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究竟是不是太子赵桓?
东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官家为什么会给他这样一份圣旨和尚方宝剑?
高俅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然而此刻却没人回答。
赵桓挥挥手,王禀手中拿出一沓书信。
“请高太尉进里屋说话!”
赵桓淡淡说了一声,王禀向高俅做了个请的姿势。高球看了看周围围着的军士,无奈地爬起来跟了上去。
此院的正堂,赵桓在上,高俅在下,王禀护卫在赵桓身边。
“高太尉!阴谋戕害当朝太子,在我大宋是什么样的罪?”
赵桓居高临下看着地上的高俅,又从王禀手中接过书信,把信纸一张一张的在高俅面前过了一遍。
“总共四路信使,人我都已经拿下,现在就在我手里,他们也招了这些信是谁写给你的。”
“这封是童贯写的,告诉你本太子最近发生了大变化,提醒你多多留神,让你不要跟我硬碰硬,先对我虚与委蛇,然后再趁机收罗我的不是。”
“这封是蔡京写的,让你用尽手段做实我的罪名,趁机撸了我的太子之位!”
“这封是杨戬写的,让你解散军兵,转移粮草,暗中把我的行踪告诉梁山草寇;还提醒你如果有合适的人,可以直接暗中除掉我!”
“这一封是你在京城的幕僚写给你的,把京城最近发生的事一五一十都写了出来,最后建议你设计暗害我,让我声名狼藉!”
“高俅,本太子现在证据确凿,有人证有物证,我还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本太子觉得不用再把你押送回京了,不如现在就砍了,以正国法!”
一沓书信再加上赵桓的话,把高俅吓得冷汗淋漓。
不过他毕竟身居高位已久,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听到赵桓竟然想用尚方宝剑把他就地正法,再也顾不得其他,立刻说道:
“我是官家最信赖的臣子,除了官家没人能杀我!你若敢动我,官家一定饶不了你!满朝大臣也容不下你!太子,你要三思!”
“哈哈!”
赵桓笑道:“本太子已经三思了一路了,觉得无论如何也得除掉你们,哪怕不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了大宋江山,就算为了天下百姓也要砍了你们的狗头!高俅,你自以为权柄赫赫,但你知不知道天下人把你们喊作六贼:蔡京、杨戬、高俅、童贯、朱麵、李彦!每年因为你们而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每年因为你们而埋没的文武大才数不胜数,大宋因为你们而千疮百孔,怕过不几年就要被辽人给灭了!到时候你们可以转身投靠辽人反过来奴役宋人,但我赵氏皇族呢?恐怕一个都剩不下了吧!而天下百姓呢?死在战火中的至少要有一半!”
“所以你说,本太子该不该为民除害?而且你放心,杀你之后我会写一篇檄文,把刚才这些话都写下来,把你们六个人的罪状也都一五一十告诉天下,我就不信这种情况官家还能维护你!”
“不——”
赵桓的一席话,把高俅吓得肝胆俱裂,这不仅是要把他高俅的人给杀掉,还要让他臭名昭著、为天下唾弃,甚至招千古骂名!
他们几个人平时做的什么事,他自然知道;不过他们已经把持了官家左右,确定这些事传不到官家的耳朵里。
如果是别的臣子想要整他们,他们也不怕,反过来还能诬陷别人造反。
但唯独对赵桓不行,想要收拾一国之储君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非官家发圣旨免掉赵桓的太子之位!
但赵桓会给自己这个机会吗?
“太子殿下!只要你能放高俅这一回,高俅愿全力支持太子殿下,这对太子殿下对臣都有益,请太子三思!”
到了现在,高俅也看出来了,赵桓把他单独叫到屋里面而不是公开这些话,未必就是存心要杀他们。
这是在逼他高俅表态!
“嗯!这个态度就对了!”
赵桓笑道,“本太子如今孤立无援,而高太尉如今又有把柄抓在我手里,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合作呢?你是凭借机巧得到父皇恩宠的,而郓王才学斐然骨子里自视清高,他上位对你未必有好处!你若今天发誓效忠本太子,至少我能保证让你不失恩宠!”
“太子殿下此言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那臣现在就写效忠书!”
“本太子也可以先给你写个保证你恩宠不失的承诺!等此间梁山事了,无论战事输赢,这几封信件和那几名信使都交给你!”
“臣高俅谢过太子殿下……”
……
半个时辰后,太子赵桓和太尉高俅一前一后出了屋子,重新出现在了院子里。
高俅站在旁边大声道:
“刚才太子殿下已经把官家的圣旨详细说给了本太尉听,从现在开始一应军马人等全部由太子殿下调动,任何人若有违逆,以军法处置!”
下面的人一听,知道两位大佬在屋子里面已经谈好了价钱,他们这些人当然就只有被卖的命,也没犹豫,趁着还在地上跪着没起来,一齐大声喊了一声:
“参见太子殿下!愿遵从太子殿下号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诸位请起!”
赵桓站在中央意气风发,问高俅道:“太尉,如今战备准备的怎么样了?”
高俅有些得意道:“有奇才叶春,画了大小海鳅船的图纸,如今正在到处征集民夫,同时搜罗造船材料,一旦齐备便可开始造船,到时平梁山易尔!”
(这一章昨天保存的时候好好的,怎么到早上就没了?幸亏用的ps)
第21章 闻焕章
呵呵!易尔?
赵桓看着高俅只想给他俩耳光,当然这是在心里,嘴上并没有说什么。
“吴玠,让张叔夜、闻焕章、王焕、徐京、王文德、梅展、张开、杨温、李从吉、项元镇、叶春、王瑾分批进来,其他人看好一个也不准走!”
说完还悄悄向他示意了一下高俅,吴玠立刻就明白了,太子殿下仍然信不过高俅。
赵桓当然信不过高俅,刚才屋子里面的话只是权宜之计,现在只是不是跟高俅生死搏斗的时候,对他最有利的就是借力打力,先用高俅把梁山收服,再用梁山的人对付高俅!
不仅是他,赵桓相信高俅心里面也是在与他虚与委蛇,一旦脱了身回到东京,会立刻跑到赵佶面前告状。
所以,什么效忠书、什么未来的承诺,对两人来说都是一张纸,只是个态度,而且是现在的态度,实际上都没当真。
各自的目的就是高俅保住了自己一命,赵桓顺利接受了军权。
“张叔夜张太守,太子殿下有请!”
张叔夜走进里屋,屋里面只有赵桓和王禀,张叔夜见了礼,被赵桓让到了座上在下首坐下。
张叔夜是文武全才,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臣。他起家是以军事起家,做太守就是来奉命压制梁山贼寇的。实际上要不是张叔夜,山东早就全面沦陷了。
两人一上一下坐定,赵桓道:
“张太守文武兼备,压制梁山贼寇多年,结果还被高俅童贯之类责怪,张太守受委屈了,本太子代表大宋向张太守说一声抱歉!”
赵桓第一句话就让张叔夜大吃一惊,急忙从座椅上滑落在地跪倒:“太子殿下何出此言?张叔夜对大宋赤胆忠心,从未有过对朝廷不满!”
赵桓急忙扶起张叔夜,道:“我就是知道张太守对大宋赤胆忠心,才有此一说!我大宋不缺贤臣良将,可惜贤臣良将如今出不了头;我是知道张太守有报国之心,想要重用罢了,张太守不必多心!”
张叔夜又跪道:“臣观殿下刚才才是智勇双全,我大宋有太子殿下,实乃天下百姓之幸!既然殿下有心扭正乾坤,臣愿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好!”赵桓等的就是张叔夜这句话,大喜道:“如今韩存保和荆忠所正缺主将,张太守愿意统领否?”
张叔夜激动道:“臣愿意带领这一万五千人为殿下赴汤蹈火!”
“有张太守相助,平定梁山的胜算又多了两成!”
赵桓欣喜不尽,同张叔夜又说了些本地局势的事,才让张叔夜退下去收拢整军。
第二个是闻焕章。
赵桓对于这个人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虽说传闻闻焕章足智多谋,而且从他少有的几次劝谏高俅的事上也能说明这一点,但此人与满朝大臣多有交往,在朝中很知名,这让赵桓有些不清楚闻焕章真实的为人。
所以赵桓把他排到了第二位。
当然,赵桓还是担心错失大才,他这次直接走到门口去迎接。
“小人闻焕章,参见太子殿下!”
闻焕章正要进门便看见了赵桓,不过他仍然神色不动,只是人显得很恭敬,而且很讲规矩。
“闻先生快快请起!”
赵桓一边扶起闻焕章,把他让到座上,自己在旁边陪着坐下,一边暗中打量。
闻焕章大约三四十岁,相貌身材普普通通,出乎赵桓意料的是,他身上并没有特别浓重的书生气,反而全身上下充满了神秘,像一汪深泉让人看不到底。
这种感觉,让人第一时间就有了即将在智商上被碾压的觉悟;而且闻焕章身上还有三分正气,正直的人见了自然会产生一些亲近,但若是奸佞之辈见了那就可能有一些不舒服了。
赵桓联想到闻焕章出道三十年,虽然结交大臣无数,但却仍然是个教书先生,心下有些了然。
又是一个被奸臣耽误的人才!
赵桓组织了一下语言,当下说道:“小子赵桓,早听道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智虑无双、正气凛然,满身高士风范不见俗气,正是如今天下需要的人才!”
“可惜如今朝堂上都是蔡京、杨戬、高俅之类的奸徒,对于有能力的贤臣有使不完的手段去打压,深究其情无非是担心正道人士上位后不容他们。像闻先生这样的大才,满身正气,让这些人见之胆颤,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