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些北方的百姓们听说要征召一千民兵南下去汉部落,也都兴奋不已,所有人都踊跃报名,抢着想要上船,哪怕明知道这来回一趟要三四个月,路上也绝不轻松,可他们就是想去看看。
这些被游野从各处拉拢过来的遗族,虽然知道自己现在属于汉部落,汉部落也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部落,十分先进的文明,但加入汉部落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除了见过从南方过来的帆船,还有去病带来的军队,但真正的汉部落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大家都想过去看看。
===========================================
剩下的稍后修改,不会重复收费
=====================================
随着春季的到来,各地的百姓也开始了繁重的春耕劳作,不过和往年不同的时,今年北方许多的百姓都用上了插秧机,这样堪比旱地耧车一样的新农具,大大降低了插秧时的劳作强度。
自汉部落种植水稻的这十年以来,百姓们终于能站着把禾苗插到地里了,再也不用弯腰了,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相比于各地的水稻田,浏阳郡那里的机耕试验田显然要更加先进,他们不仅不用弯腰,甚至坐着就能耕种更多的土地。
二十辆拖拉机,六十名驾驶员,现在全都按照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日夜不停的在地里播种,除了吃饭上厕所,给拖拉机加水加煤之外,其余全部的时间都在工作。
多出来的那一辆验证型号的原车现在就成了保姆车,用拖拉机拉着一车的煤炭和水,专门给那二十辆车做燃料补给。
这样的工作强度自然是很高的,但也不用维持太长的时间,因为两万亩玉米全部耕种完毕也只需不到四天的时间,再累也就累四天而已,过了这几天他们完全可以放假休息。
而在新钢郡那边,十四月中旬的时候那些研究院和工人就已经休假结束,回去工作了。
罗冲给他们交代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收割机研发定型,然后开始批量生产,为第一季度玉米的收割做好准备。
不过由于初代的玉米收割机并不具备脱粒功能,所以还要另外开发一种玉米脱粒机才行,而且最好还是便携的,不然又要占据太多的资源。
根据这种要求,动力研究所那边也提出了一种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他们计划使用柱塞泵作为机械动力源来制造玉米脱粒机,使用时只需要将一台拖拉机弄过去提供原动力就可以,把液压管道直接连在脱粒机上,就可以让它工作,这样就能不再占用其他的蒸气机了。
不过罗冲并没有同意这个方案,玉米脱粒机这个东西和拖拉机不一样,拖拉机不可能在汉部落快速全面普及,但玉米脱粒机不一样,这东西在汉部落各个郡县的粮仓都能用的上,然而他们还没有液压动力,你让他们怎么使用?
因此最后罗冲的方案就是弄个空压机来提供动力,各地都有机井房,也都有蒸气机,到时候直接附带个空压机过去,那脱粒机他们也就都可以使用了。
不过脱粒机什么的还不是最重要的,现在还是要以收割机优先,先把玉米收获了再说,至于脱粒什么的,先把玉米棒子放进了仓库,什么时候脱粒不可以,反正又不会坏。
因此在罗冲的催促和指导下,收割机的研发进展也非常迅速,从元年十四月下旬开始复工,二年一月的中旬就出了成品,这也多亏了之前的研究,本来这个项目也都快出成果了,要不是为了赶着过年还有拖拉机的订单,估计收割机早就弄出来了。
罗冲收到消息后亲自前往验收样品,经过几天的测试后,正式给玉米收割机定型,并宣布先试生产十辆的生产任务。
至于为什么只生产十辆,是因为不需要太多,这个和播种的时候不同,播种需要赶时间,错过了农时可能就种不上了,但是收割则不同。
因为暂时缺少肥料的问题,机耕田虽然有六万亩之多,但实际上只用了两万亩,采取的是休耕种植模式,下一季的玉米就要换一块地播种了,所以现在这块地上的玉米并不着急收,十辆收割机完全可以慢慢收获,不过再慢有个八九天也肯定干完了,现在根本没必要给研究所那么大的压力,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趁早把挖掘机和压路机弄出来定型,南方的各项工程也是很需要这些机械的。
与此同时的极北之地,去病也带着主力军回到了汉部落掌控的河谷大营中,他要派兵看押那些奴隶登船,尽快把这批奴隶送回去,罗冲可不止一次催促他要奴隶的,现在汉部落有很多的工程需要劳动力,虽然这些人什么技术也不会,但弄回去搬砖也是很好的啊。
为了防止人数众多的奴隶在船上闹事,去病还让那些船员把所有的奴隶都用手铐铐在船舱内栏杆和把手上,每个人铐一只手,防止他们乱跑,留出一只手的活动范围,让他们可以自己吃东西。
当然,食物肯定也不会很多,吃得少就没有力气闹事,而且也会减少排便次数,方便船员们的管理。
除此之外,去病还专门征调了一千民兵放到各个船上,负责押送这些俘虏,等送过去之后他们还是要跟着船回来的。
而那些北方的百姓们听说要征召一千民兵南下去汉部落,也都兴奋不已,所有人都踊跃报名,抢着想要上船,哪怕明知道这来回一趟要三四个月,路上也绝不轻松,可他们就是想去看看。
这些被游野从各处拉拢过来的遗族,虽然知道自己现在属于汉部落,汉部落也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部落,十分先进的文明,但加入汉部落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除了见过从南方过来的帆船,还有去病带来的军队,但真正的汉部落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大家都想过去看看。当然,食物肯定也不会很多,吃得少就没有力气闹事,而且也会减少排便次数,方便船员们的管理。
除此之外,去病还专门征调了一千民兵放到各个船上,负责押送这些俘虏,等送过去之后他们还是要跟着船回来的。
而那些北方的百姓们听说要征召一千民兵南下去汉部落,也都兴奋不已,所有人都踊跃报名,抢着想要上船,哪怕明知道这来回一趟要三四个月,路上也绝不轻松,可他们就是想去看看。
这些被游野从各处拉拢过来的遗族,虽然知道自己现在属于汉部落,汉部落也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部落,十分先进的文明,但加入汉部落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除了见过从南方过来的帆船,还有去病带来的军队,但真正的汉部落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大家都想过去看看。当然,食物肯定也不会很多,吃得少就没有力气闹事,而且也会减少排便次数,方便船员们的管理。
除此之外,去病还专门征调了一千民兵放到各个船上,负责押送这些俘虏,等送过去之后他们还是要跟着船回来的。
而那些北方的百姓们听说要征召一千民兵南下去汉部落,也都兴奋不已,所有人都踊跃报名,抢着想要上船,哪怕明知道这来回一趟要三四个月,路上也绝不轻松,可他们就是想去看看。
这些被游野从各处拉拢过来的遗族,虽然知道自己现在属于汉部落,汉部落也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部落,十分先进的文明,但加入汉部落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除了见过从南方过来的帆船,还有去病带来的军队,但真正的汉部落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并不知道,所以大家都想过去看看。
第1038章 再见白屋族
承康郡水陆转运中心,由三座码头,分别是轻型船舶停靠码头,重型船舶码头,和一条列车码头分别构成。
其中的列车码头参考之前卫山郡和东薪郡的上下浮动船坞模式,铁轨一直延伸到岸边,可以直接把火车开到船上去,当然也有和码头平行方向的列车轨道,这是用来从火车上吊装货物到船上用的。
另外的重型码头上还有贴岸散货装卸泊位,这是专门用来装卸矿石这种散货的,它的泊位只能用来停靠低干舷的沉舱型运砂船,岸上则可以直接用车辆或者机械往水边的船上轻倒,就可以轻松的将散装货物装船,大大提高了效率。
这也是汉部落从以往的码头使用经验,还有最近的新发明中总结出来的方法,也就是说等这样的码头建成了之后,等以后装备了装载机这样的工程机械,码头依然能够使用。
除此之外,码头和火车站还共用一个巨大的仓储区,仓储区不仅有仓库,也有露天的堆场,用来堆放那些不怕风吹雨淋的矿石,比如煤炭。
有了码头,那火车站当然也是不能少的,参考以前的经验,这次建造的火车站依然有一个庞大的候车室,候车室里面还有售票窗口,当然还有铁路管理系统。
不过现在这个机构和建筑都和码头合并到一起了,现在这个火车站候车室不光可以用来等候列车,还可以在里面等候船只,售票口不光卖车票,它还卖船票,管理机构不光要调配火车车次,还要管理码头进出的船只,彻底将两个部门合并到了一起。
这是汉部落各种成熟技术和经验的继承,同时也是一种机制的创新,以后有了这样的综合运输系统管理经验,汉部落就可以将同样的系统复制到别的地方去,为完善汉部落的运输体系做好准备。
工人们将船上的工具和粮食,还有帐篷之类的生活用品全都搬上了岸,然后就开始着手对这个综合运输系统动工,与此同时,游伏也带着自己的核心队伍骑马向东而去,他先是留下一百人负责承康郡城池的具体勘察,然后自己带着剩下的一百人直奔煤矿东边的白屋族而去。
此行不光带了马匹,还有车队,羊群,玉米,铁器,农具,陶器,布匹,针线,木板鞋样,甚至还有一些书籍和笔墨纸砚,他们不光是要和白屋族完成年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