落居然愿意教他们种植稻米,如何不让他们兴奋?!

 第811章 政策与诱捕(二合一大章)

    许许多多的当地村民都从竹楼里走了出来,逐渐汇聚到族老父子的身后,大家看着眼前的汉部落士兵,都在小声而又激烈的讨论着。

    “这位长使,如果汉部落真的能够教我们种植稻米,那我们也不要什么补偿了,就算是稻种,我们也愿意出钱购买,只要你们说的是真的。”族老十分认真的再次说道,他这话说完,身后的数不清的百姓也都看向了汉部落这边领头薛青窑。

    “这是当然,我们汉部落放出的承诺肯定说到做到,说是免费提供稻种就肯定不会让你们花一文钱。

    不过说到钱吗,我还有个事情要通知诸位,我们大军初到贵地,所需柴草肉食甚巨,若诸位想要换些钱花,大可以将柴草牛羊送到我们驻军营部,驻军部队一定会按市价给你们结算,绝对不会亏了诸位父老乡亲。

    还有,此战之后,我们汉部落就不会走了,你们手里存了汉部落货币的,随时都可以到各地的市场和我们交易,也可以互相交易时使用,从今以后,我们将会对竹岛所有百姓开放全部商品交易权,只要是我们汉部落公开出售的,汉部落百姓能够买到的,你们同样都能买到。”

    此话一出,更是引得当地百姓激烈讨论起来,要知道虽然之前使团一直有出售一些东西,但是商品的品种却十分稀少,汉部落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对他们竹岛开放的,就算他们想买,也买不到那么多的好东西。

    都知道汉部落发达,什么东西都有,但他们却得不到,这如何不让人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