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罗冲知道类似的这种机枪的一个大问题。
帆布弹链怕潮!
帆布弹链潮湿了之后就容易引起卡弹。
所以大家经常会在战争影片里看到,机枪手的旁边总是会配一个拉弹链的。
虽说弹药手本来就是拉弹链的,但是那也分情况,如果是晴天干燥的环境,只要把弹链装上,并不需要另外拽着,但如果弹链被水浸湿了,那不拽着就不行了。
二战时代,使用帆布弹链的机枪,如马克沁、G42等机枪,差不多都有这个毛病。
现代使用金属可散弹链的则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水份不会对金属产生太大的影响,就算有影响,那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出现的,比如生锈。。。。。。
汉部落现在还没奢侈到使用金属可散弹链的程度,要知道,那样的弹链在使用完之后,基本是没有收回重复使用的可能的,差不多就是金属消耗品,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帆布弹链来的划算。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麻烦,罗冲也专门给他们讲解了一下,帆布弹链再结实,那也是布做的,只要是布,就肯定怕湿,所以测试的要分开测试。
比如浸水实验,可以把机枪泡在水里或者烂泥巴里,但是别把弹链放进去,等把枪捞出来之后,还要甩一甩,清理掉大部分水份后,再安装弹链进行射击。
对于罗冲的这个提意,众人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大家都很理解,因为机枪厉害嘛,而且还是连射的,里面的零件又那么多。
这么厉害的武器比步枪娇气了一点怎么啦?
机枪这样的大杀器难道不是应该当作宝贝儿一样供着吗?
谁舍得把机枪扔在烂泥里糟蹋?!
去病表示肯定打不死他。。。。。。
最后一项科目就是耐久度,也就是寿命实验了,不过机枪和步枪的测试方法又有不同,步枪打的慢,枪管不会过热,但是机枪会,不换枪管的话都会把枪管打红。
所以罗冲安排使用两根枪管,轮换使用,每根枪管都要打够一万发子弹,总共就是两万发子弹,好在这个机枪打得快,说不定比步枪还要先打完。
测试步骤是每一千发子弹换一次枪管,之间不做任何清理和保养,仅更换一次过热的枪管;然后打够五千发子弹做一次简单的保养,枪管仍然不需要清理,最后打完一万发子弹之后,再清理一次枪管和主要机构。
按照这个过程测试完,再用曳光弹来重新测试精准度科目,看看整枪的性能有没有明显的下降。
第1083章 短剑手枪和手摇装弹器
交代完了这些事情后,军营里的各个靶场处,也响起了一阵阵连棉不觉的枪声,尤其是机枪靶场这边的声音。
那突突突突的连射一下子就吸引来了很多的士兵,许多士兵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那是什么枪声,居然都连在一起了,我数都数不过来,这射速好快啊!”
“好像是叫什么通用机枪。”
“走,咱们过去看看。”
。。。。。。
“哇!这个机枪也太厉害了吧,你看那子弹,都连成串了,一扣扳机就直接被枪吸进去了,下面的空弹壳掉的哗啦哗啦的,跟打麦子一样!”
“我好想成为机枪手啊,就是不知道这种枪会装备多少,肯定不会和步枪一样人手一把吧?那得浪费多少子弹啊!”
“我看也是,这么厉害的枪,我估计一个连有一个就不错了,咱们整个神策卫加起来也才九个连,那一共就是九个机枪。。。。。。”
“唉,算了算了,听你这么一说,我直接放弃好了,两千六百多人的军营,总共就九个机枪,怎么轮也轮不到我手上啊!太让人羡慕了!”
。。。。。。
不远处的去病听到这些战士的讨论,心里也琢磨了起来,他之前还在想着机枪的使用技巧,但却没想过这个机枪如何装备,又如何使用机枪特有的战术,毕竟连装备都还没装备呢,他又怎么会知道如何使用呢?
于是敏而好学的去病直接凑到了罗冲的身边。
不懂就问,这就是去病的做事方法。
“首领,这个机枪如果定型的话,要如何装备啊,什么单位才能装备一把机枪,另外,我们要如何挑选机枪手,如何训练机枪手呢?”
罗冲一边看着前方的测试情况,一边解释道。
“不同军队,装备方案也不一样,比如你们神策卫,是直属于我的禁卫军,将来的主要防御任务就是保卫都城,保护中央朝廷,镇压可能出现的叛乱,以及对外战争,所以你们的装备肯定是要比地方驻军部队的装备高上一个档次的。
“就拿步枪来说吧,给你们装备的是最新型号的半自动步枪,其他地方部队只能拿到标准二型的栓动步枪,这就是差距。
“机枪的装备数量方面也是一样的,你们神策卫的装备标准是,每个班一挺机枪,每个排一挺重机枪,其实枪都是一样的,就是排里会另外下发一个重机枪的三角稳定支架,拿来和机枪组合到一起当重机枪使。
“其他的地方驻军部队就比较少了,他们是每个排一挺机枪,每个连增加一个重机枪支架,比你们少了好几倍,火力远远低于你们的装备水平!”
听到罗冲说的话,旁边的去病和三营长笑得脸都挤成了菊花,笑得太灿烂,太开心了。
首领可真疼他们啊!
神策卫才是首领的亲儿子,那些地方驻军部队都是后娘养的。
就以机枪为例,九个班一个排,神策卫这边每个排有九挺机枪,地方驻军部队才一挺,这就是差距!
罗冲看到他们的笑脸,不禁严肃警告道。
“别以为你们装备好就了不起了,我警告你们,等这些武器装备了之后,都给我好好的训练,下面的战士要把武器操作技能训练好,你们这些将领也要学习改变新的战术,别武器升级换代了,战术思想还是老一套。
“我告诉你们,你们不用笑,就以你们的装备,给我一个人数相等的地方驻军部队,你们一个排九挺机枪,每个人手里都是半自动步枪;我全用拉栓步枪,一个排一挺机枪,照样能轻松把你们歼灭!”
去病和三营长听到罗冲这么说,才立刻绷住了脸,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
当然不是反思刚才笑没笑的事情,而是在反思,机枪是否真的有什么特殊的战术运用,否则在敌我双方装备数量九比一,火力密度差距极其巨大的时候,首领哪来的自信能够把自己这边全歼呢?而且还说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轻松全歼?!
其实这里边还真有技巧,比如说在阵地防御战的时候,如何布置机枪火力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这其中最经典的战术就是交叉火力网了。
根据机枪火力的特性,如果是一字横阵的防御阵地,并排放置五十挺机枪,都不如在阵地的两端放上两挺机枪的效果,侧压侧打才能发挥出机枪最大的杀伤力。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前出机枪碉堡,暗堡等等,各种刁钻的火力角度,让敌人防不胜防,往往能起到奇效。
而在进攻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突击队形才能更快的把机枪送到前面去,或者机枪如何在己方冲锋的过程中给自己的战友提供火力掩护,这些都是学问,如果罗冲不教给他们的话,那汉部落以后可能叫要用无数战士的生命作为代价,那些将领才能自己摸索出这些知识。
另外还有在敌人火力优势极其巨大的时候,己方使用落后的武器,如何进攻?
这个问题最有名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当年淮海战役时的土工掘进方式,亮剑里的主角也曾用这种方式,把部队抵近到敌人阵地前三十米的地方进行手榴弹轰炸。
不过那是影视作品。。。。。。
真实的历史战役,淮海战役中,我军曾发动过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人的土工掘进攻势,一直把战壕挖到了敌人阵地前二百米的位置,然后使用汽油桶改的飞雷炮把炸药包抛到敌人的阵地上,一举围歼几十万敌军。
那威力,简直比四百多毫米口径的舰炮还厉害。。。。。。
而且不要以为土工掘进攻势很简单,不就是挖战壕吗?其实这里面很有讲究,有一套严谨的科学作业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是冲锋的时候,寻找弹坑作为掩体,或者冲到敌人阵地前就地卧倒,然后趴在地上挖坑,先挖一个二十厘米深的卧姿单兵掩体,如果敌人没有反制手段的话,那就趴着继续挖,把卧姿掩体变成跪姿掩体,再变成站姿掩体,最后将一个个的掩体打通,变成连绵不绝的战壕。
不说其他的,光是趴在地上挖坑这个活儿,如果没有练过的,都不一定会挖,头顶和后背上都是密集的子弹网,如何在身体几乎不怎么动弹的情况下安全挖坑?要不然稍微抬一下头脑袋就要被打烂。
这可是个有难度的技术活儿。。。。。。
罗冲没有立刻就教他们,而是继续着眼前的各种枪械测试项目。
最先完成测试的是半自动步枪那边,因为昨天刚刚进行过栓动步枪的测试,半自动步枪和栓动步枪在测试方面的区别不大,而且半自动步枪装弹更快,射速也更快,在已经熟悉了测试的过程之后,士兵们很快就完成了所有的测试科目。
于是半自动步枪也顺利定型,被罗冲命名为标准三型步枪,即为第三代步枪,正式进入准备批量生产阶段。
随后,两款手枪也顺利完成了所有测试科目。
伯莱塔92F和勃朗宁1911,这两款手枪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可以说,只要生产的质量没什么问题,在设计方面,就不可能有什么问题,毕竟都是罗冲直接照搬来的山寨品,虽说具体数据上可能会有一些差距吧,但是大差不差,外形上看起来还是没什么区别的,内部结构也保留了原型的一些经典设计。
这样的枪要是还无法通过测试,那就没什么枪能通过测试了。
而且因为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