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连肚子都吃不饱,自己人给的待遇,还没敌人那边好,这不是扯淡吗?
“那你说的那么多俘虏,他们在汉部落的大营里干嘛,这么多人,每天也需要不少粮食吧,汉部落总不能白白养着他们吧?”营帐里那个老伯再次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迅哥儿听到这个问题后,突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副非常沉重的表情,看的周围众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有人便问道。
“迅哥儿,莫不是汉部落对那些俘虏不好,不把他们当人看?你刚才不是还说,汉部落给俘虏们都一天三顿管饱的吗?”
迅哥儿面色沉重的摇了摇头,这才语气深沉的叹了口气说道。
“你们可还记得留在家中,迁徙时被村子抛弃的老弱病残吗?”
听到迅哥儿这么问,众人都露出了一副沉重的表情,这个营帐里的民兵们虽然家里没有老弱病残被抛弃,但他们所在的村寨中总是有的,大家都知道压根就没给这些人留下多少粮食,也许现在,那些人可能都已经死了。
然而这个时候迅哥儿却说道,“汉部落知道了这个情况,立刻派出骑兵快马去各个村寨走访,统计老弱病残的数目,还有他们家中的存粮,然后又派那些俘虏组成小队去给各个村寨送粮,被咱们放弃的人,他们汉部落养,还派出他们的军医,去各个村寨给老人病患医病,可咱们,,咱们真是愧对家乡的父老啊!”
一群民兵顿时默不作声,有的还呜呜哭泣了起来,似乎家中也有长辈在迁徙时被抛弃在家中。
良久,营帐里那个老伯突然说了一句,“汉部落,真仁义之师也。。。。。。”
第840章 民兵们的反应
毫无疑问,在争取民心方面,薛青窑的策略还是不错的,最起码当这些民兵们知道汉军并没有滥杀无辜,而且还在救助被他们抛弃的老弱病残之时,心中都充满了钦佩和感激。
“汉部落既然这么好,那不如我们今晚就去投降吧,这样也能早点回家去啊。”营帐里的一个少年听完立刻就站了起来,作势就想要走。
只是当他看向其他人时,却发现大家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今晚就去?你往哪里去?不管大伙的死活了?被大统领还有那几个长老诳走的粮食不要了?留在清泉谷的媳妇孩子也不要了?”
被人这么一问,少年顿时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本就刚刚成年,今年摊上这么个事情,家里本来计划要给他说老婆的,结果因为这事也给耽搁了,他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那种,所以根本没有考虑到那些已婚民兵的想法。
“大家不要慌,此事还得从长计议,汉部落虽然同意了接受咱们投降,但他们也是有条件的,而且咱们金长老这边也需要咱们配合,毕竟要走的不可能只有咱们这些人,整个大营,除了那些长老和统领的直系亲族青壮,还有那些草原兵,其他的民兵也是要一起走的,我们不能丢下他们。
再说了,要是丢下他们,就凭咱们这些人,如何夺回自己的妻儿和粮食?”就在众人愁眉不展的时候,迅哥儿也连忙站出来对大家说了几句,激发一下大家的斗志。
“迅哥儿,你刚才说汉部落让咱们投降还有条件,都是什么条件,你之前不是说汉部落对那些俘虏很好吗?还一天吃三顿,中午有白米呢?”营帐中有人疑惑不解的问道。
“有三顿,中午吃白米是不错,可汉部落也不能白养着他们啊,我之前不是说了吗,那些俘虏正在帮着汉部落干活,听说被汉部落抓到的俘虏,必须给汉部落劳作五年的时间才能放回家中。
现在还是打仗的时期,所以那些俘虏都在给汉军搬运粮草,给周边的百姓送粮食,总之就是,汉部落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要做什么,只要老实劳作,顿顿饱食肯定是少不了的。”迅哥儿听人问起了这个事情,立刻就解释了起来。
“啊?要给汉部落干五年的活?还不让回家?”
“天啊,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不如迁徙到海对面算了。”
“老夫今年都三十有二了,再给汉部落干五年,怕不是要累死在汉部落里,这辈子是回不了家喽。。。。。。”
“是啊,迅哥儿,你不会是答应汉部落这条件了吧,若他们是要咱们种地还好,可要是把咱们全都赶到山上挖矿背石头,怕不是咱们全都要累死在那里哟。。。。。。”
“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还不如不投降算了,就算是被直接杀了,也比现在投降,以后累死要好的多。”
“静一静,静一静,大家莫慌,迅哥儿那么聪慧的人,肯定不会答应这样的要求的,大家先冷静一下,听迅哥儿怎么说。”营帐中那老伯听到众人的抱怨声,连忙挥了挥手,压下了众人的议论,迅哥儿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些天的接触他也能看个大概,他相信迅哥肯定不会傻到答应这种条件的。
“对对对,大家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我这里有一张汉部落大将军写给咱们的招降书,也就是同意咱们投降的条件,我给大家念念,你们先听听再说。”
迅哥也配合着老者的话安抚了一下众人的情绪,然后从袖子中抽出一张叠起的书信,展开来给营帐中的众人念道。
“今有鑫部落统领,勾结草原冒顿势力攻打我汉部落在先,杀我汉部落军民无算,为报此仇,替汉部落军民讨回公道,我汉军特奉首领之命至竹岛讨伐不臣。
然首领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百姓生活贫苦,此事原与竹岛百姓无关,不忍妄造杀孽,至使生灵涂炭,特设招降书如下。
:此战汉军只诛首恶,非抵抗者不杀,平民百姓皆不可杀,主动投降者不杀,所获战俘不杀,被俘者皆以五年劳役抵其罪行。
另有赏赐条令如下:
主动投降者可免一年劳役。
主动投降,并劝降一人者,可免劳役三年,劝降两人者可免全部劳役,并授予汉部落居民户籍,享受汉部落百姓同等待遇,分配良田宅地。
举报敌军头目,鑫部落长老,鑫部落统领线索者,可封爵,赐耕牛一头,麻布百斤。
擒获鑫统领及其手下长老者可封爵,赐牛一头,马两匹,双辕板车一辆,羊十只,猪两头,织布机一台。”
迅哥儿在那里念的头头是道,但众人根本听不太明白前面那些东西是什么意思,他们只听明白了后半部分。
那就是被汉军抓住的,还是要给他们干五年的活儿,自己主动投降的可以免一年,也就是干四年的活,要是能够劝降一个人,就能免三年,这样自己就只剩两年的活要干,能劝降两个人的,就能免除全部的劳役。
不仅免了劳役,还能得到汉部落的户籍,成为汉部落的百姓,享受和汉部落百姓一样的待遇,分到田地和宅地,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汉部落百姓都有什么待遇,但毫无疑问,汉部落的百姓肯定过的比他们好。。。。。。
再有就是奖赏的方面,要是能告诉汉部落自己这边的军队头目,或者那些长老和统领在哪里的,不仅能当汉部落的百姓,还能得到爵位,爵位是什么他们并不太懂,但是后面说可以赏赐一头耕牛和百斤的麻布,这个可就吸引人了。
要是能够抓到一个长老或者统领,那奖赏更高,赏赐牛马羊猪不说,还有大车一辆,织布机一台,这些可都是大户人家才能购置的起的,也就是说,要是能够抓到一个长老,那就等于直接发达了。。。。。。
当然,这样的机会也是极少的,毕竟鑫部落的大统领只有一个,长老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他们的民兵足有万人,分摊下来有谁能抓的到他们?
不过,虽然后面的这些奖赏很难拿到,但前面说的,如果只是劝降两个士卒,就能免除所有的劳役,还能成为汉部落的百姓,这点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
而且这个事情谁先知道的对谁就更有利,毕竟,如果让别人先知道了,自己成了被劝降的,那自己就只能再去劝降别人了,到后面只会越来越难完成这个任务,因为人总共就那么多,用先到先得这个词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没了?”
“没了,汉部落给我的招降书上就这些。”迅哥儿肯定的点点头。
“那要是这样说的话,我们还是有机会免除所有劳役的。”
“我看难啊,别说一人劝降两个,就是劝降一个,也要有一半的人需要做四年的劳役才行,其他人则是还要劳役两年。”一个算数较好的家伙立刻就分析了出来这个政策的弊端。
“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咱们这些民兵本来就是被大统领他们骗的,我看咱们这些民兵直接去劝降那些氏族的竹甲兵好了,劳役让他们去做,咱们自己给自己减劳役,还有那些草原兵,咱们也可以去劝降他们啊,听说那些草原兵的女人孩子也在咱们竹岛,不知道劝降他们的家人算不算。”
一个头脑灵活的人立刻就开始钻营这个政策的漏洞了,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空子,给自己这些民兵的劳役全都减掉。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要是这样的话,就算我们自己这边,也可以进行分配一下吗?年龄大的干脆就让他们全免了劳役,二十岁以下的青壮少分一些,干个两年也能很快回家,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又有一人再次说道。
迅哥儿听到这里点了点头,也说话了,“没错,其实如果时间短的话,给汉部落干两年的活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最起码能从汉部落那里学到一些本领,将来回了家也好多一条谋生的路啊,再不济还能跟汉部落学一些汉语呢。”
“嗯,迅哥说的有道理,我听闻汉部落那边,就算不去种地,光靠给部落做工,也能养的起一家人吃用,年轻人确实可以考虑一下。”又有一个年近三十的男人说道,他这么说,其实也是在怂恿那些少年,他自己的孩子都已经好几岁了,他可不想抛妻弃子去给汉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