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焕章一边安抚,一边让人取出衣物盔甲,让梁山众人把带火油的衣服换下。
等众人都离开了火油地,吴玠得到了闻焕章的暗示,一支火箭飞了过去,一触地面便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光照得整个天空犹如白昼一般透亮,卢俊义、李逵、刘唐等梁山诸雄望着那地狱般的景象,满后背的冷汗浸湿了新换的铠甲……
第33章 拿下梁山
在官军的中军大寨中响起铜锣声的时候,赵桓已然带着报悄悄来到了水边,见到了等候多时的李宝等两百水手。
“辛苦李将军!咱们这就速速上船,去偷袭梁山水寨!李将军虽然没有亲自上阵杀敌,这一功也非同小可!”
“全靠殿下提携!”
面对赵桓的夸赞,李宝竟然不骄不躁,实属难得,的确有大将之风。
时间紧急,赵桓只是匆匆与李宝说了几句,3000报便已登船完毕,在李宝的带领下顺着芦苇荡向梁山水寨而去。
梁山有旱路有水路。
旱路分东西。西边易守难攻、比较险峻,上面筑了三道关卡,历来都是梁山的防御之重,卢俊义便是从西边旱路悄悄杀出。
东边旱路几乎直壁,更是险恶,上面只有一关,但只要守住,任它多少人也攻不过去。这是刘光世和宋江的战场。
水路的防御则嗯比较松驰。
由于朝廷屡次围剿梁山不胜,周围的大小船只包括渔船在内几乎全部被损耗了个干净,梁山泊内外只有梁山水军有船,自然也就不会有人从水路攻打梁山。
即便有船只从外地调入,也会立刻被凉山的少探所发现。
所以梁山的水寨本身防御得就不好,再加上宋江并不重视,梁山水寨就基本上只是用来停靠船只。
更何况,今天水军头领几乎都去了济州城,精锐水军也都随宋江去了东边埋伏,几座水寨差不多都已经空了。
行军打仗,有时候固有的优势偏偏容易被强大的敌人利用,进而变成了致命的漏洞,兵法高手常常精于此道。
赵桓作为一个熟读兵书战策的人,自然也不陌生,所以梁山的水寨就成了赵桓一直盯着的突破口。
200只船融入在黑夜中,只要不发出声音,岸上的人发觉不了;但水寨内有火光,潜伏在船上的人反而有了明确的目标。
在距离岸边五六丈的时候,为了防止船靠岸时发出声响,200名熟识水性的水手偷偷从水中潜到岸上,打昏了这座水寨五六个放哨的水兵,确定岸边再也没有梁山的人,李宝从怀里掏出油布,取出火折子在夜空中画了几个圆。
“李宝得手了!”
赵桓看到那个红点兴奋起来,小声向史文恭和苏定下达了命令,200只船悄悄靠了岸,3000报立刻像幽灵一般围住了水寨。
水寨内只有200人在看守,只苏定自己带着1000军士便轻松解决,而赵桓、史文恭、李宝三个则带着剩余的2000报毫不停顿,绕过水寨直奔梁山旱三关背后。
梁山上留守的人再弱,赵桓估摸着也得有两三万人;梁山再小,也不是3000报就能完全控制得住的。
必须得大军前来!
这大军,就是那三万被济州城那边“调虎离山”的大队人马,济州城号炮一响,张叔夜、徐京、王文德、杨温、李从吉、项元镇等人带着三万军便沿着旱路直奔梁山旱三关。
在宋江准备在东关里应外合围住官军的时候,他们也正开始在西边里应外合拿下梁山的旱三关。
啾——啪——
天空又响起烟花号炮,红色的烟火让镇守在旱三关的鲁智深、武松心情立刻沉重起来。
“坏了!太子殿下不在官军大营!果然被哥哥和军师料中,太子殿下一定是带着精锐绕道东边,公明哥哥在那边只有2万人,不知道能不能挡得住!”
武松担忧地对鲁智深说道。
“可哥哥军令在此,让咱们牢牢守住西边,东边自有柴大官人和李大官人他们。”
俩人正在这里为难,忽然听见上面第3关上有人大声说话:
“哥哥有令,卢员外已经得手,西边三关不用守了,各位头领速速到东边关隘支援,朝廷那边派了五万大军攻打,哥哥快要支撑不住了!”
忽而又听到汤隆和陶宗旺问道:“哥哥的军令在哪里?”
那传令兵急道:“如今哥哥正在与官军厮杀,哪里来得及写军令?几位头领快些吧,迟了哥哥恐怕会有麻烦!”
鲁智深和武松听到这里再不疑有他,急忙带着三关的守军往东边奔去,西边旱三关每关只留下了一二十人把守。
从西关到东关,中间要经过梁山大寨,鲁智深和武松等带着千人穿过大寨直接东去了,赵桓、史文恭、苏定由里往外轻松拿下西三关,有举火为号,放张叔夜等三万人一拥进了梁山。
守卫梁山大寨的是宋清、裴宣、凌振等人,虽然各具才能,但本身武艺并不高,大寨里面留的又都是老弱,而且刚刚鲁智深和武松才从这里过去,也没想到下面突然窜出来的竟然是朝廷的兵马,一时间反应不急,全部被官军拿下。
好大一座梁山大寨,并里面十来万家眷,全部被官军轻松控制。
赵桓,此刻才算是胜券在握!
“罪民参见太子殿下!”
宋清、凌振、蒋敬、安道全、皇甫端、侯健等六个把手梁山大寨的头领双膝跪地,向赵桓深深一拜。
这几个人都是知好歹的,其中没有一个莽汉,当然明白这一场较量太子召唤已经赢了,而他们梁山人这第一次深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而且失败的很彻底,连老巢都被端了。
赵桓摆摆手:“起来吧!今夜你我双方虽然调动了二十万人,但并未见血,严格来说不算打仗,只能算不打不相识罢了!”
宋清道:“都是我等狂悖,不识殿下天威,因此犯下弥天大错!宋清在此为我哥哥宋江谢罪!”
“不必如此!”
赵桓问了宋清几句,都是梁山顶层的东西,没想到宋清竟然对答如流;赵桓再问他一些学问典籍,宋清也能答得上来,这让赵桓对这个后世公认的水浒大草包刮目相看。
看来无论是人还是事,自己不是亲身经历过,单听别人说的确不如为信。
“系统,为什么宋清好像很优秀?”
“叮咚!宋清可是天罡地煞里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在宋江四处折腾的时候,宋清能妥善地保住家业、保住自己的老父亲,上了梁山之后能让20多万人吃喝无忧,按照原来的轨迹最后还能生还做一个富家翁,他不是好像很优秀,他是真的很优秀,只是藏的比较深!”
第34章 史文恭设伏
所谓草包,都是相对的。
有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又道是“废物都是放错位置的宝物”,可见人才的评判标准不能单一,如果只以武力评判一定会错失很多别样的人才。
宋清就是一个例子,而赵桓也相信宋清绝对不是一个孤例。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赵桓就对宋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史文恭!武松和鲁智深到了东关,一定会知道刚才的传令兵是假的,他们也一定会返回来,你在必经之路上做好埋伏,把他们几个带回来!”
赵桓悄声对身边的史文恭说道。
史文恭看赵桓的眼色知道“带回来”的意思就是抓回来,赵桓这是在给他机会拿梁山的人出出气;而且画好了红线,就是把人完整“带回来”。
当初他被梁山的人逼成那样,至今还担着暗算晁盖的罪名,他是想要拿梁山的人出出气,尤其是宋江。
“多谢太子殿下!”
史文恭带了两千人转身离去,苏定继续带着剩下的一千人保护赵桓。
“宋清!水泊梁山我只闻其名,心慕已久,能否带领本太子四处走走?”
赵桓在没穿越之前就倾慕梁山好汉,曾经也去过后世的梁山,可惜那个时候800里水泊早已不见了踪影,模仿的梁山大寨、水寨、关口等等也都是根据书本琢磨出来的,不知真假。
现在有机会能见到真正的梁山大寨,赵桓当然不想错过机会。
而宋清见赵桓一直都是和颜悦色,提起来梁山的人也没有过什么不满,此时还对梁山大寨感兴趣,心里当然也高兴,对招安的担忧散去了大半。
“能得太子殿下青睐,是梁山的荣幸!小人十分愿意带殿下前往四处观看!”
宋清前面走着,赵桓和苏定后面跟着,先沿着凉山的各处城墙看了一圈儿。
这边赵桓兴致勃勃地在观赏梁山夜景,那边史文恭已经布置好陷阱,藏在石头后面等着人来中计。
还没过多久,就听到了一阵焦急的脚步声,以及武器碰撞两边石头的声音,中间还夹杂着催促快速行军的命令。
“快!再晚了,梁山大寨都要被官军给端了,洒家死倒不怕,就是丢不起这人!”
这应该是鲁智深的声音。
近了!更近了!
史文恭在石头后面冷笑,随机听到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还夹杂着一片大骂声。
“亮起火把!”
报士从怀里掏出火镰重新点燃了火把,火光照耀着史文恭来到陷阱前。
陷阱并不是陷坑,挖坑时间上也来不及,史文恭只是在地上摆了一大片数百条绳索,另一头穿过树枝被控制着,一旦有人踩在上面就会有报士在两边拉扯,把目标吊在树上。
这是很简单的陷阱,但是在黑夜中很有效。
“别动!”
报士们见武松要砍断脚上的吊绳,急忙上前用长枪抵住了他,另有一拨人专门负责抵挡那些没有中圈套的军士。
史文恭认真看了一遍,鲁智深和武松带领着汤隆、陶宗旺、金大坚、裴宣,总共六位头领,其中鲁智深、武松、汤隆、陶宗旺4个都被吊在树上,只有金大坚和裴宣走在后面逃过了一劫、急忙转身回去东关报信了,史文恭也不去追。
4个人都被下面的长枪顶着,