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楚崇贤打算赐婚的这家人家,不能说平庸无才,但问题是家里人口多,都是楚崇贤的心腹,且,那户人家早些年跟摄政长公主有点不愉快。
如今楚崇贤的赐婚,那是相当于送仇人上门。
摄政长公主拒婚,京城里流言蜚语不少,大多数是议论长公主目中无人,少部分说长公主权势滔天,岂是凡夫俗子可以比的?
顾文澜在意的就是这些话,楚崇贤宽厚仁爱,也是接受正统教育的帝王,按理来说一定很得民心。
可是,这些年楚崇贤名声不显,也不如摄政长公主的名气大,甚至文武百官也比较尊敬摄政长公主。
这样一来,楚崇贤是当今天子,声名不显了。
摄政长公主杀伐果断,敢想敢做,楚崇贤仁慈有余,果断不足,而且一些点子也是摄政长公主率先想到的。
顾文澜摇了摇头,只能说掌握了一定权力后,人心易变,这一点,从楚崇贤前几日对她的试探就看出来了。
看样子,她得准备准备了。
打定主意后,顾文澜持伞去了临月楼,探望杜若。
杜若这些年气韵卓越,且风采动人,还有个临月楼老板的名声在,自然是风头无量。
顾文澜含笑抿了一口茶,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杜若谈话,无意间杜若谈到边关来往的旅商变少了,且有部队调动的征召。
这个消息真的很重要,顾文澜没有等闲视之,于是再与杜若认认真真谈了一会儿。
顾文澜从杜若那边回来后,面色凝重,没有返回顾府,而是去了御林军统领于海波。
于海波已然成亲生子,又得楚崇贤看重,这日子毫无疑问是惬意的。
不过再惬意的日子,在顾文澜的到来下也被打破了。
“此话当真?”
于海波不比杜若,对朝政的敏感度高多了,而且这件事是顾文澜亲口所说,更加不能小看。
顾文澜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京城得乱起来,届时麻烦你了。”
“顾尚书有礼了。”
于海波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
正当二人谈完后,顾文澜要告辞时,不曾想到,外面火光四射,惊动了不少人。
“走水了,走水了!”
惶恐声与求救声夹杂交织着。
顾文澜挥了挥手。
第447章 447。大结局
从后世人的视觉来看,这场宫廷政变远比之前的慕容瑶姬之乱来得更快平定,且此事发生后,楚崇贤三天后自感无德无才,把皇位禅让给宁国摄政长公主楚幼宛。
楚幼宛其后改元崇康,史称崇康女帝。
建安帝并楚崇贤父子纷纷颐养天年,没过几年就驾崩了。
楚幼宛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上谥号、庙号。
崇康女帝在位时,励精图治,大魏一统天下,贤者云集,有一代名相顾文澜,骁勇善战大将军于海波,文章动人付习原,能言善辩外使姜行云……
且女帝登基,女子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提高,朝廷出台不少律法保障妇女地位权益,在后世史学家看来,这是初步的女子解放雏形。
民间不少女子出来做生意、远渡重洋、读书教人,贵妇千金也可以在朝堂上求得一官半职,可以说,大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
大魏蒸蒸日上,国力渐强,崇康三年,崇康帝楚幼宛派遣威武大将军邵彻、骠骑将军陈绍之出兵十万,兵灭西羌,同年,西羌灭亡,荣华公主燕如茜其后被接回大魏,安享晚年。
崇康五年,楚幼宛拜吏部尚书顾文澜为宰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同时发兵灭西域小国,西域在此之后一统,尊大魏为宗主国。
大魏一统天下后,广招天下人才,为天子所用,一个农民进献了番薯,楚幼宛大喜,推广天下,天下百姓自此之后生活富裕,感念天子恩惠。
顾文澜在此过程中,不仅修改律法,且广修水渠、修路,轻徭薄赋,赋民以田,民兵耕地等等制度改革,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敬重。
楚幼宛登基后,后宫空虚无人,有大臣提议为天子选妃,楚幼宛同意了。
新的斗争即将开始。
……
顾文澜与窦砚离最终还是在一起了,因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劫难,互为彼此的依靠。顾文澜不是爱上窦砚离,而是习惯了窦砚离的陪伴,算是亲人。
顾家人都好好的,且子孙满堂,顾盛淮邵氏含笑而终,顾文澜悲痛送别他们。
尹文到底与楚崇贤合作了,最终被绞杀,不得好死,明安杰进了宫当楚幼宛的女官,宋仙蕙、叶紫在后来纷纷给顾文澜写信,言她们各有各的家庭了,幸福美满。
永荣郡主与柳思璇在一起时经历了一点波折,但好在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彼此去了一个地方隐居过日子,也算是得偿所愿。
杜若与顾梦琪一辈子不婚,她们钱财不缺,且貌美如花,多的是人乐意拿男宠奉承她们。
商绪风果然是奇才,三元及第,同一日便和梅映雪表白心意,成亲了。
紫萱绿琦两个丫头一直侍奉顾文澜,阴云开与妙人三姐妹有顾文澜帮忙,大家都走上不同的道路追求自己了。
好的人一切都好,过去的伤痛最终会被时间所掩盖淡化。
宣庆五年,宰辅顾文澜病逝,无嗣,谥文正,追赠襄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